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个乡村改造案例 ,堪比李子柒庭院的世外桃源


随着李子柒的风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乡村生活,拥有一个小院,种瓜种果,把城市的快节奏放在一边,沏一壶茶慢慢看夕阳落下。


李子柒的院子也唤醒了身处高楼大厦的我们心中一处遗忘的角落:如今的乡村建筑怎么样了? 


实际上,在近十年间,一轮轮的建筑师已经走进那些被遗忘的山谷、乡村、古镇,渴求在社会关注的“余光”中,窥探到来自中国深处的宁静。 在新乡建的热潮中,青砖瓦片下的一座座古镇,山峦重叠中的一个个乡村,又慢慢地以古朴又灵动的新面貌重新浮现在忙碌的人们眼前。



西浜村昆曲学社



西浜村昆曲学社坐落于江苏省昆山市阳澄湖与傀儡湖之间。随着昆山城市发展与不断扩张,阳澄湖畔的很多乡村居民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到城市中生活。乡村被大量的拆迁,房倒屋塌,位于其间的西浜村也逐渐衰落。这里是当年玉山佳处的北界,百戏之祖的昆曲便诞生于此,如果乡村一旦消失,这些历史将再无可鉴。为了保持这份文化记忆并复兴乡村,使其继续传承原本的非物质文化与风貌特色,当地政府和项目组一起决定在这里建造一间“昆曲学社”,来重构西浜村传统昆曲文化氛围,让村子里再响起昆曲的曲调,让文化的再兴加强村民的凝聚力,从而促成村庄的再生。

 

设计师选择了轻微介入的有机更新策略。通过对乡村中的某一个点进行更新与改造,刺激并激发带动周边的房屋、景观进行更新改造。选点位于村口4 套已经坍塌的农院,严格在原址上重建和改建这4 套院子,将缺失的乡村肌理重新织补起来,并通过这种修补,将诗情画意、曲调音律一并植入乡村,从而延续曾经的美丽。

 

四套院子中最北面一栋楼相对内向和安静,作为内部办公和学员休息所用。其他三栋建筑。作为教室和活动室使用,一层所有的教室和活动室都结合庭院设计,二层的结合露台设计,形成了与自然融合的特点。一二层均通过连廊相互连接,形成一体,共用垂直交通。


学社中的粉墙和竹墙形成梅兰竹菊四院,结合水系设计了戏台,通过两层游廊的穿插,形成一个空间丰富、光影交错的昆曲研习之场所。力求与周边的民居,水系和谐统一。


学社中设计滨水戏台,观众可以坐在船上吃酒品茗地看;坐在台下翘首摇扇地看;坐在院里静气凝神地看,在不同的情境中体会昆曲的魅力。

 

在室与院之间设计“竹墙”屏风,竹移门关闭时,院子成了四周封闭的空间,人尽可在院中冥思苦练,不受景迷与惊扰。教室在游廊与隔墙的双层阻隔下,也变得独立宁静,宜于读书授课。



除了院中人与室中人,走廊里的人一样有特别的体验,竹墙的竹间距是以昆曲牡丹亭的曲本简谱的数字为模数,行走间,可以踏着竹墙的影子,找寻心中的“游园惊梦”。



建筑造型严格尊重原有村庄肌理,但材料与细节构造均已更加符合现代生活的特点。建筑材料和做法大多采用地域做法和材料,整栋房子采取自重较轻、施工快捷、利于环保回收的钢结构,以及创新的使用了纸面稻草版,金属瓦、竹木材料等新做法、新技术,创造一座“轻建筑”,更好的融入自然,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屋面采用了木板加金属瓦的形式,也就是传统加现代的组合。在二层,部分房屋简化成亭,减少了荷载,亦提供了观星赏月之所。情怀或许是过去的,房子却始终是新做的,新的东西毕竟会烙印上时代的印记,无须刻意地去掩饰抹除,只要新的选择是合理的,便是很自然的,美丽的。作为农房建筑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实验项目,希望为日后广大的乡村建设提供出好的样本。




