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弥月于春:新的星美术馆

张婷 99艺术网 2023-06-21


99艺术网征稿啦,点击查看👈



上月初,某媒体同业以“最近三年新开的31家美术馆”为题,盘点国内自疫情以来的艺术机构生态。文章由去夏广州时代美术馆的暂停事件开篇,罗列近年集体登陆民营和公立两条机制链的美术馆“新面孔”。按照时间倒序,去年底12月30日开馆的上海星美术馆排在了阵营的头一位。

直到国务院于12月7日发布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之前,星美术馆工作团队的眼前除了一个不断逼近的开馆日期之外,还有来自政府针对社会面防疫管理制度的严格要求。“新十条”的突然降临,将国内奥秘克戎的感染率迅速推向峰值,而星美术馆也突然卸下了一部分压力。回望首展开幕当天,“阳康”后第一次出门的笔者和还能亲临现场的业界同好们除了互相交换“劫后余生”的苦乐和“所幸还有艺术”的感慨,还有期待由“冰冻”三年导致延期、暂停、撤退,甚至闭馆而刮起的业界寒风,能够在2022年末的暖冬里快速消散。

元旦春节,假日转瞬即逝。2023年2月1日,星美术馆悄悄地迎来开馆满月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按照传统,满月的孩子就像一轮初圆的新月,在接受各方祝福的同时,也将正式而独立地走向一段远征。新年开泰,祈取新福,笔者决定连线采访星美术馆里年轻的副馆长——陈籽亦女士。



星美术馆副馆长陈籽亦



Q&A

Q=99艺术网

A=陈籽亦



Q=

从筹备到开馆,星美术馆一共用了八年时间。请问,为何需要这么长时间的筹备期?除了馆内的学术和技术筹备之外,是否还有来自诸如政府部门的协作,或者场馆权益的协调等困难?



=A

您的这个问题非常敏锐。确实,对于中国速度来说,八年的筹备期意味着不可思议的慢节奏。客观地讲,出于星美术馆地块的重要性,创办人何炬星先生在2014年左右就开始参与西岸文化长廊的建设,起步时间很早。以他个人深耕业界40年的经验,美术馆前期筹备中的内容架构并不需要太长时间。此外,他早已做好准备,希望将其多年对当代艺术和文化理念的思考和研究付诸于星美术馆的未来实践。


自新中国以来,作为黄浦江沿江改建工程中最新的一个文化项目,我们有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了对于“日晖港货栈”这座老建筑的改建和激活工作上。这是一个具有丰厚叙事的历史场域。它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历经“八一三”上海抗战的烽火,新中国后又作为南火车站和南浦火车站,直至被划入上海世博会版块,最后交到星美术馆的手中,历经了世间的长河跌宕。如此一个场馆,从国际顶级设计再造到和政府各个行政部门的协调,它的流程和手续比其他改建场馆更为复杂,也需要更长的工作时间。


此外,法国建筑师让·诺维尔对这个建筑的熟悉、了解、认知和设计过程,也涉及到和中国政府相关的各类工程政策去有效对接并完成契合的过程。从2015年的场馆立项,到2017年确定设计方案,再到次年的开工建设,直到2020年的疫情爆发,三年的特殊时期在各类事业、产业乃至全社会造成的“滞后”现象是极其普遍的,我们也不例外。所以,这就是星美术馆长达八年的筹备时间构成。然而,我们也利用这八年时间,完成了更为充分的各项准备工作。



上海星美术馆外景


上海星美术馆外景


让·努维尔先生第一次来到星美术馆选址现场,2016年3月。


让·努维尔先生在西岸展示建筑方案,2017年3月。


让·努维尔先生的签名手稿。



Q=

“开启START”是星美术馆策展团队为开馆所布局的序章,之后会再推出三个不同的篇章。为什么采用这种阶段推进的方式,而不以多样化属性的常态展览来布局后两年的展览档期?或者说,在开馆系列展的两年期里,是否可能开辟出穿插其他单项学术展览、公教活动或者外部合作的项目空间?



