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讲座】刘庭风:颐和园风水格局分析

彭睿怡/整理 风景园林网 2023-09-17

编者按

3月24日下午,第八届园冶高峰论坛暨亚洲园林大会分论坛“庭院造景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新疆大厦召开。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刘庭风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颐和园风水格局分析》的演讲。他通过对颐和园风水格局的分析,展示了中国传统堪舆风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使大家对中国传统造园文化有了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以下为刘庭风演讲内容实录: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庭风


关于中国园林是否存在风水格局的问题,经过我近二十年的研究,这个疑问已经基本被解开。对于中国皇家园林中最具魅力的颐和园,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解读。我的学生陈磊也就此准备着硕士论文的写作。


我认为颐和园就是一个山水园,其中山和水形成了一种图示,也就是中国人认为的风水格局。在中国,山和水都被称为龙,分别是山龙和水龙。龙文化在人类文化的初始阶段就已经存在了,到了清代便更加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明代《地理人子须知》一书中详细介绍了龙脉。其中,龙头就是我们熟知的昆仑山,昆仑山经过一起一伏地不断延续,到达距离我们比较近的部分被称做祖山(图1)。


图1


那么颐和园在什么位置呢?它相当于龙脉的末尾,因为万寿山是龙脉中最后的一座山。从这个角度来看,万寿山本身就十分有研究价值。在风水格局中,左边是青龙,右边是白虎,中间有一个圆圈,被称为穴位,这种布局方式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意境。怎么证明这样的地方就是风水宝地呢?其实只要是有着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格局的地方,就被称为宝地。怎么证明它是山水佳穴呢?因为有龙的地方就是宝地,所以在场地前方有一潭水或者一个水系,就能证明是好的穴位。以上两种在颐和园万寿山的风水格局中都可以看到。


我们再来看谷歌地图(图2),万寿山的来源是哪里呢?它是北京西山的余脉。万寿山北面的一段山脉叫做红山,红山与万寿山两山相夹,形成过峡,即峡谷。在古代风水学中,过峡相当于脐带,是十分重要且脆弱的地方。万寿山背面有一个村子,叫龙背村,至今尚存。过峡也往往是水口的位置,水系和环路都自此贯通,山口、水口汇集于此,因而在风水学中被称为天门。

▲图2


众所周知,万寿山前的昆明湖,也是证穴的佳据。这副手绘的山水画中,展现了典型的中国风水格局。画中囊括了颐和园的全部景观(图3)。

▲图3


那么颐和园原本就是如此良好的风水格局吗?当然不是。原本的颐和园和现在有很大不同。昆明湖以前叫做瓮山泊,其面积只有昆明湖的一半。风水先生对它进行了很大改动。第一,将龙王庙周边的土地挖走形成一个岛屿;第二,将水系从山的南面绕到北面,形成一个环形水系。为什么要把水绕到山的背面呢?因为背面是玄武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水绕玄武的风水格局;第三,在山前打造一条中轴线,形成朱雀位,也被称为聚面水。这种格局十分罕见,还是皇家派遣施工队才将其建成(图4)。于是,颐和园的风水格局就很明确了。


图4


原本的水系如图所示(图5),腰带水北是内明堂,腰带水南是外明堂。北面有一座青龙桥,原为天门水口桥。这样一个地方,本就是风水宝地,在明代被称作圆净寺。经过调整,才形成了环形水系。湖面的划分则与风水格局并无太大关系,却是仿照杭州西湖而建。


图5


由图6、图7可以明显看出,乾隆时期的龙脉是经过强化的,这在当时受到极大重视。由改造前后期对比得知,改造后的颐和园形成了传统风水中的聚面水。


▲图6、 图7、 图8、图9


乾隆时期,改建后的昆明湖湖面开阔,湖中形成三个大岛,分别是龙王庙、藻鉴堂和冶镜阁。由此,昆明湖中形成了卫身水的风水格局(图8)。杭州西湖中亦有三岛,各岛皆是独立的绝佳园林景观。由此,西湖中形成了融潴水的风水格局(图9)。


