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立国, 冯鹏达|从学科建设到学科治理:基于松散耦合理论的考察

李立国, 冯鹏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06-09



本期 · 精彩

新刊速递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2期目录

特稿

朱旭东 李秀云:论儿童全面发展概念的多学科内涵建构

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

肖绍明|劳动教育的文化研究

祁占勇, 杜越|什么是好的教育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

基础教育

张文明, 陈嘉晟|中小学生肥胖问题研究:校际差异及时间分配表征

李臣之  等|“品德与公民”课程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国家认同?——基于澳门中小学生的实证调查

薛海平, 师欢欢|起跑线竞争:我国中小学生首次参与课外补习时间分析——支持“双减”政策落实的一项实证研究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网

可下载本刊各期文章PDF全文

也可在线阅读本刊各期文章的XML格式全文


从学科建设到学科治理:基于松散耦合理论的考察

文 / 李立国, 冯鹏达


摘要:在松散耦合机制下,不同学科发展既保持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又保持与组织的互动关系。松散耦合机制保护了不同学科采用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举措应对环境和追求合法性。松散耦合型学科治理有利于应对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碎片化,顺应了大学组织特性和学科发展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创新。学科治理中的评价评估、资源配置等应按照不同学科规律与特点进行,体现不同学科特色,避免用统一机械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科。同时,应通过共享价值和组织文化建设加强学科的耦合性,促进学科整体提升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松散耦合 ; 学科治理 ; 组织目标 ; 整合



李立国,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全国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奖、明远教育奖等。



一、从学科建设到学科治理

二、松散耦合机制与学科治理

三、松散耦合理论视角下的学科治理方式

四、松散耦合视野下推进学科治理的政策建议



      大学本质上不是典型的理性组织系统,而是具有松散耦合特性的组织。科森提出大学是松散组织(loose organization)。科恩和马奇将大学称之为“有组织的无序状态”(organized anarchy)。韦克则将大学这样的教育组织称为“松散耦合组织”(loosely coupled system)。伯恩鲍姆在《大学运行模式》中专门分析了大学组织结构的松散联合特征及学科与学院运行中所呈现出来的松散耦合样态(罗伯特•伯恩鲍姆,2003),不同学科彼此之间具有相互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可谓是“松散耦合、并排而列的专门化细胞”(伯顿•R•克拉克,1994)。在大学学科治理中,尤其是“双一流”学科发展与治理中,可以考虑以松散耦合机制为基础,增加制度弹性和治理空间的多元化,在高度分化和低度整合的制度设计与治理体系中推进学科治理现代化。


       从社会科学的理论出发,存在着三种形态的治理结构,即脱耦结构、松散耦合结构和紧密耦合结构。按照上述划分方法,大学学科治理的权力结构形态属于松散耦合结构。“松散耦合”是指大学组织与学科、学院之间,各个学科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非强耦合,而是一种相对不显著的弱耦合关系。在此种关系中,大学组织和学科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密切的互动关系,二者之间的联动相对滞后。学科治理的“松散耦合”特征首先体现在“耦合”上,其次体现为“松散的弱关系”上。大学学科治理是“有效耦合”和“松散的弱关系”的结合。


一、从学科建设到学科治理

       何为学科?学科(discipline)起源于中世纪,来自于拉丁语的disciplina,含义是对于“门徒的教育”。《牛津词典》对学科有三种定义:一是为控制或者纠正行为所实施的惩罚;二是旨在塑造品格和思想,以培养正确行为的教学或教育活动;三是知识分类。从词源看,学科最早的含义是对于学生的教育、规训、训练与惩戒等,以使学生达到某一学科的行为规范。华勒斯坦在《学科•知识•权力》一书中指出学科代表了知识与规训两种含义,指出大学通过学系建立起制度化的专业组织、专业期刊和评价体系等,这一过程也是各个学科分门别类地划分知识的过程。华勒斯坦认为,学科有三重含义:一是学术范畴,即一种明确的研究领域;二是制度化的组织机构;三是文化(华勒斯坦,1999)。