=A

一个新的美术馆需要经营品牌和文化形象,让公众、学界和业界都认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可能仅通过一个展览去解决问题。就开馆展而言,在过去的八年里,何先生几乎酝酿过100次方案,我们的团队也历经了无数次的讨论和推翻。最终,我们意识到,缔造一个美术馆的特质所需要的时间,必将超过空间


比如,开馆展“开启START”的第一季推出了更为倾向于历史性、节点式和殿堂级的经典作品。第二季到第四季的展览,我们则会针对当下,面向未来,并提出问题和思考。通过这两年的时间,我们将初步完成场馆基调和社会认知的建设,给大家慢读的过程和区间,去呈现一个优秀的机构形象。这么来看,其实两年时间也尚短。除了大型的开馆展活动之外,我们也会持续推进灵活、即时和先锋的机动性项目。比如,我们在美术馆筹备期间就启动了“艺术家谱系”项目,目前已经做到第13期。这个项目将会导入美术馆空间,并继续推进下去。针对星美术馆的收藏线索、价值取向、办馆理念和策划逻辑等,我们将进行彻底的学术梳理和专业研究。



上海星美术馆开馆展“开启START”第一季现场



Q=

您刚提到了开馆展“开启START”的第一季和后续章节之间,存在着基础而隐性的内容选择和时间叙事关系。这恰是我在参观第一季开幕现场时所感受到的问题,即展览并未显现带有叙事结构或类型谱系的策划痕迹,而是以一种非线性和去主题的姿态,将馆藏陈列其中。当然,何馆长在展言中也明确表示“希望艺术家及其作品可以自称时间和丰碑,而不是被时间编排和主题定义”,并以“击中既成美术史的书写模式和当下流行艺术展览逻辑的痛点”来消解如今流行于业界的“意义生产”。那么,您所提及从第二季到第四季的展览逻辑,是否意味着工作团队在展览策略上有所变化?



=A

前置设定这个“两年四季”开馆展模式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展示星美术馆的收藏,更是为了基于这些藏品线索和学术脉络,去构建和形成星美术馆的独立特质。依据这几年的国际业态,我们认为很难将一个综合的展览明度投射至某一个点位的“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去获得足以概括知识分子们都在尝试寻找的,那个不断裂变中的“重点”和本质答案。所以,我们赞同维持一种预测的态度和观察


在“开启START”的第一季展览中,其实隐含着不同的版块,只是我们并未将其强化到表层的地步。如果观众仔细地观看,也可能发现很多作品在展陈中形成了互为的背景关系。您所说的这个“非线性和去主题”的底层,就是当作品之间形成了对话和张力的时候,也许能生发出更多的想象,去让观众在当今复杂多元的格局里,寻找一些新的观看经验和思想提示



上海星美术馆开馆展“开启START”第一季现场



Q=

近来,业界时常讨论关于策展逻辑的“强弱”体质。有说,如果文本的意义能够代表甚至超越其他的作品媒介来释放足量的思想,那么其他媒介所存在的必要性就值得商榷;或说,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观念性和多媒介的属性天然就带着“自闭”的因子。它并不总是具备表达欲,也不总是需要辅读的文本。它面向“懂则秒懂”的同好,无谓观众的不解,有时还欢迎各种误读的可能。套用这几年的流行语来说,您怎么看待“投喂”和“躺平”这两种策展风格?



=A

是的,当代观众的观展经验更多基于一种阅读的经验。他们对于展言和展签文字的依赖性,常常大于作品本身。星美术馆希望面向更为专业和先锋的观众群体,因其在维续观看作品的联想力上能够更为持久。但同时,对于非专业背景的公众来说,我们也希望在现场保留一定的阅读空间,避免一切意义的输出都来自于工作团队或美术馆。不过,我们也意识到公众适应这种观看的方式还需要时间,所以也正在提供更多的作品以及作品之间的信息,让大家更加有效地了解展览内核。


在首一个月的开放期里,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时候,我随机地在现场“蹲点”,能看见通常缺乏观展习惯的观众反而会本能地尝试去挖掘作品和作品之间的关系。因为缺乏专业的知识储备和原始积累,所以这些“挖掘”未必正确,也可能位于误读和表面化的观看。但是,他们的想象力是不可限量的。而我们的专业观众则会习惯于放弃自我观看,一到现场就主动寻找来自策展人的话语逻辑。作为从业者的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先用文字来看一个展览。那么,一个展览是不是展览本身的“说明书”呢?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它很难有答案,但值得我们去尝试。



上海星美术馆开馆展“开启START”第一季现场



Q=

刚才,您提到在美术馆开馆展的两年里,也会同步安排其他的系列和研究型的单项学术项目,包括“艺术家谱系研究”。何炬星馆长曾于多年前在炎黄艺术馆主持和推出过一个“中国艺术二十世纪奠基人系列”的研究型展览,那么可否请您再介绍一下“谱系研究”这个偏重于个体样本和个案整理的系列项目?如果说,这是一种研究型的学术建设,那么除了空间展示之外,它如何体现针对艺术史类型方法和艺术生态实践的数据记录和文献生产力?



