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干标兵专访 | 李静文:保持三分冷静,坚持做好能做好之事

青·音 青春同济 2022-08-28


编者按

日前,经由评定审核,15位同学获评为2019-2020学年同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他们各有特色,却又共同展现了同济学子的优秀品质、青春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在他们的人生故事中,又与我们有着哪些共鸣。为此青春同济联合团委组织部共同推出“青·音”系列之优干标兵专访,让我们走进了解他们的青春模样。



本期人物 

李静文

中共党员,设计创意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光华奖学金”,先后获评同济大学“先锋党员”“抗疫先锋”“优秀党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疫情期间积极参与武汉抗疫工作,任湖北第一临时党支部支部书记,服务同济在鄂学生,践行同济精神。专业成绩突出,具备科创精神和先进的时代视野。

    临近2020年底,各式的年度盘点层出不穷。对于李静文来说,一句话足矣——“坚持做好能做之事”。这是她写在同济湖北第一临时党支部“三行情书”大赛推送文末的一句话。话虽简单,但在她身上的故事远不及如此。从武汉大学到同济大学,她是以专业第二名成绩保研的“学霸”,是获得天使投资的“听介工作室”项目创始人之一,是武汉抗疫最紧张时的同济大学湖北第一临时学生党支部的书记。经她手诞生过崇明区“时令节气进村舍,传统文化入人心”的墙绘,诞生过“行律千年,东方意蕴”展览中广受好评的“食·节”板块......

图|在樱花树下的李静文

    “她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毅力总是能给到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周边同学给予的高度评价,印鉴着她作为抗疫先锋,作为团学骨干时刻使命在肩、身负其责的初心模样。“爱是不会忘记的,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组织抗疫期间李静文以白岩松在元宵晚会上朗诵的诗歌为样板创作了系列插画,绘就着感动她的故事瞬间。今天也让我们去走进了解李静文,透过她去描摹更多同济青年的样子。

(李静文参与创作的支部“抗疫”作品)


跳出舒适圈层,足以温暖更多人

    再度回首2020年的冬天,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156名来自武汉的同济学生滞留在家。武汉封城,但联系从未隔断。接到学校通知后,李静文1天内,组织完成41名武汉学生党员信息统计;2天内,完成157名武汉学生问题和困难情况统计。经历前期紧锣密鼓的筹备,3月1日,在学校党委的组织协调下,同济大学湖北学生第一临时党支部成立大会在云端召开,李静文也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担纲起了组织集结起14个不同学院的41名同学的职责。

图|同济大学湖北学生第一临时党支部成立大会

    从繁琐的各类文档信息统计,到信息排摸开展“一对一”结对子工作,了解并解决支部同学的问题需求,再到开展丰富多样的支部主题活动,之后的事情李静文都安顿得井井有条。为快速、高效、有针对性地解决同学们的困难,支部党员同志还定期与武汉同学“结对子”,从医疗物资、学习资料、科研资料三方面为同学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真的,每一个武汉人都挺难的,也挺幸福的,难的是因为一场疫情遭遇到了很多困难,幸福的是没过多久各种援助纷至沓来”,当时留居武汉家中的李静文回忆起那段日子时说道。

图|湖北第一临时党支部部分成员截图

图|湖北临时第一党支部插画

    当时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同学们总是有些紧张焦虑情绪的,李静文想着能通过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让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联系平台,于是临时支部公众号“三分冷静”就这样诞生了。“正如其名,对于那一刻的我们来说,外界铺天盖地的新闻,最为重要的是要保持冷静和清醒”,谈及公众号起名时李静文这样说道。从疫情期间武汉购菜指南到心理防控疏导,再到大家积极参与的三行诗创作,公众号成了居家抗疫的同学们一个共同的寄托。“努力闪烁的萤火,在没有火炬的暗夜里发光发热,只为带来点点光明”“寒冬过后,终是春天,沐浴着明媚春光”......透过简单文字,公众号聚集了同济学子对于战疫必胜的决心和希望。“其实我本身是一个挺内向的人”,再聊起来这个公众号时李静文笑着说道。于她而言,这次组织抗疫经历是一次跳出舒适圈的尝试,试着敞开心扉去和有着共同目标的人做着持之以信的事情,“结果会很幸福,因为你能够温暖更多人”。

