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颜宁:真正有意义的成就

颜宁 王育琨频道 2021-11-23


喜马拉雅有声读物:《任正非找北》




真正有意义的成就

真正有意义的成就在于,我提升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养成了自信、乐观的心态。这样的能力和心态让我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都受益匪浅。


——颜宁


科学家是要从人类发展的苦难中,寻找无中生有造物以缓解人类的苦难或挑战。科学家的方向大致一样,但路径各不相同。顶级科学家大都对事物的本体有着独到的认知和解析方法。

01
从未来前进到当下

科学家都有一幅未来的大画面,他们会从未来前进到当下,看看一步步做什么会逼近那副大画面。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发现一个无限的世界,会发现无限的可能性。

科学家颜宁也是这样。她对从事的事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是她要终生从事的事业。那幅吸引颜宁的大画面是生命:

生命,本是由一系列没有生命的分子所组成,而这些分子却在不停地进行着惊人的化学和物理反应。生命,它一直遵循着这些反应的规则,却又是如此独树一帜!生命,积极地吸收着养分,然后将养分中的能量转化为不同的形式,用以驱动自我组织、自我复制、信息更迭等等过程。除了去探索、了解生命的法则,我实在是想不出更有趣的事情了。


颜宁的生命大画面太清晰了,以至于让以研究生命教育为本业的我也想,该有怎样的生命画卷?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生命,也是一直在遵循着特定的作用和反应机制,却又能独树一帜。他随时随地吸收着养分,然后将养分中能量转化为不同形式,用以驱动自我组织、自我复制、信息更迭等过程。去探索生命、了解生命法则,实在是最有趣的事了。读颜宁竟然读出了自己的未来大画面。


02
事业的激情与诱惑

颜宁对科研事业真正产生兴趣,还是要归功于导师施一公。施一公用他的言传身教和对科研的至诚,把一个“全世界第一个发现的巨大诱惑”摆在了她的眼前:

当我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在施一公教授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我就完完全全被科研吸引了。我享受灵活的工作时间,喜欢自由地选择研究课题,更何况还有“全世界第一个发现”的巨大诱惑。

驱动每个人的“巨大诱惑”都不一样。于是构成了繁花似锦的生命形式。人最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巨大诱惑,并可以随时随地读懂他人的“巨大诱惑”。

导师的作用不仅仅是打开一个新世界,他还会指导学生如何探索这个世界,如何把有限的自己随时随地跟这个无限世界连接,并把无限世界中的宝贝拿出来造福人类:

我非常庆幸施一公教授是我的博士及博士后导师,他总是给予我支持和鼓励,让我觉得自己很有能力,没有什么能阻挡我成功。他非常愿意与我们分享他的所有经验教训,他把实验室当作一个大家庭,让实验室成为一个非常愉快的场所,让研究变得更加有趣。他把为人师表做到极致,让我受益匪浅。事实上,他也影响了我做导师的方式。

导师握有学生生命的开启按钮。这个使命太重大了。生命的第一次绽放,按在了什么地方,或许以后就按照惯性走了。导师或教练需懂得深深地敬畏。有时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话可能就会误导一个活泼泼的生命。乔布斯的扭曲力场有点恐怖,而施一公的能量场非常愉快。不知道究竟是“恐怖点”好还是“轻松愉快”点好。这个寸劲的拿捏考究一个人的修为和功力。


03
颜宁发展了自己科研秘钥

跟着可信任的导师,结识更多可信任的人,进入可信任的场域,直接把自己的困惑和难题坦诚互动,这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好方法。颜宁也在说私董会的道场。看上去简单,但是去分分钟考量一个人的视野和归零的能力。

乔布斯建构了一个扭曲力场,一旦进入你就只能“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把自己赤裸裸地交给场域。任正非发展出正非灰度哲学,强调惟有“保持空杯,保持开放”,才可以连接一个无限可能的世界。

颜宁也发展出自己的“扭曲力场”。这个扭曲力场的构成是——空杯,素直,直落根本,深层次互动:

我总是愿意与我的导师和同事分享我的困惑和难题。通过与信任的人坦诚相待、积极讨论,我总可以更好地评估形势并做出正确的决定。

思维方式是一个科学家最重要的法宝。所以颜宁会把迄今为止最有意义的成就,概括为重要的思维方法论:

