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全国化道路上,光明乳业陕、鄂频遇“红灯”

2016-05-26 食悟新媒体 食悟



“唉!怎么又出事了?!”这是乳业第一新媒体“食悟”(ID:food-gnosis)最近一个月内对于光明乳业的反应,从陕西到湖北,光明连续三次受到当地食药监的通报,两地分公司在食品安全管理、复原乳标签标识等方面频频受到拷问,相继被要求整改。




乳制品是食品行业中比较特殊的一个领域,一次问题整改无妨,但接二连三出现问题则是一件极具压力和危险的信号,如同食悟的反应,消费者在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后也会同样产生疑问,连续挑战消费者忍耐力极限是很致命的冒险举动。

5月1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近期总局组织抽检了223批次乳制品,不合格样品只有1批次,即陕西永辉超市有限公司西安南关正街分公司销售的标称光明乳业(泾阳)有限公司生产的原味风味酸牛奶,大肠菌群5次检测结果分别为43CFU/g、32CFU/g、13CFU/g、3CFU/g、<1 CFU/g,不符合标准规定的5次检测结果均小于5 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均小于1 CFU/g的要求。

5月16日,湖北省食药监局通报,5月5日,湖北省局按照国家食药监总局要求,组织专人对武汉光明乳品有限公司复原乳标签标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企业生产的7种规格复原乳中,160克红枣发酵乳复原乳标注不醒目,已要求企业整改。

5月24日,陕西省食药监局公告称,5月18日—19日,陕西省局对光明乳业(泾阳)有限公司进行飞行检查,检查发现,光明乳业泾阳公司主要在保持生产许可条件、生产记录、库房管理、检验检测、管理制度落实等方面存在15项问题,检查组向该公司下达了整改意见书,要求市、县局监督企业抓紧整改。

这是一个月内,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最近两周时间里,光明乳业在大本营市场之外遇到的尴尬,这引发业界对光明全国化进程的担忧:在大本营市场一向以品质取胜的光明乳业,在省外市场为何频频受挫?

查阅财报,光明乳业2015年营收193.73亿元,其中,上海地区营收51.23亿元,同比下降6.2%,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6.44%;省外全国营收120.6亿元,同比下降3.46%,占总营收的比例为62.25%;境外营收19.32亿元,同比下降23.93%,占总营收的比例为10%。

与三元48.3%营收都在北京大本营不同,光明乳业经过这些年全国化、国际化后,目前上海地区以外的营收占比已经达到73.56%,因此,光明若想取得进一步突破,不仅要止住上海大本营首次下滑后继续下滑态势,同时还要巩固并加强全国市场的开拓。

光明乳业在归纳公司经营模式的时候提到,“公司工厂遍布全国主要省市。在管理上,实施“千分工厂”审核标准,对乳品生产厂的质量系统、工厂环境、产品控制、工艺控制、员工管理五个版块进行考核评价管理。精确掌握全国各地工厂的质量和生产管理水平,时时把握产品的安全性。”

但管理制度设计得再好,还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否则难逃省外监管部门的月月抽检月月通报。比如,在陕西食药监局5月18日—19日的飞行检查中,光明乳业(泾阳)有限公司在保持生产许可条件、生产记录、库房管理、检验检测、管理制度落实等方面存在15项问题,被要求整改。

事实上,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光明乳业去年从研发、采购、生产、物流、分销各个环节展开质量提升工作。具体而言,公司加强牧场、工厂、终端各环节的风险监测;改进奶源、生产、物流、分销千分审核标准;建立奶源体细胞管控机制;推进华东巴氏奶项目,开发产品全程追溯系统;建设检验员内训师队伍;在下属工厂继
续导入WCM。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2月,光明乳业在行业内率先高调发布《食品安全白皮书》,将近年来在“全产业链食品安全控制”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呈现给了全社会。

但,最近两周三遭通报,光明乳业《食品安全白皮书》,可能白说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