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阿里暖心内部信,谈员工福利设计

熊童子 HR实名俱乐部 2024-03-29

昨天,阿里发一封暖心内部信(附后),增加员工福利项目,这属于“管理向善”,值得点赞,谈几个观点,简单说说员工福利的设计。

 

本文主要观点:

1、阿里暖心信意义,对内提振士气,对外抢回舆情高地。

2、互联网大厂值得学习,但员工福利不是最好的。

3、普通公司做员工福利,先要合规,再考虑口碑。

 

一、阿里暖心信的意义

 

昨天下午,阿里暖心计划公开后,在朋友圈,有无数的阿里小伙伴在转发,这个盛况,以往更多的是“双十一战报、阿里日活动”。

 

可见,从蚂蚁被拆、到反垄断和807事件,阿里备受“差评”困扰,员工一直渴望恢复“阿里商业帝国、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应有的“傲娇”。

 

寒冬多日,阿里“暖心计划”来的正是时候。

 

阿里这封信,最大的价值,对外传递善意,公开信说到,“我们始终认为,一家公司最可贵的组成,最好的作品,是身处其中的每位员工。”这种道德高地,只要你站上去,至少能让一半“黑子”闭嘴。

 

对内,公开信重在向员工传递暖意,文案深情款款说到,“我们要珍视陪伴的力量,带着初心的刻度,怀持进击的勇气。”阿里很多员工,对这种感性的文字是没有“抵抗力”的。

 

这里,要强行打断一下,阿里这一波新增的福利,真的是员工们喜闻乐见的吗?

 

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社科院之前做过一个调研报告《中国职工福利保障指数》,对国内员工最想要的福利项目进行了排名,排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员工最想要的福利”——前五名分别是现金补贴、福利假期、提供住房、餐费/交通补贴、照顾子女。

 

对应这几项,我们来看看阿里更新的员工福利,除了温度,看有没有力度。

 

第一项、第三项都跟住房有关。

 

关于住房或租房补贴,蚂蚁集团给3年社会工龄的员工补贴是1500-2000元,字节是1500元(有距离限制),腾讯从去年2000涨到今年4000元。

 

阿里没有提到住房补贴的事,但是,对于员工买房,阿里员工可以申请iHome员工置业贷款计划,最高享受80万无息贷款,据说腾讯贷款额度达到90万。

 

房价贵,员工租房不容易,大厂算尽力了。

 

第二项,第五项,既是福利假期,也涉及陪伴子女。

 

阿里增加“育儿假10天+陪伴假7天”,育儿假10天,其实不算是阿里独有的,属于全国各地新修《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所规定的,属于法定福利。

 

“陪伴假7天”的确属于阿里创新,等于给员工增加7天年假,蚂蚁叫“全薪健康假5天”侧重自己生病或者陪伴生病的家人。

 

此外,阿里还增加“长期服务福利假”20天(工作满十年享有),这个应该跟腾讯“员工退休计划”中的“十年长期服务假”属于同款。

 

这些新增假期,值得夸赞。既是响应政策号召,也是实打实引导员工珍视“美好生活”。

 

第四项,餐费/交通补贴。

 

阿里餐费这次没有更新,估计会保持以前的政策,每天十几块,现在大厂早就不流行pk免费夜宵,因为员工更发愁怎么减肥。

 

阿里新增交通补贴800-1200,鼓励员工绿色出行,乘坐公交地铁,坐实阿里不愿意给员工开班车路线的梗(马云一直表示反对)是真实存在的。

 

此外,阿里更新的员工福利,还有灵活办公(每周一天在家办公),本来这算是办公机制一个创新,结果,疫情2年来,大家已经享受无数天的“灵活办公”,算不上太惊喜。

 

还有outing(集体出游),蚂蚁标准是2000人/年,阿里是1200-1800人/年,阿里估计是考虑到整个集团25万人的体量,团建费可是要实打实花出去的预算。

 

总结一下,阿里“员工暖心”核心价值:

 

1、提升士气,传递暖意

 

最近一年,阿里受多个事件的影响,员工士气低沉,双十一都没有以往的动静,暖心计划,既有象征意义,也是实际福利。

 

2、传递善意,占领高地

 

不用多说,大家看看最近的媒体反应,连我们公众号,后台一直都有人吐槽,我们在为阿里“洗白”。

 

3、响应政策,肩负责任

 

国家最近政策,都是引导大家过好“美好生活”,稳就业保民生。张勇最近说的“多元化”治理,本身也是说要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

 

总之,阿里新增员工福利,重点不在于每项都精准是“打动”员工,也没必要跟个鹅厂“卷“,抢回员工好感度、大众美誉度更重要。

 

二、互联网员工福利并不是最好的


跳开一下阿里主线。

 

问个问题,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大厂员工福利是业内最好的吗?

