查看原文
其他

【高校思政教育与管理】杨国栋:新文科视域下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融合的基本逻辑与实现路径

杨国栋,马晓雪 高校教育管理 2024-02-05

1

作者简介

杨国栋,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马晓雪,教授、博导,从事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2

引用本文

杨国栋,马晓雪.新文科视域下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融合的基本逻辑与实现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2,16(5):96-105.

3

摘要

新文科给高校学科知识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助力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新文科倡导知识领域的融合驱动和交叉创新,其本身也蕴含课程思政。新文科视域下,新文科和课程思政具有价值建设的同构性与互惠性;和知识传授具有学科发展的交互性与协同性;和课程思政、知识传授具有方法路径的共通性。新文科建设对思维范式、知识体系、话语建设进行系统性创新,其推动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融合的基本逻辑为以知识融合引导学科价值体系的重构,以话语建设推动知识叙事方式的更新,以唯物主义建构价值与事实的协调统一。新文科视域下推动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有机融合,要深入挖掘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的共同要素及其联动机制,构建多层次的“知识树元素库”体系,探索多方式的“话语知识”融合途径,健全多支柱“教学研究”互促机制。

4

关键词

新文科;课程思政;知识传授;立德树人;学科话语体系建设;唯物主义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使命是充分发挥知识变革和思想在人类文明进步、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面对愈发复杂的人类精神生活和社会现象,不断引入多种知识,应用更加多元、综合的学科方法增强现实关怀,成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应对危机、重塑价值的必然路向。如何实现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和谐统一,在科学构建的基础上促进知识生产与传递,并在此过程中促进价值创造和塑造,成为高校文科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发展的核心议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全面推进,高校文科教育也迎来了大发展,新文科战略布局及举措从根本上塑造了学科建设、知识创造和教学体系改革协同发展的格局。同时,课程思政引领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价值重构,与文科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下的知识创造和新发展取向相结合,成为教学体系建设、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领域。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新文科在高校文科教育发展中的角色和功用,深刻理解和把握在新文科提供的新的文科发展范式下知识创新与价值塑造相融合的有利契机。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新文科、课程思政和知识传授之间的内在关联,探讨新文科建设引领下学科建设、知识创造和课程创新的共同要素及协力共进的方法路径,为高校文科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一、新文科、课程思政和知识传授的内在关联

科学革命是从常规、反常、危机到新范式诞生的过程。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文科教育面临重大挑战。一方面,随着技术领域创新进程的加快,文科知识领域面对的是被“物”的生产改变的复杂多变的人的生存形态,囿于“传统”学科分立和强调文科特性的知识体系已不能提供对新社会现实的强大解释力,而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也不能满足学生进行终身学习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互联网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分享知识的方式和公开表达意见的机会,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后现代知识状态”,文科课堂知识传递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课堂教学提供的常规认知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文科教育要想实现自我重塑和价值提升,就必须重新发掘其阐释、传递和创造思想的功用,积极引进、应用和发展新的思维逻辑和技术逻辑,以推动学术范式、应用范式的革新。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作为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是对课程育人作用的理念回归。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意义,将课程思政的原则、方法和要求贯穿知识传授的教育教学的始终,就成为高校教学体系建设和能力培育的内在要求。

新文科于2019年4月在教育部启动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中被正式提出。对于新文科之“新”,不同学者既有共识性理解,也有个性化思考。如徐飞认为,新文科之“新”在于论域拓展、价值重塑、话语主导、交叉融合、研究范式等方面;樊丽明认为,新文科的“新”体现在新科技革命与文科的融合化发展、历史新节点与文科新使命、进入新时代与文科中国化、全球新格局和文科国际化等方面;龙宝新归纳新文科的精神要义为塑造时代精神,凸显中国价值,迎战世界挑战,回应科技文明;等等。归结起来,面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新文科建设具有三个方面的鲜明特征。一是强调专业、文理之间深度融合、交叉创新,融入新的信息工具、教学技术,进而孕育知识体系和方式方法的创新机制,实现文科教学体系的自我更新。二是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提升理论思维高度和文化自信,建构能够引领未来的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三是在贯穿古今、跨越东西,兼顾价值与事实、意义和方法的过程中,赋予文科教育更强的实用性。新文科不仅引领了文科学科范式、学术范式、应用范式的革新,也给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改革创新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新文科视域下,高校的学科体系建设、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一)新文科和课程思政具有价值建设的同构性与互惠性

