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到中国的广袤田野,闻闻稻花香!

央视一套 2023-10-31

“饭之甘

在百味之上

知味者

遇好饭不必用菜”


清朝诗人袁枚用寥寥数语

便道出了

米在国人心中的地位



作为中国餐桌上

举足轻重的存在

一碗米饭

不仅满足着口腹之欲

还流露着家的温情

凝结着人们对故乡的眷恋

对自然的敬意

也沉淀着一个民族

滋养于土地的睿智与信仰



喂!留住稻香

于中国人而言

有稻香的地方

就有家的味道


不囿于一碗

质朴香甜的白米饭

在穿梭于

不同地域和餐桌的同时

大米演变和营造出

丰盈又百变的口感



资料显示

这十年来

中国稻谷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

而且逐年递增

产量始终位居世界第一

不仅成功解决了14亿人的口粮

更是积蓄了

至少能够满足国内一年以上

消费需求的库存稻谷



在河湖密集、土地肥沃的

长江中下游平原

分布着我国最大的稻作区



有“天然大温室”之称的海南

稻可三熟

成就不俗的产量



在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

水稻向高处攀登

独特的水土与气候

生发出别样的品种



沃野千里的东北平原

是中国最年轻的

水稻种植区域

孕育出软糯喷香的粳稻



从南到北

水稻的足迹跨越30多个纬度

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地区

每逢春秋

欢歌不绝 稻香弥漫


这是中国人

辛勤劳作的成果

更是千百年来

璀璨农耕文明的生动体现



嘿!育出好稻

53岁的黄海祥

已经在水稻育种领域

工作了32年


他的任务是

通过研究稻种资源

更精准地从基因层面展开育种



这些年来

他和同事们在

9200份不同水稻育种材料的

试验田里

进行观测、记录、选种

经历了成千上万次失败

与此同时

他还频繁往返于浙江和海南

为的就是将

海南陵水基地收获的种子

带回嘉兴播种



而像他一样的

候鸟式科研工作者

在南繁育种基地

还有数千名


黄海祥说:

“培育成一个好品种

让农民去种

等看到田里真的种出

自己选育出来的品种

心里会有一种满足感”



家住长沙县的种粮大户王稳根

四年前

把种植普通双季稻的稻田

都用上了袁隆平院士领衔研发的

超级稻品种


在今年的小暑时节

王稳根家的稻田迎来增收

607.6公斤的早稻亩产

远超中国水稻平均亩产474公斤的水平

王稳根和妻子满足地笑了



据悉

袁隆平院士领衔

研发的超级稻品种

每年增产的粮食

可多养活8000万人

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总和



现阶段

超级稻品种不仅在

全国水稻生产上占据四成多

同时也推广至

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发展中国家消除饥饿与贫困

作出了重要贡献



欸!高能栽种

一年只产一季稻的黑龙江

却是全国稻谷产量第一的大省

中国人每吃8碗饭

就有1碗来自这里



如今

科技正在彻底改变着

这里传统的稻作方式



在北大荒七星农场

一块“明察秋毫”的智慧屏幕

实时更进着耕作进程

卫星遥感、无人机近地空遥感、

地面智能监测设备

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的

智能感知体系

精准监测每一寸土地

每一株秧苗

同时

设备捕捉的每一份数据

都会上传至云平台

经由智慧“大脑”的模拟与运算

为农业生产提供

大数据分析和种植方案



智慧农业的推进

改变了农民的传统耕作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双手的同时

不仅提高了耕作效率

还降低了人工成本

目前

北大荒地区水稻种植耕种管

全程无人化面积

已达到5.34万亩


我们欣喜地看到

科技赋能 科技兴农

唯有为农业的现代化

插上智能化与机械化的两只翅膀

中国饭碗才能端得更牢



冬去春来

从播种希望到仓廪殷实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离不开一次次丰收

亿万农民的辛勤耕耘

书写着中国人与水稻

共生共荣的生动故事



9月2日(星期五) 18:20档

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

《端牢中国饭碗》之《稻花飘香》

敬请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