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3月2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周其仁老师讲了两个词

人文经济学堂 2022-03-20 20:01

Editor's Note

重新观察,重新学习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青笔记 Author 贤青


作者:王贤青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传播中心主任


2022年3月19日,我们北大国发院新创的商业领航家项目办了一个简单的开班仪式,周其仁老师带来了第一课。


周老师一个半小时连水都没有喝一口,一气讲下来,内容句句精彩。每次听周老师讲课,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同时又深有启发。但这是内部课程,不方便大篇幅整理,我只能写几句听后感。


周老师这节课,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词:


第一个词是自省。


周老师一开场就说,时代真的变了,正在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过去几十年没有见过的,甚至没有想过的。新冠疫情谁也没见过,大流感有过,但没有这么多病毒变种,没有全球流行,影响不到全球供应链。俄乌战争谁也没有见过,人类拥有核武器以来,有核的两国之间、大国与邻国之间的热战没有见过。中美之间这几十年打也打过,好也好过,但两国之间似打似好的这种状态还没有过。美国疫情以来对经济的刺激,对货币政策的使用已经超出了原来的经济学教科书范畴,也没有见过。


总之,重要的新情况不一而足。


当新情况太多时,人要做的第一个动作应该是自省,这时候需要你放下所谓的知识、经验,然后重新观察,重新学习,不要再固执地沿着原来的路线图前进。周老师说,今天的环境更像是冲浪,而不是登山。登山时,山是不变的,你只要不断改进方法,保持勤奋和毅力就总能登上去。但冲浪不是,你不知道下一个浪从哪里来,有多大,需要你随时调整自己的战略战术。


周老师说,他自己现在都不敢随便讲课,疫情这几年不知道做了多少次核酸,就是要想办法走出去重新观察,重新学习。


自省这个词,说起来大家都很熟悉,但一般人做不到。我的理解是真正的自省有两个隐含的前提:一个是足够的观察力,既包括有对外部环境中新变量、新特征的观察,也包括对自身知识结构和经验的观察。另一个前提是主动蜕变意识,尤其是通过自我成长帮助更多人成长的担当意识。周老师没有躺在功劳薄上,70多岁比很多年轻人的状态还好,不断阅读,四处调研,背后就是基于历史担当的自省在驱动。


第二个词是融合。


周老师讲了他对长城的考察,还专门拍了一大段战国时期长城遗址的画面。长城是什么?长城是一条边界线,长城以南是农耕文明,长城以北是游牧文明。长城以南的农耕文明为治理黄河和防范游牧文明的抢掠,逐步形成了举国体制。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为了保持对农耕文明的突破能力(灾年草场不生),代代厉兵秣马。就在长城这条线上,两种文明从战国打到明朝,历经千年才实现了真正的融合,望长城内外,唯余茫茫,再无南北之争。


但南北问题解决了,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的问题又来了。西方究竟是指谁?西方是怎么发展过来的?西方的文化基因和我们有什么不同?我们是沿用最习惯的举国体制再修一道新的长城对抗?还是基于足够的自省去想办法融合?怎么融合?


周老师说,作为企业家,你的想法决定你的做法,你的思路决定你和企业的出路。选边站的背后是对抗思维,融合的背后是全局思维。如果是简单地选边站思维,马斯克不可能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把特斯拉的工厂放在上海。他显然用的是全局思维,利用中国的制造优势和大市场优势进一步推动了特斯拉的融合创新发展。


融合这个词,大家也不陌生,但做到很难。以我的理解,融合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首先不能在心里自设一条长城,要放下夜郎自大、唯我独尊的思维,主动地去找、去看真正厉害的对标,而不是等别人打上门来,甚至把自己甩了好条街才去看、去学、去改。那个时候,可能一切都晚了。


周老师讲的这两个词,希望更多的朋友不仅看到,还能努力做到。




更多好文+北大讲座预告,请关注青笔记。青笔记是王贤青老师在北大国发院和南南学院的阅听笔记。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为大家精选真正的好文章,同时写点感触或背景故事作为导读。偶尔自撰随笔。能直播的讲座,也会在此预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