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心!两位女艺人相继复发此病!家人的爱与支持至关重要……

广报心传工作室 广州日报 2023-12-02



这是广州日报·新花城全新改版的《晚读》,今天与你见面的是心理栏目“心传星愿”。设立这个栏目的初衷,是希望从偏于心理学的角度为大家分析新闻事件、社会现象、日常行为等等折射的心理因素,以“专业的善良”来陪伴亲爱的广州日报的读者们前行。


不久前,

两位曾经有一定知名度的

香港女艺人先后因厌食症复发入院治疗。

她们是曾被黄百鸣发掘入娱乐圈的袁洁莹

和曾与梁朝伟合作演《侠客行》的郑艳丽。


曾经的风光已不再,

厌食症带来的创痛绵延至今。

原来厌食症也会复发啊,

大家唏嘘不已!




扫码关注

广州日报视频号

观看更多精彩视频


神经性厌食症简称厌食症,

是进食障碍的临床表现之一

厌食症只是进食障碍的一种,

另一种是贪食症。

在所有精神类疾病中,

厌食症的死亡率高达5%-15%。

对,比抑郁症更高,

是死亡率最高的精神类疾病。


在电影《骨瘦如柴》中,

女主艾伦吃饭必须计算卡路里,

嚼完食物不咽下去要吐出来,

饿得在车站晕倒也无法与食物和解。


来源:电影《骨瘦如柴》截图

这就是进食障碍中厌食症的表现,

而进食障碍的另一面贪食症则相反,

患者通常吃得没完没了。

心传星愿小电台







广东12355心理咨询总督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凤定解释道:


进食障碍分为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两种。


神经性厌食是一种因具有害怕发胖的强烈情绪所导致的故意限制饮食。神经性贪食是一种由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引起的暴食行为,且伴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

令人触目惊心的是,
世界上大概每62分钟
就有一人死于进食障碍并发症。

资料图,图文无关。来源:视觉中国


“放在包里的长胶管”



在经历情感上的波动后,18岁的平平(化名)不愿与同学来往、总是自责并感到空虚,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慢慢地,她发现自己在吃东西时总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冲动:

吃完饭后,仍然不停地把水果、蛋糕或其它零食填进肚子里,即使胃里已经觉得撑了,也还是要硬塞。她曾多次下定决心要节食,但均以失败告终。如此不到两个月,体重增加了8公斤。


后来,无法抑制的进食冲动似乎会随时随地发生。在大量进食后,她会用“扣喉”的方法,强迫自己将刚吃进的食物吐出来。为了避免催吐时的尴尬,她在手提包里放了一条折叠的长胶管,在大量进食后,她会躲进洗手间,把胶管缓慢通过喉咙插进胃里……


经过消化系统与神经系统影像学的检查,都没发现平平有明显异常。最后,在情感障碍门诊,她被诊断为抑郁障碍及神经性贪食使用药物和心理治疗后,病情逐渐改善。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理科主任医师查彩慧表示:神经性厌食常常出现消瘦、便秘、呕吐、闭经、营养不良、消化道及内分泌紊乱等现象。


长期的进食少、消瘦、营养不良、呕吐等会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的紊乱,进而导致低血钾、碱中毒,甚至癫痫发作。若由于抵抗力差,导致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



进食障碍常伴随其他心理并发症






西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厌食症的发病高峰年龄是14岁~19岁,贪食症的发病高峰是15岁~19岁。大约有10%的青少年女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进食障碍的症状,其中又以13岁~14岁和17~18岁这两个年龄段最为常见。


资料图,图文无关。来源:视觉中国


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情感障碍科主任医师蒋泽宇介绍,目前虽然广州尚未建立专门收治进食障碍患者的诊治病房,但在北京、上海等地专门收治进食障碍患者的诊治中心,已呈现出青少年患者逐年增多的趋势。


蒋泽宇介绍,在他诊断的进食障碍患者中,年龄在12~18岁的青少年女性更多见,多有共病,譬如说同时患有抑郁症、强迫症,甚至双相障碍等。求助治疗时间偏迟,很多患者都拖延了至少1年以上。


蒋泽宇认为,进食障碍是一种伴随严重医学后果的心理疾病,与其他心理疾病相比,对青少年的病理思维、行为和情绪影响更大,并会导致十分严重的短期和长期医疗并发症。


“比如会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肾脏系统、血液系统、代谢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最严重的急性问题是心动过缓、体温过低和脱水。所有这些并发症都可能危及生命。其他慢性医学问题还包括显著的生长迟缓、青春期延迟或中断、骨质疏松等。神经性贪食的主要特征是暴食和清除行为发作,会出现脱水、酸中毒、肾脏问题、癫痫、心律失常、多发性龋齿等”。


相关电影推荐:
<上下滑动阅览全文>

相关电影推荐:《我的瘦身日记》

《我的瘦身日记》是2014年在美国播出的一部心理剧。它讲述了一名 17 岁的高中生汉娜由于自己的舞者身份,对身材和容貌有严格的要求。


偶然的一次机会,汉娜通过朋友了解到了“Thinspiration”这一在线社群。该网站追随者将厌食症作为一种生活选择,并提倡自我饥饿。受到该网站影响,汉娜开始了速成减肥法。原本汉娜只想减掉五磅,但随着她不断深入社区,她逐渐对减重有了一种极端的执念,并很快患上了饮食失调症。


