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退婚被当街打死,围观者的“冷漠”

吴主任 吴主任 2021-02-10

图:Paul Gauguin


8月31日,河南洛阳。警方通报一男子邢某因纠纷当街殴打杀害前女友,指认现场视频曝光。经查:邢某与贾某于2019年8月份订婚,2020年8月初,贾某向邢某提出退婚,引起邢某不满。8月30日,邢某酒后携带之前买来的水果刀,与女方争吵后将其捅死。


有现场视频,极其残暴。贾女士基本上是当街给活活打死的。从视频里可以发现,邢某施暴了一分多钟才有个女性跑出来阻拦,而这一分多钟里有四五辆电动车经过,镜头之外可能也有一些路人。


所有人看到这样的视频都会被气到爆炸,多数人也都坚信自己如果路过,或许不敢阻挠,至少一定会做点什么,比如大声呵斥或者帮忙喊人救命等等。总之,整个过程路人都无动于衷,现代人的冷漠让人心寒。虽然这类极端残暴是小概率事件,但每一次都会让人很困惑。


上个世纪60年代的纽约,有个20岁出头的小姑娘也遭遇了类似的暴力,一切都发生在大街上,年轻女子遭受了持续很长时间的攻击和折磨,最终被杀死。而当时38名邻居从公寓的窗户眼睁睁看着。直到姑娘被杀死,才有一个目击者报了警。


这个事件更加令人困惑的地方在于,如果说让人上前阻挠行凶,涉及自身的生命安全,但仅仅是报警毫无危险吧。所以,从“害怕”的角度解释是完全说不通的,而在接受采访时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所以,“冷漠社会”成了唯一解释。麻木不仁,事不关己,关我屁事。这也是当时美国多数媒体的结论基调。紧接着,人为何变得冷漠,自然又有一番解释,城市里生活的人,对门都互相不认识,人与人之间的疏远是生活的一部分。


的确。想象一下,如果是在农村熟人社会,绝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当街家暴必定有乡亲阻挠劝架,如果是外面的陌生人行凶,恐怕会被路过的村民们打残。这样看起来难道真的是城市化让人变得冷漠?


但人性怎么会因为城市化就突变了呢,历史上各种“乌托邦”制度都试图强行改造人性但无一成功,城市化的哪方面力量居然可以改造人性?


有些心理学家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解释。他们用了各种社会实验证明,旁观者越多,对紧急情况伸出援手的可能性更低。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我们的看法取决于其他人怎么做。而且这类反应方式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这样一来,偏颇甚至伪造的证据也能愚弄我们。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社会认同原理,最典型的应用之一就是各种情景喜剧里的“罐头笑声”。当你意识到的时候会觉得很烦,而当你被剧情吸引忘记它的存在,其实这些笑声已经在静悄悄地起作用了。


在现场局面不明朗时,大家都倾向于观察他人的反应,在场的每个人都这么想,这就导致了一种叫“多元无知”的现象。


“多元无知”效应似乎在陌生人里显得最为突出:因为我们喜欢在公众面前表现得优雅又成熟,又因为我们不熟悉陌生人的反应,所以,置身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里面,我们有可能无法流露出关切的表情,也无法正确地解读他人关切的表情。因此,潜在的紧急事件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受害者倒了霉。


一般来说,在我们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


这是《影响力》这本书对我最有启发的一部分。当年看到这些内容时也恍然大悟,原来是特殊情境导致的人行为的变化。大众的“冷漠”是很直观的感受,但说服力严重不足,因为人性不会因为城市化突然变得冷漠,人性一直就那么回事,很复杂很多面,但不会轻易改变。那些暴力事件“冷漠的旁观者”估计也曾在看到这类新闻时咬牙切齿,感叹世风日下。


有说服力的解释可以帮助解决问题。特定情境下人人都在暗中观察他人的行动,不是因为冷漠无情,只是不确定。他们不帮忙,因为无法确定发生了什么。特殊情境之下导致个人责任的缺失。每个围观者都有责任,意味着没有人负责任。只要他们明确意识到自己有责任插手干预紧急事件,他们是一定会作出反应的。这背后有许多的相关的社会实验支持。


因此心理学家建议,在可能威胁自己生命的遭遇紧急情况时,最佳策略就是减少不确定性,让围观和路过的群众注意到你的状况,比如大喊救命,然后最关键的第二步,指定围观里的具体个人,明确其责任,尽可能精确地告知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比如请帮我报警,请帮我叫救护车等等)。千万不要让旁观者自己判断,这会让他们陷入了“多元无知”的群体恍惚,以至于看上去各个都事不关己、冷漠无情。


上篇:打捞8月被忽视的那些文章

推荐:你想在这样的世界生活吗?




朋友,你看这二维码,需要你长按
长按二维码关注吴主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