=A

我们非常重视个案研究,也在不断校准合适的工作方法。“艺术家谱系”项目更重要的,是面对“当下性”的思考。作为艺术机构,我们主动和艺术家进行思想碰撞,寻找某些合适的创作节点,并共同研发展示项目。我们强调对个体艺术家和个案研究的关照,关注新晋的艺术家和新生的创作理念,也关注来自资深艺术家所转换视角的观看和理解方式。这个项目将会伴随着时代的格局和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和更新,也将伴随着星美术馆的未来规划和运营活力而持续下去。


另外,这个项目的资料生产并不只发生在展览之前,也在事中和事后发生。前期的资料积累偏重于个体塑型,而展览之后的文献梳理则不断产生在我们的系统认识和想象之外,形成信息增益。展览本身不应该是一个总结式的项目,而更应该是下一次“开启START”的节点。“艺术家谱系研究”的文献编撰并不复杂,但它针对每一位艺术家的写作视角和观测方法都不尽相同,因而信息的活性比较强烈。



上海星美术馆筹备组项目空间“艺术家谱系研究”之十一:

闫冰“漫游 ODESSEY”展览现场


上海星美术馆筹备组项目空间“艺术家谱系研究”系列文献



Q=

何炬星馆长是一位专业的艺术藏家和美术馆管理者,是伴随当代艺术生态从生发、成长到日渐成熟的资深业界人士,而您则是一位年轻的海归艺术管理者。在开馆前十天,由星美术馆公众号发布的团队介绍推文中,也显示绝大部分的工作成员兼具了“无比年轻”和“专业海归”这两个标签。显然,作为合作伙伴,您和年轻的同事们与何馆长之间存在着背景资历和代际的差异。那么,在美术馆的学术定位、管理决策和日常事务上,你们更容易发生思想交锋,因而碰撞出更为多元的火花,还是形成了互为链接和相互助力的协作关系?



=A

谢谢您,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很少有人意识到,何先生在星美术馆的团队建设上充满了实验和大胆的思考。整个美术馆年轻的团队都很感激他能够勇敢地启用新人,给我们创造平台和机遇。以他的专业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来说,和我们共事也成为他所要面临的挑战之一。不论是在炎黄艺术馆,还是在民生艺术系统的工作,直到现在的星美术馆,何先生都在不断地培养着专业人才。直到今天,他始终保持着最前沿和开放的思路,接受并且鼓励年轻一代的研究者去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


从工作团队的角度来说,我们带给美术馆的是及时的国际热点和前沿资讯,以及来自同事们各自方向的专业研究。就我个人而言,自从2017年加盟星美术馆之后,我时常体会到,自己在星美术馆的研究系统下所获取的知识幅面和对艺术理解的提升,以及启发于我头脑中的问题与思考,已经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团队内部所发生的讨论、摩擦甚至争执,都是一种合理而有效的过程,也是我们大家相互之间的收获。


此外,何先生开放的信息量和专业眼光也让他一直走在行业的前沿。即有的收藏为他展开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艺术研究提供了最好的物证。并且,多年来,他持续地在观看全球范围内最新鲜、最顶级、最先锋和最有趣的艺术现场。我觉得,这样的共事与合作提供了一种代际间“师承关系”的可能,让我感到受益。



Q=

这么说的话,请问以您和团队同事的背景经验,是否会尝试,诸如去说服何馆长投放更多的内容注意力和收藏比重在年轻的创作生态当中?



=A

何先生的确是一位拥有丰富经历和经验的管理者。2008年前后,当国内还在探讨当代艺术发生机制的时候,基本上何先生已经走遍了当时全球最重要的艺术机构,并向这些机构里最优秀的创办人、管理者和研究员们进行深入地学习、考察、研究和讨论。所以,当我们和他一起共事的时候,各种所谓“国际范”的话题都在他的视野之内。和我们在海外学习或者实习时期的背景经验相比,他的判断视角囊括了不同的广度和深度。我们能够配合他的,就是不断地阅读和采集,摄取大量和即时的信息量,并和他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所以,从组建团队的策略格局上,您会理解为什么何先生并不需要我们去说服他面向年轻的创作群体和未来的收藏方向。我们总能够在学术的共振频率上踩到相同的节奏点



上海星美术馆开馆展“开启START”第一季现场



Q=

在疫情三年里,国内的艺术生态遭受了显著的创伤,美术馆业界里也有退潮和关张,比如广东时代美术馆的谢幕。如果说,美术馆经历了三年凛冽的“艺术寒冬”,那么星美术馆可谓“逆风而行”。请问,在中国不断变化着的社会语境当中,您认为星美术馆的运营坚韧度和抗击打能力如何?