虽然电影较为写实地描绘了厌食症患者的饮食状态,但却没有细节地展现进食障碍的多方面成因。例如,影片并没有强调女主与身体形象作斗争的经历,或者她的焦虑、抑郁情绪,而是简单地将该疾病其描绘成一种个人选择,还倾向于将进食障碍描绘为一种能够快速康复的疾病,然而,现实远比电影里表现得更残酷。



爱与支持非常重要



每个人都可能生病,

进食障碍只是其中的一种,

“接纳”对于患者与他人都很重要。


社会心理学者刘晓希认为,进食障碍的产生,受到个体人格在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自我价值感受挫、偏离或损伤的影响。


如果身边有这样的厌食症患者,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不否定、不控制对方的病理行为,且鼓励和支持Ta去寻求专业的治疗。


蒋泽宇提醒父母们,在青少年患者与进食障碍的斗争中,父母的爱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青少年神经性厌食患者几乎没有任何恢复的动机,如果没有父母支持的力量,孩子会陷入疾病所致的体重螺旋式下降和对于食物、热量的强迫思维中。神经性贪食也是如此,疾病的羞耻感会将孩子囚禁起来。但当父母参与其中并支持孩子度过困境,羞耻感实际上也会减轻。


蒋泽宇建议,对于罹患进食障碍的青少年,必须把改变紊乱的进食放在首位,“保持专注,通过干预来改变行为,建立一个有规律的进食模式,并找出方法扩大食物选择的范围”。


他们往往会设定很多规则,这些规则最初似乎是为了防止自己吃得太多和体重增加,但这些规则最终适得其反,成为一个妨碍正常饮食的规则牢笼。全面打击这种思维歪曲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也是许多患者实行饮食改善的基础。


“对于进食障碍患者来说,有一点非常重要:确保一整天中他们的进食行为都是有人看管的情况下进行。同时,保证有规律的进餐时间也是必要的。在确诊为厌食症后,身体需要有规律的进食来维持生理运作。所以,三餐一定要定时。”蒋泽宇如此补充道。


身边人对于患者的异动要及时留意,

进食障碍患病时间越长,

治疗起来就越困难。

尽早开始行动,

可以最大可能地帮到患者。



厌食症大部分可治好



目前厌食症的治疗还是很棘手的,轻度的一般在门诊就可以治疗了,但如果体重极低的、很瘦的,或者有伴发自杀倾向的厌食症患者就一定要住院治疗。


“这个病是死亡率最高的心理疾病,严重的必须住院治疗。”蒋泽宇介绍说。



向上滑动阅览

治疗的第一步是恢复体重,补充营养。


第二是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


第三是药物治疗,在心理治疗同时必须配合药物治疗,因为大多数厌食症患者都患有抑郁等共病,所以要进行抗抑郁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合适的抗抑郁药物。


第四是关注患者身体的整体状况,治疗相关疾病,比如是否有内分泌失调、皮肤问题、心脏问题等,针对性进行治疗。


资料图,图文无关。来源:视觉中国
蒋泽宇表示,厌食症的治疗周期通常比较长,但经过有效的治疗,大部分人都能在5年内恢复正常。


患者面对厌食症的态度也很重要。广东12355心理咨询总督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凤定就厌食症提供了几点建议:



向上滑动阅览

1. 通过自我调整来确立新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纠正“自认太胖”和“凡瘦必美”的错误认知,产生通过正常饮食恢复标准体重的需要。并在家人的监督和支持下,逐步恢复到以前按时按量地进食的程度。


2.  向要好的朋友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求助,也可以打广东12355等各地公益心理服务热线,咨询师会提供专业和免费的心理帮助。


3.  如果你因厌食已经达到皮包骨头的地步,或通过身体质量指数(BMI)计算,BMI≦15(正常人18.5 - 23.9),并伴有严重的低血压性虚脱等并发症,那极有可能危及生命,为了维系生命,必须住院进行营养康复治疗了。


4.  建议可以通过看书,听音乐,做正念放松训练,适度运动等方法来缓解容貌焦虑。切记,千万不要暴饮暴食!



心传星愿,与君同行。


欢迎电邮联系:476312028@qq.com



每周一书

《进食障碍》


这本书是由进食障碍研究和治疗方面的权威人士撰写,回答了有关进食障碍的常见问题。它阐述了什么是进食障碍,以及进食障碍的治疗方法。更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打破了人们对进食障碍的误解,指出进食障碍任何人都可能会罹患,并不局限于特定的群体。


因此,对于那些正在被进食障碍困扰的人及其照料者,或者是想要了解进食障碍的人来说,这本书能提供一定帮助。好好吃饭,照顾好自己。


出品:广报心传工作室策划:毕征、赵夙岚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张青梅、伍仞、吴若楠、吴荻、兰岚统筹:赵夙岚、黎蘅、陈旻玥、黄琦视频制作: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廖黎明 视频拍摄:通讯员 王卓然音频制作: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陈旻玥图:视觉中国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朱雯芳、陆凯声、黄琦、陈旻玥




扫码观看广州日报视频号每日热点实时更新
点亮“在看”持续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