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狼来了”就会“吃人”?这印象咋这么深刻

李小狼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2024-03-30

就在东北的老虎和杭州的豹子先后占据热搜不久,“狼来了”——前几天一匹狼闯到了离北京只有几十公里的河北涿鹿矾山磷矿。


新闻里还专门强调了一下“在整个过程中未出现人员被狼攻击等情况”。不由得想到我每次与别人提及自己是研究狼的时候,别人问我的第一个问题通常都是:“啊?那应该很危险吧?狼会不会咬你???”我只能尴尬地一笑:“狼跑得可比我快多了,我都追不上它……”

狼:“我先溜了……” 


从2017年开始,我来到三江源做狼的相关研究,虽然狼捕食家畜的案例不胜枚举,但四年多来却几乎没有听说过狼伤人的情况。


不过被问得多了,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今天在野外见到狼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目前对狼的科学研究其实也没有太多;而与之相对的,大家对狼往往有着非常强烈的印象(这些印象往往和我研究过程中对狼的认识相去甚远),这些印象到底从哪儿来的?


回想我们从小接触的,不论是“大灰狼与小红帽”的童话故事、月圆之夜仰天长啸的“狼人”传说,还是“东郭先生与狼”的古代故事、“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等成语,提起狼,大部分人脑海中浮现出的都是危险、凶恶、贪婪、诡秘的形象。

布设在索加的红外相机拍到的狼


但相比其他的食肉动物,例如豹、虎,人们对狼的偏见似乎更加严重和历史悠久。这种偏见是何时、何故产生的呢?


David Mech和Luigi Boitani——两位研究狼的学界泰斗,在其编写的《Wolves: behavior,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一书中对这个问题做了详尽的阐述,在这里我想参考该书的一些观点,聊一聊狼所背负的符号之由来和演变。


太长不看版:

1、人们对狼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不是自古有之的,早期人类往往对狼充满了敬仰,甚至奉为神祗;

2、狼在人们心目中的转变与基督教将狼作为贪婪、狡猾的性格代表,以及中世纪罗马教廷利用该教义引导大众道德观有很大关系;

3、近现代以来,在城市居民等与狼交集较少的人中有对狼的态度正面化的趋势,认为狼是勇猛团结的象征,但真正仍与狼共存一地的牧民却普遍对其持有负面态度;

4、一直以来,狼的生存状况与人类对其的态度密切相关,但其实人类对狼的厌恶和恐惧往往与其实际的威胁是不相匹配的。作为二级保护动物,我们需要研究了解其真实的行为习性,进而破除大众的偏见,解决实际的冲突问题。


01 早期人类的吉祥象征和图腾神兽

早在采集狩猎时期,人类就与狼产生了密切的联系。狼的一些习性(如单配制、以家庭为单位群居生活、等级森严、协作捕猎、双亲育幼等等)与人类很相似,而且狼群勇猛、团结、强壮,这些特征使得人类祖先对狼充满着崇拜和敬仰。


北半球许多民族都将狼作为自己的起源,或是神祗。美洲原住民认为披上狼皮就能获得人与狼的超自然互动。在古罗马神话中,罗马即是由母狼喂养大的双胞胎兄弟罗穆卢斯和雷穆斯建立的。

母狼喂养雷穆卢斯和雷穆斯雕像 图片来自网络


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突厥、蒙古皆视狼为自己的图腾神兽。《周书·突厥传》中有云:“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也,姓阿史那氏……有一小儿年且十岁,兵人见其小,不忍杀之,乃刖(yue四声,意为断足——作者注)其足,弃草莽中。有牝(pin四声,意为雌性——作者注)狼以肉饲之。及长,与狼合……遂生十男。十男长大,外托妻孕,这以后各有一姓,阿史那其一也。”时至今日,在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区,也仍然将狼视为“战神”和吉祥的象征。


可见,在人类文明早期的认知中,狼的形象并不负面,甚至在许多文化中,以祖先或神灵身份出场的狼的形象都相当的正面。


那么转变是何时开始的呢?