=A

这个问题对我而言,很难预判。但我可以引用一句来自何先生的话。这句话曾经对我造成了醍醐灌顶似的触动。他说:“开馆,就是美术馆未来生命中平凡的一天。”人们通常会将针对一家美术馆的注意力仅仅投放在开馆和开幕的那一天里,享受和回味当时热烈的气氛。在筹备期间,我们已经经历了多次来自国内外的文化震荡。比如,在前期策划的很多开馆展议题,很快就可能在迅速转变的社会语境当中失去了意义,而我们又不得不随时应对这种剧烈的变革。何先生曾经说过:“即使我已经有一万个开馆的展览方案,只要没到开馆的那一天,这些方案都将被不断地推翻。”所以,逆风而行还是顺势而为,都是挑战。顺势有为难,逆风有机遇。此外,从何先生数十年的经历来看,他的心态对我们来说,也具备着有效的稳定意义。



上海星美术馆外景



Q=

 除了创办者每年投放的预算划拨之外,常态化的营收能力对于民营美术馆的运营稳定性来说,也很重要。请问星美术馆如何看待“自我造血”机制的能效性?最近,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媒体从业者之间也再度引发了辩论和思考。请问,您觉得它属于在民营美术馆界内长期难以解决的真实危机,还只是一个“老生常谈,且谈且无效”的伪命题?



=A

今天是星美术馆开馆一个月后的第一天。到目前为止,要讨论有关“困难”的话题,我们或许无法提供指导性的有效信息,更多来自对于业界同行的观看和观察,以及自我危机意识的储备。但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自我造血”也是我们非常重视的美术馆功能,但我们并不会因此而影响对于美术馆葆有的最终理想。您的专业是博物馆学,那么您知道从纽约MoMA开始,西方现代美术馆背后的文化支持系统就逐渐趋于成熟,包括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认可度和公信力,以及国家文化形象的缔造和社会慈善制度的建设。从中国的语境来说,这个问题变得复杂和困难许多。因为社会环境和制度体系的迥异,我们并没有一个既定的西方模式可以套用。而且,如今的西方社会也在重新面对和摸索一套更为有效系统的挑战。无论是个别国家还是整个世界,都在所谓“政治正确”的制约之下,而这种过渡间的意识形态则直接挑战着言论自由的开放度。在公平和自由的天枰上,全世界的标准都在调试当中,很难找到完全的平衡点,国内也一样。


以何先生的经历来看,从2010年的民生美术馆开始,至今已有12年。就像一个“美术馆季”,这12年里,国内陆续开放了很多优质的美术馆和空间。我觉得这是个好现象,说明同行们都在摸索。星美术馆虽然刚起步,我们也同样在尝试。就运营来说,我们会通过和公众的不断交流,针对自身的研究进行校准。关于具体的路径和方法,我们会根据每年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导向观察去推进。我相信,只要是还活到今天的美术馆,就依然在尝试从非西方完整系统模式的社会环境中,去寻找本土性的、健康有机且具备有效认知度的机制。



上海星美术馆外景



Q=

这么说来,请问新开的星美术馆怎么启动“造血机制”?比如,展览的票价界定在什么范围?您如何看待如今普遍高昂的民营美术馆票价标准,对于普通工薪阶层的消费门槛所可能造成的压力?如何在保持吸引参观流量和参观粘性的前提下,不会因为门票价格而丢失观众?星美术馆有免费开放日吗?



=A

我们有门票制度。本次开馆展第一季的成人通票为单次参观 200元,这个价格的设定也是我们基于这样一个具备国际水平的高质量展览的一次尝试。学生、团体票和家庭票等等,都有相应的折扣制度。我们还对老人、儿童、军人等特殊群体免票 。由于我们在去年12月30日开馆的时段处于社会面最混乱的时间,而到现在也刚开馆一个月时间。所以很抱歉,很多的管理制度都在完善过程中。我们将会设置免费开放日、免费讲解日和免费的公教日。


我觉得,观众维护是一个过程。美术馆是一个品牌,需要一段时间去形成一批相对粘性较高的观众,不是一蹴而就。目前,从开馆到现在,即便碰上疫情和新年假期,星美术馆的参观人流和活跃度依然保持着较高的频率。当然,我们也比较冷静和客观。首先,这是一所新开放的场地。其次,它的场馆是一位建筑大师的作品。再次,它位于西岸滨江的优质地段。所以,目前的参观热度很高。针对保持客户粘性的问题,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增强星美术馆品牌的机构印象和大众认知,比如通过社群建设、客户回访、周边产品的传播等等。



上海星美术馆公众参观现场



Q=

除了国内艺术家之外,展览“开启START”中还引入了不少国外艺术家的优质作品。请问,您如何看待疫情所导致的“逆全球化”对国际当代艺术趋向的影响?星美术馆在去年底的开馆时间刚好处于旅行政策开放之际的峰值转折点位,请问您认为它意味着什么信号或者趋势?你们的内容策略也会随之发生转变吗?



