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瞭望|全面从严治党新里程碑

2016-10-31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瞭望


◆ 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重大部署和制度安排,取得了一系列政治成果、思想成果和制度成果,这必将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阅读整组瞭望特别报道

记者/张程程 韩冰 屈辰


  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全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下文简称“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下文简称“条例”),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此次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在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召开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部署。“这次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这样‘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分别通过一次中央全会进行了研究和部署,这是中央作出的整体战略决策与设计。”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教授说,全会的召开,既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又是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渐次展开、深度推进,更体现出面对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对民族命运的使命担当。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重大部署和制度安排,取得了一系列政治成果、思想成果和制度成果,这必将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汇聚起8800多万党员、13亿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坚强领导核心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我们党是一个有88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我们正在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事业,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也必然会遇到一系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大国大党大事业大斗争,如果没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就没有办法凝聚全党,同心同德地往前走“这是我们党95年的宝贵经验,要保证我们党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力量,必须要有一个核心。”


  “当前,我们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历史给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与责任。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党员人数最多的大党,要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发展共识,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令行禁止。”资深党史专家、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说,在当下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口,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符合全党、全国上下的共同利益与人心期盼,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成就,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这次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


  全会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对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对全党团结一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制度安排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叶笃初分析,当前,中国共产党正领导全国人民走在新的长征路上,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新变化的今天,这个诞生95年、执政67年的大党,以制定修订准则和条例为重点,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充分体现了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是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制度安排,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具有“抓根本”“稳基础”的重大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怎么做?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关键。”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教授王虎学指出,全会审议通过准则,看似谈党内政治生活,其实谈的是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落地,准则的颁布,是我们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辛鸣说:“从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到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再到具体的组织制度比如民主集中制、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我们党对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是始终坚持如一的。”


  叶笃初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认真总结党内政治生活正反两方面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于1980年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是第一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党内政治生活作出规范,对实现拨乱反正和全党工作中心转移,促进党的团结统一、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36年过去了,党的建设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这些年来,党的建设也积累了大量的新成果、新经验,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个新的准则。”叶笃初认为,此次全会审议通过准则,可谓适逢其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指导性。


  “这是在党章旗帜的指引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举,是六中全会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准则着眼于党的建设的根本之计、长远之计,既坚持了过去行之有效的规定、要求,也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作出了新的规定。”叶笃初说,准则将更加充分地调动起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使全党进一步集中意志、凝聚力量、强身健体,充满生机与活力。


  多位受访专家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我们党的党内政治生活所要面对的新情况、所要解决的新问题,也都发生了相应变化


  比如,随着社会组织形式和人们活动方式的变化,党员的工作、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党员队伍的管理教育难度增大,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组织纪律方面出现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


  又如,新时期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导致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利益关系趋于复杂,个别党员干部没有做到真正关心、处理好群众的利益问题,滥用权力、漠视群众,甚至出现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


  再如,社会利益关系的复杂性,也反映在党内关系中。党内也出现一些以利益为链条所构成的团伙、小圈子,违反党规党纪,甚至出现任人唯亲、以人划线、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不正之风特别是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拉帮结派、谋取权位等阴谋活动,严重破坏了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了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教训十分深刻。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分析,随着执政环境和执政条件的变化,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四大挑战”、“四种危险”将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当前,要巩固全面从严治党的好势头,有效防范已经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反弹复发,防止新的矛盾和问题滋生蔓延,就必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完善规范,健全制度,当前,制定准则正是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


  “解决党内政治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解决党内其他方面问题的基础。”戴焰军说,正因如此,全会将党内政治生活放在突出的位置来部署。


  “时代的发展,以及我们党工作重点、自身结构、面临问题等的变化,都对党内政治生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侧重点。”辛鸣说,六中全会通过的准则,既重申了1980年准则的主要原则、规定和要求,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新的举措、新的规定。


  比如,强调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涉及全党全国性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和解释。严禁在党内拉私人关系、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等等。


  “同时,党内政治生活涉及理想信念、基本路线问题、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问题、纪律规矩等内容,则是多年来我们党一直强调的,之所以在此次全会上再次重申,是因为这些要求和规定是具有根本性的,仍有着鲜明的针对性。”谢春涛认为,全会将这些重要的内容再次明确提出,并用党内法规的形式加以落实,用意深远。


  “六中全会聚焦党内政治生活,为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打牢基础,既捍卫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更要继续争取更好、更新的成果。”辛鸣说。


加强和规范
党内政治生活的战略部署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六中全会对党内政治生活做出了全面部署,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准则从12个方面对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规定。包括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等。


  辛鸣分析,全会对党内政治生活的部署,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从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问题到具体的方式方法、组织程序,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这些规定和要求反映了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有益经验,有的属于方向性的引领、宣示性的号召,有的属于针对性很强的具体措施、规范性的要求,有的则是带有刚性的纪律规定。这些规定和要求十分明确,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操作性


  “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提出来,其意深远。”谢春涛认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如果一名共产党员在内心深处真正认同、追求、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那么就一定可以自觉遵守党规党纪。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光荣传统、对于红色基因的自觉传承,也是新长征路上克服艰难险阻的必然要求。”


