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PIP裁员事件频发,怎么回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OD自习室 Author 陈祖鑫

最近,某二次元大厂内部录音曝光,录音提到“制定一个员工完不成的PIP,PIP考核不过就让他离职”……这简直就是企业“恶意裁员”的黑材料,同时,感觉PIP或许紧跟996一样要成为负面词汇了。

 

“管理界”总是有人善于以讹传讹,比如KPI,本来是一个目标管理非常实用的一个工具,索尼前高管曾写一篇“绩效主义毁了索尼”,有一群人跟风讨伐KPI。

前几天我们翻索尼年报,发现人家最近几年营收一直保持都5200-5700亿规模(相当1个腾讯,6-7个网易),索尼一直很强好吗。

 

又比如OKR,大厂刚用得顺手,不少互联网大厂老板也认, OKR比起KPI口碑要好一些,因为OKR员工参与度更多。结果,最近又人有炒作“google取消OKR”(其实是从一年两次评估改为一年一次)。

 

当然,KPI、OKR、包括现在PIP,频频撞枪口,被人追着骂,的确也是这些管理工具的“原罪”。无论管理界怎么鼓吹这些工具的初心是“帮助人促进人”,一旦这些工具被应用到企业界,最后都被异化为 “管束人惩罚人”的帮凶。

 

简言之,人一旦成了“某种工具的奴隶”,这些方法和工具被误解、被抵制是逃不过的宿命。

 

我们来简单科普一下PIP,观点仅供参考,最后也推荐一本高大上的PIP相关教科书。

 

一、PIP发展简史

 

说一下PIP从哪来,什么意思。

 

PIP(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绩效改进/提升计划,当初有人把performance理解为绩效(含义包括行为、过程表现、业绩结果等),PIP基本就算相伴而生。

 

PIP跟KPI他们什么关系呢?KPI和OKR负责打头阵,比较强调——定目标,围绕目标/结果去干。一旦你完不成目标,怎么办?PIP来收尾,它强调是——怎么办?你要么按照计划去提升/改正,要么滚蛋。

 

所以,PIP在绩效管理里面不讨好是原因的,专干“坏事”,一旦员工签订PIP,相当于进入“死亡”倒计时。好听的话,PIP就叫“军令状”,不好听,实际上,你眼看就要被组织“抛弃”了。

 

阿里早期“7-2-1”绩效打分(满分5分),如果你连续两次打分3.25(相当于进入PIP流程),后果你就是那个“1”(被淘汰)。

 

最近字节跳动也爆出来“Fii事件”(字节绩效评分为 F、I、M-、M、M+、E、E+、O,有人业绩被打F+字节范为i+投入度为i,表示不服提出抗辩,最后闹得沸沸扬扬),这背后都跟PIP有关。

 

根据我们观察,PIP被炒起来,应该跟硅谷科技大厂有一定关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2019年Facebook被爆出来员工跳楼事件,因为员工是华人员工,跳楼的原因指向Facebook绩效考评和PIP,Facebook每年被PIP的员工数量达到10%以上。

 

国外Blind网站(国外版脉脉)有人披露。从亚马逊、谷歌,Facebook、苹果……他们都有不同强度的PIP。



亚马逊因为基层员工多,PIP强度比较大的,他们是怎么操作的呢?

 

有人介绍到,如果员工表现不好,先被放到一个List(名单), 名单上的人有50%的概率会被经理捞出来。反之,一直在名单的人直接走的概率非常大了。还有一个说法, PIP就是让你带薪刷题。

 

如果被PIP了,亚马逊的员工一般有三种选择:一是选择接受培训(一般很难完成的任务),二是选择拿钱走人,三如果你不服,可以找HR申请仲裁。直接拿钱走人也不算是最好的,因为会被记录进公司档案,之后背调离职原因,会说明是被裁掉(比如Performance原因)。

 

“人性化”著称的google也有PIP,只不过强度要低,他们是怎么操作的呢?


 

上图的谷歌高管说到:“在Google绩效不达标的话,你可能会被放入为期6个月的PIP期,一般来说都是可以通过的。如果实在是跟不上通不过的话也没事,HR也会再给你3个月时间来在Google内部寻找新岗位。”

 

当亚马逊、谷歌、苹果大厂都流行PIP,国内互联网科技大厂“有样学样”,很容易理解。


二、正经科普PIP

 

1、为什么有些员工需要PIP?

 

PIP的确是为了某些绩效不太理想的员工设计的。但是,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工作不够努力。恰恰相反,很有可能是因为员工的入职培训、技能培训不足,组织资源不到位造成的。

 

以下是员工绩效未达到期望的一些最常见原因:

 

(1)外部压力

如果一个人的绩效突然下降,外部压力可能是主要原因。比如个人家庭变化、身体健康等。因此,在进入PIP流程之前,你需要跟这个员工进行诚实的沟通。

 

(2)缺乏欣赏

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赞赏,如果一直没有人能认识到自己的才能,有的人就会灰心丧气。所以。做出改变永远不嫌晚,你越早认识能团队每个人,并给予他们赞赏、反馈,他们的表现就会越好。

 

(3)组织变革

也许部门刚经历了一次合并,或者有一批员工离职,这些因素都可能令人感到不安,心神不定,并对工作产出产生直接影响。如果你能注意到员工在组织变革后的行为有所不同,你应该主动问他们的感受。

 

2、什么时候实施PIP计划?