卫身水是园林中建造岛上建筑的重要依据,这种岛多半是人工堆筑。与水相关的风水格局中,还有一种被称为天心水,即穴前明堂的正中处,谓之水聚天心。颐和园中的无尽意轩中就存在着天心水的格局(图10)。


图10


接下来是宫殿区的风水格局。宫殿部分坐东朝西。


在仁寿殿前方有着一条腰带水,也称玉带水或正弓水。向后延伸形成一条中轴线,串联了多个庭院。正如中国建筑中四合院的中轴对称布局,亦是极佳的风水格局。尽管仁寿殿并非坐南朝北,但由于背靠假山,形成玄武位,便不论东南西北,都是好风水(图11)。


▲图11


乐寿堂由三条轴线构成,东西各有两个院落,左右有围廊作青龙白虎(图12)。较之光绪帝寝宫玉澜堂要强上数倍。由于西面缺少对称布局,玉澜堂风水中的左右护卫便不完整,东面与仁寿殿共享一座假山(图13)。


图12、图13


再来看谐趣园的风水格局。谐趣园原名惠山园,仿无锡寄畅园而建。整体布局坐东朝西,是颐和园的园中之园。惠山园(图14)改建时受到风水文化影响,经皇室造园师之手,形成了以涵远堂为中轴的布局,主穴位由此变更为涵远堂所在之处。园外流水经外天门,几经曲折,缓缓而来,缓缓而去,延绵不绝。去水口处,由于建筑的巧妙布置,使人们不见水如何流走。此外,罗星洲所在之处形成了一个岛屿,这在风水布局中十分有趣,也是我突然领悟,才得其中奥妙(图15)。


图14、图15


小西泠位于万寿山西面,平面型态像一只吉祥动物。所谓西湖水口山,整个小西泠都是水口,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图16)。


图16


图17是万寿山东南面的院落群。其中南边有700余米的长廊临水而建,挡住从湖上来的风浪。形成了风水中的腰带。养云轩前的朱雀池,以及背山面水处亭子的设置,都是风水中的做法。


▲图17


接下来重点介绍一下水体部分。南湖岛由三条人工规划的轴线组成,形成了三个藏风的格局。气从东南位的气口进入。谓之藏风聚气(图18)。


图18


我一直对万寿山前山的建筑格局存在疑虑。经研究得知,其实是由于万寿山龙骨的不明确,才形成众多轴线和院落的布局,用来填补空缺的龙砂。包括众多辅山和护山(图19、图20)。


图19


▲图20


北面的须弥灵境砂穴图中,青龙山和白虎山之间形成了一条轴线。同时通过山石的堆砌,强调其玄武位(图21)。另通过将原殿名改为排云殿寓意长寿,正所谓“神仙排云出”,引子晋代诗人郭璞的《游仙诗》。


▲图21


在颐和园中,常通过风水来寓意长寿。例如将昆明湖比作银河,南湖岛象征乌龟,桥为脖子,东面的铜牛象征牛郎,西面的耕织图象征织女。排云殿中的慈禧象征王母娘娘,仿佛天上意境(图22)。


▲图22


从图23中可以看出,在万寿山上,山南和山北的中轴线略微错开。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错位现象呢?风水上如何解读?我认为,这是由于前山和后山龙骨位置的不同造成的。


▲图23


图24


再说一件趣事,清漪园为何改名颐和园呢?颐卦是八卦中的一卦,“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慈禧太后在重修颐和园时,得知万寿山上有一个六狼村,当下翻脸,命令在谷口位置修建关卡。因为她属羊,会被狼吃掉。


还有很多细节,我就不一一阐明,非常感谢大家的耐心聆听。


相关链接

【大师讲座】枡野俊明:追寻“心灵自由”的景观空间

【大师讲座】Pascal Q.Hofstein:园林景观的营造

【大师讲座】Osman Tahir:未来的新景观议程

【专家讲座】梁达民: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专家讲座】Michael Horne:整合生态城市主义及人性场所的创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