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20岁的我,你应该早点去北京、去上海

tinyfool Tiny4Voice 2021-05-23

今天的题目叫做,当然也可以是致20岁的你……


前些日子见了老同事好朋友XDash。他说,我应该多发一些东西。因为我已经40了,而我的读者粉丝里面有很多人才20多岁,30多岁,他们也许需要我的一些经验。我说我其实并不是一个成功者,我遇到了无数的问题,不见得是最多的,但是可能比任何人都多。他说其实,这才是更需要分享的,既然你喜欢分享,而且不介意说出任何自己的缺点和问题。你的分享也许对大家更重要。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彻底成功的。听一个有经验的不见得成功的人讲讲他以前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特别是如果回到20岁,30岁,想怎么做,想怎么生活,其实是有价值的。


所以我可能会做一系列的内容,都是讲如果我回到20岁,30岁,我应该怎么办?现在的我。认为我当年做错了哪些事情,有没有更好的做法,等等。


我今天想讲讲关于毕业后城市选择的问题。


为什么想起要讲起这个呢?


其实是我之前看到红烧姐的微博,她是技术圈一个有名的大神,是英国剑桥毕业的,现在在摩根斯坦利做技术VP。之前她回国参加过几次InfoQ的活动做分享,有兴趣你们可以在网上找。


红烧姐她居然写了一条微博,讲她刚毕业的时候找不着工作的故事,我一直以为她这种剑桥毕业的人,一定是一入职场就如鱼得水,怎么会有大挫折呢。



我是西南石油,国内一个非常普通的学校的,我也有找不到工作的故事,但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红烧姐也会有这么一段故事。


而我知道另外一个大神,在加拿大的邓草原,他转发了红烧姐的微博,他说他当年丢了工作相关的文件,幸亏在深圳找到了个项目,工作也就从北京转到了深圳。现在说起来云淡风轻,当时估计也不知道多么着急。


其实,我刚毕业的时候也没多顺利,其实我一开始在家里闲了三个月。我离开大学的时候,是非常迷茫的。我是机械专业的,可是我只想做程序员。我都没参加我们学校的双选会。我当时在给老师做一个项目。我去过成都的一些招聘会,但是我当时都没有觉得,哪一个工作会让我非常想做。我也觉得我的学历

,可能很难找到一个我想干的工作。


于是我在家里待了三个多月没有找工作。


我妈就急了,她说我不管你未来是要做什么拯救人类的伟大事业,还是去做清洁工。你不能待在家里。你现在先给我去找份工作。


你在家里头。第一,浪费老娘的粮食。


第二,就知道天天上网啥也不干,三个月上网费就花了老娘1000多块钱。


于是我就非常仓促地打印了一份简历,去了一个天津的招聘会,见了第一个摊位。我就投了简历过去,对方要招网管,而我要做程序员。我们就做了一个妥协,我当时觉得网管和程序员也差不多。他们说他们的网管也会需要写一些程序。


所以我就应聘了,这就是我找的第一份工作。这份工作我干了两年半,然后才去的北京。


所以,我很感慨,很多人包括我不会想到,红烧姐这么牛逼的剑桥毕业的人,也会有刚开始毕业的一些蹉跎和曲折。


但是,我一直知道我自己是怎么从毕业在家里待了3个月,到做了两年半网管,然后才变成一个真正的程序员的。为什么会这样?


