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别白鲟:苦追十九载,难逃悲剧;水生物种,频亮红灯

宋炳晨 林方舟 千篇一绿 2023-03-17
记得加小千为星标  ★  不遗失彼此。

 ◆ ◆
农业农村部长江办答复南方周末记者称,长江鲟和中华鲟等物种濒危程度加剧,说明栖息地功能受损等影响因素仍未消除,长江珍稀水生生物保护形势仍不容乐观,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仍需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如果重新发现灭绝物种,或人工繁育和放生重新建立了野外种群,并且有相应证据,IUCN红色目录级别就会随之调整。不过令人惋惜的是,对白鲟进行人工繁育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我们一直在做技术储备,期盼哪一天它回来了、出来了,我们能帮助恢复种群。”

(本文首发于2022年7月28日《南方周末》)


1993年,长江湖北宜昌江段发现的白鲟成体。 (采访对象供图/图)


 ◆ ◆
南方周末记者 宋炳晨 林方舟

南方周末实习生 王铭齐 刘睿敏


最不愿看到的消息还是来了。


欧洲时间2022年7月21日14:00(北京时间20:00),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报告显示被誉为“长江中的活化石”的白鲟“灭绝”。


白鲟号称“中国淡水鱼之王”,是距今已有1.5亿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古代鱼类之一。这一长江中最古老、伟岸的生灵,最后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还是19年前。


“红色名录对于推定物种为‘灭绝’或‘野外灭绝’十分慎重,在长江白鲟和其他鲟鱼的评估结果公布前,相关人员严格依照标准和流程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审核等工作,确定了白鲟的灭绝。”IUCN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称。


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已建立并运作超过七十年,是国际生物多样性的权威指标,除灭绝(EX)、野外灭绝(EW),以及极危(CR)、濒危(EN)和易危(VU)外,还有近危(NT)和无危(LC)多个等级。


IUCN的名录中,与白鲟一同公布的还有长江鲟——被宣布野外灭绝。长江中的鲟鱼三兄弟,白鲟、长江鲟、中华鲟中后两者实现了人工繁殖。与白鲟同为匙吻鲟科仅剩的另一属——匙吻鲟,生活在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目前处于“易危”状态。


实际上,鲟鱼悲剧的背后是全球水生动物的保护难题。IUCN全球鲟鱼再评估结果显示,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威胁,其中约三分之二的鲟鱼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鲟鱼仍然无法摘掉‘世界上最受威胁的类群’这一头衔。”IUCN鲟鱼专家组主席艾纳·路维表示。


“长江鲟和中华鲟等物种濒危程度加剧,说明栖息地功能受损等影响因素仍未消除,长江珍稀水生生物保护形势仍不容乐观,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仍需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农业农村部长江办”)答复南方周末记者。


2002年12月,昆山中华鲟保护基地中被救白鲟正在游泳。 (采访对象供图/图)


2003年,危起伟与研究团队在四川宜宾对最后一只长江白鲟开展营救工作。 (采访对象供图/图)


 ◆ ◆

“推定物种为‘灭绝’十分慎重”


早先一个月,危起伟便已经得知IUCN即将“官宣”长江白鲟灭绝,但在宣布之时,他还是悲伤不已,在朋友圈转发了5条相关消息和多个大哭的表情。


危起伟是IUCN鲟鱼专家组唯一的中国专家,一直参与白鲟保护工作。他是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2020年1月,危起伟研究团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的论文《白鲟的灭绝给长江生物保护留下了什么教训》即提出白鲟灭绝的可能性——可能已于2005—2010年灭绝,并且可能早在1993年就已功能性灭绝(即自然种群无法进行繁殖活动)。


彼时,“白鲟灭绝”迅即登上微博热搜。不过,IUCN随后澄清,正在开展的亚欧鲟鱼类全面评估结果尚未发布,预计将在2020年6月世界自然保护大会期间正式发布有关白鲟的评估结果及相应的级别调整。


结果公布时间比预期中晚了两年,让人更伤心的是,这次的字眼变得沉重许多——IUCN正式将“长江白鲟”的名字从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等级移到灭绝等级。


“推定物种为‘灭绝’十分慎重。”IUCN多次向南方周末记者提到“慎重”的字眼。白鲟评估是IUCN开展的全球鲟鱼再评估的一部分,“由于评估工作量大,且涉及多个物种的等级调整(特别是灭绝和野外灭绝),所以在审核方面尤为谨慎,花了较多时间”。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划分标准包括种群减少,分布区小、衰退或波动,种群小并衰退,种群非常小或分布范围有限,以及其他数量化分析等5个主要标准。“进入名录并不意味着濒危,也有可能是无危,具体等级需要根据评估结果来定。”IUCN称。