 

最好的时机在员工陷入困境时,当你发现员工表现不佳的时候,比如生产力下降(差错率增加);员工敬业度(变得不守时),你就要介入。

 

实施PIP具体的时机,通常如下:

(1)员工在公司的试用期内。

(2)员工一直都是优秀员工,但最近表现非常异常。

(3)员工在大多数领域表现良好,但在一些少数领域总是不给力。

(4)员工手册暂时没有适当的绩效改进方案,PIP是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

 

3、PIP应该持续多长时间?


这取决问题有多严重?希望更改多少特定问题?这个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适应?是否不止一个问题?一般来说,PIP会持续30、60或90天。


4、PIP计划长什么样?


分享两张表格。


三、PIP关键流程

 

PIP怎么操作?分享一个八步法流程,来自国外咨询机构。

1、首先与员工展开对话


第一步行动应该是与员工坐下来了解情况。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对双方都有帮助。您希望将PIP视为一个促进员工职业发展的机会,而不是可能结束其职业生涯的惩罚。


可以这么说:“hi,这周你似乎又没有达到xx目标。你感觉怎样?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但变化不大,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切记这是对话,不是训话,要多询问员工的意见,将纪律问题转化为自我改善项目。


2、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只有了解员工需要改进的内容,绩效改进计划流程才有效。可能知识补充、技能培训,也可以是团队的激励或支持。


缺乏战斗力并不总是源于懒惰——很可能是因为员工不知道如何有效地使用某些软件或工具,或者是因为工作场所存在使他们分心因素。


将这些原因包括在计划中很重要,看提议的解决方案是否真的解决了问题,而不是给员工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3、设定可实现的目标开始PIP流程


如果您使用PIP的理由是正确的,您希望员工真正的得到提高,首先,确定可实现的目标。比如,它不一定是一个固定的OKR,它可以像按时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一样简单,或者确保他们每周打一定数量的电话等可以量化、可衡量。


一旦你确定了目标/结果,就要找出实现目标的最佳方法。理想情况下,您希望设定增量目标,慢慢提高员工的绩效。在几天或几周内朝着“北极星”目标前进。


时间里程碑和截止日很重要。PIP应该有一个明确定义的开始和结束日期,否则你只会将员工置于绝望中。

 

4、提供指导和积极反馈


在PIP某些阶段,员工可能会感到挣扎,或感到有点失落,因此始终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非常重要。有时候,员工表现落后,一个更常见的原因是对他们应该做的事情缺乏信心。


在为PIP设定的整个时间段内,确保您的员工知道预期的内容,并对他们设定的任务感到满意。至少,这将在你的脑海中确定该员工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完成他们的工作。随时提供帮助和鼓励,既能让员工走上正轨,又能证明他们得到了你的支持。

 

5、提供必要的资源、培训和时间


如果你希望你的员工真正得到提高,你给匹配他们足够的的资源、时间才是公平的。在制定员工绩效改进计划时,确保您的员工能够获得实现目标所需的东西。


有可能是额外的培训,也可以是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新技能。请记住,如果你希望,他们利用加倍他们自己拥有的时间和资源去改进,他们很可能会更加沮丧,走向失败。

 

6、定期检查


一个有效的PIP不仅仅是检查一次,你在脑海中和纸上都有一个结束日期和目标。你会想不时地重新审视它,看看员工是否以正确的方式、正确的速度在改进。


PIP的目标是帮助员工实现某些目标,但如何实现同样重要。因此,在计划中,包括检查时间、日期以及员工反馈。

 

7、进行PIP绩效回顾/审查


PIP完成(或未完成)后,应召开回顾/审查会议,经理和员工坐下来讨论其成功与失败。这不应该只是一场关于个人表现的对话,也应该是关于计划本身的有效性的对话。


它是否按您预期的方式运行?如果没有,为什么?下次您可以做些什么来改进您的PIP协议?


关于员工,你应该全面审查他们的绩效:他们是否提高到了你满意的水平?对某些方面过于挑剔,而忽视一些更大的成功,是评价员工的徒劳方法。


8、奖励成功


最后一条建议是,学会庆祝成功。


当员工达到了他们的目标,PIP完成了,大家是时候向前看了。在绩效回顾/审查后,很多员工会觉得自己正在第二次试用期,会将工作视为一个充满敌意的环境。因此,要尽快去调整状态,庆祝这是新篇章的开始。


四、PIP课外知识

 

最后推荐一本略有门槛的原版书《Fundaments o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这本书实际是绩效改进技术领域的教科书。


我们今天谈的PIP,侧重个人层面的绩效问题的解决,而这本书谈的绩效改进,更侧重组织的绩效改进,采用更丰富的改进/干预手段。

 

举个例子。Geary Rummler认为,绩效体系有五个组织部分:一是工作情况(环境)、二是绩效者(员工)、三是回应(行为与决定)、四是后果(奖赏与惩罚)、五是反馈(是否有充分的信息)。



具体去分析绩效各要素之间的关系,Rummler提出三个关键问题(如图所示),一是CBI(关键业务问题),二CPI(关键流程问题),三是CJI(关键工作问题)……

 

总之,本书有抽象、烧脑的内容,当然也是一种跳出纯HR思维看组织的训练。推荐HRD、OD、TD,绩效专家、咨询顾问去阅读,本书电子版加小编微信(备注公司/岗位/姓名),免费获取,文件仅供个人学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