  全会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调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抓起,非常重要。”谢春涛说,“领导干部不论是在党的建设上,还是在其他工作上,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少数,尤其是中央政治局,做得好,以上率下,各项工作一定能抓出效果;如果领导干部没带好头,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一个高级干部出问题,就会带坏一个班子、一个地区。”


  王虎学认为,领导干部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少数。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党内法规规定做到的,领导干部带头做;禁止做的,领导干部带头不做。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在严明纪律、完善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选人用人、组织生活、监督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受访专家认为,六中全会之后,在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框架下,党的建设还将继续深入推进。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严明纪律、完善党内法规方面有很多新举措,可以说是建党以来力度最大的时期之一。”谢春涛说,“定了纪律和规矩就要执行,不执行就是一纸空文。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规矩之所以管用,关键在于执行。未来,党内纪律、法规会越来越健全、完善,全会通过的准则和条例,配合党内有关问责、监督的其他法规,一定会保证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到实处。”


  在党内民主方面,全会公报提出,党内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必须执行党章党规确定的民主原则和程序,任何党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压制党内民主、破坏党内民主。“十八大以来,党内民主的有关制度越来越健全,比如依法决策、党政同责等。未来,党内民主的有关制度会越来越具体化、易操作,领导干部拍脑袋做决策的,绝对不会让你拍屁股走人,带病提拔的也会明确责任,终身追责。”谢春涛说。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如果只批评别人,却不自我批评,班子团结都搞不好。所以,批评和自我批评,更重要的是自我批评。”谢春涛说,“领导要带头做自我批评。领导带头,其他同志就会向领导干部学习。在自我批评的基础上批评别人,会让人容易接受。”


  “全会提出的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要求,都体现了党的建设的系统关联性。”戴焰军说,“党内政治生活、党的政治生态本身是一个综合体,全会部署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也是从整体上入手,体现综合性要求,涉及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全会强调,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必须全党一起动手。“党中央已经下定决心,做出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部署,全党都要承担起责任。”戴焰军说,“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领导干部要率先带头,每个党员也要行动起来,都要积极参与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发挥监督的“根本保证”作用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离不开监督。


  全会明确提出,“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说,这一要求,把监督和党内政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就是要用监督这一重要举措,来保证权力正确运行,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而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只有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完善监督体系,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受访专家认为,全会明确了党内监督的任务、内容等,并提出一系列符合实际情况和全面从严治党需要的重要要求,必将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全会指出,“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没有禁区、没有例外,这正是党内监督要抓住的核心原则。”庄德水说。


  中央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副组长高波也认为,“盯紧‘关键少数’,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起示范效应的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行腐败之事的机会就会减少,这也正是十八大以来政治生态逐步好转、党内政治生活逐步规范的重要原因。”


  加强党内监督,具体怎么做?


  公报提出,党内监督要贯彻民主集中制,依规依纪进行,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


  “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过程本身,即是党内监督的过程。”庄德水举例说,大家熟悉的巡视制度,就是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党员积极行使党员权利,加强对党的领导干部的监督,就是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而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就属于同级相互监督的范畴。“上述种种,都显示出一个上中下贯通的党内监督网络正在建立完善。”


  在本次公报中,“党内监督体系”的提法引起多方关注。高波说,中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符合我国国情和全面从严治党实际需要,深得党心民心。


  “这样的党内监督体系,形成了完整的监督构架,将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庄德水说,全会强调,“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全面领导党内监督工作”,此举主要是强调党中央对党内监督的高度重视,也说明党内监督的运作要实现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格局,需要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协调整合,各级党委(党组)、纪委、工作部门、基层组织、党员各司其职,才能不使党内监督“碎片化”。


  对于全会审议通过的条例,庄德水认为,这将进一步压缩领导干部腐败空间,特别是能对领导干部违规违纪的苗头性问题进行提早预防。条例的修订,也预示着党内监督正式走向了体系化,全面从严治党已正式迈向科学化


  全面从严治党,不仅要加强党内监督,还应当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


  “十八大以来,在反贪肃腐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就发挥很大作用。”高波以中纪委网站开通“一键举报”为例,认为此举打通了党内外监督,使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建立了全天候的联系。


  高波说,“全会强调的‘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而且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通过群众举报所取得的反腐成绩,再次证明了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这条路是有效的。让人民群众监督的力量充分涌流,更有利于实现党内监督的任务。”


  全会还强调,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要支持民主党派履行监督职能,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要认真对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庄德水分析说,“我们现在要建构一个监督权力运行的网络,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监督的力量保证权力的科学化运行,保证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希望党内监督和其他监督方式形成统一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督体系。”LW


刊于《瞭望》2016年第44期

推荐阅读

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全文)

六中全会|新华社述评:书写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答卷

六中全会 | 历届六中全会都定了啥?深改组针对党建出过哪些实招?

瞭望六中全会 | 习近平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有关重要论述

关注|拍蝇打虎三年多,习近平打破关于反腐的五种论调


扫描二维码,关注瞭望微信

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