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南考古 发力!

云南考古 亚洲考古 2023-02-19

2023年2月3日,我所举行2022年度业务工作交流会,会议由党总支书记、所长刘正雄主持,全体职工参加,我所2022年的6个重要项目进行了交流汇报。



会议现场


一、元谋猿人遗址考古工作汇报



汇报人:阮齐军


元谋猿人遗址地处滇中高原北部元谋盆地东侧的丘陵缓坡区域,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老城乡大那乌村东约200米处,遗址面积约54.49万平方米。1965年5月1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在元谋盆地做地质调查时发现两枚牙齿化石,经中国地址博物馆鉴定,两枚牙齿化石标本为一左一右上中门齿,同属于一个成年男性个体。该古人类被定名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简称元谋猿人。元谋猿人的发现,对于揭示人类的演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82年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构成

鉴于以往在工作导向、田野考古、学术研究、遗址保护和展示利用等方面的不足,亟待在元谋猿人遗址及周边区域开展系统的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工作,致力于寻找有关更新世人类演化和早期人类文化的更多材料和证据,弥补和充实旧有研究材料的不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项目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为项目联合单位,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元谋县文化和旅游局为项目协作单位的元谋猿人遗址及周边区域考古工作将于2023年正式开展,并制定《云南元谋猿人遗址考古工作计划(2023-2027)》。根据目前掌握的元谋猿人遗址及周边区域旧石器遗存的保存及分布情况,结合《云南省元谋县元谋猿人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的综合考虑,将元谋猿人遗址及周边区域的考古工作总体计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



2023-2024年计划开展区域系统调查及重点调勘区域


2023-2024年计划发掘区域


近期的考古调勘工作取得了新进展。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我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对元谋猿人遗址及周边区域进行了考古调勘,在元谋猿人遗址保护范围内初步确定了两处发掘区。并在元谋猿人遗址的周边区域,新发现具有原生地层堆积的旧石器遗址和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地点28处,采集石制品标本293件,更新世原生地层发现石制品246件,以及动物碎骨化石200余件。



遗址原生地层剖面上发现的动物化石

在考古调勘的基础上,2023年的考古发掘将持续开展多学科联合科学考察和研究,力争在进行考古发掘的同时,利用已有材料和多学科科考材料发表一批有关元谋猿人遗址的各类研究成果。在正式发掘之前开展元谋猿人遗址及周边区域的考古测绘工作,建立永久基点和测控网、实现虚拟布方、构建遗址三维立体模型,收集建设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信息,为下一步的发掘研究和遗址展示创造条件。计划于2023年7月至12月开展面积为20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工作,在保证规范性和科学性发掘的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方法、理念和技术,做好重要遗迹和遗物的现场保护和展示利用工作。在发掘中遇有重要考古收获,将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和国家文物局领导组织召开考古发掘现场专家研讨会,为遗址的发掘和研究献计献策。适时宣传和报道,积极开展公众考古活动,将各项考古工作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编制工作相衔接,主动融入元谋猿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

二、晋宁河泊所遗址2021-2022年度考古发掘新发现



汇报人:蒋志龙


通过2008年及2010年滇池盆地区域系统调查及其收获,初步判断河泊所遗址群为“滇文化” 核心居址区。2014年获批正式开展“石寨山古墓群考古工作计划”(石寨山大遗址考古项目),以寻找石寨山文化聚落为首要目标。2016-2021年的勘探成果确认了河泊所遗址群内遗址台地与河道相间分布的模式。在2014-2020年考古工作的基础上,2021-2022年度的考古发掘收获许多新发现。



2021-2022年度考古发掘区域


2021年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2022年发掘面积576平方米。发掘工作与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以及中科院付巧妹团队开展了动物、植物、环境考古学,骨骼同位素及人类骨骼DNA等多学科合作,并取得了相关研究成果:植物遗存研究发现了不同时期的稻、小麦、粟等作物遗存,可复原滇中湖区整个青铜时代居民的生业模式变迁及农业生产发展状况;动物遗存研究发现了鹿、麂、棕熊等野生动物,家猪、羊、狗、马等家养动物,确认了河泊所遗址先民的动物性食物来源及可能存在的家畜饲养;环境考古研究表明整个青铜时代,滇池的水位处于较低的状态,在汉代时期,滇池的水位要比现今低3米左右;体质人类学的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河泊所遗址发现的瓮棺埋葬的个体均为1岁以内的婴儿,部分婴儿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

发掘揭露出明清及汉代的文化堆积。发现不同时期的遗迹共计622个。采集各类型的标本,出土文物共计2000余件。根据遗物出土情况,可将目前所发现的堆积分为早(两汉)、晚(明清)两期。考古发掘最主要的收获是发现了封泥、简牍等遗物,道路、疑似大型建筑的遗迹及相关建筑遗存。



