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凌晨,上海一小区300多人在等蛋糕!或许是他最后一次生日​


点击上方 “河北共青团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为河北共青团加上星标,以后找团就方便啦!


过生日想吃蛋糕,但是买不到怎么办?在上海,一场热心接力令人感动……
4月2日,可能是张玮(化名)最后一个生日了。 据新闻晨报报道,今年五十多岁的张玮患有闭锁综合征,全身瘫痪,意识清醒,全靠眼睛与外界交流。
“到了生日给你买生日蛋糕吃。”照顾张玮的日子里,妻子由理(化名)常常这样哄他。4月2日,张玮的农历生日到了。几个月前,医生曾给由理“下最后的死命令”,90%的病人活不过6个月。这个生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生日蛋糕是由理老早就许诺给张玮的,疫情之下,这场许诺似乎要扑空了。
上海此时已实施全域静态管理,蛋糕店关闭,快递运力紧张,由理既不会做蛋糕家里也没有材料,生日蛋糕很可能吃不上了。
 
“那天他一直盯闹钟看时间,我一开始没特意提蛋糕。到了晚上10点多,他还在看,我问他什么事,他就开始哭,我说你是不是在等蛋糕,他眨眼睛表示同意,哭得不可收拾。”
没有吃到蛋糕的张玮一直在哭。“少年心性”,由理这样描述丈夫的性格,“生病以后更是小孩子脾气”。
没办法,由理只能求助于小区微信群,看看谁家有没有吃剩的蛋糕可以匀点。


看到由理的消息时,杨杨刚刷完团购群聊准备去洗澡。


“一开始还以为是恶作剧。大姐说她老公因为没有吃到蛋糕哭了,我们还很奇怪。”


“他不能说话不能吃饭,肢体不能动好久了;只有眼睛能动,但脑子很清醒,我一个人24小时照顾他;他的病很重,90%的活不过6个月……”


由理的解释让群里的氛围顿时有点沉重。


“我家没有淡奶油,不然我给你做一个”,热爱烘焙的杨杨口直心快地说。


杨杨这么一说,微信群立马活跃了起来。


杨杨没有淡奶油,其他居民说,“我家有淡奶油,还没过期”“淡奶油还需要吗,我家还有”“我也还有一盒”;

杨杨忙不过来,有居民说,“淡奶油打发好了我再放到楼下”;

居民们都出不去,志愿者说:“我可以穿志愿者马甲取材料”。

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了。


“蛋够吗?我家有蛋”


“我家还有草莓要吗?”


“还缺什么材料吗?”


“我还有糖霜”


“牛奶需要吗”


“咖啡粉能用上吗”


“我有小蜡烛”



没有材料的也行动起来了。


“我写了生日快乐卡片,可以贴到蛋糕盒上吗”

“给你们送了个小礼物,有空下来拿一下”。


到了12点,生日祝福在微信群里刷了起来。


“祝你老公生日快乐,两夫妻快快乐乐,心想事成。”

“生日快乐吉祥安康。”

“生日快乐。疫情会过去的,大家也都会好起来的。”


有居民给张玮和由理送上了生日礼物
越来越多的人被这场特别的生日会感动,越来越多的潜水党冒泡送生日祝福。有人特制了“祝350弄××号×××室(张玮)生日快乐”“感谢350弄××号×××室(杨杨)和志愿者”表情包;有人送上诗作“从今把定春风笑,且作人间长寿仙”,群里的氛围达到了顶点。


300多人送上祝福、围观由理帮丈夫拆生日礼物后,大家都熬着夜,等待蛋糕的出炉。


0点47分,群里发来了蛋糕的照片。



杨杨说,做了那么多次蛋糕,这是最有意义也最难忘的一次。



杨杨呼唤了老公打下手,装点上邻居送的草莓和家里余存的小饼干,撒上糖霜、放进包装盒里、系好缎带,再贴上邻居亲手写的生日快乐便签,在300多人一个多小时的等待下,蛋糕出炉了。



邻居们的祝福,由理全程口述直播给了张玮,蛋糕还没拿到手,夫妻两人已经满含热泪。


近1点,由理拿到蛋糕后,立马关灯点蜡烛给丈夫唱生日歌,等丈夫许完愿后,替他吹灭了蜡烛。



这个拼凑的生日蛋糕满含着真情和祝福病毒无情,人间有情愿病魔远离世间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感谢看到最后,点文末右下角“在看”“点赞”


制  作 | 冀青工作室(编辑 宋敬 / 责编 蔡丽 / 监制 孟垂轩 / 值班编委 石璞)

来  源 | 中国青年报、解放日报、新闻晨报等。


点亮【在看+点赞】传递温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