蒋山渔村更新实践



蒋山渔村更新计划的第一阶段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对空置老宅的改造和乡村公共设施的建设。

 

老宅改造是更新计划的重点所在,设计师以满足原住民对现代功能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为最基本目标,制定了“针灸式”的乡村更新计划。设计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这栋村中少有的古老宅院的外在形态,希望能强调地域特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同时对建筑内部进行颠覆性的功能置换和空间重构。旧空间与新材料将重新融合,保留乡愁的同时实现村民生活的便利。

 

一个包裹着天井的书架和一个面向庭院的玻璃茶亭植入其中,它们不但成为了空间活动的中心,更是打破了室内外的界限,为原本昏暗老宅引入了阳光和自然,通透的新空间也演变成了村庄邻里交流和文化交融的新场所。



而乡村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则是为了满足村民在平常生活和工作中就近如厕的需求。两个公厕分别位于村口和村中小树林畔。建筑以最基本的形态和建筑方式,保证了在较少的资金和地域化的施工条件中依然能呈现出简洁的现代审美。并通过建筑形体错位的方式形成“缝隙”,让建筑在仅有少量设备辅助情况下依然享有保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效果。

 

在丁酉年末,更新计划的第一阶段完工,设计师们欣喜地看到建造的这些“小玩意”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大家开始喜欢午后三两结伴来书舍里读书闲谈,并开始对传统老宅或新建筑的使用及形态和功能有了新的看法。蒋山实践的出发点不同于现今的民宿式乡建热潮,它是源于村民最质朴的生活和文化需求,于从根本处影响乡村的基因。在某种程度上,设计对建筑的社会意义的思考超越其形式,而对于乡村复兴的期望则在设计的实践中开始起步。



油茶工坊


横樟村位于丽水市松阳县大东坝镇。村庄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保存较多,其中包括建于嘉庆七年(1802年)的包氏宗祠。村口闲置的油茶工坊位于路边下沉场地, 面临山涧溪流,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工坊采用传统木结构和夯土墙建造,内有一个水碓子和两套木质的榨油机,而这座传统油茶制作的工坊已荒废多年。

2017年十月,工坊进行了扩容改造,成为村民和游客共享的山茶油制作工坊和体验休闲空间。同时延续在传统村落改造中的建筑针灸策略。


项目保留主体建筑和室内的木制设备。空间向外扩张在侧面形成厨房和产品包装空间。室外的休闲凉亭提供了面向山涧的观景平台。外圈扩建部分包裹围绕老工坊,外墙直接使用溪涧卵石,作为周边梯田和溪水自然景色的延续。石墙沿用当地常用的做法, 即将卵石对半剖切砌成平整墙面,同时暴露卵石内部质感和颜色,和老旧的夯土墙形成对比,在工坊新旧层次间不断创造里与外的转换。



屋面的高低变化不仅标识出不同的空间功能,同时也将自然光引入各个空间。工坊改造全部采用当地的材料和建造方式,这也使得建筑更好的融入当地环境并且在有限的预算范围内实现。


从功能角度评价,油茶工坊不仅只是单纯的农产品加工作坊,还融入游客参观体验、村民活动、活态博物馆等复合功能。而且这样的融合并非是生硬拼凑,而是顺势而为自然呈现。项目发掘了地方特色产品的加工,在平淡的制作过程中提炼观赏与体验价值,因此将工坊作为游客与乡村、村民真正相遇的场所,并创造出一种新的工坊类型。



随着时代的发展,水磨坊和传统榨油车不再是村民生活的必需,但依然有不少村民和游客习惯于传统的食物加工与制作方式,所以油坊的加工与展示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为了满足加工生产的需要,设计师在老建筑旁增加了两个坡屋顶的小房子,一段“U”形的石头片墙将几个新老建筑围合起来,构成一个微型聚落。



来源:中规建业



——END——





园冶 · 竞赛

见证设计力量








园冶 · 论坛

传播行业声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