但我相信,真正有意义的成就在于,我提升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养成了自信、乐观的心态。这样的能力和心态让我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都受益匪浅。

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大都知道这个世界是一个无限的世界,渺小自己无论怎么博学都只能知道一点点。他们有着深深的敬畏,不敢用过往的经验和认知,去评估一个新的发生。他们会尝试着推翻自己已经有的认知,他们甚至拥有这样的价值观:“昨天最好的做法就是今天最差的方法”。

批判性思维,以及对任何情况都能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的能力。

体认自己渺小,就会把自己的困惑和难题合盘端出,在一个可信赖的场域中,群策群力对新发生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估。这是一个公司管理的法则,也是私董会的导引法则。

04
职业上最大的成就是育人

有大成就的人都关心教育。任正非最近跟新员工的讲话你可以看出他是何等的用心(任正非:让打胜仗的思想成为一种信仰)。

现代科研是一个相互激励的群体。需要聚集顶级的人才在你周围,才可以出顶级的成果。而现实世界没有那么多顶级人才等着你去聚集,你就只好自己去培育顶级人才了。乔布斯与马斯克都用他们难以复制的虐待狂方式,把那些顶级智慧(甘于忍受短期被虐,渴望长期成长)的人,培育成顶级的人才。

颜宁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方式。她以自己的学生为主体形成团队。我们看到她在中国的团队很年轻,平均不到30岁。她在美国的团队也很年轻,看样子也不到30岁。她知道30岁前的那段时间,是一个人能量顶级强大的时期。她自己至今未婚,或许也还没有传宗接代的意向。她知道不用交朋友、结婚等琐事打扰自己而能“勇往直前”的人,都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为了减少烦扰,她干脆就告诉妈妈不准备结婚了。告别信显示她因此而去美国。

颜宁和她的团队发现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机理 

至今,颜宁依旧能记得她和团队发现“葡萄糖转运蛋白机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葡萄糖转运关键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长啥样,工作机理是怎样的?长达8年的时间,一直有个难题横亘在颜宁,也横亘在全世界分子结构科学家面前。当时2014年农历春节了,晚上7点的清华大学校园里,已经没有什么人,颜宁和她课题组的5个不到30岁的学生都没回家,他们纯化出的一颗优质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2天前刚被护送到上海同步辐射实验室,数据当晚会从那边传回来……

正是在这样忘我的工作中,学生们和自己都被培养出来了。对此她很骄傲。她说:

至于我的职业生涯,迄今为止最值得称道的成就大概就是我培养的一批才华横溢的年轻学者了。不少人现在已经能独挑大梁,开始自己的独立研究项目了。

她自己是至诚于科研事业,所以能够把自己那些还没有存的天赋潜能开发出来,让它们变成科技大美绝活。她自己是绽放了潜能的人,她也就特别敬畏、爱护和尊重团队每个人或每个学生无限的可能性。

作为导师,最重要的工作是理解和鼓励。不要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建议,而是要选择倾听,并一起解决问题。

她心仪她的科研事业,心仪的方式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自由,彻底而真正的自由,是一个人可以有成就最重要的东西。或许正是这一点她把蹉跎掉自己的生命,所以出走美国继续做科研。自由塑造了她,她也就把科研这个职业最大的好处毫无保留地给了学生。她知道只有给每个学生最大的最彻底的自由,才可以在这个无限的世界中,不断发现新的宝贝:

自由。自由地安排工作、自由地选择项目、自由地选择合作者和工作团队。

05
好好记实验记录

科学家较真。较真的前提是实验记录要写好。真实,还原,事实,过程,一点都不能含糊。不能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和奇思妙想穿插其间。因为实验记录不是给当下的你看的,而是给未来的你和未来的他们看的。未来的你和未来的他们可能视野更加广阔,可能他们有更为清晰的未来的画面,所以他们从当下的混沌中,看到另外的东西。她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强调“好好记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本的页码要连贯,记录不能用铅笔。实验记录是不允许篡改的。务必保证实验记录的完整性。