出土器物‍


封泥共发现837枚,从印文来看分为官印封泥、私印封泥及道教封泥三种,其中官印封泥最多,包括“益州太守章”、“建伶令印”、“同劳丞印”等,涵盖了益州郡24县当中的20个地名。另有“宋虞之印”、“君冯私印”等私印封泥。封泥大部分发现于发掘区北部的河道的废弃填土堆积当中。河道废弃堆积中夹杂灰烬堆,炭层及红烧土层交错分布,封泥集中出土于灰烬堆中。因此推测灰烬堆或为文书、封泥集中销毁的场所。



出土部分封泥

在上蒜一小发掘区,探方的东北角发现一灰坑H18,目前发掘了四分之一,灰坑分5层,全部填土已移取回室内。目前清理了三分之二,出土带字的简牍残片954余片,不带字的简牍7547片。另外,在小学以北的发掘区亦发现零星的简牍残片,出土带字简牍179片,不带字的简牍613片(出土简牍的部分遗迹尚未完全发掘)。


出土部分简牍


在发掘区的南北两侧各发现了一处疑似大型建筑的基址。南部基址揭露部分呈“山”字形,完整者推测为闭合的方形,目前揭露面积约450平方米。该建筑基址呈沟状,底部有红烧土烧结面,质地坚硬,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在南侧建筑基址的南部,有集中分布的瓦砾和砖块,呈条带状分布,怀疑是房屋倒塌后掉落的瓦砾堆积。同时,房址的北面有一层铺垫的碎螺壳堆积,厚度约3厘米,表面平坦干净,应该是人为铺垫的地面。在北部大型建筑基址的旁边,有一条沟槽,沟槽里堆满红烧土坯及砖瓦残块,可能是废弃建筑垃圾集中倾倒的场所。



建筑遗存


除了上述两处疑似的建筑遗迹之外,该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瓦砾、砖块、瓦当等。其中,瓦砾包括筒瓦和板瓦,可占到遗址总出土陶片总量的80%以上。

考古发掘对河泊所遗址聚落分区及布局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发掘初步确认了西汉益州郡郡治所在,说明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对云南边疆开始了有效治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形成发展过程中云贵高原的关键节点。

接下来将继续对小学内出土简牍的灰坑剩下四分之三部分进行发掘。将继续在目前发掘区的西面、更靠近台地中央的位置进行寻找,进一步确认官署建筑所在。并积极推进本年度发掘区域内出土关键遗物的整理工作。

三、晋宁古城村遗址考古工作汇报



汇报人:周然朝


古城村遗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镇北约5公里的古城村,地处云南滇中滇池盆地东南部冲积平原北端,西南距著名的石寨山古墓群直线距离仅8公里,是云南目前已知保存最完整的先滇时期环形贝丘遗址。

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遗址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遗址的文化堆积形成于滇池湖滨缓坡地带一个高出地表约3米的椭圆形土台上,上部被现代村庄古城村叠压。文化层中的贝类绝大部分是来自滇池的螺蛳,被古人食用螺肉后丢弃的螺壳与灰土层层交替堆叠,形成了居住面、活动面、路面、螺壳坑等贝丘遗址独特的遗迹现象。



遗址发掘区


两次发掘共计发现壕沟、护坡、土坑墓、瓮棺葬、栈桥、房址、灰坑、螺壳坑、灰烬、烧土面、路、沟、石头堆、粘土堆、螺壳堆、水井、石墙基等商周至明清时期的各类遗迹1000多处,出土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骨器、木器等各类遗物4000余件。通过浮选和湿筛采集到大量碳化植物种子、果核、鱼骨、铜渣等。根据出土遗物特征,遗址的文化堆积由早至晚可分为商代、两周、明清三个阶段,其中商代和两周时期遗存是遗址的主体堆积。

商代遗存包括完整的环壕聚落核心区、土坑墓、瓮棺葬和栈桥。



商代瓮棺葬


两周时期遗存分为西周、春秋两个阶段。西周时期,聚落南部的商代壕沟废弃,护坡被加宽加高继续使用。在台地中部发现一批房址及螺壳堆、灰烬等关联遗迹。春秋时期聚落东部继续使用护坡,台地中心仍然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发现大量活动面、灰坑、螺壳坑、用火遗迹等,居住形式趋于简化。