      为什么要由学科建设推进到学科治理?学科是大学实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现代大学的立学之本、教学之基。在我国,既有学科,又有学科建设。学科是指知识分类的体系,即按照一定的学术标准将人类浩如烟海的知识积累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学科建设是指开展知识活动的组织,提升学科知识生产与传播能力。前者强调的是学科的知识形态,是作为知识体系的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后者强调的是学科组织形态,是指如何通过人财物等要素以及组织建设提高学科发展水平。从高等教育发展看,西方国家有学科一词,而无学科建设一说。而我国从不同的层面确立了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等所谓的“重点学科建设”,并从人财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实施了各种人才类型的人才工程,建设了各种层次的学科平台、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建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何推进学科建设?从目的看,是推进学科融合一体化发展?还是各个学科孤立发展?抑或是各学科有机结合的发展?大学是由不同学科组成的,各个学科有着自身的知识特性与话语体系。一方面,大学各个学科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并不是没有联系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学各学科之间又不是雷同发展的,各学科要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由此,学科建设的目的应该是推进学科之间的有机发展。现有的学科评价体系与资源配置方式,强调了统一的目标与指标体系,缺乏对于各学科不同特点的体现,最大问题是各学科都以学术发表为导向,没有体现各学科知识生产与传授自身的特点。同时,各学科以评价指标和绩效为导向,缺乏合作与交叉融合。实际上大学内部的各学科更大程度上是孤立发展的,是缺乏有机联系的。学科评价、资源配置与政策导向属于治理范畴,是当前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为使学科建设达到预期目标,有必要从学科建设推进到学科治理,从治理视野把握学科规律与推进学科建设目标。


       从学科建设到学科治理,也是学科发展的目的与需要。我国高等教育语境下的学科与西方话语中的学科有很大差异,我国的学科更代表了学科发展的布局与资源配置、人才队伍建设等,所以学科发展不仅关系到学校发展,更关系到学科布局与发展水平是否同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否能培养合格人才与产出优秀科研成果服务社会发展。《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明确提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这三个面向,涵盖了我国一流学科的发展定位,一流学科建设不仅是学科自身学术规范的加强,学术训练的改进,更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进步对学科布局与发展水平的要求。所以,学科发展的目标是服务国家与社会发展,而非单纯学科自身的改进。


      从纯粹学术意义上讲,学科治理就是关于学习与研究某一方面知识的规则与行为的训练,更多的是教师或者学者自身的事情,所以有的学者把学科治理理解为教授治学的实施途径,是学术权力的范畴,是学术管理的主要方面。但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话语中,学科更多体现为知识体系的划分以及与之相关的学科布局、资源配置、人才评价与薪酬、成果评价与奖励等,社会意义上的学科如何布局与发展的事情,已经不再局限于学科规则与规训等内部的学术训练的范围。所以,我国高等教育界所说的学科建设更多体现为与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配置、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科布局等。学科建设本质是管理活动在学科发展领域中的具体实践,是采用行政管理方式对高校中与学科相关的一切事务与活动的规划、管理、评价与调整等。传统的学科建设优势在于可以集中人财物发展某些学科与领域,可以更好地反映学校主要领导关于学科发展的思路,可以有效地在某一时期实现学科建设的目标。但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第一是表现为一种行政本位的管理模式,建设一个新学科或者淘汰一个学科,抑或对于某些学科的发展如何调整与合并等,均缺乏规划、论证、协商等程序,多是因某些主要领导的意见、喜好而定。第二是管理思维盛行,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科的定位、成果体现形式与评价标准的不同,更多是用同一套价值标准衡量与评价所有学科,导致学科发展的同质化问题突出。第三是学科建设本来是学术管理事务,但是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化的单向度运行方式,通过“科层式”的行政体系来开展相关活动以达到相应目标,助长了高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


二、松散耦合机制与学科治理

      学科治理的目标是什么?学科治理从本质上讲就是尊重知识生产、创新与传播规律,促进学科发展。为此,需要在高等教育的评价评估、资源配置与政策导向方面体现各学科的不同境遇与特点,不是用统一的指标与标准衡量评价各学科,不是用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同时,在大学内部,学科治理也需要促进各学科的有机合作与交叉融合,既不是目前的各自没有联系的孤立发展,也不是行政化的院系合并和学科组合。


       以何种方式推进学科治理?大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科与大学组织尤其是行政组织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主要通过学校治理权力结构的嵌入来实现,学科与学校组织目标与权力之间存在着相互认同、嵌入、衔接、适应和依赖等互动关系,形成了包括价值、资源和机制等治理模式生成的空间与渠道。但是,这种耦合关系是松散的弱关系,在学科发展中,教师对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具有广泛的解释权和控制权。学科治理的关键问题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够理解和评判。大学组织依靠严格的权力等级结构难以对学科进行严密的协调和控制。


