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制造了欧洲难民危机

2015-09-16 文/陈旸 瞭望

默克尔说,这场“空前的”难民危机将“深刻地改变德国”,“但愿它朝好的方向发展”。对欧洲而言亦是如此

 

  近日,欧洲难民危机愈演愈烈。经地中海入欧难民人数屡创新高,希腊、匈牙利和意大利边境逾50万难民人满为患,德将迎来史无前例的80万难民申请。欧盟措手不及,应对失据,一幕幕人间悲剧轮番上演,令全人类为之痛彻心扉的同时,也对西方理念和欧盟制度造成冲击。

  

  欧洲此次难民危机非单一事件引发,乃多重原因叠加所致,而政局不宁和经济不振是难民潮滚滚向前的主动力。

  

  欧周边动乱不安,累积难民无数,推动难民潮涌向欧洲。欧美在中东北非地区强扶“民主”上马,推动政权更迭以后,该地区局势长期动荡。叙利亚陷入拉锯战,难民有家难回。利比亚出现“权力真空”,成为人贩子活跃的天堂。“伊斯兰国”等恐怖势力趁机坐大,难民颠沛流离。土耳其、黎巴嫩、约旦等国接收难民能力趋于饱和,反成为高悬于地平线上的“难民蓄水池”,一旦“决口”,难民潮涌向欧洲在所难免。

  

  地区发展不平衡加剧,欧盟内外难民迁徙现象日益频繁。对身处战火纷飞、政局不稳、生活无着的一些西亚非洲国家的民众而言,欧洲毋庸置疑是安身立命的“幸福港湾”、“人间天堂”。对于巴尔干地区的难民而言,经济发展不振,入盟遥遥无期,踏上难民之旅,兴许能闯出一番新天地。对于欧盟内部而言,“双速欧洲”现象凸显,接收难民的一线国家多受债务危机困扰,经济乏力、就业率低迷,面对汹涌的难民潮不堪重负,难以消化,因此疏于边境管控,放任难民北上亦是无奈之举。难民从欧洲边缘向欧核心腹地进发,目标在于更好的福利,更美的未来。

  

  难民危机促使欧洲开始反思。欧对美在协助应对难民问题上缺乏行动颇为不满。捷克总统米洛什·泽曼直言,今日欧难民潮根源来自美军事干预中东、北非地区。德《明镜》周刊称,美“躲躲藏藏”,迄今只接收1500名叙利亚难民,作为“传统移民国家,令人笑话”。

  

  欧在中东、北非地区充当美国马前卒,却负责接手烂摊子,此次难民危机令欧有切肤之痛,深切体会到“远亲”再强,不如“近邻”安好,加强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合作势在必行。

  

  9月8日,法召集土耳其、黎巴嫩等60多国部长开会。法总统奥朗德强调,要向欢迎难民的国家提供更多帮助,向难民营内或背井离乡的家庭提供更多支持,避免大规模难民出逃现象。

  

  9月9日,欧委会主席容克宣布将拨款18亿欧元,建立用于解决非洲难民问题的信托基金,在非洲当地创造就业。

  

  欧亦自我反省,挖掘自身问题。此次难民危机令欧内部分歧充分暴露,各成员国之间相互推诿,东西欧之间意见分野,欧洲人在难民搜救问题上行动迟缓,在难民配额问题上大打嘴仗,在边界上立起栅栏,在难民营前纵火挑衅。

  

  欧盟并非没有资源和能力解决难民问题,欧罗巴之大也足够庇护百万难民,但对于异族的恐惧,对政治算盘的精打细算,让欧洲在此次难民危机上面临撕裂,经营多年的西式民主博爱理念受到冲击,“多元一体”的高调沦为空谈,联盟凝聚力下降,经济政治前景备受质疑。

  

  欧委会主席容克痛心疾首,在其首份“盟情咨文”中说道,欧盟正变得“既不像欧洲,也不像联盟”。欧唯有加强团结,共同应对,方能扭转形象下滑,软实力受损的不利局面。因此,欧委会再度抛出难民配额方案,分配人数增至12万人;制定新的欧盟共同难民政策,修正“都柏林协议”也摆上了欧盟的议事日程;德国宣布开放边境,全数接收叙利亚难民;波兰总理科帕奇改口,不再坚持只接收2000人的难民数量,愿意承担更多职责;英国政府态度亦有所转换,表示未来5年愿接收2万难民。

  

  或许,地中海难民潮会随着天气转冷而趋缓,但危机却不会退潮。地中海南岸的战乱和贫穷短期内难以消弭,欧盟的执行力更是长期的短板,注定了难民将成“长流水”,危机只有“更强音”。

  

  随着时间的流徙,难民生命激起的恻隐之心终将消散,就业、治安、福利、暴恐等迫切的现实问题再度浮上台面之际,排外呼声恐将再次此起彼伏,届时屈从于所谓“民意”的欧洲政客,屈服于大国意志的欧盟机构再度收紧难民收容大门,可能是最低姿态。

  

  德总理默克尔说,这场“空前的”难民危机将“深刻地改变德国”,“但愿它朝好的方向发展”。对欧洲而言亦是如此。□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瞭望 OutlookWeekly1981

转载请注明【来自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