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很抱歉,我没有成为你想要的那个孩子

雅君Yaki 雅君的好用分享 2023-07-05

这里有提升你幸福感的一切


我和我妈妈


01




丛虫的《女儿的选择》,是一本看得我深夜痛哭(不是修辞,就是100%字面意思)的书。


看第一遍时,我哭了好几鼻子。


等看第二遍时,我想,这次故事我都熟悉了,我可以不是从读者而是从创作者的角度,去学习丛虫如何拣选文字,如何排篇布局、起承转合了。


没想到,我又一次哭得溃不成军。


《今生是第一次》


因为丛虫所写的人物,实在太让人有代入感了。她能把不同代际的女性的所思所想刻画得精妙入微,不仅让你代入自身,还能让你跳出自身,看到妈妈以及妈妈的妈妈们在想什么


她让你看到女性友人之间的惺惺相惜,让你留心女性亲人之间深厚的羁绊。


02


书中写了三对母女。其中张文扬和刘昭娣这对,赚了我最多眼泪。


女儿张文扬迷糊邋遢,妈妈刘昭娣能干强势,“表达爱的方式太严厉”。这亲子关系很像我和我妈。


刘招娣的职业也和我妈一样,都是会计。当年,如果不是被我强烈反对,差一点我妈就让我也去学了会计。


《母亲游戏:她们的阶级》

书里写“刘招娣做账查账,开会培训学习,拼命工作,她还要顾自已换房子,带女儿…岁月如流就这么把一身的本事和精力都慢慢地交了出去。只有在姆妈眼前,她还是个孩子,还是个受了委屈会哭、会难过的孩子。


我妈也是这样过来的。白天车间上班,晚上自学考会计证,还经常要带着幼年多病的我四处寻医。她也只能在外婆面前流露孩子的一面。


书中写刘招娣退休后,又找了份工作,“张文扬对妈妈找到工作这事一点都不奇怪,向来她都认为即使天下的人都找不到工作,她老妈这种女超人也肯定会有工作的、她就是擦皮鞋都能擦出花来,能拿到擦鞋的诺贝尔奖。“


我看得先是笑,继而有点伤心。我妈妈不也是这样。从单位退休了之后,又找了个民企给人代账。她这么拼命,还不是因为想着贴补我。


我一说“不用了,我自己能挣,你不用操心。”她就会说“砖头瓦块也能垫垫脚呢”,意思是,她知道自己挣的那一点钱就像碎砖破瓦一样,起不到什么大用,但多少能有一点点用吧。就这一点点,她也觉得值


《一个母亲的复仇》


妈妈们太希望自己对儿女有用了。


我曾经大言不惭地跟她说,我不需要你帮我。结果,到了买房子的时候,将近一半的首付,还是来自爸妈的资助。


我跟一些在北上深这些房价惊人的城市买过房的同龄朋友交流,大家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惊讶点——“没想到工薪收入的爸妈,居然能攒出那么一大笔对他们来说是巨款的钱,给子女当(部分)首付款。”他们平时生活得有多节俭


这种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很混蛋。一边说,不要爸妈帮忙,一边还是拿着爸妈血汗钱建构自己的小家。


我后来把首付的钱还给爸妈。他们收了后说,这钱还是你的,我们就替你保管。下一句就是他们常说的:“我们老了,花不了多少钱。


《请回答1988》


在我看来,哪怕是年轻时候,他们也没舍得给自己花过钱。他们一辈子都是这么抠抠搜搜过来的


读书时读到这句“春蚕到死丝方尽”,我会觉得,与其说形容的是老师,不如说形容的是妈妈。


03


其实在书中这三对母女身上,我都能看到一点自己和妈妈关系的影子


比如,秦静姝和李云珠这一对,妈妈李云珠一辈子都是工作勤勉、道德感强烈的教师。而秦静姝则不想过妈妈那种虽正确却压抑的生活。两人相处起来难免摩擦。


《黄金年代》

书里写李云珠对秦静姝的要求是“你好了是应该,更好是必须,最好才是理所当然。不好?根本不可能,差了点,那你就要更努力,差一点点,那你就要想办法,动脑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她从来不会问秦静姝学校里学了什么,而是会问“考了什么,成绩多少,满分就要记住别骄傲,保持成绩,没有满分就要找原因查缺补漏,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


