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学荣:河南村镇银行事件的21个惨痛教训

冯学荣 读书人冯学荣 2022-06-21



老冯开通了人生、家庭、亲子、情感、就业、创业等问题的咨询服务,已经帮助很多读者朋友排忧解难,咨询费199元/20分钟(如此类推,可以延长),如果您需要老冯为您出谋划策、提供参考意见,请加下面这个微信并表明来意:



教训1:在这个世界上,你把钱交给任何人,都是不安全的,只是,不安全的程度不同而已。记住:任何人。

教训2:互联网给善良的百姓提供了便利,但同样,互联网也给骗子提供了便利。凡事均有两面。世上没有哪个事物,是十全十美的。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

教训3:手上有钱的话,买一二线城市的房子,仍然是最安全的投资。如果钱不够,可以暂时放在中、工、农、建四大银行,定活两便,不要贪图高息放到村镇银行和小农商银行。

教训4:不过说穿了,买房也会有烂尾风险。真相很扎心: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零风险的

教训5:那么,既然存款没有绝对安全,其他理财产品安全吗?答案是:目前市面上任何的理财产品,无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净值型理财、短债理财、信托、甚至货币基金……所有,记住,是所有,所有的理财产品,都没有百分百安全的,理论上,都有爆雷的风险,只是,风险高低不同而已。

教训6:你挣到的钱,只有真正花掉的,才是你的钱,最终没花掉的,都不是你的钱,举例说,你将来死后,留了三百万给你儿子,这三百万肯定不是你的钱,但它是不是你儿子的钱?也不一定,兴许你儿子把这三百万存到哪个地方,或者买了哪个理财,爆雷了,所以最终这钱,是属于别人的。

教训7:挣到了钱,还是要适当花一部分,我们不鼓励花天酒地,但是,适当花掉一部分,改善自己的生活,是合理的,也是理智的,否则的话,你最终无法确定那钱到底是谁的。

教训8:投资理财是一门学问,要花时间学的。很多的朋友一心扑在工作上,不花一点时间学习投资理财,那是不对的。你挣到再多的钱,如果最终守不住,又有什么意义。

教训9:银行家也有坏人。推而论之,所有你看起来高大上的行业、圈子,都有坏人。而且,很多人很坏,比狼还要坏。

教训10:在遇到重大利益相关的时候,你应当推定对方是坏人,并据此来决策你的行为,这样才可以较好地保护你自己。

教训11:不要介绍你的亲人、亲戚、朋友、同学购买任何理财产品、任何存款产品。一旦爆雷,你自己心里会很难受。

教训12:很多人这次踩雷,是因为盲目相信了“度小满”、“国金所”等之类的大平台,但事实上,大平台的本质,也是商人,他们也是凡人,也是靠不住的,出了事,他们也是要自保的,不会救助你的。所以,任何看起来高大上的东西,你都不能盲信,活在世上,你唯一能相信的,只有你自己

教训13:为贪图小利而增加风险,是不划算的。存款,理财,都是这个道理,其实说宽了,选择职业,创业,找对象,也是这个道理,不要为了一点点好处,而选择风险更高的选项。

教训14:“贪”字写成“贫”的关键,就是忽视了风险、低估了风险。古往今来,都是一个道理,形式百变,但是内核,从来没有变过。

教训15:买存款不一定不出事。端铁饭碗也不一定幸福。找个“看起来不错”的对象,最终也可能一地狗血。人生就是这样:只有相对安全,没有绝对的安全。任何事情都是这样。

教训16:任何人向你开出高利息,其实就是释放“缺钱”的信号,那么,TA为什么缺钱?你好好想想。

教训17:人生在三个问题上,要特别谨慎,丝毫马虎不得,它们是:钱,健康,异性。

教训18:经济不好的时候,投资,理财,购买存款,都要格外小心,因为经济不好的时候,这些东西,更容易出问题。

教训19:我们平时在手机上做任何操作,凡是感觉稍微有一点重要的事务,都要截屏,留个心眼,存款,理财,聊天记录,余额查询,转账记录,等等各种,截个屏,以防万一。

教训20:对于村镇银行在“度小满”等平台上招揽外省存款这事,其实有关部门早在2021年就看到风险,并喊停了,然而,当时只是喊停了“度小满”等平台,但并未意识到村镇银行自己开发小程序招揽外省存款,也并未对之进行喊停,这件事也教训我们:做任何事,出台任何政策,都要考虑周全,尽量不要留漏洞,否则,很容易就被人钻空子,你的管理措施,就会被人架空。

教训21: 大家平时办理存款也好,理财也好,都要找大平台,而且要分散,不要集中在一处。要守住你的钱,这事和你挣钱本身,其实同等重要

最后,我呼吁和建议有关部门,要尽快为储户妥善解决取款问题,因为从法律层面上讲,广大储户并没有过错,此事如果不妥善解决,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事关民心向背,绝非小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