=A

我相信,谁都没有预料到这个疫情会延续三年之久。在政策放开的前一天,我们都还没有意识到,换句话说,又是三年之短。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判断可能持续三个月,或者三百天。但是很快,全民进入了戴着口罩并不断需要实时检索健康码的生活常态。这些都对公众参与美术馆事业的程度有着重大影响。但是,如果从史观的角度去判断,我建议将这个事件交给时间。且行且看,在一个时间节点之后,再回头判断当时的星美术馆开馆,看它对于当时的时代而言,是否具备积极的影响力和意义。


在政策放开之前,我们是以一座处于疫情中的美术馆标准去筹备的。星美术馆配备了全部的专业技防,包括每日监测的报备系统。突然放开之后,很多设施都不需要启动了,包括检测门禁和检验模块等卫生配备。当然,这对我们来说,依然是个意外的惊喜。所以,即便在疫情期间,我们同样没有中断过就内容规划来和国际同行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行动。当代艺术的交流本身便是植根于人类纪讨论范围内的,不该受到当下的政策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剧烈影响。“当代性”这个词无论在西方系统还是中国系统里,都还保持了相对一致的步调。建设一座当代艺术馆而不讨论全球格局,也并不现实。政策放开对美术馆来说,应该是成本更加可控,流程更加便捷,而交流本身则是没有变化的。



上海星美术馆公众参观现场



Q=

尽管美术馆界有退潮有关张,但近年,来国内各地依然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美术馆,且它们的定位和方向都不尽相同。请问在满月之初,星美术馆所举张的旗帜(定位和特色)是什么?



=A

星美术馆在公众号的拖尾总会突出一段话,可以说是我们的旗帜。这段话就是“星美术馆保持独特的研究视角,认为艺术始于人类之始,终于人类之灭,并由此引申出关于艺术、艺术家、艺术与政治、社会、自然形态等一切关系的研究。星美术馆坚定地站在中国历史文化和人类个性这一边,推动先锋、独立和思辨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现场。”我们认为,美术馆除了展览和文献的生产这些物质化事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发力点,就是“思想的制造现场”。美术馆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展示空间,也是一个有立场的机构。很难说星美术馆和其他场馆有多少差异,我们也不想将自身定位在某种单一切片的方法上。因为所有的区类都是暂时的。正如上述愿景所言,只要我们站在中国历史文化和人类个性的位置上,始终保持着美术馆的本土性、先锋性和思考量,那么我相信,星美术馆自然能够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笔者按:


确实,在热议美术馆生态内部“差异化定位”的问题上,是找全还是找偏,还得基于机构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功能格局。“同质化”这个词也从未有过趋向绝对的比值。从行业观察来说,星美术馆开馆后的运营表现,或许才是该被放在公众视野中去不断检验的课题。来自其宏观的立场、多样性的研究和跨越国别的人际关怀,或许正是缔造一种文明互鉴的基础。


冬不敌暖,春风已至。祝贺星美术馆满月。



本文作者

张婷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艺术学理论博士,策展人,写作者。




相关阅读

在艺术机构云集的上海西岸,一家新的美术馆如何开门迎客?

工业遗存以“星美术馆”的艺术机构身份向公众敞开了馆门。




编           辑

人           员

_

Editorial   Board


撰文、编辑

张婷


版式设计

Alien


图片致谢

星美术馆



_

本文为《99艺术网》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告知转载事宜,侵权必究。

“小魏”是怎样变成“老魏”的 ——关于魏光庆

他们眼中的2022→2023

艺博会之外,艺术家王智一看到的新加坡和泰国当代艺术

一个时代一个场所,为何要到东京去看席勒?

马六明谈芬-马六明

2023艺术圈很忙!全球艺术之旅从哪里开始?

开工大吉!请用这十本书打开新的一年

愿艺术光焰,点燃照亮你心中的勇气与梦想!

马轲:全球化是另一版本的“西游记”

在这个窝儿,大咖们席地聊艺术

新加坡会掀起东南亚当代艺术市场的巨浪吗

杜曦云 : 我希望看到好作品


点击图片关注 @ 99 ART 公众号

获取更多当代艺术

资讯&观点&收藏知识


Copyright © 2023 99AR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