两周时期的遗物主要有陶器、青铜器、玉器、石器、骨器、漆器、木器等。除此之外还有海贝、琥珀珠、铜渣等。



 两周时期陶器


明清时期发现水井、石墙基、护坡、壕沟等遗迹,护坡的形制、结构及修筑方法与商周时期类似,结合文献中“有筑土城”的记载,推测“古城”得名应与明清时期修筑的护坡和壕沟有关。出土遗物有青花瓷碗、盘、碟、灰陶罐、铜钱、银锭等。

根据碳十四测年结果结合典型器物对比分析,古城村遗址主体堆积的年代为商代晚期至战国早中期。遗址的主体堆积年代上与滇文化早期紧密衔接,地层关系上连续发展,文化面貌和而不同,是滇文化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为追溯滇文化的起源及早期发展提供了最新的考古材料,也是构建云南滇中地区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年代框架和文化谱系的关键支撑。

古城村遗址是云南首个进行原址整体保护的古遗址,也是云南首个基建开发项目向文物保护让路的案例,未来,遗址将建设成为考古遗址公园,充分展现贝丘遗址文物资源的独特价值和古滇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在助推云南文旅深度融合,丰富公众历史文化滋养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遗址已转变为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制定了长期考古工作计划,遗址的文物保护规划也已编制完成,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及遗址公园建设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四、2022年维西吉岔遗址发掘


汇报人:胡长城

吉岔遗址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白济汛乡共乐村吉岔自然村,地处澜沧江西岸、吉岔河北岸的二级台地。因配合澜沧江干流托巴水电站基本建设需要,2022年2-10月,我所联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吉岔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4000平方米。


遗址远景

根据地势,将遗址划分为I、II两区。I区为台地周围低地的环形区域,II区为台地上的圆形区域。I区地层堆积呈坡状,靠近II区的内侧高而薄,外侧低而厚,最厚处距地表约3.8米。划分为14层。II区地层堆积呈坡状,中心高、四周低,厚薄不一,最厚处距地表约4.6米。划分为17层,其间叠压着5个活动面。
共清理遗迹238个。I区遗迹类型单一、数量较少,有坑、沟、房址、石墙,主要为疑似环濠的环形沟。II区发现有坑、沟、建筑、墓葬、窑、炉、火塘、烧土面等。灰坑83个。灰沟29条。房址32座,有石构、半地穴式、干栏式三类。墓葬55座,均为婴幼儿墓葬。窑5座,位于II区,其中3座为明清时期堆烧陶器的半地穴式窑。另2座为史前遗存,均为大型半地穴式窑。炉11座,位于II区中部,均为地穴式炉,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部分保留有放置鼓风管的鼓风口。


半地穴式房址



出土遗物5000余件,质地有陶、石、铜、铁、骨、木等六类。


出土骨器


出土陶器


出土铸范

遗址内的建筑可以分为石构、干栏、半地穴三类。前两类为人居住,半地穴建筑为附属的畜圈。该聚落内存在明确的防御、分隔结构。聚落内有明确分区,包括居住区、畜牧区、冶炼区等;使用石墙、木栅进行了“人畜分离”;对中部冶炼区进行了环护;台地周围设有木栅;台地外围设有环濠;环濠间设有漏斗形关卡。


聚落的分区


石构建筑的结构包括石基、木墙或土墙、内柱、檐柱、柱槽、中柱石、火塘、排水沟。现代藏族、怒族民居中的“中柱-火塘”传统在青铜时代已经形成。

遗址年代目前来看,可以划分为四期。

吉岔遗址是滇西北地区、横断山脉南端第一个堆积极为丰富的史前遗址,为滇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格局、年代框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支撑。遗址北接青藏高原东麓、中国西北,南接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等重要的文化通道,并辐射东南亚,是南北沟通中国西部边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重要节点。遗址发现了完整的冶金生产操作链,并表现出了浓厚的西北文化因素。为探讨“半月形边地文化传播带”上的早期冶金技术体系提供了重要参照。遗址揭示了滇西北山地青铜时代人群的渔猎、采集、耕作、畜牧活动,为探讨高海拔山地古代人群的生业形态和人地关系提供了生动个案和重要参照。

五、2022年太和城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汇报人:朱忠华

太和城位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太和街道太和村,处于苍山佛顶峰与马耳峰下的冲积扇上,葶冥溪穿城而过。为推进太和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2014-2022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持续对城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考古工作表明,城址总体呈钟口向东的甬钟形,从西往东依次由卫城、上城、下城三部分构成。草帽街南北干道从上城中部穿城而过。德化碑西南侧发现一座东西长230、南北宽150米的内城。