      “耦合(coupling)”这一概念最初在物理学、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和机械工程等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后来被移植到包括高等教育研究在内的社会科学领域。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共存于一个系统或结构中,这些个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的相关关系。存在耦合关系的单元能够通过相互作用、相互调适,最终使整个系统得到结构及功能上的优化(表1)。“松散耦合”源自行为科学,后来成为组织理论的一个概念术语。格拉斯曼提出松散耦合是处于紧密耦合和相互独立中间的一种状态,松散耦合表现了系统的一种存续性,它可以使系统在面对特定的输入时保持相对稳定。韦克将这一概念引入教育管理领域,他视教育组织为一种松散耦合的系统,并认为教育组织系统中的要素是相互响应的,但又保持了其自身的分离(Orton & Weick, 1990)。松散耦合系统并不是一种有缺陷的系统,它是对持续变化的环境的一种社会的、认知的解决方式。松散耦合可以使组织在保持标准化、合法化、正式结构的同时又使其具体的活动可因情境而异。松散耦合指一个系统中的要素既是响应的,又保持了其自身的身份在物理与逻辑上的分离。松散耦合适用于一个系统的整体表现和其内部要素的特征同时存在,系统不因其功能分散于各个要素而失去核心,要素也不因融于系统而失去特征的情境。

      大学是典型的松散耦合组织。大学学科之间的关系体现出鲜明的松散耦合特性。在各个学科发展中,利益表达与协调被视为是固定的问题。在松散耦合结构中,人们和子单位能够对彼此负责,而不依赖于正式的权威或规定的角色行为。组织成员被赋予了一定的自由,而不是将权力强加给他们。运用松散耦合机制分析学科治理是适合的,其理论能够解释大学各学科的相对松散耦合关系,也能够为学科治理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学科治理的松散耦合机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科之间的关系是松散耦合的,不同学科之间应该既有合作又相对独立,同一学校的学科之间不能“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现代学科与新知识大都在交叉中创新发展,只有交流、合作才能促进学科交叉发展,才能推进科学研究,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是,学科交叉不代表学科组合与学院合并,因为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研究范式与发展规律,有着不同的境遇与目标导向。所以,学科之间采用松散耦合的治理方式是比较合理的。第二,大学的学科、学院与学校行政部门之间也是松散耦合的治理关系。学科治理的话语权在教师,但是资源配置与政策支持等权力却在行政人员手中。教师与行政人员需要在学科发展中合作而不是彼此对抗。行政人员更多代表的是社会需求与政府意志,教师更多是从学科本身出发看待问题,双方的松散耦合是互相回应,而不是追求彼此高度一致(或者是行政人员必须听教师的意见,或是教师必须服从行政命令),也不是彼此的脱耦机制,互相之间没有交流与合作。第三,学科治理中的评价评估、资源配置等应按照不同学科规律与特点去进行,体现不同学科的特色,避免用统一的机械的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科。学科评估与资源配置要有利于学科交叉,有利于不同学科发展,有利于学科跨界与企业的合作。“双一流”建设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为中心、为依据,这是目前的既定政策,但是在强化学科评估和学科建设的同时,对于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和以应用为导向的问题研究并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学科治理就是要按照松散耦合的规则,既重视现在倡导的学科导向,也要为学科交叉融合和以应用为导向的问题研究提供政策空间。


      松散耦合型的学科治理具有四点优势:首先,大学中存在大量的学科构成的专业化组织,且这些专业化组织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在松散耦合机制下,不同学科发展既保持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又与组织保持互动关系,自主发展的同时会推进持续性的变革以追求合法性,即部分满足大学组织目标的要求和学校领导的指示,这既符合学科发展规律与学科现状,又能够有序推进大学组织目标的实现。其次,学科之间的松散耦合机制有利于应对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碎片化。现代大学组织规模庞大,功能多样,结构多元,是一个典型的高度异质化组织体系。作为高度异质化的组织,不同学科在面对外部机会与挑战时的状况不同,发展机遇不同,内部对于不同学科所采取的支持政策与条件不同,面对这种碎片化的环境,不同学科所采取的发展策略不同。大学学科的松散耦合机制保护了不同学科采用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举措应对环境和追求的合法性。再次,学科之间的松散耦合机制顺应了大学组织特性和因果的不确定性。传统组织理论假定大学组织是个理性系统,具有明确的目标、严密的控制结构和协调一致的组织活动,强调必须依靠明确的目标、刚性的制度及缜密的治理体系。但大学是一个学科高度异质化的松散组织,手段与目标之间不再是一种因果决定关系。大学组织目标只是各个学科的一系列不断变化的发展成果的松散联合,大学组织目标实现的整个过程由此呈现出诸多不确定性。作为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途径,大学制度与治理的目标、举措与手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李立国,2018)。学科治理的制度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也是灵活而有弹性的。最后,学科之间的松散耦合机制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创新。大学的每个学科保持了其独立的身份,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分离性,这比紧密耦合组织能够提供更多独创性的发展方案与办法。其影响具有弥散性,不同学科之间、教师群体之间较少会因某一学科或教师群体的变化及改革而直接影响到另一学科或教师群体。学科之间的有效隔离机制可以对部分问题进行封闭解决以保护整体,而紧密耦合的组织系统中,某一学科的失败可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发展。


