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娱乐

一眼千年:风动,心动,情动——国话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赴陇采风侧记

人类敦煌,心向往之。


进入新时代以来,这颗镶嵌在丝绸之路上文明互鉴的明珠,正以贯通古今的力量,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敦煌文化属于中国,但敦煌学是属于世界的。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进步应负的责任。”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在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文艺工作者们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2024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法建交60周年,同时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新十年的起始年,中国国家话剧院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希望以“敦煌”这个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瑰丽窗口为题材,向祖国献上一份体现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庆典之作。


“受到召唤”四个字本身,意味着一股源自灵魂深处的能量。敦煌的召唤,是历史情怀的召唤,是文化使命的召唤,亦是心灵家园的召唤。在前期通过大量的图书、画册、影像等资料充分熟悉了敦煌的点点滴滴之后,近日,中国国家话剧院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主创团队终于踏上敦煌的土地,展开了为期数天的第一轮创作采风。



千年文脉,何以跃动不已?灿烂文明,何以青春永驻?在马不停蹄的创作采风中,主创团队一次次聆听敦煌的风拂过岁月,捎来动人心魄的答案。


“感觉自己像是跨越了千年时光,行走在历史的沃土上,感受着中华文脉的赓续,看见了一束延绵了80年的莫高精神的光。”身为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编剧、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感慨良深。这次敦煌采风,主创团队收获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也在身心与历史、大地的交融中,获得了难以言喻的精神滋养。


“历史的风”耳语:

这是一个激荡文化自信的地方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


历史的风,带走了时光的尘埃,在敦煌留下不朽的瑰宝。这些瑰宝,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融汇了全人类的财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


数天的采风中,从敦煌市博物馆、敦煌书局,到阳关、玉门关、鸣沙山、月牙泉,再到敦煌莫高窟,主创团队沉浸于璀璨的艺术宝库和壮阔的大漠风情,领略着触目所及的创造与延绵、交融与互鉴、繁盛与不朽。


张骞雕像     

  王维雕像


在莫高窟第323窟,“遇见”凿空丝路的张骞;在敦煌市博物馆,“遇见”再通西域的班超;在阳关,“遇见”劝君更尽一杯酒的王维;更在一幅幅壁画上、一个个展厅里、一处处遗址边,“遇见”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使节、僧侣、舞者……


他们说,这趟行走,犹如沐浴在历史的风里,只觉这“风”温柔翻动古老的篇章,那些饱经岁月磨砺却依然熠熠生辉的往事,化作商队的驼铃、边关的羌笛、沙场的号角、盛宴的乐舞,直抵耳畔。


“通过剧本上的台词去想象敦煌,和你真正走进过敦煌再去演绎,在舞台上的表演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观众看的也会不一样。”一路上,张艺兴有感而发。走在风声呼啸的阳关道上,他能想见边关的艰辛与将士的坚韧,不远处被风化地残缺不堪的烽燧,更显雄浑;置身于灵感源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藏经阁”里,他翻阅着珍贵的敦煌遗书,如获至宝,1900年偶然发现藏经洞的王道士,也是这般打开了神奇的“文化胶囊”;在敦煌莫高窟第61窟的《五台山图》中,“湖南送供使”的形象引起了张艺兴的好奇,万万没想到,敦煌和两千多公里之外的家乡湖南,竟存在着如此奇妙的联系,而敦煌壁画中的莲花纹,在湖南博物院也能看到……


张艺兴参观敦煌博物馆复原展窟

被敦煌文化深深震撼


主创们表示,敦煌的采风,抵达了一种全方位的“历史的通感”,持续被感动,不断有发现,总能被震撼。


“青春的风”欢唱:

