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谷包含哪些?土豆长藤上吗?孩子们居然这么答→

  咨询电话:0771-5690903     QQ群:550160749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黄婧、蒋晓梅

新闻热线:0771-5690127

报料邮箱:news@ngzb.com.cn


今天(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

南国早报、南国少年周刊

在网上发起问卷调查

共有2096名小学生参与

五谷包含哪些作物?

土豆是长在藤上的吗?

来看看孩子们的答案↓


近三成受访学生,能准确分辨五谷


参与本次调查问卷的学生中,有1272人来自城市学校,824人来自乡镇学校。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受访学生五谷不分。在一道“五谷包括哪些作物”的问题中,只有近三成学生能准确分辨五谷,超过四成的学生认为五谷包括高粱,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以为,玉米和红薯也属于五谷。而在看图辨识农作物的题中,约15%的学生将小麦当成了水稻,甚至有个别学生将小麦认成大豆。



学生不识五谷,与较少参与农耕活动有一定关系。约33%的学生表示,从未参加过农耕活动;约54%的学生有参加过农耕活动,但只是偶尔体验。在经常参加农耕活动的学生中,乡镇学生明显多于城市学生。



此外,从调查结果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清楚粮食生产的过程。约70%的学生表示“了解一些”,约17%的学生则坦承“不了解”。



对于这一结果,家长邹女士并不意外,“现在很多孩子从小在城市长大,对于餐桌上的食物基本上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令她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她和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坐动车回老家,路上她问儿子沿途的田里种的是什么,结果儿子连玉米、甘蔗都不认识。从那以后,她开始有意识地带儿子认识各种蔬菜,以免闹笑话。


作物果实长哪里?有人闹出笑话


本次调查中,还真有不少学生闹出“藤上摘土豆”“树上挂红薯”的笑话。记者设计了一道农作物果实认知题,考察小学生是否了解土豆、红薯、芋头等常见农作物的果实长在哪里。


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土豆的果实长在地上,甚至有学生认为它长在树上、藤上。餐桌上常见的玉米、大豆等食物,不少学生并不清楚其生长情况,约46%的学生认为玉米长在树上,约25%的学生认为玉米结在藤上,甚至还有约2.6%的学生认为玉米长在地下。此外,约9%的学生认为大豆的果实长在地下。

从今年5月开始,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科科长秦和生对青少年开展农作物科普教育。他发现,约一半的学生不了解大米是如何从田间来到餐桌的,对一些常见的农作物更是出现“不辨菽麦”的情况。“前段时间有小学生来参观,看到我们种植的青皮甘蔗,竟询问为什么种这么多竹子”,这让秦和生哭笑不得。
农耕教育启童心,领悟粒粒皆辛苦


不少人认为,造成当下青少年对农耕文化缺乏了解的原因有多种:

  • 一是教材文本过于城市生活化、文学艺术化,教育偏重书本知识和应试技巧

  • 二是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常识教育和劳动体验

  • 三是当下物质生活丰富,家庭教育逐渐远离了农耕文化


许多人对农耕教育持肯定态度。调查问卷中,九成受访者认为通过农耕教育,能领悟粮食得来不易,更懂得珍惜粮食;超七成受访者觉得参与农耕活动,能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树立勤俭节约的人生态度。


如何让孩子们熟悉稼穑?

去年,教育部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要求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阶段要学习种植大白菜、西红柿、黄瓜等常见的蔬菜。

如今,南宁不少中小学校在校内开辟了“农场”“花园”,以班级为单位种植白菜、辣椒、茄子、红薯等农作物。有的还将劳动课延伸到校外,例如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教育集团、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教育集团等学校,都在校外建立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参与春耕、秋收等劳作,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教育集团的学生在校外劳动。


▲南宁市园湖路小学带领学生到校外开展晚稻种植活动。


甚至有幼儿园,也将农耕教育融入其中。去年11月,南宁市良庆区第一实验幼儿园的校运会,就充满了农耕气息,种花生、剥玉米、扛稻谷、摘橘子……幼儿通过比赛,了解农耕和农用工具,感受劳作的不易和丰收的喜悦。


八成父母言传身教,带头节约粮食

本次问卷,还就学生在吃饭上的浪费行为进行调查。约72%的受访学生表示,常因饭菜不合口味就不吃了;约48%的学生点菜打饭贪多,吃不完就倒掉;约45%的学生在外出就餐时缺乏节约意识,即使有剩菜也不打包。


节约粮食的观念需要从小培养。调查中,绝大多数受访学生都表示,平时家长会教育要节约粮食。约87%的家长会言传身教,带头节约粮食;约66%的家长通过背诗歌,看科普动画、图书,讲人物故事等方式,带孩子了解粮食来之不易。还有不少家长带孩子到田间地头感受农业劳作的艰辛。


▲家长带孩子到农村看水稻脱壳。受访者供图。


“节约粮食应当成为孩子成长中重要的品质。”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陈女士,很注重对孩子节约意识的培养。她回忆,孩子上幼儿园时,她就通过绘本带孩子了解粮食是怎么来的。等大一些,她就引导孩子“吃多少盛多少”。外出就餐遇到吃不完的情况,她会主动打包带回家。她认为,父母以身作则践行节约,能从小培养孩子珍惜粮食的意识,让孩子更加懂得感恩。




源丨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黄婧、蒋晓梅编辑丨丁春霞(见习)校对丨麦雪莉

责编丨杨   波

审核丨刘飞锋

更多精彩活动和资讯,请关注小记者推送

猜你还会看:

· 多所学校禁止学生带书包回家,到底减了谁的负?

· 一份有前途的职业,也许从这里开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