       松散耦合机制的重要意义在于提供了解决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冲突、矛盾与二元对立等现象的一种路径。其独特之处在于既不强调对冲突的消除和融合,也没有利用制度理论中脱耦的方式,而是采取了一种辩证与包容的解决方式。其在应对外部制度压力时提供了将寻求外部合法性与组织内部实际运行进行松散耦合的方式,在组织内部又提供了规则与惯例的松散耦合、特定绩效指标或测量方式与组织目标的松散耦合、物理上的沟通平台之间的松散耦合等一系列的机制与模式。


三、松散耦合理论视角下的学科治理方式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不同学科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不一样,不同学科在院校“双一流”建设中的需求和定位也不同,为分析我国“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学科治理方式,我们把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学科定位分为战略性一流学科、保障性学科、稳定性学科和竞争性学科四大类。这一划分有别于传统的学科门类划分。传统的学科划分多基于知识的类型、属性和特点,诸如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硬科学与软科学,理科与文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与艺术学,等等。本文的分类方法主要强调不同学科在院校学科治理特别是“双一流”建设中的不同定位、功能与作用。


      以竞争机制和政策保障为横纵坐标轴,形成如图1所示的“双一流”建设院校的学科定位类型二维四分图。第一类是高校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一流学科,这是资源投入最多的也是最具竞争性的学科,也是各所高校全力保障的传统优势学科,最有机会发展成为全国高等教育甚至全世界高等教育中最具竞争力的一流学科。第二类是保障性学科,也是基础性学科,包括公共教学的相关学科,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公共英语等,这是学校必须保障的学科课程;即使高校觉得没有什么优势,但是必须保障这些学科的发展,因为这是高等教育教学的最基本需要。这些学科的发展目前来说也是比较稳定的。第三类是稳定性学科,这是一种社会需求旺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比如经济类学科、管理类学科、法学类学科和传统工科等,相对而言招生量很大。稳定性学科对高校发展来说,可能不是优势学科,也不是特色学科,但是这些学科招生量特别大,市场需求比较大,充当着招生大户的职责,同时也是学校教师队伍中占比人数比较多的学科,因此学校也要进行保护,也不能掉下去。第四类是竞争性学科,包括新设学科、社会需求不旺盛且发展潜力小的学科,这些是可有可无的不具备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学科,事实上是一种弱势学科。


图 1   “双一流”建设学科定位类型二维四分图


       因此,院校对学科的不同定位类型意味着需要考虑如下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资源配置的标准与合理化。不同学科的竞争机制和政策支持力度不一,资源配置的地位也不一样。有限的资源如何向一流学科建设倾斜,如何平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之间的矛盾,如何发展一般学科与弱势学科,如何进行交叉学科建设,这些都是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和学校发展目标相关的发展机制。大部分高校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考察各个高校下一步的“双一流”建设方案,更多是规划学科发展如何进军一流,但是各个学科发展背景不同,与学校发展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无论是学校的一流建设目标还是一流学科建设,二级学院都是推进“双一流”的关键部门。基于这一考量,我们问卷调查了来自60多所高校的565位二级学院的院长,对于“双一流”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他们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565位二级学院院长中来自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145位(占比25.66%),来自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269位(47.61%),非“双一流”高校的151位(26.73%);来自部属高校的364位(64.42%),地方高校的164位(29.03%)。与此同时,我们还深度访谈了15位院长并收集整理了9个二级学院的相关案例。本文将问卷数据、访谈与案例资料相结合,将松散耦合理论与调查资料相结合,意图从理论视角分析学科治理的目标与特点。


      1. 松散耦合将寻求合法性的符号展示与组织中实践层面的活动整合起来。学科发展要尊重自身发展规律,即有所谓的入主流问题,又要与学校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有所契合,即所谓的服从学校一流建设目标与服务国家战略的问题。松散耦合系统的本质在于其要素既是联系的,又是分离的。要素间确定性的联系是其耦合的特质,而其独立的存在使其具有松散的特质。要做到二者结合,就是要寻求合法性的符号展示与实践层面的活动的松散耦合。学校不能完全按照发展目标去要求学科如何改进和发展,学科本身也不能完全无视学校的发展需求,二者的妥协与相互结合就是所谓的松散耦合。


