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就这么静静地看着那些“野兽”

吴主任 吴主任 2021-02-10
图:Andre Bauchant

席间朋友偶尔感叹,2020年好像被偷走了。

也差不多,反正2020年确实快滚蛋了。很多人想必是忍很久了,时不时看下日历算日子,期待着年底一番庆祝,迎接2021。

黑暗中期盼光明的心情,似乎过了今年日子就会好过一些。

不会的朋友们。

不必有这样的期待。满怀激动地期待未来,等于是忽略了当下,忽略了此时此刻。

我们经常心里一堆事。要么陷入回忆,或怀念或内疚。要么遥望未来,或期盼或忧虑。

去年不少人在诸事不顺之时也可能期盼2020,结果盼来了这么个东西。

想起小时候早早盼望着暑假来临,临近的那些天坐立不安,畅想如何度过美妙的暑假生活。然而暑期未过半又开始想念学校的同学了。从小我们就习惯性地活在期盼之中,等到年纪大了,经历了各种事,又时不时沉溺于回忆。

忧虑或者说焦虑带来的效益是什么,带来了一种“我似乎也在努力寻找出路”的错觉。很难承认自己在逃避什么,然而生活有那么多问题,想想就很累,逃避实在是很自然的行为。因此焦虑很自然就涌出来占据话语权,欺骗大脑:关于未来,我在乎,这不正在焦虑着嘛。

活在未来,活在过去,唯独没有人教我们如何活在当下。

这个当然很难。像铃木俊隆这样的宗师,终其一生也就是在磨炼自己能更好地活在此时此刻。

心态的调整,日常情绪的自我管理,人们读了一些书,懂得了不少道理,但变化不大。没有人会荒谬到觉得自己读一本跑步指南就可以燃烧卡路里,但太多的人好像以为只要多看点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就可以有个健康的生活心态了。

我们得接受一个事实:所谓内心强大或心态稳健是需要训练的,也一定是可以慢慢通过训练而精进。

利用生活里无处不在的无聊和苦闷、心神不宁。这些令人不快的存在就是自己锻炼心性的机会。并且不要期待一劳永逸,这是无休止的战斗。遇到同样事情,人心态的差别好比开车,老司机的一系列操作都是无意识的自动化,但刚学车那会儿每一个动作都很别扭。

要时刻观察自己,注意到自己陷入莫名焦虑和苦闷的时候,追问,一定要让自己回答:我在忧虑什么呢,必须让具体的事情出现。担心工作不保?担心恋人跑了?担心孩子的学习?担心父母的健康?担心股市暴跌?担心被人瞧不起?一直耿耿于怀他人的负面评价?……好,那么反复反复再反复问,做什么能解决这些问题?是坐在这里焦虑吗?

啊,我就是忍不住焦虑,寝食难安,什么都干不下去!那就退而求其次,给自己每天十分钟,慷慨一点,给半个小时吧。半个小时集中放肆的焦虑时间,把所有的担忧都集中梳理一下。写下来,害怕什么就写下来。

第二,比较重要的是学习观察自己的焦虑。不用去压抑这些恐惧和忧虑,焦虑和欲望有时就像一头野兽,越压制它们反抗得越厉害,过程令人心力交瘁,十分痛苦。应该让自己安静下来,调整呼吸,多呼吸几次,静静地“观察”这些焦虑和欲望。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它们,就很容易跟这些焦虑产生距离,看起来这些东西跟你好像无关了,是“外在”的东西,它们自然也就不能再控制你了。

这听起来有点佛学里冥想的意思了,不仅如此,较真的学者罗伯特·赖特还真的就用现代科学(进化心理学)去求证。比如说佛说“无相”,说的就是包括感觉在内的万事万物不过是大脑里构建的,我们赋予了其“本质”或者说“本性”,我们会给所有的东西和感觉都打上好、不好、喜欢、厌恶的标签,这种下意识的反应有利于自己生存,拥抱好的,远离坏的。

乔丹穿过的鞋子可以卖到56万美元,收藏者美滋滋。但这双鞋跟其他鞋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吗?都是耐克工厂流水线里出来的。之所以让它变得不一样,是“乔丹穿过”这一事实的注入成为其内涵,这些内涵就是佛说的“相”。所以,我们多数快感都是由此而来,需要故事和内涵。商业世界的品牌故事作用也就在此。

人的焦虑多半也是由于我们将太多的商品和成就注入了内涵,使其“着相”。如果不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就是失败,这种失败只不过“未达成预期”,但人自动将失败附上巨大的令人寝食难安的“内涵”,从而郁郁寡欢,一蹶不振。

按我佛的意思,不给事物和各种行为附着这些评价性的情感内涵,其实反而带来了更纯粹的体验,譬如粗茶淡饭亦能品出丰富的滋味。不给事物归因太强的本质,剥掉内涵,正是自由(个人主观上的自由感受)的源头。

我也不是要跟你们装逼好像自己大彻大悟。差远了,暗中观察,虚心练习,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这些思想对人的幸福感是有很实在的价值,值得尝试学习。

上篇:比长远更长远的眼光






长按二维码关注吴主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