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航天总体技术领军专家朱坤获光华工程科技奖

11月8日,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揭晓仪式在北京举行,在各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40位专家和1个团体获奖。中国航天科工三院总师朱坤获“光华工程科技奖”。

朱坤是我国航天总体技术领军专家,长期致力于飞行器总体设计、新型发射等技术研究,带领团队攻克了诸多关键技术,取得了系列成果,为实现我国有关航天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突出贡献。


光华工程科技奖被誉为“中国工程界最高奖项”,由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朱光亚和台湾实业家尹衍樑、杜俊元、陈由豪4位捐赠人捐资设立,经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批准,由中国工程院主管、光华工程科技奖励基金会管理。


1996年,该奖项首届颁发,迄今已有机械、运载、信息、电子、化工、医药、卫生、工程管理等不同工程学科的304位科学家及1个团体获奖。


25年间,光华工程科技奖见证了中国工程科技领域的高速发展,激励了一大批从事工程科技研究、发展、应用的华人工程科技专家,表彰了他们在工程科学技术及工程管理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杰出成就,在工程科技界产生了强烈反响,并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获奖人员名单


新闻链接


有“闯劲儿”是朱坤团队的特点


早在朱坤才30多岁的时候,他就带领着一帮20多岁刚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大家埋头于分析数据,找问题、找原因,改进、再改进。虽然队伍里年轻人比较多,但通过邀请或返聘的方式,一些老同志也加入了进来,由此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队伍。不用墨守成规,不必迷信权威,可以质疑、吵架,但要用技术、事实说话,便成为这支团队的风格。


谈起这支团队,朱坤很自豪,他说:“既有老同志带,又有中年人把关,又有年轻人出主意。大家一块讨论,不分年龄大小,也不分职务高低,充分讨论,谁的方法好就用谁的,气氛特别好。我数了数,团队共培养出22位总师、副总师。后来我开玩笑说,这个钱花得值,既按经费、按时间、按指标全面完成了任务,研制出了新的武器,又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虽然耗资巨大,但收获更大。”朱坤说:“项目中取得的突破,不全是我们团队的功劳,是共同携手努力的结果。”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朱坤说,湖南人之所以有“霸得了蛮”的性格印记,条件艰苦是一个原因。但朱坤理解的“霸得了蛮”除了“坚持”还有另一层含义,它是对明明能实现却实现不了的目标的坚持。“不是蛮干,是有科学依据的。”他笑着解释。“需要实现的目标,或者答应别人的事,我认为能实现的,即使失败很多次,咬着牙也会坚持下来。因为前提条件是,我们经过了周密的理论分析、讨论,认为原理上是通的,是能实现的。具体为什么实现不了,可能是因为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困难只是过渡阶段,只要内心不动摇,问题最终都能解决。”朱坤说。


全方位地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朱坤总结的另一个经验。钱学森大力提倡的系统工程思想,朱坤一直在践行。他觉得:“解决问题不是在某一个侧面或者某一步上孤注一掷,一个环节再精,也抵抗不了一个短板造成的破坏力,就像水桶一样,装水多少,取决于那个短板有多高。用系统的方法解决问题反而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成功。”



天马行空与脚踏实地之间找到平衡


除大项目的锻炼外,朱坤的经验和自信,也更多地来源于他少有的工作经历。朱坤是少有的几个先干型号再干预研的人之一。他会把大量的工作经验带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中去。“霸得了蛮”的朱坤,在天马行空与脚踏实地之间找到平衡的同时,也找到了那份难得的乐趣。凭借“霸得了蛮”的劲头,朱坤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他带领团队解决了100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了300多项发明专利,跨越式提升了我国反舰导弹水平……


因为兴趣,硕士毕业来到航天科工三院的朱坤一直没离开。朱坤常说:“我们是站在前人肩膀上,但是肯定不能跟前人的肩膀一样平。”在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反舰导弹已经向射程更远、作战水平更高的方向发展,这对朱坤团队是一种促进,也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防御武器只能守住我们的家,惩罚不了侵略者,必须有竞争性武器,才能给侵略者以足够的教训。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铁粉必看:







来源  ✎  三院、中国航天基金会

编辑  ✎  彤彤

校对  ✎  于小鱼

监制  ✎  郑贵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