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价格暴跌,全面下架!很多人都买过

媒重点实验室 广州日报 2024-04-23



在今天的话题开始之前,让我们来做一个小调查:



4月1日,两年前预告过的射频美容仪「禁令」正式生效了。


根据《国家药监局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2022年第30号)》(以下简称《公告》),4月1日起,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作为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



新规一经出台,不仅是射频美容仪,大量其他类型家用美容仪产品短期内迎来了价格大跳水。今晚的“财知道”想和你一起探讨,为何家用美容仪在近两年风这么大?野蛮生长的背后有什么问题?新规落地后,家用美容仪还能继续狂飚吗?





美的想象



据《2023年LED美容仪行业趋势白皮书》,在2023年家用美容仪销售情况中,射频美容仪的销售增长率高达55%。


梳理目前市面上主要美容仪品牌的成立时间,可以发现中国品牌成立时间都较晚,主要集中在2015年之后。


短短几年时间,美容仪从市场空白走向繁荣。


作为一款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产品,射频美容仪的主要销售渠道是线上,社交平台的成功营销是其火起来的重要路径。红、明星种草,是许多人入手美容仪的契机。


“我记得大概是22年末到23年初我开始大批量地接触射频美容仪的广告”,小赵回忆起她被种草的经历:“我觉得一定程度受现在互联网的美妆风气影响,大家都觉得水乳只是基础护肤,要想立竿见影的效果就得上医美”。


社交平台上很多明星po出自己的美容仪使用情况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定期去医美,价格介于水乳和医美之间的家用美容仪成为很多年轻女孩的追求。


“我的了解途径就是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美妆博主推荐”,小赵提到,美妆博主们的话术,是她种草很重要的原因。


美妆博主们的套路,其实非常相似——介绍功能之后,放上使用前后的对比图,然后拉上自己的家人做一个测评。“这样下来就显得非常地真实,让大家觉得她更有说服力。”



“事实上,博主介绍美容仪功能的时候,这个‘功能’有多少,是否会因人而异其实我并不知道,购买欲包含着我对它功能的想象和我对我更美样子的想象。”小赵总结道。


直播带货、网红“种草”,为国产美容仪打开传播渠道,也成为了美容仪的市场教育途径,让消费者更加了解美容仪技术的各种科技概念。同时,疫情期间,不少去美容院消费的群体,转移到家用美容仪消费场景中,美容仪就这样席卷了国内市场。





野蛮生长





许多家用美容仪在广告中拥有各种让人变美的魔力,但实际上技术门槛并不高,消费者更多是为品牌溢价以及“变美”的情绪价值买单。


以初代网红ReFa为例,其核心科技是一种叫“微电流”的东西,据ReFa介绍,这是一种和人体生物电同样的微电流,能够“刺激肌肤细胞,提高新陈代谢,促进胶原蛋白生成”。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小霸王”


有博主曾经拆机ReFa,结果发现里面就是一块太阳能板加几根电线,内部构造维持了和外观设计一样的“极简风”。所谓的微电流,还没有手机开机产生的电流大,其实际功效也要打一个问号。


而近年火起来的射频美容仪,其主要原材料是MCU芯片、PCB主板、LED灯珠和小型马达。这些原材料在中国市场有稳定且成熟的供应链,成本并不高。


除此以外,家用美容仪行业缺乏相关的法规约束和监管,也使得厂家宁愿砸重金在营销上,也不愿意在研发投入上多花钱,而这种打着“胶原炮”“大熨斗”“小紫弹”等各种名号的产品,其效果依然很难得到系统和科学的验证


同时,美容仪行业也很懂利用消费者的“变美心理”做文章。



屏幕上光鲜靓丽的明星和网红们不断强化容貌的重要性, 美容仪无孔不入的大喇叭式营销,加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人之常情,都让人们更愿意在“变美”这件事上,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许多消费者即使知道美容仪本身不值这个价,还是愿意咬咬牙为之买单,抓住每一次可以变美的机会。



火爆的销量之下,家用美容仪宣传效果与实际功效之间隔着的是一条鸿沟。在小红书等平台上输入“美容仪避雷”的关键词, “皮肤烫伤”、“发热不均匀”、“射频头出现裂痕”相关的投诉和吐槽已经屡见不鲜,最常见的标签为“智商税”。



某社交平台截图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曾对10款热销美容仪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6款样品镍释放量不符合欧盟REACH法规。


《2020年家用美容仪比较试验报告》图片来源: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


野蛮生长的年景迟早会结束。新规出台以后,除射频类外的其他美容仪也出现降价,相关人士表示:“有的品牌在做调整,要回笼资金,所以也做了特价。”





十字路口




在通往“持证上岗”的经营之路上,美容行业开始分流。


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家用美容仪市场规模接近100亿元,且正在以超30%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大。2026年中国家用美容仪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亿规模的行业,新规显然对行业产生了显著影响。


自新规发布以来,电商平台上在售的射频美容仪陆续经历价格大跳水。许多消费者发现,部分过去售价数千元的知名美容仪产品,在新规实行前降至数百元,万元美容仪价格腰斩。


曾经标价4999的某射频美容仪,降价至699


有的企业选择清仓,就此“金盆洗手”,还有的,则决定取证,继续干。


但家用美容仪取证过程既费时,又费力。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评审中心的统计,第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周期,在流程顺利的情况下约为34个月。


同时,临床试验等一系列费用也不低。从目前科学技术部政务服务平台公布的备案信息来看,仅有5个品牌完成备案,射频美容仪的准入门槛大幅提高。


这也意味着美容仪行业告别了野蛮生长的阶段,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过去曾包裹在美容仪身上的彩色泡沫已然破灭,面对近年来被透支的消费者信任,以及更为理性和谨慎的消费态度,美容仪行业正面临一次重新洗牌,生产厂家需要面对仪器效果检验、重建高价值价格体系、挽回消费者信任、提升市场认可度等一系列难题。


只要人们对变美的追求还在,这个行业就仍然是一笔大生意。


只是这次,厂家们没法再靠吹上天但难以验证的“功效”躺着挣钱了。


(应受访者要求,思琪、小赵为化名)


参考资料:

极目新闻:《4月起射频美容仪需“持证上岗”,多家旗舰店下架相关产品》

新周刊 : 《身价暴跌的美容仪,年轻人的第一笔智商税?》

出品/广州日报媒重点实验室

统筹/吴一钒

文/李慧婷、刘成玉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刘成玉




扫码观看广州日报视频号每日热点实时更新点亮“在看”持续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