这是一个传承文化薪火的地方


穿越敦煌千载风烟,《受到召唤·敦煌》是一个编织两代青年人生际遇与心灵共鸣的故事。青春的梦想、激情与奋斗,是这个故事跃动的底色。


“古老”的敦煌,也正是因为经过一双双年轻的手,于今天再展“青春”之姿:无论是借助多年不懈的文物修复助其“容光焕发”,还是虚实相生的“数字敦煌”把过去献给未来,又或是络绎不绝来到敦煌的年轻人……青春的风,在这里欢唱着动人的乐章。


在抵达敦煌之前,主创团队已经了解了很多老一辈敦煌人的青春故事。80年来,为了敦煌文化的赓续传承,以常书鸿、段文杰和樊锦诗为代表的几代莫高窟人从艰难起步、曲折探索到蓬勃发展,用无悔的青春,让沉积千年的莫高窟盛世重现,并孕育出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环境的困苦、无尽的孤独、工程的浩大,被老一辈敦煌人当成了“命运对于意志达成最彻底的考验之处”。他们相信,那份传承文明薪火的使命,恰恰可以唤起生命极大的力量和信念,并且创化出常人难以企及的奇迹。


和过去相比,敦煌如今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都要优越太多太多,但繁华都市的诱惑一直都在。更年轻的一代人,又是为何选择来到这里、留在这里?


在5月26日下午举办的《中国国家话剧院、敦煌研究院交流座谈会》上,主创团队向敦煌研究院的工作者特别是年轻人不断发问。


《中国国家话剧院、敦煌研究院交流座谈会》现场


一个个鲜活的答案,朴素而有力量。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小刚是湖北武汉人,2000年自武汉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后,在大学老师的鼓励下,来到了敦煌。这些年,他始终记着樊锦诗院长说过的话:“与千年洞窟相比,人的一生非常短暂,我们能在短暂的一生中与敦煌相伴,为保护莫高窟尽一份绵薄之力,就是极大的幸福。”


以前在同学群里,他是不被理解的对象;如今在同学群里,他是众人瞩目的存在。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学计算机出身,最近这些年,他愈发感觉到,在敦煌,可以令本专业发挥更大的价值,他和同事们能用最新兴的技术、最先进的设备,让全世界的人们“遨游”最值得惊叹的中国艺术。


今年春晚舞台上的《看动画片的我们长大了》,听燃了很多人。其中,“看《九色鹿》的孩子长大了,修复文物,成为敦煌的文物工作者”,唱出了敦煌文献研究所所长赵晓星的成长心路。《九色鹿》在童年种下的“梦”,让她坚定地选择了走向敦煌,并成为了敦煌学研究所的第一个全日制博士。


《鹿王本生图》画卷


怀着对历史、音乐、舞蹈的无限热爱,汪雪就这么“朝圣”般地来到了敦煌。这位从事丝绸之路乐舞研究的在站博士后感性道,“我特别喜欢音乐话剧名称里的‘召唤’,‘召唤’就是你心里的种子发芽了,本来不会说话的东西,用超越语言的方式,联系到了你。”


交流中,主创团队感受“大爱”,也聆听“小爱”——一朵朵绽放在大漠深处的爱情之花,因为历经过风与沙的洗礼,愈发鲜艳。


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韩卫盟清晰记得,自己是2003年7月14日,和爱人一起来的敦煌,“到了之后,有点打退堂鼓,但是爱人比较犟,她说她喜欢这个地方,她坚决不走,我也就跟着留下了。”


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副主任王慧慧,也是为爱而来,哪怕茫茫戈壁对她一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但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战胜。我研究院史,那么多比我厉害的前辈,面对更残酷的环境,都义无反顾,我能和他们一样守护敦煌,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都变得不一样了。”


沙漠中的树扎根在敦煌


前往莫高窟的路上,主创团队有一个特别的发现:莫高窟附近,绿树成荫。徜徉其中,满眼的苍翠,使人暂时忘却了这是在戈壁滩上。大家经了解得知,从常书鸿先生开始,植树就是敦煌人的一项传统。


