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是保护大熊猫吗?为什么要给狗打针?

大熊猫与森林团队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2023-12-22
“一会儿我给这狗打针的时候,你们帮我把住它哈。”黄建半蹲在地,右手捏着疫苗针,跟狗的主人和我们几个“布置任务”;看我们几个严阵以待的样子,赶紧又补充了一句,“就像平时撸狗,一手卡下巴,一手扶着后枕,轻轻地搂着就好了。千万别太紧了,一紧它就紧张,轻轻扶着就好——要是突然有几个人冲过来把你按在地上,你紧张不紧张?”
在给家犬接种疫苗中 摄影/赵勤

在这回上山前,黄建哥已经给不少狗子打过针了,也没哪个狗子来投诉他打得不好,所以经验应该是蛮丰富的;做这个倒不是我们山水要转行畜牧兽医行业,而是在尝试应对大熊猫保护工作中近年来逐渐受到更多关注的一种威胁——疫病。

01 逼近国宝的疫情阴影
野生动物保护,其实很多工作是在处理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这其中的一些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盗猎、采伐等自然资源开发带来的栖息地丧失等;长期以来保护工作者也通过建立保护地、监测巡护、开发可持续生计等方式应对这些影响。而其他一些则更为隐秘,随着调查、监测和研究更为深入,才逐渐了解到它们的威胁,疫病就是其中之一。

生老病死本是自然常态,传染病也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保护工作者并不过多干预;但一些濒危物种的数量已经极少,若遭到严重疫病有可能就此灭绝;更有一些疫病是来自人类世界。

2014-2015年,陕西楼观台大熊猫繁育基地就遭到疫情打击,五只大熊猫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夺去生命,而罪魁祸首就是犬瘟热。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 CD)俗称狗瘟,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高死亡率的传染病,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 后简称CDV)引发;它并不只感染狗、狼、狐等犬科动物,对于猫科、鼬科、浣熊科以及小熊猫科和大熊猫都可能感染。犬瘟热病毒对易感动物的危害性极大,并且死亡率较高,CDV对国宝大熊猫的致死率高达95%,目前我国已经将犬瘟热定为二类动物传染病。
犬瘟热病毒结构图 图源Jane E Sykes

而犬瘟热疫情并不完全是自然发生的:2014-2015年的疫情发生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展开追踪研究,发现死亡大熊猫感染的犬瘟毒株与附近地区病死家犬身上分离出的犬瘟毒株亲缘关系高度近似,家犬与大熊猫之间互传犬瘟的风险确定而且很高!

更多地研究工作也勾勒出犬瘟热对野生大熊猫种群的威胁:对过去20年我国犬瘟热疫情流行的回顾性研究发现,虽然CDV集中流行于中东部大城市的犬群中,但已具有向大熊猫分布区域蔓延的趋势。对保护区周边村庄未接种犬瘟热疫苗的家犬进行的CDV抗体检测,结果的阳性比例较高,这一结果说明CDV已随家犬渗透到保护区周边。通过比较散养家犬和大熊猫种群的卫星定位数据,研究者发现散养家犬与野生大熊猫在秋冬春三季的活动范围高度重叠(家犬在不同季节的活动范围比较稳定,大熊猫具有季节迁徙的特征),而这三季恰恰是犬瘟热高发季节。家犬的觅食、排泄与气味标记等活动都能是CDV扩散的传播途径。
家犬与大熊猫“狭路相逢” 图源网络

另一方面,野生大熊猫对犬瘟热病毒缺乏抵抗力, 研究者先后抽样调查了近20只次野生大熊猫的CDV抗体水平,其结果都近乎为零,证明大熊猫不具备抵抗CDV能力,一旦接触CDV,极有可能感染发病。

