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建时讯|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哪些方面的重大话语创新?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行动指南。


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阐述了文化建设的道理学理哲理,围绕巩固文化领导权、坚持“两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方面,形成新的话语表达。深入学习宣传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掌握这些新话语蕴含的思想理念十分重要。


一、巩固文化领导权的政治新话语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坚持和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一个重要话语创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战略新高度。


文化领导权并不是一个新词,它是政党权威的具体显现,体现了政党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文化领导权的内涵作了丰富和创新。文化领导权表现在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在显性方面,中国共产党是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力量,建立了完善的文化工作机构;在隐性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意识在文化领域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旨在增强中华民族的底气、骨气和志气。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文化建设,注重发挥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塑造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上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科学分析了意识形态主战场的情势,深刻把握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特点,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习近平文化思想回应了新时代如何科学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课题,讲出了许多新话语,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凝练了文化建设的新使命。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就是因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意识形态工作、价值观引领是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核心内容。意识形态事关旗帜道路、事关国家安全、事关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必须结合时代新特点不断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国家安全的堤坝才能筑牢,党的执政地位巩固才有坚实的文化基础。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是意识形态主战场”的重要论断,这为加强党的文化领导权提出了新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文化领导权突出表现在文化话语权,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是彰显文化话语权的关键。


二、“两个结合”的实践新话语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两个结合”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科学方法论。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要概念。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释了“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与理论要义。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这一论断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入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方法要义。


“两个结合”的新话语,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恢宏气魄,为理解中华文化的时代特色提供了宽阔视角。话语创新旨在推动实践创新,“两个结合”话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行动逻辑。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现代中国是古代中国的延续,忽略过去中国的思想缘起,就无法理解当代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的实践由来。


跨越时空而历久弥新,穿越长河而魅力无穷是中华文化绵延发展的事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了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两个结合”形成了彼此契合、互相成就、筑牢道路根基、打开创新空间、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内在机理。“两个结合”新话语阐述的系统思想,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新内容。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以坚持“两个结合”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面向未来探索理论和制度创新,要在深刻理解“两个结合”重大意义基础上,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华丽篇章。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学习贯彻这一要求,就是要发扬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决定未来发展方向。“体用关系”是困扰近代中国的政治课题,秉持不同救国方案的知识分子曾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旷日持久的争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两个结合”,就是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化解体用矛盾的思想武器。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新话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鲜明的目标指向彰显党和人民的宏伟志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提出的原创性概念,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并列形成新的文化使命,体现出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围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他精辟概括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他指出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他提出“七个着力”,为肩负新的文化使命确立了行动纲领。这些崭新话语揭示的思想表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源于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沟通着古代与现代,链接着昨天与明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推动文化建设的一座富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丰厚滋养。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新话语强调了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思想自觉,也强调了文明延续的实践共识。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肩负重焕荣光的文化新使命,必须坚持不懈努力推动中华文明的更新和现代转型,在文明延续的实践中引领中国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新话语是创新的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一系列创新的话语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接续奋斗中谱写更加绚丽的文化篇章指明了努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两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进一步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大意义。


(来源:上观新闻




近期热文

走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党建时讯|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于2024年1月23日至26日举行


机关动态|部印刷发行处党支部开展书香共建活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