实验记录本是要保存很多很多年的,这是属于实验室或者学校的财产,个人不得拿走。

未来你实验卡壳没主意的时候,就翻实验记录,只要用心、准确地记了,回头综合起来看,一定会有收获,因为记录的时候也许无心,但回溯的时候也许能看出当时忽略的东西。


07

颜宁有强大的地头力


看来,颜宁也很有地头力:找到自己喜爱的目标,把生命全部交给当下的目标专注死磕,一定把它做成不同凡响的大美绝活。



王育琨手记

2020.9.7



颜宁告别信

“我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希望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 

“我也会凭着对清华的热爱和熟悉,为促进普林斯顿等国外一流学府与清华的交流合作尽我所能,这也是我在这个阶段回报母校的一种方式。”

——颜宁


2015年以来,我陆续收到欧美多所著名研究机构的聘任邀请,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受聘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Shirley M. Tilghman终身讲席教授。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因为过去10年我在清华大学获得了极好的支持,有优秀的学生、给我动力和压力的优秀又友好的同事们、给我全力支持的学校和学院管理部门,等等。在这些无与伦比的软硬件条件支持下,我取得的科研成果甚至超过了自己回清华之初的预期。 


但同时,我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希望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另一方面,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都是我的母校,能够在这两所让我骄傲的母校任教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


我很开心10年前清华大学向我伸出了橄榄枝,2年前普林斯顿大学也同样向我伸出了橄榄枝,让我得以梦想成真。我也会凭着对清华的热爱和熟悉,为促进普林斯顿等国外一流学府与清华的交流合作尽我所能,这也是我在这个阶段回报母校的一种方式。


颜宁

2017年


阅读精选



颜宁教授获2020年佛罗伦斯·萨宾杰出研究奖:我最大的成就是培养了一批年轻学者 | 女科学家去哪了

作者:颜宁

来源:返朴


今年8月,女科学家组织GWIS(Graduate Women in Science)公布了2020年度的荣誉会员奖(共包含三个奖项),将其中的佛罗伦斯·萨宾杰出研究奖(Florence R. Sabin Award for Research Excellence)授予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颜宁,以表彰她在科研领域的杰出贡献。颜宁教授接受了GWIS LEAD杂志的深度采访,畅谈了自己的研究工作、职业生涯,以及做导师的心得体会。


翻译 | 咸姐



问:您是怎么想到要研究分子生物学的?

 

颜:打小学起,我就对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特别着迷。《西游记》里面有个美猴王,就像蚁人一样可以随意变化——可以变得像山一样大,也可以像蚊子一样小。我当时就好奇,要是他变得像细胞那么小,甚至更小,会发生什么?我想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迷上分子生物学的。

 

当你想到生命的时候,难道不会惊叹吗?什么是生命?生命,本是由一系列没有生命的分子所组成,而这些分子却在不停地进行着惊人的化学和物理反应。生命,它一直遵循着这些反应的规则,却又是如此独树一帜!生命,积极地吸收着养分,然后将养分中的能量转化为不同的形式,用以驱动自我组织、自我复制、信息更迭等等过程。除了去探索、了解生命的法则,我实在是想不出更有趣的事情了。

 

问:是什么激发了您对科研的兴趣?

 

颜:大学的时候我的兴趣爱好非常多,但是,当我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在施一公教授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我就完完全全被科研吸引了。我享受灵活的工作时间,喜欢自由地选择研究课题,更何况还有“全世界第一个发现”的巨大诱惑。

 

问:您在研究生时期的最大成就是什么?您的职业生涯中最有价值的成就又是什么呢?


颜:研究生期间,我研究了线虫和果蝇中控制细胞凋亡的通路,阐明了这个通路的生化基础和结构基础,并获得了由《科学》杂志和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赞助的北美地区“青年科学家奖”。但我相信,真正有意义的成就在于,我提升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养成了自信、乐观的心态。这样的能力和心态让我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都受益匪浅。

 

至于我的职业生涯,迄今为止最值得称道的成就大概就是我培养的一批才华横溢的年轻学者了。不少人现在已经能独挑大梁,开始自己的独立研究项目了。还有,我从不怯于在公共场合为女性科学家说话。很多年轻女性告诉我,看到我,她们变得更加勇敢、更加坚定地自主选择研究相关的职业,这对我来说真是最有意义的回报。