 

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社科院的报告说——员工福利最好的是国企,意不意外?


 

这跟员工福利的评价系数有关,他们报告对“员工福利保障指数”设了四个评价指数,每个评价指数权重大概22%-29%之间。

 

一充实性指数:看谁家的福利项目多,项目越多,类型越丰富,充实性指数越高。

 

二公平性指数:看福利的覆盖面,覆盖的员工越多,员工可及性越强,公平性系数越高。

 

三满意度评价指数:员工对企业提供福利的总体评价。

 

四效益性评价指数:企业给员工提供福利后,获得的好处。

 

众所周知,外资企业员工福利的高水平,是不用质疑的。


国企的员工福利之所以得到最高评价,应该是国企提供其他企业所没有的“隐形福利”,比如不作妖子、不随便裁员,这种安全感是民企、外企所不能比的。

 

其实,细分到行业,互联网行业,科技行业、金融行业等行业,因为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比较高,互联网行业整体的员工福利水平还是可以的(超过全国平均分),不过,互联网企业的公平性(覆盖面)还差一些。



此外,员工福利水平跟企业规模、员工数量有关系。大公司充实性最高(种类最为丰富),小的公司公平性最高(福利人人都有)。



整体来说,大厂的福利水平还是要比小厂强一点,毕竟资源多一些,抗风险能力强一些。

 

总结一下:


1、互联网员工福利整体还可以,但公平性差一些,整体水平国企还是yyds。

 

2、评价员工福利,有多个维度,既看福利项目,也看覆盖程度。

 

二、普通公司的员工福利设计

 

最后,谈两个员工福利的建议。

 

对于普通公司,财务能力没有大厂那么雄厚,老板和高管们也不重视“员工福利”,或者压根不了解员工福利的分类,HR想从“员工福利”去改进人力资源工作,本身是有难度的。

 

1、说清楚员工福利的作用

 

有两个角度:

 

一是解决招人留人的问题(人力角度)


就像过节费、年终奖一样,这已经成为大厂的标配,你自己家没有,怎么去跟候选人去谈,怎么去留住那些要“提桶跑路”的人?

 

二是解决合规合法的问题(合规角度、财务角度)


员工福利很多项目,就像年假,育儿假,这是法律规定,企业不去遵守,迟早被员工告,到时候还得HR去填坑。

 

此外,员工福利新增科目,财务角度要入账做表的,还会涉及企业所得税、个税的抵扣等问题,如果HR不提前确认,没准员工增加福利,但扣税多了,到手钱更少了。

 

因此、HR要去搞清楚员工福利的类型,那些是法定福利,那些企业特色福利,基础款和高定版怎么配比,员工福利涉税问题怎么解决。

 

2、分步骤提升员工福利的水平

 

阿里、腾讯等大厂的某些做法可以照搬的,毕竟,明后年就成为行业标配,你不抄也不行。

 

一增加育儿假

 

这是法定福利,没得商量,全国各地10-15天不等,大家比照着各省市2022最新生效《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直接修改员工手册。

 

补充一下,新修的条例,除了增加育儿假,还对女员工产假、家属护理假也有调整。

 

二增加长期服务假

 

可比照着腾讯的员工退休计划和阿里年陈计划,即工作满5年、10年、15年……员工有那些额外福利。大家可以“照猫画虎”去定制自己企业版“员工长期福利”。

 

给员工多放假是成本最低、最容易落地的“员工福利”,如果公司有一些特殊产品,像阿里的花呗额度,就可以考虑叠加进来。

 

三普及弹性工作制


阿里叫“灵活办公”,一周一天,鼓励有条件的团队去试,腾讯年初还提倡“6点强制下班”,这都属于工时管理。

 

工时管理与大家吐槽“加班问题”,背后涉及一个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能力,不是靠员工福利来解决。

 

但是,普及弹性工作制的好处是,能更人性化的解决有娃员工接送孩子,大龄员工谈婚论嫁等问题。

 

四其他补贴类福利

 

各种补贴类福利(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相当给员工直接发钱,没有“矿“的公司,在这方面请一步一步来,公司的利润不是大风刮来的。

 

尤其一些业务不稳定,赶上年头不好就会亏得一塌糊涂的公司,本身还在为裁员发愁,HR就不要在“员工福利”上做文章了。

 

总结今天文章:

 

1、阿里公开信,重在给员工暖意,对外传递善意,给行业示范。

 

2、员工福利的改进,请HR重视,与时俱进,一步一个脚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