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Human Resources

“25条”+“7策”,南京人才新政发布!

龙虎网 2023-09-19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近年来

南京不断优化人才事业支持和服务环境

人才集聚度、贡献度显著提升

2022年人才竞争力位居全国城市第6

为全力争创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

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

近日,我市推出

《以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为总牵引

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行动方案

(2023—2025年)》

(“人才强市25条”)及

“重点产业人才7策”两项人才新政


今天(9月19日)上午,南京市举行“解读《以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为总牵引 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新闻发布会,由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负责同志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记者现场提问


人才新政主要特点是什么?


“人才强市25条”提出了人才支持计划提优、人才创新载体提能、产才融合发展提速、人才合作开发提质、人才服务生态提升等“五大行动”。

“重点产业人才7策”从引才用才、配套机制、生活服务等方面,为产业人才集聚提供支撑。


主要考虑四个方面


向上滑动阅览


突出整体布局

紧扣国家、省里交给南京的战略任务,坚持全域视野和大人才观,面向在宁高校院所、重大创新平台、国防科工单位、科技领军企业精准施策、有的放矢,推进校地人才发展通盘考虑,构建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人才工作格局。

锚定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打造科技创新“主力军”,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驱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聚力集成支持

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要求,综合发挥南京科教资源、产业基础、创新机遇等优势,坚持生态优先、计划牵引、平台支撑、服务托底,整合优化我市人才、产业、科技、金融等政策措施,畅通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聚力构筑大平台、引育大专家、攻关大项目、产出大成果。


坚持深化改革

把改革作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关键一招”,遵循科研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将资金更多投向人才发展、团队建设,完善人才薪酬激励等制度。

坚持“谁用人、谁评价”,赋予用人主体人才自主认定权和举荐权。

强化对青年人才的长周期稳定支持,在科技、人才计划中加大青年人才担纲领衔比重,在重大攻关实践中培养锻炼队伍。


营造良好生态

把解决人才关切的“关键小事”当做“头等大事”,努力办成“暖心实事”,特别是在人才安居、子女入学、健康医疗等方面,逐个专项制度化解决。

立足人才发展需求,打造一批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

健全创新尽职免责机制、容错机制,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文件重点内容有哪些?


重点明确到2025年的工作目标,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可达450万人,高层次人才占比超10%,累计新增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5000人,培养引进博士、博士后1.5万人,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和创新联合体超100个,在若干优势产业领域率先建成人才高峰,打造一批人才集聚度高、富有南京特色的人才社区,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和人才强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

努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

我市人才新政具体从四个维度

突出科技赋能人才集聚、

人才支撑创新发展


市科技局


向上滑动阅览


以重大科创平台集聚人才

01

建设重大创新平台

制定“支持紫金山实验室开展重大科技任务攻关行动方案”,将紫金山实验室列入省市人才计划直报单位,赋予自主评议权;支持紫金山实验室与在宁高校共建硕士点、博士点,联合培养人才。

全国重点实验室申报市级人才计划和科研项目单列指标;对重点培育的实验室给予项目化支持,探索实行人才长周期评价。

推动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等载体建设,按照国家和省拨付资金情况给予1:1配套支持。

02

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

重点培育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概念验证中心等,支持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产业链骨干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应用场景搭建,单个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资助。

支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推动省产研院在宁自建或共建高水平专业研究所,给予新设专业所500万元资助。

市级人才计划项目为省产研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专门渠道,加大省产研院成果在宁转化,按规定落实成果转化分配激励和税收激励政策。

03

组建创新联合体

重点培养和引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有望突破产业链“卡脖子”难题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根据绩效评价给予奖励。

支持省产研院与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创新中心,构建前沿技术产业化全链条支持机制。

04

吸引高校院所在宁办学和设立研发中心

支持世界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在宁设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创新中心、高等研究院,根据办学层次、培养规模等情况,给予运行经费补助。


以科创载体和企业承载人才

01

规划建设人才集聚平台核心区

建设环紫金山科技创新带,打造前沿科学发现新高地;建设江北新区产业创新带,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示范区;提升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等园区的发展水平。

02

提升创新创业载体能级

优化调整各类园区、载体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对高层次人才集聚等考核权重。对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城市硅巷等,根据绩效给予一定奖励。

03

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

持续稳定高企培育奖励政策,对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给予20万元奖励,有效期满通过重新认定的再给予10万元奖励


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励人才

01

制定南京市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按人才创新活动类型实行分类评价。支持重大创新平台结合科研攻关需要,设立双聘、兼职等岗位,建立高层次人才特殊调配“直通车”。

02

推动人才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上

发挥更大作用

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攻关机制,承担市重大科技专项的,单个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资助;牵头承担国家技术攻关任务的,按照研发投入的15%最高1000万元给予资助。


以优质创新生态赋能人才

01

强化金融助推人才发展

将不定期发布科技金融产品、人才企业融资供需清单,举办银企投融资对接会、科技项目路演等活动。

02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

对促成科技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的技术转移机构,按照年度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最高2%给予奖励,每个机构单一年度累计最高50万元。对技术吸纳方成功在我市转化成果的,按照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最高5%给予奖励,每家企业单一年度累计最高奖励100万元。

03

支持开放合作交流

支持南京都市圈人才资源共建共享,建立都市圈科研计划项目经费跨城拨付、创新券通兑通用等制度。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支持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根据研发投入和研究成果等情况,每年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累计不超过500万元