 

在研究方面,让我最自豪的是,我的实验室第一次发现了人类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GLUT3工作循环的结构基础。我们也是第一个获得真核生物电压门控钠离子和钙离子通道结构的实验室——这可是我们这个领域研究的“香饽饽”。我们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这些膜蛋白的功能和相关的疾病机制,这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颜宁实验室成员组合照(普林斯顿大学的刘易斯·托马斯实验室大楼外 )


问:可以描述一下您的研究历程吗?您是如何选择最初的研究课题的?它又是怎么发展成为您现在的研究方向的呢?

 

颜:尽管我在大学时有过一些暑期研究经历,但是研究生阶段才是我科研之旅的真正起点。轮转期间,我经历的所有实验室都很棒,有很多有趣的研究课题。因此,在三次轮转之后,我开始仔细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最终,我决定加入施一公教授的实验室,做癌症相关的凋亡通路,研究通路的生化基础与结构基础,因为当时这个领域方兴未艾,而且很有趣,并且我认为自己很擅长做生化实验(事实证明我是对的^_^)


在成功完成博士论文后,膜蛋白结构研究领域的巨大挑战吸引了我。因此,博士后阶段,我转向了膜蛋白结构生物学——这是个当时还没有很多人涉足的领域。


开始自己的独立研究项目以后,我很自然地就选择了继续研究膜蛋白结构生物学,因为这里面还蕴藏着太多的问题。而在成千上万个膜蛋白中,我选择了我所认为具有重大生理和病理生理意义的蛋白,我希望我们既能了解基础生物学,又能推进对一些疾病机制的理解和相关药物的开发。


 

问:可以简单描述一下您现在的研究吗?


颜:膜转运是维持细胞内稳态、转换不同能量形式、产生和传递信号的重要生理过程。化学物质的跨膜运动方式主要有扩散、囊泡转运、以及蛋白质介导的促进扩散或主动转运。通过研究典型的通道、单向运输载体、次级主动运输载体,我希望揭示膜转运的基本原理。


冷冻电镜(cryo-EM)的分辨率革命将结构生物学推向了一个新的时代。作为一名结构生物学家,我的科学目标是揭示我感兴趣的这些转运蛋白和通道在原子分辨率水平的动态变化,从而揭示涉及膜转运的各种生理和细胞过程(包括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动作电位的产生、肌肉的兴奋-收缩耦合、以及固醇和脂类的细胞内稳态)。过去,我们实验室在阐明人类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和各种真核生物电压门控钠/钙通道(Nav和Cav)的结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接下来,我们的目标就是获得这些膜转运蛋白处于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结构,以便能更好地理解脂质是如何调节它们的活性,以及疾病相关的突变是如何削弱它们的正常功能的。此外,基于我们之前已经获得的内源性钙离子通道的结构(Cav1.1和 RyR1),我们打算用冷冻电镜断层扫描技术来解析由质膜锚定的Cav1.1和肌浆网锚定的RyR1所形成的原位超微结构,以期能在更高的时空分辨率下重现肌肉的兴奋-收缩耦联。我相信,这些研究将最终引发细胞内机电耦联机制的破译,并促进基于结构的药物开发。

 

问:恭喜您最近递交了冷冻电镜电压门控装置的专利申请!这项技术对您研究电压门控膜蛋白有什么帮助吗?

 

颜:在获得了昆虫、电鳗、兔子、最后是人类的多种电压门控钠/钙通道的结构后,我们的下一个挑战就是捕捉这些通道的动态结构。顾名思义,随着细胞膜上的电场的变化,这些电压门控离子通道会经历激活、失活、去失活的循环。因此,现在研究所面临的困难是如何引入电场的作用。经过与工程师和材料科学家的合作,我们发明了这种装置,希望能进一步革新单粒子冷冻电镜,这将是探索结构生物学的最强大工具。

 

问:目前在研究生物分子的构象变化方面有哪些挑战?您对克服这些困难有何建议?