课程思政是一项在课程建设、教育教学中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话语和文化的系统工程。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思政不仅具有在课程体系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共性要求,而且担负着培育学生政治意识、人文素养、文化自信的独特使命。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和专业承担了高校绝大多数的公共基础课程和通识类课程,其价值塑造的范围和对象非常广泛。中国的新文科建设作为一种科学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是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回应,具有鲜明的思政内涵。第一,新文科涵盖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在论域拓展中重新将“人”置于思考的中心,使对人的认识构成了教育教学的原点。第二,新文科注重对工具理性的价值重塑,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技术的和解提供了思想指引和价值选择。第三,新文科提倡文科中国化,强调关注中国现实、使用中国语言将文科从西方话语体系转移到中国的话语主导之下,建立基于中国文化根基和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知识体系,具有彰显文化自信的目的。第四,新文科塑造了文科新使命——培育学生人文理性、思辨性和创造性及非认知能力、新技术思维,不仅重塑了文科人才培育体系,也影响了高等教育全局。因此,新文科不仅包含课程思政,而且通过知识融合、价值重塑、话语中国化和确立新使命,让“价值”与“科学”在新的结合方式中生成“新价值”,为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和价值塑造拓展了场域和深度;课程思政也为新文科的价值重构提供了传播阵地和检验途径,有助于两者之间形成“同心同向”效应。

(二)新文科和知识传授具有学科发展的交互性与协同性

知识传授是在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过程。在社会大变革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对象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就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进行更新,以提升对广泛的观念思想、精神价值和经济社会现象的解释力与回应力。从本源上讲,新文科的核心特质就是研究自然科学开拓出的新领域中关乎人的生存与社会发展意义的问题。也就是说,随着物的研究已经转变为人的生活形态,有关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现象的探索就要对此进行回应,以形成新思想,创造新知识,发展新功用。也可以说,新文科是为了进一步理解当下社会并把握人类发展趋势所进行的跨界思考与专业生态重构,其探索的路径正是对知识生产体系变迁和学术研究范式转换的回应,其生存之基是学术原创能力、思想引领能力、学术话语体系构建与传播能力、国际学术影响力。新文科所提倡的复杂性、整体性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特别是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以及文科内各学科视域的融合,促进了学科话语体系、知识范式的更新,为课程教学提供了知识基础,是知识传授方式方法创新的前提和条件。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实现有效知识传授是高校学科、学术建设的重要旨归。知识传授既是教师对知识体系的传递,也是教师教学与学生了解和感悟的交互过程。新文科提倡的学科融合、知识整合、科技融入必然也必须体现在课程教学的模式再造和方法创新之中,也必然要反映到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法的转型与提升之中。知识传授过程是新文科理念、内容和方法的践行过程,两者在知识体系上互通,在发展过程上则是一种互动式协作关系。

(三)新文科、课程思政和知识传授具有方法路径的共通性

在知识体系、教学体系、培养模式各个层面,新文科、课程思政和知识传授辩证统一、互促共进,具有理念融通、要素互通、方法互用的应然逻辑和现实可能。首先,新文科、课程思政和知识传授共同促进知识的“生产传递再生产”。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是依据具有共同意义的标准化规则进行选择的结果,通常都具有价值负载,并与社会情境和实践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新文科对文科学科和学术范式的革新以及课程教学中的知识整合、价值融入和观念再塑,都需要贯穿符合社会需求的知识的组织与设计,以及知识传递者与学习者和实践者联结和互动的这条主线。其次,新文科、课程思政和知识传授都指向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新文科建设宣言》明确提出要形成中国特色文科教育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可见,教学改革本就是新文科的内在基因。课程思政的目的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从方法途径而论,课程思政涵盖和带动了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模式等在内的全方位改革。对于知识传授而言,要保证和提升在社会变革潮流下的有效性,我们必然要重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也必然要推进课程思政。最后,新文科、课程思政和知识传授都推动专业培养模式的变革。新文科要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后现代知识状态”下有效的知识传授依赖教学结构、教学流程、课堂模式的改革,这都涉及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等多方面的改革创新。

二、新文科建设推动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融合的基本逻辑

高等教育的目的与意义、责任与使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范畴。在立德树人根本宗旨下,实现涵盖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人才培育目标,通过科学研究促进知识生产,并服务社会需要和促进文化传承创新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多元一体的使命。在历史源头上,高校文科教育的课程思政和知识传授均对应于古之大学“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宗旨与传承,相互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从实践过程看,两者是同步的,即课程思政和知识传授的主阵地都是课堂;知识传授是课程思政的载体。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它强调的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它以知识传授为内核,以能力培养为路径,并最终彰显价值塑造之意蕴。从终极目标看,两者是相同的,即立德树人,为党和人民服务,为巩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从素质要求看,两者是统一的。扎实的专业教学功底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前提和基础,讲好课程思政则对教师的价值引导能力和为人师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人文社会科学包含八个学科门类,不同学科领域的价值、知识体系和逻辑存在重大差异。而且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中,思政元素与知识内容的边界并不清晰,其着力点也不容易准确把握,进而在实践中经常出现课程与思政相分离、知识与价值相脱嵌、理论与事实相矛盾等问题。新文科建设对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重构的新要求、新举措为我们提供了文科领域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新思路。