02 免疫屏障:狗狗免疫熊猫安心
给每只野生大熊猫都打上疫苗?在崇山峻岭中找到行踪隐秘的大熊猫都不是易事,更惶论定期给它们接种疫苗了。山水的工作者在与各方研究人员和保护工作者不断交流、探讨的过程中,从中国农业大学金艺鹏教授那里听来了一个思路——“免疫屏障”虽然不能为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打疫苗,但可以在它们生活的保护区周围划定一定宽度的“隔离带”;通过对“隔离带”内的家犬进行全面的人工免疫,将这些家犬改造成犬瘟病毒的“绝缘体”,由于家犬强烈的领地意识,这样外部的家犬无法通过这个“屏障”,外部带病犬身上的病毒也无法通过这个“屏障”传染给保护区里面的大熊猫。
从2018年开始,山水与合作伙伴一起,陆续在四川省的老河沟自然保护区、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武关坝自然保护小区、陕西汉中市朝阳村左溪河流域自然保护中心开展犬只免疫工作。我们于2018年9月在腾讯99公益平台上上线了【给熊猫的邻居打疫苗】的众筹项目,筹集到的善款支持到疫苗的购买、对狗子的注射等工作。
【给熊猫的邻居打疫苗】项目海报

在免疫注射的同时,我们也对这些区域内的家犬进行登记,并与社区合作,劝导养犬户由粗放的散养尽可能转向拴养,以减少犬只与野生动物活动的重叠。

03 白水江,新的努力
2020年初,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与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白水江分局(甘肃白水江保护区管理局)、复旦大学三方合作,在白水江片区也正式启动犬瘟热项目。
犬瘟热项目启动仪式 摄影/黄建

在1月上旬,我们先是和复旦大学团队及保护区工作人员一起给18条狗戴上GPS追踪项圈。这18只狗可不是随便选的,而是在白水江国家级保护区的5个保护站(白马河、丹堡河、刘家坪、让水河和碧口)分别拣选了活动范围可能与大熊猫有交集的散养家犬。它们大都是那种身形矫健和活动敏捷的中大型狗狗,特别是满身树叶树枝,脏兮兮,四肢长长带铃铛的狗狗,基本就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
戴上GPS项圈的犬只 摄影/刘健瑜

4月疫情稳定后,我们又对白水江大熊猫栖息地密切接触的18个社区,2,000余农户进行了“拉网式”调查;并在6月对五个保护站周边的80只家养犬进行抽血检查。
保护站工作人员在调查家养犬饲养情况 摄影/黄建

最终调查记录到林缘重点地区家养犬641只;而抽血得到了78份有效样本,犬瘟热病毒抗体除1份呈阴性外,其余呈弱阳至强阳性不等!考虑到这641只家犬中只有21只有疫苗接种记录,说明此区域犬瘟热病毒基本已经全面感染过家犬并长期存在。再结合GPS追踪信息,大部分家犬都会不同程度地进入大熊猫活动范围,面前的形势不容乐观。
配合抽血工作的小黑 摄影/李彦知

8月,我们开始紧锣密鼓地对区域内的家犬进行免疫,好几位同事都练就了一手哄狗扎针的高超技艺(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截止目前已完成了第一批200只家犬的免疫注射。
然而要构建有效的疫病防护体系,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许多。最近我们也提交了《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对犬只活动的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希望能与各方讨论,实现对保护区周边家犬的有效管理,为这些狗狗、社区居民,以及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提供更安全的家园。

-END-

更多大熊猫和它们邻居的故事


本周日(11月29日)下午15:00-17:00,我们与言几又书店合作,在成都举办一场分享会。和大家聊一聊更多关于大熊猫、它们邻居,以及保护工作的故事


我们的同事黄建(就是文章开头给狗子打针那位),准备分享更多关于犬瘟热防治项目的细节;而在大熊猫保护工作领域耕耘了十余年的冯杰,则会聊聊大熊猫、它们的野生动物伙伴,以及在保护过程中或艰辛或有趣的经历


我们还邀请了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何礼文科长,以及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放研究员来分享他们和大熊猫的故事。


扫描海报中的小程序码或现场报名,即可参与活动。无法到现场的朋友也可以通过B站直播间看线上直播。


直播地址:

https://live.bilibili.com/h5/21939356

(亦可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直播间)


撰文/大熊猫与森林保护团队

科学信息/刘健瑜、黄建

编辑/邸皓、罗晶

排版/罗晶


项目介绍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项目”

2020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在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的大熊猫栖息地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工作。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修复,社区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研究、生态体验和自然教育、科学志愿者、疫源疫病研究与防疫等方面,提升大熊猫栖息地管理的有效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共同目标。


关于大熊猫守护者,你还可以了解:
识别下图二维码 加入山水月捐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