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享受RUMI(鲁米)的领悟

RUMI 王育琨频道 2023-01-21

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1207年9月30日-1273年12月17日),当时的土耳其人称东罗马帝国为鲁姆(Rum),鲁米(Rumi)的意思就是来自东罗马帝国。他的出生地是在巴尔赫(Balkh,位于今阿富汗境内),所以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巴尔希(Balkhi),但鲁米这个名字理为常用。

他原名叫穆罕默德,贾拉鲁丁则是他的称号,意思是宗教圣人,后来他也尊称为莫拉维,意思是大师,长老。鲁米在波斯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他与菲尔多西、萨迪、哈菲兹齐名,有“诗坛四柱”之称。


享受伊斯兰诗人RUMI(鲁米)的领悟

作者:RUMI

译者:陈明亮

来源:存在无法说


RUMI(鲁米)是大约800年前波斯王朝时代的诗人,也是大彻大悟者。虽然他的文化背景是伊斯兰教最纯净的苏菲教派,但他超越了世俗宗教,否定了他是任何宗教信仰教派的信徒,他真正明白了这一切到底是什么。今天让我来分享一下他的领悟吧:


【注释:中文翻译是我自己翻译的,不是字面翻译。我的翻译可能和别人的翻译不同,因为明白者才能明白鲁米的意思,我不会按字面翻译】


(1)

【英文】:Your task is not to seek for love, but merely to seek and find all the barriers within yourself that you have built against it.


【中文】:你的任务不是追求爱,而是看清是什么在你的内部阻挡了爱。


【明亮注释】:这句话就是指向了所谓的“爱”不是在外界获得的,而是发现自己才是真正的爱,但由于相信了思想理智的分离逻辑,相信有一个“爱“在外部世界,相信了通过努力可以获得这个爱。恰恰就是这个相信让你落入了痛苦的幻觉。注意,这个幻觉会造成痛苦的错觉,但并没有真正的痛苦。这就是为什么鲁米建议你发现你自己才是真正的爱,同时发现恰恰是思想理智的解释和判断阻挡了你看到无需努力即是的你自己的爱。

(2)

【英文】:Stop acting so small. You are the universe in ecstatic motion.


【中文】:不要把你的行为想象成个体渺小的行为。你的一切行为都是整个宇宙的整体同步的愉悦行为。


【明亮注释】:在我的文章中,我不止一次地提到,就算你抬起自己的小指头或移动一下嘴巴,看似是“你这个人”的个体行为,NO,不是这样的!这些看似渺小的行为就是整个宇宙的同步整体行为。换句话说,看似遥远的超级星系的一个巨大脉冲等同于你抬起一根小指头,这两个行为看似是分开的行为,看似星系脉冲的行为在意义上无限大于“你这个人“的小指头的运动,其实,它们不是两个不同的行为(或运动)而是同一个同步整体行为。因为你看上去好像是一个“人“,其实你就是一切的一切,就是整体。不要被“看上去“的样子迷惑了。所以,如果你“做对了“,就是整体TA完美地行为。如果你“做错了“,还是整体TA完美的行为,一点没有价值上的差异。


如果人们不明白,就会把这句话误解了,误解成鲁米希望读者开阔心胸。不是这样的,鲁米直接指出你根本不仅仅是渺小的人,真正的自己是整个存在(或不存在)本身。既然自己是整个的“是”或“在”,那么,打一个喷嚏等同于整个存在的脉冲了。


(3)

【英文】:What you seek is seeking you.


【中文】:你所追求的“那个”,恰恰就在追求你自己。


【明亮注释】:这句话就是关键的领悟。我们普通人接触到灵性就是在思想上追求某一个外在的“高大上境界”,称之为涅槃或称之为极乐世界或称之为“天国”。其实,这些美好的境界都是是思想上的想象。真正的完美或美好就是你自己!这个“自己”是不需要追求的,因为你当即默认地已经是TA了。所以,鲁米说你追求的“那个“恰恰就是你自己。他通过这句话把“追求“的欲望给瓦解了。耶稣也说过同样的话:“上帝的天国就在你的内部“。耶稣说的比较肤浅一点,其实根本没有“你的内部“和“你的外部“,整个一切都是同一个自己。耶稣说“你的内部“不是因为他不明白,而是因为跟随他的弟子们悟性不高,无法用直接的指向让它们听明白,只能说“你内部“这样逻辑上合理的说法。

(4)

【英文】:Don’t grieve. Anything you lose comes round in another form.


