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科技聚活水,共建新皖乡

金融电子化 金融电子化 2022-10-19

文 /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计财处  姚云飞

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  朱金华    徐赫

安徽省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农业大省,农业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占比大。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农民信息化需求日益旺盛,亟需建立“一键直达、一网通晓”的惠农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民网上办事提供统一的服务入口,依托平台为载体不断提升惠农服务覆盖面和满意度,加速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


“裕农通”(安徽)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系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与建行安徽省分行合作共建的惠农综合服务平台。作为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试点,平台得到了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的重点关注和密切指导。在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生物识别、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构建“金融+”应用服务,同时配套建设紧密关联的农业农村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延伸公共便民服务功能等。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计财处  姚云飞

中国建设银行

安徽省分行  朱金华


聚焦三农痛点,精准助农惠民

1.农民“融资难、融资贵”。近年来,安徽省全面强化“三农”金融服务,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全省涉农贷款余额5年间翻了一番,“三农”领域金融供给持续增强。然而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依然客观存在。从整体农村金融市场来看,安徽省县域存贷比(72.34%)较全省存贷比(91.16%)低18.8个百分点,金融资源主要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从金融创新来看,农村有效抵质押物范围较窄,亟需围绕农村土地、温室大棚、养殖圈舍、生猪活体等农村现有标的物开展抵押融资创新,同时农业生产周期较长,与之相匹配的中长期信贷也有所缺位。


2.农业“补贴难、监管难”。随着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国家对“三农”领域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不足,“三农”基础数据的收集、管理、应用缺乏平台支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产业发展。从农业补贴来看,近年来农业补贴项目越来越多,补贴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农业补贴项目骗补、漏补、错补、不及时等现象时有发生;从市场监管来看,市面上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屡禁不止,农资价格不透明,投入品市场监管难度极大。


3.农村“缺服务、办事难”。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近年来随着“数字乡村”“智慧乡村”建设,农村生活逐渐便利起来。但相较于城市,农村基础生活服务体系化、全面化、智能化程度仍有较大差距。从生产服务来看,农民缺少公开、统一、可信的平台来实现农资采购、农机租赁、产品销售,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从生活服务来看,农村水费、电费、话费、党费等各类生活场景缺少统一的缴费入口,乡村生活便利性亟需科技赋能。


紧扣乡村要素,拓宽服务渠道

“裕农通”(安徽)平台把握“金融、土地、科技”三大关键要素,聚焦农业、农村、农民差异化需求,搭建覆盖乡村全场景的“三农”服务生态,积极打造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


1.打通银农信息孤岛,破解乡村信贷困局。依托大数据精准画像、奖补政策增信、引入第三方增信等方式,建设农业信贷信息化服务系统,为村集体和种养殖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精准画像、在线测额、在线查询,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融资服务,有效降低“三农”群体获取金融服务资源的门槛,着力解决“三农”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慢的问题。


2.重构三农信息生态,强化行业管理决策。平台通过搭建农村行业主管系统,为农村承包地管理、宅基地管理、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乡村产业发展管理等提供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线上服务,有效整合“三农”领域基础数据,构建一整套数据采集、数据报送、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的系统架构。一是促进农村各项资源要素的整合和盘活,通过大数据探索农村闲置资源的再利用;二是提高政府主管部门对农业农村的监管力度,为制定政策和指导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三是以科技手段规避农业补贴项目的市场乱象,提升农村市场透明度,为农民生产活动免去后顾之忧。


3.下沉科技服务重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以农村地区应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服务事项为核心,为农村居民提供税费缴纳、产销撮合、在线问诊、农技科普等一系列惠农便民服务,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充分拓展各类农村服务场景,以科技的力量下沉服务重心,为乡村搭建“足不出户,轻松办理”的服务生态。未来,平台还将结合5G、AI、区块链、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创新应用场景,增强农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和救援能力,更深层次地为农村公共服务现代化带来深刻变革。


强化目标导向,确保质效并重

1.保障了“三农”信贷输入。在科技平台加持下,安徽省将形成金融供给和创新的长效机制,保障农村实体经济能够平稳健康发展。通过对农村资源要素和基础数据的有效整合,为农民提供省心、省钱、省力、有尊严的普惠贷款,降低“三农”群体获取金融服务资源的门槛。同时平台秉承开放的架构和理念,引导各家商业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入驻,从不同层级、不同维度找到服务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互补的平台信贷市场模式,保障了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能够获得稳定、优质、低价的信贷服务。


2.加快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势在必行。在采集和整合农村基础数据的过程中,平台对于各类涉农主体的数据掌握愈发全面。谁有资源、谁讲信用,都将形成完整的体系,平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农村信用的建档评级。通过“裕农通”(安徽)平台的建设,安徽省农村信用体系逐渐完备,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推动信息生信用、信用变信贷、信贷促发展,打通金融活水流入乡村的堵点。


3.提高了行政决策管理水平。通过农村行业主管系统的建设,以往相对分散的各类农业农村“数据源”,在平台的凝聚下形成统一化、标准化、应用化的“数据海”,主管部门可以更清晰地研判各地农业农村发展状况,梳理制约发展的核心问题,制定更好赋能“三农”发展的行政决策,不断提升各级政府在乡村的行政管理水平。同时在科技平台的动态监测下,主管部门还可以对各项行政决策的执行效果、覆盖范围、民众意向进行实时跟踪反馈,不断优化政策服务模式,以高效的行政决策和统一的信息管理促进全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4.增强了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有效举措,是提升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撑。平台充分运用金融科技赋能,围绕一系列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公共基础服务,极大地优化了农村教育、医药卫生、就业、培训等民生领域各类资源,打通服务农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这个过程中,各类智慧乡村、数字乡村的产出物也将在农村公共服务领域深入应用,切实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让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以科技创新凝聚金融活水,引多方力量共建皖美乡村。“裕农通”(安徽)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作为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试点,在充分运用科技手段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安徽省“三农”发展实际痛点,因地制宜,推动农村金融机制和模式创新,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于数字化治理能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前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农村居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栏目编辑:韩维蜜)




往期精选:

(点击查看精彩内容)


● 观点 | 金融科技赋能,深耕江淮沃野——做乡村振兴的实践者

● 观点 | 基于隐私计算的数据流通平台互联互通思考

● 观点 | 建设低碳数据中心,打造绿色金融科技新底座

● 观点 | 疫情常态化下反欺诈管理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 观点 | 大额支付系统风险度量初探









《金融电子化》新媒体部:主任 / 邝源  编辑 / 傅甜甜 潘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