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12时10分,正式迎来!

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 2024-06-22


北京时间6月5日12时10分
将迎来芒种节气
标志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


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
成熟、夏种开始的时节
也是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
正处于播种最忙的时节
故又称为“忙种”


进入芒种以后
在我国广大的中部地区
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区域
雨量充沛、气温升高
进入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

雨中的落羽杉。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
提到端午
不少人就馋那一口粽子
其中,广东粽子品类丰富
甜咸兼具
在粽子届占有一席之地

   回顾粽子“前世今生”:

千百年来最“粽”意你


粽子,
不仅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
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更承载着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的
情感和期盼。

发展到今天,
创新口味的粽子
也能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求新成为每年不变的主题。


粽子“变形记”



粽子演变成今天的样子,每一步都有迹可循。

端午节正值夏季,天气转暖,疫病虫害频发。古时候粽叶(包括芦叶、箬叶等)的选择,正是基于驱疫、辟邪、解毒等功效。

(广州日报资料图)


就粽子的制作方法来说,据学者考究,唐代粽子用米已是“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

粽子被古人赋予了祭祀意义,粽子祭祀屈原的习俗最早记载于南梁吴均《续齐谐记》


除此之外,粽子还因“谐音”而被人们寄寓着美好的期待。比如,“一举高中”“光宗耀祖”中都利用“粽”的谐音,寄托了人们对家族后辈的殷切期望。

2023年端午,广州动物园的大熊猫在吃美味的“粽子”。



广东粽子花样多

你最爱哪种?



广东粽子以其多样的口味和丰富的地域特色而备受食客喜爱。

从口味上来说可分为咸粽、甜粽和枧水粽。

而从地域来区分,则可分为七大特色粽子,分别是广州咸肉粽、东莞道滘粽、肇庆裹蒸粽、台山扭角粽、中山芦兜粽、潮汕鸳鸯粽以及客家灰水粽。

从咸香的咸肉粽再到独特的枧水粽,每一种都承载着广东人对美食的执著和对于食材的想象力。


咸肉粽是广东人最喜爱的口味之一,以糯米、五花肉、绿豆、咸蛋黄、冬菇、虾米、珧柱、栗子、花生等调配为馅,蒸熟后直接食用,咸鲜香兼具。


咸肉粽(广州日报资料图)
传统的枧水粽没有内馅,制作时需要按比例调配枧水,将糯米浸泡其中,继而选用芒叶或甘蔗叶作为粽叶,将糯米包裹成粽子。糯米表面的金黄色由枧水带来,吃的时候可以蘸点砂糖,味道清甜不腻。

枧水粽(广州日报资料图)


广东传统粽子已经呈现出丰富的样貌,当下的粽子更是花样百出,包罗万“馅”,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力。

比如不少品牌推出了水果馅的冰粽,既软糯又清凉。今年市面上还流行“茶香粽”,白茶、乌龙茶、红茶等各个品种的茶叶的香味融入粽子的糯香当中,相辅相成。近两年主打健康元素的粽子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各大粽子品牌纷纷推出燕麦、藜麦、黑米等更为健康的食材的粽子以及主打低脂低糖的粽子……

粽子挑花眼
你最心水哪一种呢?
欢迎评论区分享!



芒种养生,重在消暑养心

几道清热利湿茶饮学起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成人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钟毅征提醒,
芒种节气阳气最盛,
养生要点在于
清热利湿、消暑、养心。

芒种作息饮食有讲究


作息上,建议睡好子午觉,可以适当晚睡早起,但晚上入睡时间不要超过23时,到了午间可再小憩一会。

*子午觉:子午觉就是每天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其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子时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午时是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市民在珠江边惬意地锻炼。


此外还要有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提升精气神。建议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运动锻炼,尽量避免在紫外线最强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不宜白天长时间在户外暴晒,以防中暑。

年长者可以选择八段锦、太极拳、太极剑等相对舒缓的运动进行锻炼。


夏季出汗多,天气潮湿,勤洗澡有利于散发阳热、避免中暑,但应注意出汗后不要立即洗脸或洗澡。另外,建议根据温度变化、昼夜温差及时调整穿衣。


饮食方面,夏季的饮食宜清补、忌油腻,勿过咸、过甜。建议多吃丝瓜、苦瓜、冬瓜、佛手瓜、西红柿、薏苡仁、赤小豆、白扁豆、百合、陈皮、鸭肉等食物。可以喝解暑祛湿的养生粥,如荷叶粥、百合粥、丝瓜粥。



图源:视觉中国


需要注意的是,西瓜是夏日解暑神器,但应适量食用,尤其是脾胃虚寒的女性更应注意。除此以外,桑果、青梅、梨等是比较推荐的水果。



养生茶饮、穴位按压推荐


在芒种季节,及时补充水分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钟毅征说,养生茶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可清热利湿解暑,又可开胃生津止渴。但运动过后补充水分勿大口猛喝,宜少量多次补给。
她给大家分享了几款夏日养生茶饮

01
乌梅麦冬饮

食材:乌梅5-10克、麦冬5克、山楂5-10克、陈皮5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把除冰糖外的材料洗净,浸泡20分钟,然后倒入锅中,加入1.5升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放入冰糖,冰糖融化后过滤去渣,装入杯中即可。也可取上述材料各约2-3克放入杯中,代茶饮。功用:清热解暑、生津。02
冬瓜荷叶茶

食材:冬瓜300克、荷叶30克、赤小豆30克、生姜5克、黄片糖适量。

做法:冬瓜保留皮和瓤,洗净后切成小块。将全部食材放入锅中,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煮30分钟,加入黄片糖继续煮20分钟,过滤去渣即可。功效:清热解暑祛湿。


此外,钟毅征为大家推荐了穴位保健方法

01
太冲穴

定位:位于足背,第1、2跖骨连结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即为太冲穴。

功效:清热利湿、通络止痛、平肝熄风。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按压,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

02
厉兑穴

定位:位于足趾,第2脚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功效:开窍醒神、清热和胃、通经活络。按摩方法:可用小木棍点压,每次点压100次,或拇指甲掐按,每次2-3分钟,每日2次。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成人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 钟毅征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伍仞、吕惠 通讯员:李雯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陈忧子、廖雪明、苏俊杰(除署名外)
海报设计/陆凯声
视频剪辑/彭文强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黄琦






扫码观看广州日报视频号每日热点实时更新
点赞分享在看留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