       例如,一位理工类重点大学的法学院院长说:“每个学科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每个一级学科都有不同的发展规律,每个研究点也有它的发展规律。内涵发展要追求特色、追求差异,但我们不能违背最基本的学科规律。”他们的法学学科在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国际法、刑法等8个二级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在人工智能和信息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在法律与科技交叉融合过程中,重点瞄准了智能科技法律方向,重点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网络科技等智能科技与法律的交叉融合,培养法律教育科技特色的高层次国际化的人才。这一特色可以说树立了当今我国法律教育科技特色人才需求的标准,也得到了行业学界的高度认可。一位农业大学的人文社科学院院长说:“我们经常会遇到社会人士问:‘你们农业大学还有社会学和传播学?’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农业大学的社会科学到底应该怎样去发展,我们的学科学术如何进行人才培养。”这位院长认为在强调特异性、差异性和针对性等办学特色的同时,要将学科自身发展与学校主流学科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相融合,找准切入点。近年来该院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国对外援助的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绩。2016年11月该所大学的社会科学总论首次进入世界ESI前1%,是中国内地高校中第18个社会科学总论进入ESI前1%的高校。


       对于“双一流”建设资源配置,院长们认为应该向重点建设学科倾斜。其中,认为应该投向重点特色学科的有321人(56.81%),新兴交叉学科的176人(31.15%),基础学科的150人(26.55%),应用学科的97人(17.17%),其他的9人(1.59%)。二级学院院长的认识与“双一流”的学科发展方针是一致的,亦即发展重点特色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才符合要求。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非一流学科发展不可能完全照搬一流学科的发展战略,他们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保持松散耦合关系。给予这些学科一定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按照学科规律发展这些学科,也有利于按照学校发展目标去要求这些学科体现自身发展特色。


       2. 松散耦合机制将特定的绩效指标或测量方式与组织目标相分离。组织中的松散耦合有两大类。一类是组织本身在物理空间上的分离、认知图式与行为范式的差异、目标的冲突造成的自然存在的松散耦合。比如多校区办学造成的物理空间的分离,合并高校中存在的不同利益与对于发展目标的认识的差异,这类松散耦合的存在会造成组织中的各种冲突与矛盾、效率的低下及组织一致性的损害。对这类松散耦合应有意识地强调耦合,弥补松散带来的不足。另一类是出于突破控制的目的而演化出的松散耦合,如新出现事物对原有制度惯例等的反抗,组织实际运作应对外部的制度压力以追求合法性等。这时要强调松散,而弱化耦合,即需要对其进行精心设计与实施。学科评估和绩效考核具有刚性特点,面对不同学科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应该弱化耦合,强调松散。


       例如,一位艺术类学校的二级学院院长说:“北师大的戏剧与影视学排在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前面,综合性大学靠论文、课题等,这种评价指标体系是否合理?”另一位院长认为:“艺术类学科不能说发多少论文,要看有多少创作,办了多少展览。遵循学术的规律,不要搞短平快的事情。”一知名音乐学院院长说:“‘双一流’建设最终要解决学科发言权的问题,音乐学院走出去,在美国高校开设中国民乐,融入西方主流教育体系。在‘一带一路’国家推广和传播优秀文化、歌剧与演出等,展示中国的先进文化和有感染的文化,提升音乐话语权。”艺术类高校凭借特色发展自身,是对传统“一刀切”的评价体系的抵制,这需要松散耦合的自主空间和发展机会。


       3. 松散系统的耦合满足来自组织目标的冲突需求或履行不同的职能。大学组织的成功发展通常都伴随着一种战略性的模糊信息的呈现,这有利于激发组织中对发展前景与目标的多种解释。这种战略性的模糊信息对松散耦合型组织的发展尤为必要。只有包容大学内部多种解释、理解学科的存在,才能以更大的灵活性去包容不同学科的发展和重组各种资源以满足学科的需求,才能使制度环境中处于弱势的那些学科组织通过延展来自学校领导的信任以获取一定的发展空间,使得学科仅进行局部变革就可以有效解决与组织目标的冲突,从而获得学科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大学组织中的合法性。


       二级学院院长在评价如何对待弱势学科时,选择“加大扶持力度,寻求新突破”的有316人(55.93%),选择其余选项的分别为“与其他院系合并”(34.51%)、“直接撤销”(10.09%)、“其他”(4.07%)。可见,超过一半的学院院长认识到弱势学科如要在学校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新的突破,不能继续走老路,无所作为。还有约44%的学院院长认为应该合并或撤销弱势学科。从现实情况看,很多高校的弱势学科已经被撤销了学位点,无法再继续招生,被迫和其他院系合并。所以,对于一般学科而言,必须改变学院的发展目标与战略,争取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注重能力提升,争取创设声誉。