2014年以来发掘区位置图

2022年度发掘区域位于内城中部,发掘面积800平方米。发掘揭露了七号建筑基址正殿及南廊道西段,出土有字瓦、瓦当、滴水等标本器物23066件。


发掘区正射影像

七号建筑基址依地势座西向东,面阔57.5、进深94米,由正殿、南廊、北廊、天井、东廊及东门等部分组成一座独立院落。正殿所处台基南北长24.3、东西宽21.3米,高于东侧地表1.9米。台基东部为东西宽约5米的月台,地面斜铺绿釉方砖。从月台有南北两个阶道通入正殿,阶道采用青砖铺砌而成,宽2.9米。正殿东半部有残缺,从现存结构看,正殿由内圈小殿及外圈回廊组成,总体平面呈回字形。内圈小殿南北面阔14.3米、东西进深6.5米,南、北、西三面保留有厚达1.3米的石墙基础,石墙底部以红色粘土及白灰饰面。内圈小殿面阔三间,东侧发现一红砂岩柱础,上圆下方,上部东侧雕刻有莲花纹,中间有榫孔及卡槽。内圈小殿有上下两层铺砖,分属早晚两个时期。内圈小殿南、北、西三侧均有回廊,回廊宽3.1米,回廊西半部以青砖铺地,东半部残存部分斜铺绿釉方砖。回廊外侧有一圈厚1米的石墙。



七号建筑基址


正殿回廊

南廊道宽4.8米,外侧有石墙,靠天井的内侧无墙。廊道地面斜铺绿釉方砖。正殿南侧、南廊道西侧有廊道将正殿与南廊道相连,连接部分宽4.8米,地面铺砖为青砖,中间正铺、两侧斜铺,铺砖方式与正殿回廊相同。



出土瓦当


七号建筑基址倒塌堆积内发现有法轮纹、莲花纹、卷云纹、兽面纹等瓦当,滴水多为卷云纹或凤鸟纹。瓦片中包含有大量有字瓦,基址上发现少量石佛像、釉陶佛像。根据建筑结构及出土遗物初步判断七号建筑基址年代应为南诏中晚期,七号建筑基址的揭露为研究内城结构布局及功能性质的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六、云南考古体验馆工作推进情况汇报



汇报人:吕静

云南考古体验馆建设于2021年10月开始启动,向社会广泛调研。2022年3月至4月,通过初步设计方案比选,华艺博展装饰有限公司被确定为本项目的第一成交候选人。2022年8月5日,初步设计方案获得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批通过。2022年8月24日至9月31日,通过EPC项目招标公告发布、开标、公示,百达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确定为本项目的第一成交候选人,10月1日正式入场建设。截至2023年1月中旬,已完成公装的大部分建设和展厅主体隔墙建设,展厅立面的设计,展项互动多媒体的脚本初稿、部分展项的手绘初稿以及展厅平面脚本、部分展项脚本内容的敲定和空间、平面深化设计的优化。后续将进行展项内容搭建、设备调试和开馆配套工作。根据工作计划安排,预计将于2023年4月达到开馆试运行条件。


2023年1月展厅完成情况

云南考古体验馆位于东南亚南亚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基地A栋,共三层,总建筑面积2581.44平方米,通过初设方案编制的工程概算,项目总投资为 2496.23万元。设计目标是以考古工作、古代生产生活、文保单位等沉浸式体验为核心,采用现代科技与传统模式相结合方式,让受众学习考古知识、体验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根据设计目标,对三层空间做了功能分区。



展厅局部效果图


一楼功能分区为考古记、里程记、学习记,包含致敬考古人艺术装置,云南文物电子沙盘,云南考古荣誉,数字博物馆和文物识别以及文创商店等展项和体验项目。负一楼功能分区为探方记、出土记、修复记,包含考古任务领取,考古流程的学习、资料收集,考古工具、地层剖面展示,展示和互动体验探方及与之配合的三个考古主体展厅,并设有一个表现古代人生产生活的全息沉浸式体验厅。二楼的主题是修复记,表达通过古建筑修复帮助人们寻回记忆,表现形式为云南古建筑的展示配以古建筑中“八大作”及壁画修复的互动体验。

我所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2014年率先在全国启动了以普及考古知识为主的“南南考古学院”教育实践项目,开展了考古夏令营、考古时光机、考古进课堂、蒲公英计划以及在考古发掘项目所在地的中小学及乡镇、社区开展“考古进校园、进社区”等丰富多彩的公共考古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收获了许多荣誉。


我所开展的公共考古活动

考古体验馆投入使用以后,可以作为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完成国家文物局《“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当中“加快考古成果转化利用”工作任务的基地,架起考古与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以体验馆为依托继续开展南南考古学院的各项公共考古活动,并且拓展思路,积极探索其他公众活动。做好体验馆的可持续性运营和考古大IP的打造。推动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促进大众对考古的科学认识,提升公众文化水平。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

                                                                      编辑|吕  静

                                                                      审核|万  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