【中文】:不要悲伤。看上去的损失会以另一种形式补偿给你。


【明亮注释】:这句话就像中文中说的“安知非福”。这句话本身没什么需要解释的,但我要指出这句话背后更深入的《明白》:任何经验中的损失其实都是看似的,不是真的损失,就算最最可怕的“生命的损失”都仅仅是一种看似的觉知显现效应,更别说那些属于个人个体利益上的“损失”呢。一切都是同一个TA的经验显现效应,和电影里面的故事效应类似,构成电影的就是光能量,光能量不可能因为电影里面的“悲剧“内容而产生任何“损失“,也不会因为电影里面的“喜剧“内容而产生任何“得益“。所以,“损失“是不可能完成的,“获利“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一切都是同一个自己,无论在经验显现上出现任何效应,都是同一个自己在《看似地》运作,等于什么都没有发生。

(5)

【英文】:Don’t be satisfied with stories, how things have gone with others. Unfold your own myth.


【中文】:不要满足于生活中的故事,以及故事中的逻辑关系。集中到发现你自己的奥妙上。


【明亮注释】:鲁米的这句话就是典型地指向了无限的自己的奥妙。他说不要被表面上在经验中显现出来的故事逻辑迷惑了,不要被表面上的利益得失迷惑了,这些通通都是无关紧要的表象。要集中到观察或品味自己上,发现这些经验表象其实并非真的是那回事,而是不可能损失不可能有得益的无限的自己。


(6)

【英文】:Why should I be unhappy? Every parcel of my being is in full bloom.


【中文】:我为什么要不开心?我的存在的每一点都是完美的盛开。


【明亮注释】:当你明白了你不仅仅是觉知效应上显现出来的“人”的图像,我自己就是整个无限的“是”或“在“,在英文中就用BEING这个字来指向“是“和“在“。当你明白了这个,就等于明白了你自己的每一点都类似完美盛开的花朵一样,没有任何损失,没有任何缺陷,没有任何瑕疵,一切都是自己,自己就是充满完美本身。

(7)

【英文】:There is a candle in your heart, ready to be kindled.

There is a void in your soul, ready to be filled.

You feel it, don’t you?


【中文】:在你的心中有一支蜡烛,准备被点燃吧。在你的灵魂中有一个空白,准备被充满吧。


【明亮注释】:鲁米的这句诗仅仅是一个形象比喻。并非真的有什么“心中”和“蜡烛”需要点燃。而是因为你对思想理智解释出来的故事当真了,你真的相信你就是一个渺小的“人”在过无奈的“生活”了,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冷漠。当你相信了思想告诉你的故事,你就会幻觉出“有一个孤独的人处于缺乏中处于寒冷中处于孤独中“。NO!你从来就不是这个情况,这些思想结论都是完全彻底的谎言!看清了思想结论的谎言就等于让本来就在的光明照亮了你自己。注意,这个光明不是获取得来的,而是你自己本身。只不过是思想理智的谎言让你没有看清你自己的光明。鲁米要你去FEEL你自己,这就是我说的品味和观察你自己的能量。

(8)

【英文】:Then what should I fear? I have never become less from dying.


【中文】:我为什么要害怕?我从来不会因为“死亡”而受到损失。


【明亮注释】:记得在我的文章中我常常提到:你自己是不可能体验你自己的“死亡”的。也许你会反驳说:“我看到了我亲戚死亡了“。NO,这不是“死亡“,仅仅是在你中经验显现质地的变化。你无法确定在经验显现中的“亲戚“就是亲戚这个独立个体,也就是说,在“亲戚“这个图像中不装有亲戚。图像中说“亲戚死亡“了,但这个图像也不装有“亲戚“和“死亡“。对于你来说,你唯一可以说的就是:光线明暗色彩质地变化。只不过思想逻辑上告诉你:“这是某某人死亡了“。当你自己的肉体消亡的时候,就像昨晚的梦境被切换出来一样,那个刚才还明显的“我“找不到了,刚才还明显的“世界“找不到了,这些经验变化和你有什么关系?能够观察“死亡“的那位绝对不会死亡。所以,你只能观察经验内容或质地的变化,却永远无法体验“死亡“同样道理,“出生“也不是真的“你出生“了,那也是经验质地变化而已,和迷迷糊糊落入了梦境是完全一样的。


鲁米通过这句话指出了《超越生死》。但《超越生死》并非意味着有一个称为“我”的身体可以长生不老,而是看清了这一切都是无限自己的经验显现效应在流动,在变化,在切换,好像从一个波段频道上切换到另一个波段频道一样,从来没有任何个体的“生”和“死”,只有能量上频率的貌似切换。深刻明白了这个就等于是《超越生死》了。


(9)

【英文】:This is love: to fly toward a secret sky, to cause a hundred veils to fall each moment. First to let go of life. Finally, to take a step without feet.