       以自动化专业发展为例。有理工类学院院长在访谈中说:“第一类是清华大学这样的高校,无论是办学体量和实力还是条件保障和学校声誉,其他学校都无法比拟,这类学校可以引领前沿;第二类是和行业结合比较紧的高校,包括浙江大学、东北大学与中南大学等,注重特色培养,在过程控制应用这一领域能站得住脚;第三类是国防特色高校,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等。因此,普通的高校如果想发展自动化学科,寻求新的突破,就只能走交叉学科的路子,找新的增长点。”又如护理专业。全国250多所学校都有护理专业,但生源差异很大,“双一流”高校的生源质量会比较高。然而,这就造成很多时候学生到北京大学读护理学并不能安心学习这个专业,而主要是为北京大学这个学校招牌。由于服务对象不一样,这些大学的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的一流目标有所冲突,如果要发展护理专业,就需要采用松散耦合机制。


        4. 松散耦合的直接效应是可以导致学科模块化、必要的多样性和发展自主权。松散耦合系统的本质在于其要素既是联系的,又是分离的。要素间确定性的联系是其耦合的特质,而其快变的、不确定的、独立的存在使其具有松散的特质。认识到学校学科治理中存在的松散耦合的普遍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不同措施,使各个学科能够按照自身规律发展并减少管理的负面影响,是基于松散耦合视角分析学科治理的重要基础。


       一方面,“双一流”建设中学科治理呈现出学科模块化和差异化发展特征。例如,地方师范大学的生物学想在各个领域都做到世界顶尖,直接和清华、北大竞争,这是没有优势的。但是他们可能在某些领域、某个方向错位发展新的特色。据访谈,某地方师范大学学校经费充足,地理位置优越,该校“拥有昆虫化石30万件,已经超过了大英博物馆”,研究团队“发现了最早的拟态生物,复原了最早的昆虫生命,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PS、Nature等刊物上”。此外,该校以“极端逆境的植物学研究”为特色研究领域,他们采集的标本是全世界最多的,其研究成果非常有特色,并在世界相关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力。这就是学科专业松散耦合发展很好的案例。又如,对于医学类院校如何发展外语专业,和普通院校有何区别,学校应该给予什么支持和自主权等问题,某中医药大学进行了有益探索。该校将中医药与英语专业深度融合,改成中医药传播方向,很多家长觉得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医药传播很吸引人,在一些高考开展以专业志愿报考试点改革的省份,其招生专业2019年在某省招生中该专业名次排在了690名,高出很多“双一流”名校。在人才培养体系上,该专业医学类学时学分的三分之一跟医药类的课全部打通,只要有兴趣就可以去学,资源共享,交叉复核,同时促进了专业自身成长。在科学研究上,学校变“纯粹的语言研究”为“中医药经典著作外译”,在交叉研究中产出了很多不错的成果,包括中医药术语、中医药法与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等。


       另一方面,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学科发展在耦合中保持了一定的自主权。二级学院院长普遍认同“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与要求。他们认为,一流大学建设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95.4%)、完善治理制度(83.72%)、提升学科科研影响力(82.48%)、提高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78.23%)与提升国际影响力(77.52%),这与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是吻合的,特别是学院院长认识到人才培养是第一位的,是“双一流”最重要的建设任务。以讲好思政课,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当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但如何更好地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教研结合做好既有水平又有特色的思政育人工作对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而言意义重大。例如东北地区部分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在注重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多渠道创新思政课,深入挖掘东北当地和学校自身历史资源,科研反哺教学,把东北抗联的精神融入课堂,真善美的要素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加强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以德艺双馨、真实生动为目标的思政课开设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由于每一学科都保持了其自己的独立身份,大学学科的松散结构比紧密耦合系统具有更多的应对外部挑战和提供创新方案的能力。创新最大的特征在于不确定性,体现在创新的各个方面,包括学院与学科发展的优势、人才的引进与使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与学校主干学科的关系等。学科之间的松散耦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自由竞争与有序选择过程,既利于学科建设的创新,又保障其得到有序的控制及与学校发展目标的吻合。


四、松散耦合视野下推进学科治理的政策建议

      1. 以不同治理机制推进学科之间的有机合作,科研合作更多鼓励教师之间的有效合作,人才培养更多依靠合作机制的行政改革。大学之所以是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而非单科的大学,是因为学科是知识体系的人为划分,而知识创新与传播、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是需要多学科共同进行的。我国大学的各学科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合作,更多的是孤立发展,这不符合学科发展规律,不利于学科创新与新知识产生。不同学科的交流既需要教师间的合作,也需要行政支持。


