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停换工作是为了什么?他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媒重点实验室 广州日报 2023-11-09

这是广州日报·新花城全新改版的《晚读》,每周一与你见面的是万象栏目“有嘢睇”。我们希望在这里让大家不仅能看到世间万象,而且视角独特、观点独特、文笔独特,在这里遇见更多有趣的灵魂,收获丰富的生命体验。

近期,

广州周边各新高铁线路陆续开通,

九月,广汕高铁正式开通,

十月,广铁集团宣布,

广州东站即将升级改造为高铁站,

接下来,还有汕汕高铁、广湛高铁

已在路上……

在“市市通高铁”的奇迹背后,缔造中国交通神话
有一个人始终绕不开。





他是个奇人:

他数度换工作,一生从事了多种截然不同的工种


他靠艰苦创业成为“一代船王”,但直到晚年,他才第一次住进四十平的现代房屋;他被称为知识分子型实业家,但他却只有小学文凭……


他是众人心目中爱国实业家的典范、无私忘我的仁人志士,是海尔创始人张瑞敏口中“高山仰止”的榜样。


他一生最传奇的事情,当然是保留了中国民族经济元气的“宜昌大撤退”。


他,就是卢作孚。


卢作孚肖像照 图:新华社


小学学历,几易其职

1893年,卢作孚生于重庆合川县北门的杨柳街,其家以贩运粗麻布为生。因幼时家贫,卢作孚仅读完小学便不再接受正规教育。长大后,他时常调侃自己是“小学博士”。


十五岁时,这位少年怀揣对于求知的渴望,离开故土,跟随商队前往成都求学。后来他发现授课内容浅显,于是他果断退学在不晓晨昏地闭门自学数月之后,他终于读完公共图书馆内所有的中文数学书籍。然后,他又自学英文,读懂馆藏的英文数学教材。当时,他只有十六岁。此后,他又将自学的心得加以整理,编写成一套实用的数学教材。这套数学教材出版后成为当时一些学校的教科书,广受赞誉。
1912年,在朋友的鼓励下,卢作孚报考了北京的清华学堂,希望能够获得官费留学的名额。但当他好不容易凑齐了进京考试的路费时,却因错过轮船而延误了时机。苦读数年,一朝错失良机,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卢作孚,让他认识到交通的重要性,这也成为他后来从事航运业的发端。

 图:视觉中国


要改善交通,首先得有资本。于是他转而涉足实业。
爱钻研的卢作孚开始了最初的商业尝试。他把家乡合川的特色小吃——合川桃片带到成都售卖,销路大好,后来索性与合川本地的点心师傅合开了一家专做桃片的店铺,自己通过打下手,竟然也成了做桃片的能手。这一成功经验,也成为他日后正式踏上商业道路的契机。

十八岁时,卢作孚只身前往上海,这是他一生首次出川。一路上的大好河山,让他感慨万千,而当他看到长江沿途皆是他国旗帜,心生不忿。这使他第二次萌生了投身航运业的念头。


他在上海四处碰壁,干脆一头扎进书堆之中,这一读就是整整一年。他把阅读重点放在实验教育、哲学和社科方面,并进而萌生了“教育救国”的理想。他马上启程回川,在家乡合川县谋得一份数学教员职位。


后遭连累不幸入狱。在狱中,他奋笔写成《告全县各界人士书》,获释后名声大振。由此,在著名实业家李劼人的邀请下,他担任了《川报》主笔兼记者、编辑,决意“以唤起民众为职志”。


后来,《川报》完全由卢作孚独自担纲,但是这一次,他只坚持了十个月,便再度离开成都,来到川南成为一名数学教员,重新回到“教育救国”的道路上。


1920年,卢作孚的教育改革主张得到重视,被任命为当时四川的教育科科长,执掌地方教育。
创办了通俗教育会又亲自前往上海与江苏考察实业发展情况,拜会了民族实业家张謇。这一次,他看到了一种独特的社群模式,一个规范化规模化的工业实体,而这些,都将在卢作孚日后的实践中加以检验。
此时的卢作孚,正在考虑“一项有关国计民生,又有发展前途的实业”。在此之前,他是教师、是记者、是幕僚,在这之后,他有了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实业家。
他知道,四川想要发展实业,必须把握住长江这条唯一的出川航道。但彼时的川江航运竞争激烈,要想获得发展,就需要另辟蹊径。于是,卢作孚的方案是,发展短途的客运航线,做到人无我有。
他知道,予民便利才是创业的最大本钱。           1926年5月,“民生”号轮船在上海竣工。6月,卢作孚作为“临时主席”,宣布民生公司正式创立。卢作孚应邀重返政界,出任嘉陵江三峡峡防团务局局长,主持嘉陵江三峡防务。同时,他又以北碚为基点,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活动。他怀着最为质朴的憧憬——“要把三峡经营成为一个灿烂美好的乐土”,开始勾画他的建设蓝图。