我看到这,简直想喊出来,“这不就是我妈吗!”考了班级第一,我妈会说还有年级第一。考了年级第一,我妈会说,那还有别的学校呢。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我知道她是为我好,她是那么正确,也因此,我想反抗都找不到什么光明正大的理由。我只能像消灭仇人一样消灭摆在在我面前的一摞摞试题集,浑身杀气。


那时的我,内心深处多少有这样一点念头:我要把高分成绩单,拍在你面前,然后走自己的人生。


我希望你知道,你想让我走的路,我不是走不了。我只是不想走。


后来在考过司考后,我告知她,我以后不会做法律这行,很难说没有受这种心理的影响。


04


《母亲游戏:她们的阶级》

书里写秦静姝离婚之后,思考如何跟母亲说时,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秦静姝她不得不承认,即使自己已经是个成年女人,在社会阶层里爬到了一个不高不低的位置,经常有可以自己左右一切的幻觉。


但最烦恼的事情,跟她的中学时代一模一样:如何跟妈妈交代?你永远得对老妈做出交代,没有这个交代,你们之间的关系就成了荆棘,刺骨刺心,她在流血你在痛,谁也好不了。”


我恋爱、分手、辞职、转行,所有这些事,都需要跟我妈交代。因为瞒不住她。一旦她知道了,我就没法不给她交代。


妈妈是天底下最好的特工,唯一的监视对象是我。


任何一点风吹草动,甚至我自己都没有察觉出来的心思,她都能第一时间知道。我一度怀疑她有特异功能。



有次谈姐弟恋,我知道她不会赞成,压根没告诉她,结果她从我社交网络和人互动的频率,直接猜出了谁是我男友。


而在我和小王完全不熟,只是小王有时会微博给我留言的阶段,我妈就跟我说,这男孩喜欢你。


我跟她说,“你这样很吓人哦。你能不能把研究我的心思,放你自己身上。”


丛虫书里有一句写母亲的心思,“她甚至知道女儿有点恨她,她也曾心凉过,又自我安慰说反正这一辈子谁也不靠。


这段看得我也很有共情,她也说过类似的话,不过因为她和我爸感情好,她的版本就是“我不指望你,我有你爸。


《金色年代》

一旦她觉得我“误入歧途”,她宁愿我怪她甚至恨她,她也要拼命阻拦我。问题在于,我和她对于何为正业、何为真爱的理解完全不同


她这一辈子靠自学,学会了很多东西,比如算盘、电脑、会计、网购……我的淘宝账户,最早都是我妈教我开的。你肯定不能说她封闭、落伍。


她唯独都没有学会一件事,就是对我放手。


我爸原来劝她,女儿长大了,你该放手就放手吧。


我妈一边哭一边说,我也想啊,但我放不开啊,就是放不开啊。


有次和朋友玩联想游戏,他问我“说到安全感,你会联想到什么?”我说,我妈对我的爱吧


《犯罪心理》

借用书里的话说,她“是女儿讨厌了好多年的控制狂,但也同样是女儿的定海神针。无论发生什么事,至少妈妈不会变,妈妈永远是在那里的。


05


现实是,妈妈们终会老去,女儿们也会被生活教会承担的重要性


书中有一段写,刘招娣要坐飞机回家奔丧,女儿张文扬怕她走丢了,要送她去机场。刘招娣一边嘴里说没必要,一边心里想“女儿长大了,女儿知道照顾妈妈了,她不是那个跟妈妈赌气转身就走,被妈妈用衣架打得拿靠垫招架的小女孩了…”


张文扬也知道,怕妈妈走丢,“是不必要的操心。可是她除了这些不必要的操心,没有什么能给妈妈了。”


看到这段,我哭惨了。我突然理解了我妈的操心。当我一再表示,我不需要她为我做什么时,操心可能是她唯一能做的了


《摩登家庭》


这些年,父母年纪渐长之后,我也开始会为他们操心。我意识到,只要爱,就不可能不操心


我妈来北京看我时,我担心她迷路,让她如果自己出门的话,去哪都打车。因为她跟我一样,都是路痴。


我妈当然没听我的。她出门回来后,得意地跟我说,“我今天通过问人,坐上了对的公交,去了哪哪哪。北京的公交比老家还便宜。你不要小瞧了你妈。”