【中文】:这就是爱:飞向秘密的空间,每时每刻都把几百个面纱去除,首先是超越“生活”,最后迈出没有“脚”的一步。


【明亮注释】:这句诗确实诗情画意,但鲁米的意思是很明显的。什么是每时每刻的“几百个面纱“?这几百个面纱就是思想理智叙述给你的逻辑故事,每时每刻都有几百上千的思想概念逻辑控制着你,这些面纱让你看不清你自己到底是什么。如果你注意到思想逻辑给你编织出来的显性以及隐性的假设都是谎言,那么这些“面纱”就会一层层地落下了。比如,鲁米指出了顽固的思想逻辑假设就是:“生活”。我们大家都相信这是属于“我的生活“,其实这不是什么”我“也不是”我的生活“,而是无限的THAT或THIS!看清了这个就等于放下了所谓的“生活“幻觉。你明白了你的每时每刻都是不变的THAT或THIS。最后,一个一个思想概念的面纱都看破了,就好像迈出了一步不真是一步的一步。这就是鲁米说的“没有脚的一步“。


用我的语言说,当你真明白了一切到底是什么,你会发现什么都没有变化,身体照样地变老,最后在经验中就找不到了,但对于明白的那位来说,这不是真的什么东西“变老”了,而是根本无所谓的经验显现效应的变化。这也不真的是什么东西“死亡”了,而是根本无所谓的经验显现效应切换掉了。真正的THAT是不生不死的,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发现了这个就等于迈出了不用脚迈的步子了。


鲁米也指出,真正的爱并非思想理智告诉你的狭义的“人与人之间的爱”。真正的爱就是发现你自己到底是什么。

(10)

【英文】:Reason is powerless in the expression of love.


【中文】:逻辑合理性是虚弱的,无法表达爱。


【明亮注释】:如果你明白了上一句话中说的“爱”,这个爱就是无法通过思想理智逻辑来描述的THAT。THAT和爱是同义词。逻辑合理性恰恰就是阻挡了看清THAT的障碍,因为THAT是没有任何逻辑合理性的。比如说,你相信的善是THAT,你相信的恶还是同一个THAT,这完全不符合“人“的思想逻辑合理性。比如,看似的“损失“等于啥都没有发生,看似的“损失“恰恰就是THAT的完美盛开的花朵一样无限清晰地显现在THAT自己中,只不过是思想理智判断出“损失“这个故事来。这完全不符合思想理智的逻辑合理性。比如,看似的“生“不是真的有什么东西生出来了。比如,看似的“死“不是真的有什么东西死亡了。比如,看似的“鸡“不真的是有一只称为鸡的东西存在于鸡的觉知图像中。这,怎么可能符合思想逻辑合理性呢?明白了思想逻辑合理性就是幻觉本身,那么就等于体会到了真爱。

(11)

【英文】:You have to keep breaking your heart until it opens


【中文】:你必须一直伤你自己的心,直到心开放了。


【明亮注释】:这句话很不符合思想合理性,怎么会需要伤自己的心才能开放心呢?其实,鲁米说的“心”就是思想理智的逻辑和概念,保护那个挥之不去的“我”的属性定位,就是思想理智编织出来的逻辑概念。所谓的“伤心”就是看破思想理智编织出来的逻辑概念通通都不成立,即不是真相。真的有所谓的“心”会开放吗?这个说法是诗情画意的比喻方便说法。NO,真正的自己永远是开放的,这就是我在文章中提到的《无限开放原则》,只不过是思想逻辑合理性把本来就开放的无限自己过滤缩小成一系列的逻辑概念故事了。这个缩小不是真的缩小,而是幻觉上貌似地缩小了,就像思想上认为昨晚的梦故事真实地发生了,其实没有真实发生。你没有因为做梦而变成了梦里面的“人“,梦故事仅仅是幻觉而已。


但如果读者的悟性不高,读到鲁米的“伤心”比喻会当真地认为“我这个人需要一直伤自己的心”这样的误解了。


(12)

【英文】:I want to sing like the birds sing, not worrying about who hears or what they think.


【中文】:我要像一只鸟儿一样歌唱,不担心谁会听到或谁怎样想。


【明亮注释】:鲁米的这句诗指出了:根本没有其它或“别人”。一切都是自己,如果自己歌唱了,只有自己听到自己。而思想理智告诉我们的都是有其它或“别人”存在的谎言。思想理智把觉知效应中显现出来的“别人”或“众生”真的认为是和“我这个人”分开的“别人”或“其它”。分离幻觉就是典型的思想理智幻觉。

(13)

【英文】:Live life as if everything is rigged in your favor.