余秋雨先生曾形容莫高窟:“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在主创团队看来,在莫高窟周围蓬勃生长的树木,就是莫高窟生命力的显性表达。在一代代的接力中持续壮大的青春之色,当属西北大漠最美的一抹晕染,它续写着人类对于文明的守护和希望。


“生活的风”轻吟:

这是一个推动文化创新的地方


“妈妈,您看见月牙泉了吗?”在月牙泉边采风时,田沁鑫院长给妈妈拨打了一个视频电话,让老人家来了次“故地重游”。


到敦煌前,田沁鑫院长已经不止一次听妈妈讲过敦煌有多美。当亲身走进敦煌,令她惊叹的,不仅是历史灿烂的馈赠,更因为今天的人们,正在这片土地上以艺术之笔饱蘸历史之墨,展开新的书写。


田沁鑫院长圆梦月牙泉


在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依托数字化资料制作的4K超高清宽银幕主题电影《千年莫高》和8K高分辨率球幕电影《梦幻佛宫》,给大家带来了极为震撼的游览体验。


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影像展示


这不仅简单意义上的数字影像作品,它是3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人才投入数字化保护工作的心血结晶。敦煌人说,他们全部的努力,就是与毁灭抗争,和时间赛跑,让莫高窟保存得长久一些,再长久一些。


对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就是让它们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融入人们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在敦煌采风的日子里,著名作曲家金培达,主演张艺兴,中国国家话剧院数字演艺融媒体中心负责人苏子航,数字演艺融媒体中心项目负责人李亚洲,导演高蕾蕾、赵志鹏、温琦,以及舞美设计王琛、灯光设计王琦、多媒体设计邹四维、舞美设计李晨曦等实力主创,随处都在感受着这座巨大的艺术宝库对创新创造的启迪。


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


“第一轮采风下来,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敦煌是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不同的艺术家可以产生不同的发现,激发多样的灵感,展开缤纷的创作”,此行,主创团队就敦煌莫高窟第254窟《舍身饲虎图》、敦煌莫高窟45窟“最美唐代塑像”、敦煌莫高窟第61窟上甬道的“十二星座”等,向专家们展开请教。不同时期的服饰、花纹、乐器、舞姿等,每每让人大开眼界。


著名作曲家金培达表示,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仙气飘飘的敦煌服饰,这很是颠覆了大家对传统中国服饰的认知。比如,除了大名鼎鼎的“飞天造型”,还有类似于透视装的服饰,这都是东西文化融合的产物,当年的敦煌,应该就是走在国际前沿的时尚T台,不得不为古人高级的审美和融合的智慧所折服。


采风中,张艺兴对壁画上让人目不暇接的乐器意犹未尽,他对一种叫“筚篥”的乐器尤为倾心,甚至开始询问专家现在能否购买到这种乐器,并表示如果可以,自己一定要认真学习,“这实在是太酷了!”


走进藏书两万多册、文创多款多样的敦煌书局,来一杯“敦煌1900咖啡”,以此纪念敦煌走向世界的1900年,并向新时代90后、00后的新锐力量致敬;在民俗风情和烟火气息迎面而来的敦煌夜市,品一口以李广杏为原料的特色杏皮水,让舌尖自带穿越千年的味觉记忆;来一回办理通关文牒、验牒过关的历史体验,也可以在全市多地收集不同的盖章,而每次盖章,都是与敦煌文化相遇的见证……这轮创作采风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将化作主创团队在未来的日子里潜心创作的充沛滋养。


主创采风感悟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苏伯民院长表示:“总书记提出,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受到召唤·敦煌》的创作,应该在指示精神的激励下,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向更广阔的空间,走向世界舞台。”


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永霞表示:“甘肃是文化大省,这座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太需要艺术家们的重磅宣介推广。我们热切期待能有更多选题聚焦这里,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共同为文化强国建设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因为风的摇曳,心随之跃动,情因之激荡。就让这敦煌的风继续吹,让那颗“种子”茁壮成长,绽放出绚烂的花。


文|光华锐评特约评论员 任宝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