我笑,怎么敢小瞧她。她十八九岁的时候,外公被人诬陷坐牢,她一个人跑到省城申诉,经历了无数拒绝和白眼,最后奇迹一般,给外公平了反。


06


《女儿的选择》中描写职业女性的生活,也很能唤起我的共鸣。


书中写秦静姝,“她表面一副什么都承担得起的样子,其实内心的崩溃只有自己清楚。


工作不顺、感情失利,那怎么办呢?丛虫写:“泪尽之后,总有新生。


书中主角之一的张文扬突遭情感变故,却能把破碎的自己回炉重塑:“最开始确实是很痛苦的,我想不会有人毫无痛苦就结束一段感情关系,除非这段关系早已名存实亡


《高岭之花》


但我接受得很快,可能因为那时我本来已经走到人生的低谷,所以反而因此有了抗压力,还有就是那时的我,有很强烈的自我怀疑。发生了就发生了,痛苦并不能解决问题,但痛苦却会随着问题的解决而淡化


工作救了我,我那时最需要的,是钱,不是痛苦。”


丛虫写的这些句子,给你的是一针见血的治愈。她并不想让你暂时忘却现实残酷,相反,她呼唤你直面惨淡真相,即便被生活痛殴,也要睁着被揍得乌青的眼睛,寻找机会,Fight Back(回击回去)


07


在重读《女儿的选择》的期间,有天晚上,我独自一人看了阿莫多瓦的新片《痛苦与荣耀》


有一幕是人到中年的男主和暮年的母亲在聊天。


《痛苦与荣耀

男主对母亲说,“很抱歉,我没有成为你想要的那个孩子。


《痛苦与荣耀》

“当你说‘这孩子到底随了谁呢’,你的语气里,并不是骄傲。


我想到了我和我妈。她曾经说:“你不像我,也不像你爸。你心好硬。”


我说“对啊。”因为我不想跟她解释。


《痛苦与荣耀》

我宁愿她觉得我陌生,也不想她一把年纪了,还要时常担心我。


我宁愿她觉得我是个混蛋,也不想让她觉得我还是小时候那个被人打了不敢还手,还送糖给人吃的小怂包。


我想让她觉得我很强大,强大到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伤害我。我不想让她看到,我的在意、疲惫以及崩溃。


我以为我是唯一的演员。


后来我发现,她和我一样,在演。小到身体不适,大到住院做手术、遇到投资骗局……很多事,她都是解决了之后,才让我知道。


丛虫在《女儿的选择》中写到,“现实是…我们自己的想法与父母的想法总是不同,即使自己做得再好,也很难得到父母的认同——而这恰恰是我们最在意的事。


我后来觉得,其实这句话里的“父母”和“自己”两个词位置对调,也是成立的


《母亲游戏:她们的阶级》

父母做得再好,也很难得到子女的认同。


因为父母会期待完美的子女,子女也会期待完美的父母。


而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人类。


丛虫在后记谈到自己创作动力时说:



“说到底,我想写,希望这世间能多一点理解和宽容,尤其是亲人之间,尤其是母女之间。女性本身承载着社会的重压,虽然让优秀女性更具坚韧上进的特质,却也会增加性别本身特有的焦虑和苦恼…


但愿我能写出,两代女性的奋斗和艰辛,对命运不甘,亦未曾屈服,而是起身迎战,从不低头。生命的力量在于战斗,无论是谁,都要完成这一个人的战争,最终走向一个人的自由。


她写出来了,作为朋友,我由衷为她骄傲



  彩蛋  




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和女性亲人或是女性友人之间发生的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我会选10位走心留言者,每人送一本《女儿的选择》


- END -


- 在生离死别来临前,我们赏花、我们相爱 -

edited by 阿妮酱


猜你想看
为什么有人花两万学说话,还跟我说太便宜了
写在母亲节:浮冰之上,相互依偎
逃不过去的问题 | 和父母三观不同,如何沟通?


商务合作 请联系邮箱yakicreator@foxmail.com或 微信:wuweiqua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