【中文】:把生活看成是一系列为了你的好而貌似被人操纵的故事情节。


【明亮注释】:貌似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不顺利”,但你要明白这一切其实就是你自己给你自己享受的能量显现效应,这些“不顺利”就是让你明白过来的绝佳机会,你可以自由地观察品味所谓的“不顺利”,通过这样的品味你会从表面上故事内容的“不顺利”品味到它们都是一种无法言说的能量流,这个能量流却没有什么“顺利”或“不顺利”的区分,就是通过这样品味你会绕开思想告诉你的善恶好坏而直接品味到你自己内在的能量上的甜蜜。英文RIGGED是一个负面的词汇,但其实这是貌似的“负面“,你自己的能量是一如既往的完美本身。

(14)

【英文】:I am not this hair, I am not this skin, I am the soul that lives within.


【中文】:我不是这根头发,我不是这张皮囊,我就是内部穿透这一切的灵魂。


【明亮注释】:这句话指出了一切表面看上去属于“我”的东西不定义这个“我”。看上去头发属于“我”,其实它们不定义“我”。记得我在前一篇问答文章中指出,头顶之上5公分的“空间”其实和头顶之下的“身体”是同一个觉知显现效应,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把自己定义为身体皮囊里面的才是“我”是任意的思想幻觉。鲁米指出我自己是内部穿透一切的摸不着看不见的灵魂。这个说法是方便说法,不要当真有一个“灵魂”这样东西存在了。如果读者误以为“我”之上有一个属于“我”的灵魂存在,那等于还是落入了个体分离的幻觉中去了。THAT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摸不到看不见的,而一切看得见摸得到的通通都是THAT。THAT不是任何一种可以划分边界的“东西“,而觉知效应中貌似显现出来的一切“东西“都是THAT本身。所以,觉知效应中的东西不真的是东西,而是THAT本身。

(15)

【英文】:Be full of sorrow, that you may become hill of joy; weep, that you may break into laughter.


【中文】:请沉浸在痛苦中吧,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愉悦。请哭泣吧,只有这样你才能品味到欢笑。


【明亮注释】:这句诗完全不符合思想逻辑合理性。思想上肯定是看不懂的,怎么可以沉浸在痛苦中才能体会到愉悦呢?完全不合理。怎么可能在哭泣中品味到欢笑呢?完全不合理。对了!THAT就是完全不符合思想逻辑的合理性的,否则就不是THAT了。所谓的“痛苦“恰恰是思想编织出来的故事逻辑,如果你品味“痛苦“这个经验质地,仔细地品味它,你会品味到它的基本能量震动,你会品味到这仅仅是THAT的能量上的一种质地“感觉“,不真的构成“痛苦“这回事,那么你就超越了这个思想故事,品味到了这所谓的“痛苦“不真的是痛苦,而是无限完美的自己(THAT)。


换一个说法,所谓的“哭泣”和“痛苦”是应该的,不是错误的,不是损失。假设上帝要体验“哭泣”或“痛苦”,对于上帝来说这个体验不是真的哭泣或痛苦,而仅仅是游戏体验而已,为什么不可以呢?当你发现一切痛苦其实就是自己完美的能量流,那么错误和避免就没有了,你不受这些思想解释的捆绑了,这就是欢笑了。


(编者注:此文明亮先生写于2020年10月12号)



—— End ——


商业美学|大美绝活是一种信仰

任正非|至暗时刻 我心光明 用痛苦创造欢乐



跨年演讲:造物者的信仰!
任正非的野望:磨好豆腐给最亲的人吃,开启人人天赋潜能,以生命铸成技术大美绝活,为人类创造价值。任正非三个法宝:1. 敬畏团队创造的无穷性,连接无穷性;2. 一切都在反转,一切都在生成,以无穷性的未来拿捏当下的动态平衡;3. 从未来前进到当下,以当下拿出大美绝活的确定性,穿越未来的不确定性,把自己铸造成器。无论怎样不被理解,都要把最好的东西贡献给世界!

在浮躁的尘世,打下一根坚实的桩!


对话耿一诚:“大美绝活就是一种信仰”!
战疫决定性胜利后 不傲娇 不自是
恪守大美绝活的原点思维
保持敬畏之心 保持空杯 保持开放
韬光养晦 稳住阵脚 有所作为 决不当头


王育琨:任正非的造物者精神
大美绝活就是一种信仰
恪守企业经营的原点思维
以生命铸成大美绝活
解决人世间的痛点
弥补天地演化生命的缺憾

王育琨:稻盛哲学在中国 2020.12.20
一刹那接一刹那触动您柔软的心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