亲自指挥

“长江大撤退”


民生公司的真正飞跃要从统一川江航运开始。


川江,指的是自四川省宜宾市至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上游河段。出于保护民族工业的考虑,卢作孚决定由民生公司来主导整合,制定了“化零为整,统一川江”的战略,并购摇摇欲坠的华轮企业。这一波兼并,让民生公司的航线延伸至整个川江。仅六年时间,民生公司便雄踞川江,俯视下游,成为长江上游实力最强的航运公司。


此后,历史选择了卢作孚,他用毕生所学和财富,交出了最好的答卷。在抗日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上海多达五百余家工厂请求内迁,民生公司便配合抢运从沪、苏、锡、常一带撤离的人员物资,自此,开始了规模宏大的“长江大撤退”。


话剧《激流勇进》反映1938年卢作孚亲自指挥宜昌大撤退 图:中新网
如何在预计日军将要到达的短短40天内,将滞留在宜昌的13万吨战略物资和工业设备,以及重要机构工作人员、难民、工人等十余万人安全送到大后方?
内迁人员拥塞着宜昌城,堆积的货物堆满了沿岸的码头,民生公司运力已经到了极限,预计需要一年时间才可完成任务
卢作孚夜不能寐,通宵达旦在现场指挥、思考对策。终于找到了天才式的“三段航行法”解决方案:从宜昌到重庆的路程,有600多公里,可以将宜昌到重庆的路段按水情状况分成三段,即宜昌先到三斗坪、三斗坪再到万县、万县后到重庆。人员和货物,进行分段抢运,而那些大型设备等重要物资,用专门的船直接运到重庆。
在整个“宜昌大撤退”(又名“长江大撤退”)中,卢作孚的民生公司承担了90%以上的运输任务。民生公司不计代价完成了这场永载史册的战略转移,保住了重工业设备、保住了平民以及人才,也保住了民族经济最后的元气。
这40天,也载入了二战的历史。

电视剧《宜昌保卫战》剧照 施京明饰 卢作孚


将一切献给国家

卢作孚事业既盛,私德亦无亏。著名教育家晏阳初先生与卢作孚交往甚密,他对卢的评价是“忘我忘家,绝对无私”。


1940年末,卢作孚因公务操劳过度,身体极度虚弱;友人认为卢作孚原先租住的吊脚楼太过简陋,便安排卢氏一家住进红岩村宿舍,这是卢作孚第一次住进现代房屋。搬家不到两月,旧居吊脚楼即在暴雨冲刷下坍塌。


重庆市合川区肖家镇卢作孚祖屋 图:新华社

他收入不菲,曾先后兼任数十个单位的董事或董事长,但大部分收入不入私囊。1941年初,他给民生公司会计处递交的便条写道:“作孚所加月薪及补贴,自增加之月起,仍请按月拨作文化基金。”


后来,卢作孚将民生公司的所有轮船,全部交给国家。
在世人眼中,他不是遗世独立的贤者,也不求虚华无实的浮名,他只是以济世情怀脚踏实地去奋斗的平凡建设者。

传奇的闪光在于梦想永不辍。卢作孚一生的梦想,都是为国家出力。


最开始时认为数学可以救国,于是他梦想成为数学家;


被冤入狱后因写文章获得清白,他尝试进入报业;


认为教育可以救国,他身体力行,成为教育改革者和实业家,将小小的重庆北碚建设成为学校林立、全民好学、人人礼貌的现代化小城;
认为交通是一国命脉,他全心投入航运业,并在抗战的关键时刻,为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建立后,他将所有的资产交给了国家,重新成为人民中的普通一员……
每一个身份,每一次转折,都是旁人眼中的巨大成功。但卢作孚都可做到“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追寻梦想,不要放弃;面对生活,不要抱怨。艰难的时候,请想一想卢作孚,一个爱国而有作为的人。每个人都能缔造自己的传奇。

出品/广州日报媒重点实验室

策划/毕征

统筹/赵小满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壮、兰岚图/新华社、中新网、视觉中国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杨壮、赵小满



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