02 中世纪:形象黑化

在基督教《圣经》的创世纪一章中,上帝创造了世间生灵。彼时,并没有给各种生物贴上道德评定的标签。上帝从大洪水中无差别地救助了所有生灵。


但是在《旧约》和《新约》中,狼的形象发生了变化,成为了人性中贪婪、狡猾、背叛的代言人。狼的悲催背锅命运就此开启。中世纪时,罗马教廷势力兴盛,基督教的教派之一——天主教成为欧洲有绝对影响力的宗教。随着罗马教廷不断利用天主教教义引导大众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宣说狼是一种恶魔,象征着对罗马教廷的威胁。在人们虔诚地信奉着这种偏见时,对狼所代表的负面符号的憎恶也逐步转化为对狼这个生物学物种的敌对。


随后,随着欧洲人在全世界的扩张,这副“有色眼镜”被分发到了世界各地,深刻改变了被殖民地原住民的观念。在北美,对狼的捕杀甚至和征服荒野等同起来,在人类的野心之下,开始了“历史上一个物种对另一个物种最漫长、最残酷的迫害(Hampton, 1997)”。


03 中国的故事

虽然自古以来,狼就在“豺狼虎豹”四大猛兽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我国先民对狼的恐惧或厌恶感其实并不比其他三兽更加强烈。相比之下,虎的符号形象更受关注,比如武松打虎,再比如童谣“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等等。而在神怪故事中,狼的地位则远远比不上同属犬科的狐。

武松打虎的故事广为人知  图片来自网络


19世纪中叶起,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西方世界的各种思想观念也随之涌进。再至新中国成立后,中外文化交往日趋密切,许多西方经典作品被译成中文广为流传(尤其是在少年儿童中),以《小红帽》为代表的一批与狼有关的童话故事更是尽人皆知。对狼的恐惧情绪逐渐被强化巩固了。再加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农牧业的过程中,狼又确实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这使得人们对狼忍无可忍,并引起了政府的注意。后来各地政府主导的灭狼运动又更加加深了大众对狼的愤恨情绪。

 

04 近现代的转变和曙光

20世纪中叶,狼的研究价值终于得到了科学界的认可。这与30年代黄石公园的灭狼行动成功后,当地生态系统的状况急转直下有关。


但在科学界以外,西方大众对狼的观念出现转变要最初归功于一本名叫《Never Cry Wolf》的小说。虽然书中的大部分情节都是虚构的,但这是西方大众文学中第一部将狼以正面形象示人的作品。小说一经出版,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影响了数百万人。


在中国,也有这样一本神奇的小说——是的,就是《狼图腾》。这部几乎家喻户晓的小说为无数中国读者展示了不同于以往观念的狼的图腾形象。

《狼图腾》  图片来源见水印


同时,由于狼的分布区域退缩严重,在许多地方早已没有了狼的踪迹,例如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中国东部地区。虽然对狼的刻板印象依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多数人,但对于生活在此的年轻一代来说,狼的实体在生活中向来缺位,动物园成了窥视真实的狼的唯一窗口——而动物园中的狼往往又很难展现出其“猛兽”的一面。在这种背景下,受到文学作品和向往“野性”的潮流的影响,狼开始从一种动物逐渐转化为一种“符号”——代表着野性,更代表着勇猛、团结、忠诚和智慧。在北美的调查研究显示,城市居民对狼的态度普遍相对正面。这也是现今世界上的一种趋势。

狼在许多人心目中代表着“野性”


05 在矛盾中,回归现实

几个月前,狼正式成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也反映了现今狼在我国惨淡的生存处境。人们对狼的态度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狼的生存状况。今天的人们对于狼的认识和态度,大致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下:一个矛盾是,对于生活中已经远离了狼的人们来说,虽然或多或少地在心中向往着“狼性”,可对狼的恐惧和厌恶却又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这使得在过去狼的保护迟迟受不到重视;另一个矛盾是,对于和狼“同处一个屋檐下”的牧民来说,虽然现今狼已被法律保护了,但在一些区域狼对家畜的捕食确实给牧民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他们对狼的态度会因为冲突而比较负面,这又使得保护工作的社区基础较为薄弱。

在家牦牛群中捕食小牛的狼群


对一个物种的保护,绝不是把动物圈到一个没有人的深山老林里那么简单(更不能把它们都塞进动物园的笼子里)。保护需要有人,需要大众的支持和理解。而对动物真实、准确的了解,则构成了这一切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动物的习性行为有了准确的认识,在面对、处置它们的时候才能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而不会因为懵懂的猜测,无端的恐惧,造成对彼此的伤害。


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公正地认识这一背负着太多文化台词的“大狗”的处境。


-END-



撰文/李小狼

编辑/邸皓

排版/陈泰龙


*本文来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引用。

如有需要请后台留言或联系contact@shanshui.org


作者介绍

李小狼

研究狼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博士研究生,逐渐藏化的在读狼博,自然与美食的狂热爱好者~


拓展阅读


识别下图二维码 加入山水月捐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