所以,其实如果回到20岁,我可能会想跟自己说,你不该迷茫。你不该在家里蹉跎了3个月。你也不该一开始去做了一个网管,一做就是两年半。


我妈打醒我,我就去找了一份工作,做了网管。但是,我胆子很小。


我连敢投任何一个跟编程有关的工作的简历都不敢。


我就是喜欢编程,一直都喜欢,我虽然是机械专业的,但是从来不想做一个机械工程师。我就想做程序员。我从初中就开始写代码,一直写到大学。写了这么多年的代码,但是我从来不知道,我能不能做程序员。


所以,我说我能不能曲线救国,先做这家小厂的网管,然后再变成个程序员。


实际上我最终变成程序员的原因,是因为我两年半以后在公司里头,遇到了一个大挫折。


老板说,你不要又写代码又做网管了,你网管做得很好。你就专心做网管吧。写代码的事情,我们可以再招个人来干。


我就觉得,我的路径不是,做着网管做着网管变成程序员吗?你怎么能让我只做网管呢?而且还是因为你觉得我网管做得太好了?为啥做得好,反而会被惩罚呢?


所以,我当时就辞职了。后来有个朋友说,天津需要程序员的地方很少。你要不要去北京试试?


我投了一份简历就去上班了,然后我就从那以后一直专门做程序员,做到前几年,我的自媒体开始收入不错为止。写程序就变成纯粹的爱好和我的未来的一个创业方向了,不再是我的主业了。


回想这些故事,我就想说,刚刚步入社会的时候,年轻的时候,很多人都有很多很多的迷惘。


我也一样,我只是想不到的红烧姐也一样,我想不到很多大神也一样。并没有几个人,刚刚进入社会就瞬间变成顶天立地的英雄。我当然不否认有这样的人存在,但是我身边,包括很多我很喜欢,我很欣赏的人,都没有这么顺。每个人都经历了很多挫折和蹉跎,只是他们一直走了下去而已。



这让我想起来了,一个很有名的关于白居易的故事。


白居易刚进长安的时候,他去拜访了一些名人,其中一位是诗人顾況。


顾况一看说,你叫白居易啊?你知道长安的米很贵么?居住很困难啊。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白居易当时就囧了。而顾况打开白居易带来的诗,看到了一句 “野火吹不尽 春风吹又生”,她就说,你这么有才华,长安的米再贵,也没问题。


其实很多人都一样。我年轻的时候,对北京有一种非常大的向往,因为所有的大互联网公司当时都在北京。北京也是中国的经济和政治的中心。我当然想去。


但是,我又对北京有非常大的恐惧。因为你周边所有人都在说,我们天津人在天津待一辈子就好了。天津居住多便宜,吃饭多便宜。


北京生活太贵了。现在你觉得北京房价高吧。那时候,虽然北京相对现在的房价是便宜的要死。但是跟天津比也仍旧是很高的啊。所以都觉得北京非常难混。


我们家是大国企的,更有各种感觉,周围的人都说自家国企多好,毕业了就回来吧,出去混多难啊,更别提去北京了。国企都是铁饭碗,你出去混都是合同工,朝不保夕的。


所以,我当时其实是非常恐惧的。


所以,我最后到了北京,成了一个程序员。不是说我一开始就目标远大,脚步坚定。真的不是。


而是我遇到了两次人生挫折。


第一次,是想赖在家里头待一辈子,就待了三个月就被我妈赶走了。(那时候还没啃老族这个词儿呢)


第二次,是想在一家小厂里头做网管,做一辈子,慢慢地变成这家小厂的程序员,结果被小厂给赶走了。


然后我就去了北京,可是去了北京。我才发现我在北京当程序员很容易,并不难。我在一家公司干着干着不爽,我一跳槽马上有另一家公司给我开更高的工资。


但这件事情,在我进入社会的时候并不懂。我很恐惧。


大城市难,但是有更多的机会


到了今天,我在北京、上海都已经待了这么多年。


我才发现北京房价贵,房租贵,上海房价贵,房租贵。那些企业的招聘启事上,它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但是,我都能应付的下来,并不难。