       从学术研究看,不同学科之间教师的合作是出于研究需要的合作,不是行政的“拉郎配”,也不是靠行政力量推进的所谓院系合并与学科重组,这些只会加剧不同学科教师因研究范式差异的互不认可和资源配置与评价引起的不和谐与“内斗”。学科、学院之间应该既有合并,更有尊重学术规律的分工。如近年来各个师范大学为了推进教育学科建设,纷纷成立了教育学部,从教育系到教育学院再到教育学部,学科覆盖面越来越宽,但是这种行政力量推动的合并是否推动了学科创新与知识生产,是否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提高了治理绩效,还有待时间检验。在师范大学成立教育学部、大搞学科合并的同时,一些综合大学也在做学院与学科分立,如北京大学将原来的环境学院一分为二,成立了城市与环境学院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将经济学院分立为经济学院与应用经济学院。不同学科范式需要不同的发展空间,故学科之间的研究合作不在于教师是否在同一行政所属的院系,而在于他们是否有共同的研究话题与合作意愿。因此,在学科治理中,一方面应为大学教师的学术合作提供平台与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不同学科在人才培养层面的合作需要行政力量的支持与推动,通过人才协同培养改革,实行学校之间、学科之间的资源共用与优势互补。


       2. 建立符合学科特点的、纵横结合的多元分类评价制度。从松散耦合理论看,评价的“松散”就是体现各学科的特点与不同,“耦合”就是体现学科间的有机关系,使学科评价具有共同的价值导向和一定的可比性。但是,当下学科评价评估的导向存在着学科的多样性、多维性及评价标准与方式的单一性、同一性的矛盾,将大学建设和学科建设混为一谈,抹杀了高校评价的丰富内涵,是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评判衡量大学。


       在对565位学院院长的问卷调查中,院长们比较集中反映的问题还是学科评价问题。有院长认为应该“明确‘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建立规范科学的‘双一流’学科评价体制,考虑学科与专业特色,突出内涵,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多元评价体系”;有的院长建议“多支持,少评估,少排名,排名是第三方的事,不是政府该做的”;还有的院长提出“避免‘华而不实’或唯‘帽子’评比”“一定要按学科的不同特点(至少要按照文科、理科2种)制订评估标准,不能完全一刀切!”“减轻横向比较评价,重自我评价、纵向对比,取消‘双一流’评审评估,以指标为导向会导致急功近利,出不了‘双一流’学校和学科,要给学科建设更多时间,让学校安心做好人才培养,让大学不要过于焦虑,让大家安静下来走内涵发展道路”。可见,现有政府主导的评价制度更多是横向比较,更多强调整齐划一的评价方式,制约了学校和学科的内涵发展。


       按照松散耦合理论,不同学科的特征不同,需要不同的评价指标;各学校的不同学科目标不同、发展态势不同,也需要不同的评价标准。学科评价亟待按照学科特点和发展实际,既要纵向比较,也要横向比较,建立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客观评价与学术同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具体而言,在学科考核评价的宏观指导方面,学科考核评价制度须体现高校与学科的差异性、多样性与复杂性;在考核评价手段方面,提升教师本人的参与程度,转变行政人员填表、学校审核考核、结果仅仅用A/B/C等级的简单定性等方式;在考核评价标准方面,扭转重量轻质的倾向,指标体系须全面反映学科发展实际与教师的工作,同时不宜太过复杂,避免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在考评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方面,不能仅仅实行奖惩性考核,须重视发展性考核,让发展性评估的理念深入人心。


        3. 建立学校与院系分工合作的、学术权力参与的资源配置方式。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党的领导和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现治理现代化。合理划分学校与院系权限,确保学校对学院和学科放权充分、放权到位。在资源配置中,注重发挥学术组织、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的积极作用,赋予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更大程度的自主权。要探索矩阵式、团队式、共享式、平台式等多元化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形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机制。


        在治理体系改革中,对于应该从哪些方面落实学院权力这一问题,有456人(80.71%)选择“人事管理权”,428人(75.75%)选择“资源配置权”,342人(60.53%)选择“学术管理权”,326人(57.7%)选择“财务管理权”,299人(52.92%)选择“教学管理权”。由此易见,二级学院院长认为在学院与学校的关系中,学校应该进一步下放管理权,放松管控,使学院能够按照学科规律和学院实际情况办院治学。院长们呼吁给予学校和学院一定的自主权,“给予学校更大的自主权,下拨经费要常态化、规范化,不要以各种项目或工程名目下达;主管部门少干涉,在目标、定位确立的情况下,依赖学校层面持续推动,让高校管理层安心于教育;设立多元分类评估体系,延长评审期限”;部分院长提出“大学内部治理机制很重要,学校与二级学院的权责划分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应将更多的管理权限下放到院系,加大院系单位的自主性”,应坚持“政府支持,学校统筹,学科主导,注重长远,强化学校规划发展自主权,设立‘创新发展路径’,试验宽松的项目资金使用等管理方法与机制,鼓励出‘新品’”,应“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尊重学术,尊重学者与学生,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注重差异化和特色化办学思路,创造稳定健康的学术氛围,让学科带头人发挥更大作用”等建议。