“三分冷静”公众号封面

秉立是

秉立设计态度,只为留住好故事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设计更多是叛逆与出走,是追求特立独行的。但在李静文眼中,设计同时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她与同学共同创立“听介传媒”,深度挖掘城市的记忆,并通过举办“城市新声”摄影展、推动老城改造项目等,用设计的方式将城市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呼吁更多人一起守护城市的文化底蕴。项目如今进展顺利,还获得了天使轮投资。“这是一个小的起步,能够用自己的专业去讲述城市故事”,谈及创立这个项目的初衷,李静文这样表示。

图|“城市新声”人文摄影展

    设计与文化的结合,始终是她关注的重点。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她设想将二十四节气美食作为设计大作业的主题,用绘画的方式体现,配上诗作,运用团扇作为媒介,向更多的人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今年暑假在崇明岛开展“时令节气进村舍,传统文化入人心”的实践活动时,她与同学们在稻米文化田旁彩绘,一起做菜,探索“设计赋能”的各种可能形式,并成功将二十四节气的种子播种在崇明新村乡的土壤中。对于自己的专业,李静文也有着这样深刻的理解。“设计是一个高度综合的专业,一个产品除了美观性和实用性,如果能有文化根植的话,留存周期会更长。”将企业文化与理念融入产品,使其从实体走向经典,这是她对于设计的态度。

图|二十四节气暑期实践

图|二十四节气展览现场

    谈到专业学习过程,她也坦言“会熬夜,但是因为热爱嘛”,但同时为了保持最佳状态,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之间达到平衡,比起间歇性的鸡血,她更喜欢有毅力加持、高度自律的生活,“高中的时候有125斤左右,通过两三年的锻炼和健身,减了三十多斤体重,本科的时候甚至还有腹肌呢”。

图|李静文和同学们在一起

锚定前进方向,更要沉淀浮躁心

    李静文的履历记录了她曾在“挑战杯”等很多比赛中获奖,其中不乏“DIA中国智造大奖”“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互动一等奖”这样的殊荣。在旁人看来,心中生出的更多是“学霸好厉害”这样泛泛的感慨,但在交流之中更能清晰地感受到,一个也会迷茫也会失败的人是如何披荆斩棘成为别人眼中的“大佬”的。

图|在李静文在中国设计智造大奖颁奖典礼现场

    提到自己的经历中最为印象深刻的困难,她谈起了自己历时两年半才发出去的论文。当时是做一个智能设计的产品会在用户输入图片和文案之后自动输出海报。在这个构想背后,需要她和搭档协作给海报做数据标记以供AI学习,一共四千多张海报,将近四五万下操作,令人咋舌的枯燥艰辛之后却是“第一年被拒稿了”“第二年投了两稿又被拒了”的结果。直到第三年才成功发表。面对这个比一般设计项目的周期长了好几倍的项目,她没有过多渲染个中的辛苦,反而更多地分享了成功后的满足和成就感,她的坚持和乐观都在偶然聊到的另一句话里——“挺过去就好了”。

图|在李静文在“星星之火”演讲分享现场

图|李静文参与学校支部书记培训

    从保研阶段中的学习有的放矢到实习阶段中的长远规划,李静文始终不变的是清醒和沉稳的内心。比起过去对于结果的过分纠结,现在的她早已学会了去注重过程中的所得,把“我付出了很多,所以一定要有让我满意的结果”这种浮躁心态沉淀下来,即使最终没有别人眼里的成功,自己有所进步才是最重要的——拿“复利”类比,“现在就好好学,慢慢就会收获很多”。当我们提到她“设计与城市文化”结合的理想方向,问她是否会在这个方向上有下一步计划,得到的更是毫不犹豫的点头。

    ——“你们要加入吗?”她笑着说道。


策划 | 青春同济&团委组织部

领衔统筹 | 许君清 何振飏 周颖颖

采访 | 余黄蕾 张钰
文字 | 余黄蕾 张钰

联络 | 毛伟平

跟访 | 奉世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