 

颜: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缺乏有力的工具。生物分子只有微观大小,直接将其“可视化”是极具挑战的。X射线晶体衍射、冷冻电镜以及核磁共振是目前的主流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通常产生的都是静态图像,而无法显示动态的分子。其他方法如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和光谱法又不够直接。因此,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工具和探针来揭示生物分子的构象变化。交叉学科的技术已经为生物医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相信,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相互合作,将是克服这些困难的关键。

 

问:您的研究将如何进一步阐明脂质调节和代谢?

 

颜:这是一个我研究了十多年的领域,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局限性,进展远比GLUT和离子通道的研究要慢得多。一方面,我们阐明了NPC1和NPC2介导的胆固醇从溶酶体和晚期胞内体中释放的结构和机制;另一方面,我们一直在试图阐明SREBP通路(控制固醇类和脂质的细胞内稳态的中心枢纽)的结构基础。我们已经在酵母中解析出了该通路中几个分子的结构域,现在,我们正在集中力量解析相关的人源蛋白,以揭示细胞维持胆固醇和脂类稳态的调控机制。

 

问:您的研究能帮助哪些群体,或哪些研究领域/学科呢?

 

颜:某些心血管疾病、疼痛综合征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将受益于我们的研究。我们的研究为寻找治疗靶点奠定了计算机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的许多结构将促进药物的开发。

  

问:在理工科领域,“女性支持系统”对中小学生、继续教育学生和年轻专业人士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颜:有许多历史的和文化的因素,例如,认为女性应该更多地承担照顾家庭、做家务的责任等等,往往导致女性被理工科领域劝退。此外,尽管男女两性的天赋相当,但女性在理工科领域成功的比例却很低,我认为这也是一个负面因素。女性支持系统将为女性创造更多机会,让她们认识到自己是多么强大和聪明,还能鼓励年轻的专业人士更加自信。此外,女性确实面临着一些独有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在女性支持系统内,而且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被承认、被公开讨论,才能得到解决。

 

问:您对女性将来在理工科领域的教育、机会和参与度有哪些构想?

 

颜:意识很重要。意识到女性在教育、机会和参与程度上面临着独特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开始。我很高兴地看到,这个问题得到关注后,我们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一些进展。无疑,积极的讨论和行动是有效果的。但我希望这不是一件“赶时髦”的事情,而是我们中的许多人,也许还有更多的人,将在未来很多年都会努力去做的事情。这将需要一生的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

 

问: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您觉得哪些职业发展技巧和方法最有用?

 

颜:我不太记得我有特别关注过任何职业发展的技巧或方法,但我总是愿意与我的导师和同事分享我的困惑和难题。通过与信任的人坦诚相待、积极讨论,我总可以更好地评估形势并做出正确的决定。

 

问:当您还是个学生,还是个年轻科研人员的时候,您的导师在您职业道路上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颜:我非常庆幸施一公教授是我的博士及博士后导师,他总是给予我支持和鼓励,让我觉得自己很有能力,没有什么能阻挡我成功。他非常愿意与我们分享他的所有经验教训,他把实验室当作一个大家庭,让实验室成为一个非常愉快的场所,让研究变得更加有趣。他把为人师表做到极致,让我受益匪浅。事实上,他也影响了我做导师的方式。


还有几位资深的女教授是我的良师益友,她们同样是我的榜样,并且一直都很支持我。

 

问:您认为作为一名导师,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颜:理解和鼓励吧。不要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建议,而是要选择倾听,并一起解决问题。

 

问:您认为您的职业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颜:自由。自由地安排工作、自由地选择项目、自由地选择合作者和工作团队。

 

问:那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

 

颜:时间管理。当电子邮件和邀请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管理时间就变得越来越困难。

 

问:科研工作带给您哪些通用的技能?其中哪个对您的事业最有帮助?


颜:批判性思维,以及对任何情况都能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的能力。

 

问:如果现在有学生或年轻科研人员对您的研究领域感兴趣,您会推荐哪些期刊或资源呢?

 

颜:很多期刊都发表了我们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展,举几个例子,NatureScienceCellPNASMolecular Cell,还有eLife,都是很好的综合类读物。还有许多在线资源,如iBiology研讨会,以及YouTube上关于结构生物学、电镜和X射线晶体衍射的讲座。

 

问:您平时有什么爱好或娱乐活动吗?