        4. 合理运用松散耦合与紧密耦合,通过共享价值和组织文化建设加强学科的耦合性,促进学科整体提升与组织目标的实现。松散耦合系统的存在对组织而言既是解决问题之道,也是未来问题之源。研究发现,组织中紧密耦合的结构有利于间断性的变革,而松散耦合的结构更有利于持续性的变革。研究还注意到,短期来看松散耦合对组织能带来益处,从长期来看则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对于学科发展而言,如果只有松散耦合,可能部分学科发展无法与学校组织目标相吻合,造成学科发展效率低下,各自为政,难以实现学校既定发展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摆脱传统科层制与控制的思维方式看待组织松散耦合的本质,采取相适应的治理措施。正如韦克所指出的,决定组织职能的并不在于松散耦合是否存在,而在于如何恰当地应用松散耦合与紧密耦合。松散耦合与紧密耦合分别在组织中扮演着互补的角色,二者的共存与互补才能保证组织的续存。应充分分析学科发展各个层面的关系结构,判断其中的关键与冲突,从而决定松散耦合与紧密耦合的使用,充分发挥其各有的特性,才能保障协同学科的自主发展。故学科治理要以松散耦合为主,必要时采取紧密耦合机制,通过紧密耦合机制,促进和实现学科各个层面重大的全局性的组织变革,如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薪酬待遇改革、资源配置机制改革等,这种全校层面的改革就会有力促进学科改革,这需要采用紧密耦合机制而非松散耦合机制。实践证明,这种人事制度和资源配置机制改革单纯在个别学科搞试点是不成功的,必须采用紧密耦合机制在全校层面实施才有实效。


       与此同时,大学组织并没有一套严格的管理与控制系统,而主要是依赖组织的共享价值和信念进行整合。虽然不同学科具有自身的学科文化,但从学校层面看,需要加强大学组织文化的塑造与共享价值观的培育(李立国,2019)。共享价值和组织信念不是一套强制的制度设计与治理规范,而是依靠组织成员的自觉与自律。从某种意义上讲,观念的力量比指令和规则更强大。因此,必须理解大学组织的这一特性,在克服松散耦合机制带来的负面影响时,应善于运用观念、价值和组织文化来协调大学的组织活动,促进大学组织目标的实现。


       总之,学科治理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要更加注重学科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供给,促进国家宏观制度尤其是评价制度改革与高校内部治理改革的政策协同和双向互动。高校学科治理改革的广度深度,首先取决于国家宏观政策所给予的空间。当务之急是加快推进评价制度与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步伐,特别是以 “破五唯”为导向的制度改革;明确界定政府和高校的职责权限,下放高校办学自主权;高校加快治理现代化改革,学校要向学院下放学科治理权,学科治理要依靠学术力量来开展;改变目前学科评价单一与资源配置同质的倾向,改变学科之间缺乏互动合作的状况,改变依靠行政手段推进学科重组和院系合并的情况;建设起针对不同学科特点与发展要求的评价制度与资源配置方式,促进学科之间的松散耦合和有机互动。


(李立国工作邮箱:liliguo@ruc.edu.cn)


为适应微信排版,已删除注释和参考文献,请见谅,

如需阅读全文,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



上期回顾

特稿

霍力岩  等:中国高质量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教育评价

杨欣|教育评价改革的算法追问

俞蕖|大学评估何处去?国际评估在中国一流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制度化

时晨晨|美国基础教育项目效果评估经验何在?——基于25项高质量评估研究的主题文本分析

基础教育

耿乐乐|中国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的公平性研究——基于Gini系数和Theil指数的测算

成刚  等|“望子成龙”有效吗?——基于亲子教育期望偏差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教育法治

张航|高校强制退学的制度审查与法治化匡正

中外教育史

田正平, 裴子卫|早期桐城派的教育主张与实践 ——以“桐城三祖”为核心的考察

国际对话

[美]南希•萨默斯  等 |写作何以成为哈佛大学唯一一门必修课程——南希•萨默斯与赫明珠、于海琴的对话


中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

生产与传播的策源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微信公众号 

ECNU_xbjk

本刊声明

        一、本刊对所有来稿不收取任何费用,也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为组稿。

        二、本刊严禁一稿多投,如因作者一稿多投给本刊造成损失的,本刊保留追究作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三、作者投稿请登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官方网站(www.xb.ecnu.edu.cn)。

        四、本刊联系电话:021-62233761;021-6223230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微信矩阵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网,可下载本刊各期文章PDF全文,也可在线阅读本刊各期文章的XML格式全文。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