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冲上热搜!石家庄的于局长,高低得让大家记住你!


点击上方 “河北共青团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为河北共青团加上星标,以后找团就方便啦!


5月14日,
石家庄1名五六岁大的女孩
不慎坠河沉入水中。
危急时刻,
1名男子
来不及脱衣跳入水中,
潜水救人,
上岸后全身湿透,
得知孩子并无大碍后,悄然离去。



男子潜水救人事件
经报道后,
网友们纷纷点赞,
大家呼吁
“一定要找到他”。
5月16日,按照热心网友提供线索,
记者得知,
这位勇救落水娃的好心人
是石家庄市气象局局长于占江。

记者联系上于占江,
听他讲述了那天的
“生死时速”。


看到落水女孩在水中挣扎
来不及脱衣就潜水救人

事发当天是周六,于占江与爱人下午在秀水公园游玩,支上了折叠椅,休息赏景。
“那会儿是四点左右,我们准备回家,在往回走的路上,听到有人喊‘有孩子落水了!’”于占江说,当时还听到有人说赶紧找棍子,自己一侧头,就看到孩子在水里扑腾。
此时,于占江距离孩子所在的河边有一两百米,他扔下手里的折叠椅,赶紧往河边跑。
“当我跑到河边时,孩子已经沉下去了,离岸边有10多米,情急之下,我也来不及脱衣服,立即潜入水中。”于占江说。
事发现场
目击者李女士告诉记者,当时有热心市民拿着环卫工人用的长杆子想救孩子,但河水比较深孩子漂得又比较远,没能成功。
于占江潜下去后,很快发现了孩子,抓到孩子后,他转身朝向岸边,蹬了几下水,就踏到了水底,他赶紧把孩子托举出了水面,第一时间保证孩子不再呛水。

从死神手中抢回孩子
悄然离开现场

“当时孩子已经休克了,没有任何求生意识,也没有抓我。”于占江说,他托抱着孩子走到了岸边。岸边的市民从于占江手里接过了孩子,把孩子放在地上进行施救。


“我爬上岸,告诉现场的人赶紧给孩子控控水,等我到了孩子身边,孩子已经能哭出声了。”于占江说,当时孩子身边有位女同志,对他一直说谢谢,还给他鞠了个躬“我当时听到孩子哭出声了,心里也踏实了。”


确认孩子并无大碍后,于占江回到他爱人及放折叠椅的地方,脱下外衣,此时才反应过来,身上的手机、车钥匙、门钥匙都被水泡了。


于占江救人后悄悄离开


他拧了拧衣服上的水,原本打算再穿回身上,发现有人拿着手机,正在拍他,于是他赶紧拿上了地上的折叠椅,跟爱人一起离开了。


目击者李女士说:“我是一位母亲,孩子对一个家庭来说非常重要,他这种无私的行为,值得我们去表扬,值得我们去表达很真诚的敬意。”当于占江从她身边经过时,她给他竖了下大拇指,对他说:“真棒!”


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父亲
碰上了说什么也得救!

于占江


于占江回忆,自己往孩子落水岸边跑的时候,一直在想,赶紧把孩子救上来。


“潜入水中,找到孩子浮出水面后,我感觉自己身上发重,现在回想起来,跳水前应该把衣服脱掉,这样救人的过程会更顺利一些。”于占江说,如果水深,施救地点距离岸边远,还是存在风险的。


但是面对风险,于占江坦言,“这是一条生命啊,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父亲,碰上了,说什么都得救。”


于占江回应网友
并通过河北青年报给家长们提醒

于占江潜水救人的事迹被报道后,有网友称赞“高低得让大家记住你,于局长”“这样满满正能量的局长”“您是我们石家庄的骄傲”“这样的局长必须点赞”“就是伟大”“很伟大是真的很伟大”“你把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了,你值得我们尊敬”。


面对网友的赞扬,于占江说:“有人认出我了,他们说我伟大,我觉得这事很简单,没什么。”


于占江告诉记者,他也想给家长们提个醒,在游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这是第一位的。


正如目击者李女士所说,

于占江这种勇于救人的行为,
值得我们去表扬,
值得我们去表达很真诚的敬意。


重要的不是他的身份,

而是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

和一名老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让我们为他点赞!



感谢看到最后,点文末右下角“在看”“点赞”

【 庆祝建团百年·团史故事 】





《中国青年报》的创刊

《中国青年报》创刊于1951年4月27日,是当代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创刊时编辑记者平均年龄只有21岁。该报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青年发展为神圣职责,在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声誉。1951年4月27日 ,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批准,《中国青年报》在北京创刊。毛泽东同志亲自为中国青年报题写报名。1966年8月20日停刊。1978年10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青年报》复刊,为周三刊,对开4版。1978年复刊后,报道了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中国女子排球队等青年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事迹。20世纪50年代以来宣传了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英勇献身的黄继光、邱少云,创造先进操作法的青岛纺织女工郝建秀、“走在时间前面”的鞍钢工人王崇伦、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雷锋、王杰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青年报加强改革的宣传,报道了一批各行各业勇于开拓的青年改革者的先进事迹,在较深的层次上对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该报社还为青年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国青年报》是以青年为主要读者对象、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全国性综合日报。在中国主要报纸公信力调查中,该报连续10年位居前3名。
《中国青年报》拥有业界公认的优秀编辑记者及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他们中有“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邹韬奋新闻奖”获得者、“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十佳新闻记者”、“全国优秀青年报刊工作者”、“全国报业先进经营管理工作者”等。 2020年11月19日,中国青年报社“互喊加油,四大“天团”会师武汉!网友:王炸来了,中国必胜!”被评为2020中国新媒体战“疫”精品案例。中国青年报社:“青耘计划”乡村振兴青年助农行动被评为“2020中国新媒体扶贫十大优秀案例”。

来源:八一青春方阵


制  作 | 冀青工作室(编辑 宋敬 / 责编 蔡丽 / 监制 陈忱 / 值班编委 石璞)

来  源 | 河北青年报


点亮【在看+点赞

让我们为他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