 

颜:旅行,看小说,看电视,写博客。

 

问:您想对年轻时候的自己说点什么?

 

颜:勇往直前!



颜宁:讲讲如何记实验记录

作者:颜宁

来源:化学人生


颜宁微博截图


从我进Shi Lab的第一天,就被导师灌输:好好记实验记录。
施一公在实验室(图源网络)
到现在还能想起进实验室rotation的第一天,正好赶上一公教授当时二年级的Eric做实验,我就在旁边看着(题外话:因为第一次观摩做实验耳濡目染效果良好,于是也就成了一贯的习惯,在进实验室的第一年抓住一切机会用心观察、琢磨、总结其他资深成员做实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公对实验记录的重视。我大概总结一下:


颜宁在普林斯顿大学实验室(图源网络)


1. 实验记录是给【未来的自己和其他成员】看的,每一天都要好好整理也许很多内容,比如PCR、protein purification,每天同样的内容你都烦了,但是依旧要如实记录。别忘了,lab notes是可以用来作为呈堂证供的。我经常对学生说:你的工作体现在实验记录里。我们谈课题,你带着实验记录本给我看,如果没有当天的记录,等同于没做实验。

2. 一本新的实验记录本,前面空出五页,用来做索引或者回溯的时候写一些东西;
3. 每一天另起一页,标明实验日期(年月日)、标题(也就是一句话总结当天的主要实验内容,比如Purification of GLUT1; subcloning of Nav1.7之类的,方便之后查看);
4. 实验记录本的页码要连贯,记录不能用铅笔。说白了,实验记录是不允许篡改的。我们在普林的记录本自带页码,后来回国一般都没有,于是我要求学生务必自己标出页码,务必保证实验记录的完整性;
5. 实验记录本是要保存很多很多年的(这是属于实验室或者学校的财产,个人不得拿走)一定要特别结实别散架;实验记录本的表皮认真写好实验室、记录者、以及之后补上这个本子里的实验日期(比如April 2, 2001 -- June 30, 2001这一类)。

一公会把实验设计直接写在记录本上,比如用表格的形式列出一系列实验需要的试剂、浓度、体积等等,真的一目了然当然啦,我本着冰寒于水的精神,会用两三种不同的颜色对个别需要重视的地方略作强调,就更清晰了

我现在还记得一公当时打趣说:这一个记录本十美元,但是你不用给我省钱,做实验比这个花销大多了;
所以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记单页,留下另外一面贴干胶等【原始数据】,越详细越好
未来你实验卡壳没主意的时候,就翻实验记录,只要用心、准确地记了,回头综合起来看,一定会有收获,因为记录的时候也许无心,但回溯的时候也许能看出当时忽略的东西。

此外,
实验记录还有个功能就是对自己reagents的一个备案。比如你纯化完蛋白分装到eppendorf管里面,那不可能每个盖子上都label蛋白名字吧?于我而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盖子上lable“序号+时间”,而在记录本相应的日期纯化profile那里会记录清楚:
pool fractions 14-16, “DR1, 01/20/03”, Box: YN2;
这就说明我是把这些纯化好的蛋白分装放在了label是“YN2”的盒子里。简简单单,一目了然,比起故弄玄虚的十一仓高大上多了
我读博四年半,第一年是rotation,正儿八经工作的三年半期间满满当当写了大概12本实验记录。不过我的实验记录本并不都是按照时间顺序的,而是每个课题另起一本,同一个课题按照时间顺序,给记录本编码123...先写这么多。

(来源:颜宁微博@nyouyou,作者颜宁  版权属原作者  谨致谢意)






——END——


阅读精选:





大危机中活下去的能力

接近美 接近神 接近道


新冠肆虐,全球化分裂,供应链危机,

考验中国企业《活下去的能力》。


全球化撕裂,灾难迫近。华为开拓了绝地求生的路径。你灰度了吗?你反转了吗?你一定会在实践中去发现灰度和反转。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喜马拉雅有声读物:《任正非找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End---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喜马拉雅有声《地头力》

潜能量表:自性爆发,拿出绝活。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图片深入了解和英阿米巴


谢体琴协奏曲:My Way 我的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