而且,其实北京、上海的机会还更多。如果我想找一个程序员的工作,其实北京上海比天津还要容易。现在看来,也不仅仅是程序员的机会,所有的工作都更多。


你想做个厨师,服务员,北京、上海也比天津机会多。


你想做滴滴司机,北京、上海也比天津机会多。


你想做这个美团和饿了么的外卖员,北京、上海也比天津机会多。


所以,为什么天津我家的房子价格不涨反跌,但是北京上海的房价越来越贵。因为全中国所有人都会发现在最大的城市,最好的城市其实机会当然也是最多的。


当然,生活成本更高,当然压力更大,当然房租更贵。但是机会也更多。


如果你想有一份更辉煌的前程,你还是最好去最好的城市,机会最多的城市。


你也才能看清楚你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我就在想说,


我应该更早地告诉20岁的我,刚刚毕业的我。那个时候我应该大胆的去闯世界,因为年轻的时候,你最重要的目的应该是去见世面。


因为如果我一辈子都待在天津,当然也可以活得很好。也可以买房,买车。甚至在天津的话,不需要租房,可以住在父母家,我可以更早的买房买车。


我也没有什么生活压力,我可以相对容易的进一家大国企干一辈子。


完全没有问题的,我并不是说唾弃这样的生活。只是说,这么多年了,我已经了解了我自己的性格。


我希望见世面,我希望知道程序员能干什么,我希望知道好的程序员是什么样子。


我离开天津到了北京以后,我就发现,我能见到全中国最好的程序员。我很快就在一次技术大会上见到了求伯君,我也见过雷军,鲍岳桥,简晶等等。这些人你们可能太年轻没听说过,而我是看他们的故事长大的。


到了北京后,我发现很多牛逼的程序员,其实就在我身边。参加一个技术的会,或者去某个公司拜访的时候,可能就会遇到某本我喜欢的技术书的作者,某我受益匪浅的文章的作者,某个在论坛神交已久的大神,等等。


年轻的时候,你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时候。如果你困在一个小地方,你就会以为,天就那么一点点高。


就像我在那家小厂做网管的时候,那个小厂里写程序最好的人就是我,那个小厂里做网管最好的人就是我。我怎么进步呢?


可是我到了北京我就明白了,到处都是牛人。我就可以学习他们。


所以其实我在天津的时候和在北京的时候,因为那会儿都很年轻,我都很努力。都喜欢看书,喜欢学习,喜欢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是我在天津其实没什么成长。


因为周围就你最厉害。


可是到了北京就不是了,北京你就会轻松地发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你见到了更高的天花板,你发现原来程序还可以这么写,原来还有这么这么多的好程序员,还有这么这么多的牛人。所以,你就可以成长。


应该更早地去见世面,更年轻的时候去见世面,趁你还没有更多包袱的时候去。


在我年轻的时候,北京和上海也是居不易的。现在更是,由于各种限购的原因,现在想在北上安家更难了。


所以很多人就会想说,我再也不想去北京、上海了,对吗?


某种角度上是对的。但是,即使是那些后来选择了离开北上广深的朋友们,他们最早来到大城市就做错了么?


我觉得也不是。他们在年轻的时候都在北上,经历了洗礼、经历了考验、经历了竞争。他们学得了一些本事,然后再到二三线城市、或者回到家乡的时候。他们的技术能力、人脉都已经建立起来了。


他们可以回去养老,但是他们的水平是很高的。


我还是要讲,你改怎么做,核心是要看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我曾经以为我会安于在天津的一个电子厂,做网管一辈子的人。可事实上稍微出了一点点矛盾,我就再也不想在那里待了,我就想去见识一下更大的世界了。


我一开始对更大的世界是恐惧的。但是总有一天我对世界的向往会冲破这些恐惧。所以当我知道我是这样的一个人的时候,我就应该更早的去克服自己的恐惧。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刚毕业就进入一家国企,进入一个企事业单位,或者是一个政府部门,然后你觉得这样蛮好的,因为安稳。那么你当然也可以选择另外一条道路。没任何问题。


但如果你像我一样,我每一次都是很胆怯,不敢迈出第一步。然后,等待了很久,克服了恐惧以后,又觉得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生命。那么你也应该更早的去克服自己的恐惧。


我一开始总是容易相信别人对我的评价。我一路走来,听到过很多别人的看法。我总是觉得他们都是对的。


他们曾经说,你没必要去北京,天津挺好的。


你干嘛要做程序员,网管不是也很好赚么?