(一)以知识融合引导学科价值体系重构

人文社会科学以人、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具有科学性和价值性双重属性,以及科学认识和意识形态双重功能。作为一种科学性、价值性的知识体系,人文社会科学表现为认识人和人类社会现象所达到的科学成就,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作为具有意识形态性、政治性的价值体系,人文社会科学又以其独特的范畴体系体现着特定民族、阶级或阶层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社会科学在科学中嵌入价值、在真理中蕴含功利、在普遍中彰显个性。从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来看,其就是要兼顾理论知识与价值导向在思政教育中的共同作用,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基因式”地融入课程,将教书育人的要求落实在课堂教学上。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是从课程出发,根据不同课程的知识领域特点,从历史背景、发展脉络以及现实问题出发,挖掘不同知识单元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从这一意义上讲,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所具有的价值观念、利益诉求与知识体系的统一性理应在课程思政中担负重要角色,发挥独特优势。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二重性也易于产生泛在的价值表达而稀释了真正“有用”价值的融入。同时,基于学科分立而产生的多元化、个性化的价值表达之间的区隔甚至冲突,也会影响整体的价值塑造。新文科是各文科学科门类协同共创的学科集成体,多学科知识融合是新文科的核心理念。在强调系统集群、有机结合的学科发展背景下,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知识体系必然是相互渗透、融通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知识领域、知识单元所负载的价值也会发生碰撞,进而给各个学科、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与价值元素的深入融合和重新整合提供了契机。由此,在知识体系交叉重构的基础上,对各个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的价值元素的一致性、逻辑性、依赖性、互惠性等进行重新审视,形塑新的“知识价值”图谱,对提升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思政融入的有效性具有双重推动作用。

(二)以话语建设推动知识叙事方式更新

话语既是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构成思想的重要元素,是有特定思想指向和价值取向的语言系统。在任何社会,话语的生产既是被控制 、受选择、受组织的,又是根据一些秩序而被再分配的。话语和话语权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离不开特定的话语场域、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环境等。中国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但中国的文科学问既古老又年轻,既发达又落后。从我国文科教育发展轨迹来看,曾先后经历了移植欧美经验、效法苏联模式、与西方主流接轨等过程,以西方经典概念、理论和方法为核心的一套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成了我们观察、思考、讲述问题的主要方式。但在现阶段,源于西方并与西方学术理论共生共荣、血脉相连的主导性文科学术研究方法体系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术理论知识创新。话语建设是课程思政的应有之义,课程思政不等于在课程教学中植入科学精神、专业伦理、人文精神和法治意识等,它还包括整体的政治意识、共同理想、“四个自信”的培育。新文科建设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要求,为课程思政体系与知识体系的契合提供了契机。一方面是话语表达的中国性。在“分散”的思政元素之间,新文科用话语建构价值的内核,畅通连接的链条,通过不同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合作,构建社会主义整体的价值意向。另一方面是知识叙事的科学性。知识是基于经验创造出来的,它的组织形式不是静态世界的真实图景,而是在我们现有的知识中,作为获得更多知识的手段而为我们服务的形式。换言之,知识是人为构造出来用于认识世界的工具,具有多种的意义和结构。在相对弱势的中国话语形成过程中,我们要提升知识的转化,就要注重文理交叉和科技融入,积极用数据说话,针对具体知识单元和价值元素,运用数量分析、循证社会科学和数据传播等方式方法,提高中国话语理论叙事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三)以唯物主义建构价值与事实协调统一