产业是人才的基础,人才是产业的灵魂

南京市紧紧围绕人才强市

坚持“人才+产业”双轮驱动

实施产才融合发展提速行动

着力推动以产育才、以产聚才、

以才兴产、产才融合

主要包括


工业和信息化局


一个工作方案

制定并实施《南京市推动高水平工业和信息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从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以及人才服务方面,量身定制13项工作举措,推动优质项目、人才资源、创新要素向重点产业加速集聚。《工作方案》已于今年7月由市委人才办、市工信局联合发文实施。

系列支持政策

配套实施产才融合发展支持政策,强化人才政策与产业政策融合,在人才培养、人才技术创新以及企业梯度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主要政策包括:


向上滑动阅览

1.支持产业人才培养:对龙头企业与在宁高校合作开展定向培养的,给予企业最高200万元资助;对新入选国家重点领域产业人才基地目录所在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

2.支持人才技术创新:推动人才及企业在解决产业核心技术、共性关键难题上发挥更大作用,对牵头承担国家技术攻关任务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等。

3.支持企业梯度培育:对首次认定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200万元奖励。

4.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对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按国家和省拨付资金情况给予1:1配套;对新认定的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所在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绩效考评优良的,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同时,为确保产才融合发展政策实效,南京市产业政策将向人才团队企业倾斜,在资金项目申报、平台资质认定、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重点产业人才专项

向上滑动阅览

针对高精尖缺产业人才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实施“重点产业人才7策”,分类精准引才育才。在瞄准细分赛道精准引才、加大高端和急需人才奖励、推行“拨投结合”接续支持、推动首试首购首用落地、加快青年人才培养储备、赋予企业人才自主认定权、强化“关键小事”服务力度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包括:对部分重点产业,分类匹配市级引才政策,按现行资助额度予以上浮;对采购单位首购首用本地重点产业人才企业自主研发产品的,给予支持;对知名高校院所在校生到我市重点产业企业实习的,给予补贴;对重点产业企业自主认定的人才,可直接认定为我市相应层次人才等。





围绕青年人才就业安居等方面

市人社局都有哪些重要举措?


市人社局


向上滑动阅览


加大力度支持青年人才引聚

01

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宁就创业方面

进一步优化“宁聚”政策体系,面向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按照学士、硕士、博士分别每月600、800、2000元的标准发放租房补贴,有效降低在宁职住成本,此次新政针对部分高层次优秀人才进一步扩大范围、提高标准;

放宽人才落户限制,取消参保时限要求,35周岁以下大专学历毕业生在宁参保缴费即可落户;

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就业见习补贴、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吸纳就业,按规定给予吸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等。

面向有志创业的青年大学生,实施场租补贴、开业补贴、创业成功奖励、带动就业奖励、创业失败社保补贴以及优秀项目遴选资助、创业担保贷款、投融资服务等全链条政策扶持。

市人社局不断做优服务、搭建平台,促进校企对接、精准匹配,跟踪问需掌握毕业生就业需求,多方挖潜筹集优质岗位,“一校一主题”定制化开展校园招聘,加强就业指导、组织感知体验活动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激发留宁热情,连续十余年开展“魅力南京”校园招聘推介会,赴全国知名高校引进我市产业急需的优秀青年人才。

02

引进留学回国人才方面

连续举办十五届南京留交会,促进海内外创新资源集聚。围绕我市“2+6+6”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加强留学人员科技创新择优资助,给予科研攻关、项目研发、安居保障等方面支持,开展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和高成长留学人员创业企业评选,增强示范带动作用。

大引才支持力度,调动多方力量拓展引才渠道,充分发挥“南京人才驿站”引才前哨作用,精心组织各类对接活动招引人才。


创新评价拓展人才选育渠道

01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开展国(境)外职业资格比照认定工作,发布比照认定目录,持有目录内职业资格的人才,符合相应条件,可在宁直接申报高一级职称,并可享受相应层级的人才安居政策服务。

02

优化实施人才举荐制

巩固拓展非共识性人才评价选拔和成长的绿色通道,增加举荐频次,扩大举荐范围,赋予科技领军企业单独举荐权。

03

推进技能人才等级认定

推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等用人单位为主体、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主要方式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深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改革,支持企业开展自主评价。


建强平台支持青年人才双创

01

加大博站建设支持

对新设立的企业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给予建站资助,对企业博站招收博士后给予引才资助,对现有博士后在站资助政策进行提档升级、提高标准。

02

创业载体提质增效

提升创业孵化基地、大创园、留创园等载体平台成果孵化和集成服务能力,优化评估考核办法,视绩效相应给予资助。

03

遴选建设企业专家工作室

支持企业引进领军人才和高端团队,市、区相应认定并给予资助,充分发挥工作室人才集聚和一线科研转化作用。

04

持续做优双创品牌赛事

连续十余年举办“赢在南京”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持续开展好“创聚金陵”创业服务系列活动,参照国家和省大赛相应设立举办南京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以赛聚才、以赛赋能、以赛促创。


优化服务支持人才安居乐业

01

大力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

加强高水平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对新获批国家级、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的,统筹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

02

编制发布紧缺人才需求目录

立足南京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编制形成紧缺岗位人才需求目录,有效发挥引才导向作用。

03

加强人才安居保障

对获得省级以上技能荣誉的高技能人才和获得世界级、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的选手,纳入市级人才相应层次认定范围,享受安居政策。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现场直播



图片来源:龙虎网数字资产管理中心

内容编辑:龙虎网官微工作室 张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