你写不好程序的,你又不是科班出身。


你写的文章很一般,你一辈子也不能靠写文章挣钱。


……


我曾经都相信他们说的话。但是事实后来都证明了他们对我的看法,只是他们对我的看法。跟我的能力,我的理想,以及我最后达成的目标都毫无相关。


没错,我曾经不敢去北京,但是我后来在北京混得蛮不错。


没错,我曾经做网管,甚至不敢投简历去做程序员,但是后来去北京投了一份简历就被录取了,然后连续干了10多年程序员。


没错,我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我自己买了很多国内大学的、国外大学的教科书,我自学过各种本科的计算机课程,研究生课程,博士课程,我学了一堆各种语言,等等。


没错,我写的文章一开始很平常,现在也还好。但是这最近几年,我都是靠文字谋生的,活的还不错。


……


我很容易被被这些东西给感染,相信别人的谬论,而不相信自己。但是,我又总会反复,总会不服气,总会去尝试,等到真正去做的时候,我又会完全颠覆外人对我的想象。


我在北京待了七年,我在上海又待了十年。这十多年,我觉得我应该是越来越好混。没错,我曾经在18-19年之间一年没有工作,不出门抑郁在家,不挣钱,欠了不少钱,很惨。但是就是这么惨,我也没有因此不能在上海立足,仍旧是活得好好。精神一振作,很快就还干净所有欠朋友的钱了。


所以我觉得,当然我还是那句话,我不是说我的想法适用于所有人。


我在想说如果你内心里其实是有冲动的,但是你被周围的意见,你被自己的各种各样的恐惧所掩盖的话。


那你应该早点出去、早点去北京、早点去上海、早点出国、早点出去混、早点去留学。


你会更好。


当然我也不是说,只要你去了北京、去了上海、去了留学、去了移民。你就一切都幸福了,你就Happen ending了,你就从此王子和公主永远在一起了。


人生总是有挫折的!!!!


可是如果你是一个内心中有激情的人,你这一辈子什么都没有尝试,到了五六十岁的时候你会悔恨一辈子。


如果你是一个有激情的人,你去了北京、去了上海没混下来,你发现你能力确实不足。


你再回到你的家乡。OK,你损失了几年。但是又能怎么样?你还可以继续在家乡里混,对吧?


而且你年轻的时候,没有太多的辉煌的经历,很多人甚至没有女朋友,没有钱。你会觉得这是我最大的痛苦。因为我什么都没有。


其实,这也是你最大的机会。


在这个时候你可以去用最狂妄的方式,去尝试你的理想,因为你同时也Nothing to lose。


如果你已经有老婆了,有孩子了,已经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你这个时候,你突然说我要去北京混一混。你混不好,你的代价其实非常大。


要把孩子的学籍弄到北京去,非常之难。如果你在北京混不下去呢?再弄回去?不折腾么?


可是你一开始是单身,没钱,没能力,什么都没有。


你去大城市待个三年五年,发现不适合你,你再回到家乡,你能有多大损失呢?


也许有人会问我,你现在说给自己的20岁,有什么意义呢?难道你还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么?当然不能。


然而40岁的我想告诉20岁的我,应该早点去北京。


也许,我就知道60岁的我,想告诉40岁的我,想去日本,已经可以启程了。


也许80岁的我,也想告诉60岁的我,你应该更狠的去闯一闯……


而,你们正好还在20岁、30岁的人,也可以想想10年后,20年后的你们相对自己说什么?你总是要40岁的,总是要60岁的,总是要80岁的。


有很多20岁、30岁的问题,站在现场你难以找到答案,但是往后想20年,40年,也许答案就变得很明显了。


共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