人文社会科学是将人置于关注和思考的中心,并面向广阔的社会现实。它始终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弥合抽象的理念与体验的现实之间的对立与分野。尽管从理论上讲,课程思政重在价值,知识传授注重事实,但在具体的教学场景下,课程思政必然要解释事实,知识传授也必定蕴含价值,而且两者都不能忽视学生的直观或间接的感受性体验。新文科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中国话语解释真理、解读世界的文科,这为文科知识领域和教育教学过程中价值与事实的“和解”提供了方法论根基。其一,在认识论上,新文科注重用社会实践过程来化解知识传递中理论与现实、自在与他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张力。在思政元素与知识单元结合的选择上,新文科以实践活动过程为基点,并将之放到一定的历史范畴之内去分析和解释。同时,新文科还注重中国话语下知识价值和所指向实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进而从文化前提、史学根基和价值内核等多个维度去解释和建构。其二,在教学过程中,新文科提倡文科知识和价值在建构主义中获得理解和传承。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映射到文科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是建构主义的。建构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不把社会现实仅仅当作外在物质现象的现实,而是一种关乎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建构,它强调的是社会文化互动中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作为价值与事实兼具及一种“公共领域”而存在的文科学科知识,其需要不同专业教师就同一关键知识单元或某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科、专业、教与学之间自由、平等、真实对话,并将这些对话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呈现,鼓励学生将对社会问题的关切生发为集体的对话和思辨,以提升共同的意义建构与认同水平。

三、新文科视域下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有机融合的实现路径

新文科视域下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有着内在契合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知识与价值、话语与叙事、理念与事实之间挖掘它们深层次的共同要素及联结机制,进行恰当的互动与组合,在体系构建、融合途径和互动机制等方面探索多维度的路径方法。

(一)构建多层次的“知识树元素库”体系

在新文科建设文科集群、学科共生、知识整合背景下,知识体系的融合也为避免将课程知识单向度、静态化、切分化,促进学科、专业、课程知识单元与价值元素的契合提供了条件。

一是构建整体性的“学科专业课程”知识网络。在加强学科知识整合和方法混合的基础上,高校应关注每门课程知识体系在其学科、专业内所处的方位及与其他课程知识体系的关系,了解在特定的专业范围内这门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相互关联和相互支撑作用。高校教师应通过系统梳理专业领域的知识谱系,兼顾工具性知识、伦理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深刻理解知识点、知识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提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知识和价值产生高度认同。比如高校可以参照新工科建设,建立文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重构每门课程对专业教育目标的支撑关系;明确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方向课程、实践课程在价值、知识和能力培育中的区分与结合;重构知识记忆、思维训练、技术能力在课程体系中的分布,增强不同知识领域的交叉与“流动”。

二是建立体系化的“点线面”思政元素架构。“点”面向具体的知识单元和现实问题;“线”关注历史脉络和叙事线索;“面”则强调价值的不同领域及相互关联。通过“点”上的“深”、“线”上的“正”、面上的“广”,高校应构建在内容上包括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法治意识、人文精神,在层次上兼具个人素质、职业素养、创新意识和国家精神,在结构上高低结合、远近适中、大小相济的思政体系。充分挖掘思政元素,高校教育教学可以从五个层面着手:学生层面,注意关注其所接受的不同课程知识单元间的价值互通和冲突;教师层面,深度发掘个人经历、个性特征与时代发展的共振;课程层面,充分挖掘专业知识领域发展史中的思政元素,加强专业伦理教育,把握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学校层面,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发掘校史、校风、校友教育资源;国家层面,积极引入国家精神、时代精神,推介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使命担当意识。

三是打通“专业特色通识”教育区隔。高校要注重思政育人、特色教育育人、通识教育育人、美育育人和学科课程建设的结合。从协同育人理念出发,我们应认识到每一门课程的知识图谱和价值结构都有自身的科学性和规定性,要基于课程定位、知识特征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关联设计思政元素。立足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高校应深入挖掘人文社会科学中具有通用性、普遍性的价值元素,构建课程思政特色知识单元;动员各教学单位和各专业教师参与通识教育,尤其鼓励文科教师开设文理交叉的通识课程、德育美育选修课程,并积极参与和引入第三方平台,实现资源聚合和校内外联动,打造核心通识课程的课程思政模块。同时,新文科建设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如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突破专业课程局限,达到不同场景下课程思政相互印证、互为支撑的效果。

(二)探索多方式的“话语知识”融合途径

学术话语是话语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支持和影响了其他领域话语的表达与传播。学术话语既具有意识形态的价值性,又具有知识建构的真理性。在文科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和知识传授都离不开学术话语的支撑。新文科建设通过推动学术话语创新,在价值与知识之间寻找深层次的共同语言,成为课程思政和知识传授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是以大概念体系串联课程的知识单元与价值元素。在单一学科体系到多学科交融的过程中,各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概念具有很强的共同性和交叉性。大概念体系强调科学教育不是知识片段的堆积,而是有结构、有联系的模型。为避免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零散庞杂,我国有必要从学科整合视角,用居于学科、专业基本结构的核心概念和在课程中占据核心线索的抽象概念构建课程的学术话语体系,形成结构化的话语脉络,并以此指导课程单元及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进而为学生提供整体性的知识与价值意象。

二是加强课程思政元素与学科话语体系的同构性。课程思政本身就是一种思政教育话语,既是学科话语体系的一部分,又是学科话语创新的来源。就整体而言,当前中国仍处于文科学术理论研究的“边缘”地区,是西方学术理论研究和知识产品的“消费者”。学术话语中东西方“冲击回应”模式的困境使课程思政缺少足够的民族语言。弥合学术话语与思政话语的裂隙,要求我们既要将中国的实践转化为文科知识领域的话语,又要在课程思政中发掘知识和话语的创新内容及方向,以实现思政教育话语更新与学术创新的交融共进。

三是促进思政元素传播场域的多元化。新一代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又对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教师应当主动适应这些特点并进行教学方式创新。要提升文科知识体系和话语表达的中国性、创新性与实用性,我们就要以多条线索、多个场域拓展深化作为价值表达方式和知识逻辑起点的“话语”与“事实”的结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经典案例教学,使学生参与到具有现实意义的知识讨论与构建中;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小组讨论、集体汇报、演讲、辩论、互动点评、视频播放等形式,通过翻转课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场景上,积极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训活动中开辟第二课堂,以更加灵活多变、贴近实践的形式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三)健全多支柱“教学研究”互促机制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是现代大学的基本标志,尤其对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更是不证自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新文科建设的目标指向,也是课程思政的学术和话语基础,唯有在新文科建设引领的学科和学术革新的基础上推进,才能实现课程思政的可持续发展。同样,课程思政所推动的知识传授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也有助于反思和发现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不足,为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教书育人提供遵循。

一是实现科学研究话语机制与课程思政内容方法的互通。从根本上提升课程思政的真理性和知识体系的科学性是思政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前提和基础。教师需要不断从课程的知识体系中提炼思政元素,发现作为科学建构的思政话语和蕴含价值塑造的教学实践之间的联结机制。同时,教师需要从理论逻辑、课堂效果等方面思考和评估知识体系和课程思政的效用。如针对文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嵌入思政元素的话语机制,教师可鼓励学生参与对话和讨论,并以投票、答题、问卷、主题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认知逻辑,反思和发现思政元素话语传递的不足,并及时予以改进。

二是推动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成果在知识体系、思政元素中的嵌入。新文科是反映、呈现和包含中国经验、中国材料、中国数据的文科。面向实践需求的知识体系创新是课程思政和知识传授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课程教学中,教材提供了基本的知识框架,但时事问题和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往往不能在教材中及时完整地体现。教师应当关注学术领域的最新成果,适当引入对现实问题的深度分析,或通过辅助性、案例性教材的编写,将问题导向的科学研究成果以背景、楔子等形式有机嵌入“思政元素知识单元”架构,打通知识、价值与应用的通路。

三是提升教师定性判断和基于“事实”“数据”分析的综合能力。在数字时代,新研究工具推动实证方法的建立及系统化,围绕着数据驱动和算法驱动,应用数据思维、数据资源和数据分析学的计算社会科学等,能够使人文社会科学更深入地认识和把握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运行规律。在新文科学科范式下,人文社会科学将越来越多地应用抽象模型、数学统计、数据分析以及实验和调查研究。文科教师要在保持和坚定政治方向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是非观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复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规范分析、逻辑演绎与数学方法、实证方法相结合。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也有必要应用雨课堂、腾讯学堂、钉钉等交互工具,以及易班、慕课等开放教学平台记录教学活动数据,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长期跟踪调查、科学评估,并探索发展之道。

四、结语

新文科建设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变革。新文科建设能够变革传统知识体系,提升知识传授质量,也有利于落实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而在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之间架起连接桥梁。以新文科思维、举措和知识成果推动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的有机融合,既要从理论上认识到三者之间融合互动的基本逻辑,也有必要将新文科建设、课程思政与课堂知识传授之间的交叉域和契合点作为重要行动领域,构建涵盖内容体系、实施方法和保障机制的全方位协同体系。新文科建设方兴未艾,要将这一战略部署转变为可持续和高效益行动,我们不仅需要持续推进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创新,而且需要构建与教学改革相协同的联动机制,在学术创新与科学育人、课程改革与思政建设间建立共生关系、创建共生模式,合力开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格局和高校文科教育的新气象。


点赞、分享和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校思政教育与管理】杨国栋:新文科视域下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融合的基本逻辑与实现路径

杨国栋,马晓雪 高校教育管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