其中,“灭绝”有诸多限定条件:已没有合理理由质疑该物种最后一个个体已经死亡;当对该物种的全部历史分布范围内已知和/或预期的生境以适当的时间频次(天、季节、年度)进行了全面彻底的调查,且调查在适当的时间尺度上超越该物种的生命周期和生命形态,仍未发现任何个体,则该物种被推定为“灭绝”。


白鲟“灭绝”消息发布后,很多人疑惑,2003年,人们还曾见过白鲟,为何仅仅过了19年,这一物种就被宣布灭绝了?对此,危起伟解释,白鲟的寿命一般是40年,2003年发现的白鲟大约二十几岁,直到今天仍未找到存活的其他白鲟,而之前发现的白鲟或许走到生命尽头。“根据模型计算的结果,可以判断这个物种灭绝了。”


危起伟透露,2008年、2009年就有专家想要做一个模型宣布白鲟灭绝,“我没有同意他们做,毕竟还是希望能晚一点宣布白鲟灭绝。”


就在2019年9月中旬,危起伟参与了IUCN在上海组织的专家研讨会,会上专家已形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确认白鲟灭绝,“可能是因为疫情影响,程序走得比较慢”。


2021年3月2日,湖北宜昌,夷陵区三斗坪镇黄陵庙村,长江岸边的禁渔标语:依法禁渔,功在当代,利及千秋。 (人民视觉/图)


 ◆ ◆

最后一条长江白鲟


人们最后一次见到白鲟是在2003年1月24日,距离农历新年还有一个多星期。


身长三米多、体重三百多斤的一条雌性白鲟无意间一头撞进四川宜宾一名渔民的大网。突如其来的大鱼也让渔民慌了神。这条白鲟已经受伤,身上有着近十厘米的伤口。


白鲟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大。四川渔民有句俗语“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得不像样”,其中的“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而“象鱼”便是“长鼻子”白鲟——最长可达7米,重可达千斤。


白鲟属“匙吻鲟科”,其名字便与“长鼻子”有关,头前汤匙长柄一样的鼻子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传感器”,像它的眼睛一样,感知水流和水压。


危起伟得知白鲟受伤的消息后,迅速启程赶往宜宾。在遇见这条白鲟之前,2002年12月,研究人员在南京救助的一条白鲟意外死亡。


在专家的指导下,渔民将白鲟移动到水势平缓处,不断浇水,人工帮助其正立呼吸。它恢复得很快,没两天就具备了重新下水畅游长江的条件。


为了更好研究白鲟,研究人员为这条白鲟安装了声呐追踪器,试图找到洄游产卵场,发现更多的白鲟,再通过人工繁殖,实现物种延续。


2003年1月27日,白鲟回到了江中。意外很快出现了,3天后的凌晨,白鲟突然加速进入长江主干道。这里的江面雾蒙蒙,江流湍急,漩涡、暗礁数不胜数。


危起伟等人乘坐的小快艇不慎触礁,船只损毁,不得不停下搜寻脚步。当时又临近除夕,难以买到配件,折腾几天修好船后,他们已经追寻不到白鲟的踪迹了。在偌大的江面上,危起伟和其他专家继续搜寻了几个月,依然没能收到追踪器的信号。


白鲟就这样,消失在了茫茫江流中。“那一条白鲟是我放下去的,直到今天我也希望它在。”危起伟说。

2019年12月13日,武汉,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博物馆内的白鲟标本。(视觉中国/图)


 ◆ ◆

是否还有一线希望?


“丢失”这条白鲟之后,业界并没有放弃,搜索行动一直持续。


2006年至2013年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长江上游原白鲟主要产卵场及其邻近江段开展了8次大规模的水声学探测-试验性捕捞调查,均未调查到白鲟活体。但一些数据不能排除是白鲟的可能性,人们希望白鲟依旧有可能存于长江之中。


2017年起,农业农村部支持二十多家单位在长江开展了为期五年的野外调查工作,不幸的是,仍未发现白鲟。


白鲟最早出现在IUCN红色目录是在1990年,后来,危起伟和同事在论文中认为,白鲟最后一次繁殖可能就在1990年左右。1990年和1994年,白鲟在IUCN红色目录中还是“易危”,到1996年白鲟才被列为“极危”,而从“极危”到“灭绝”仅仅用了26年。


实际上,红色名录等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动态调整,现在被定为“灭绝”或者“野外灭绝”,不代表以后就没有调整的可能。IUCN表示,如果重新发现灭绝物种,或者人工繁育和放生重新建立了野外种群,并且有相应的证据,那红色名录的级别就会随之调整。


“冰墩墩”的原型大熊猫就因为保护良好,数量不断增加,在2016年末从“濒危”降为“易危”。此外,国内已实现中华鲟子二代、长江鲟子三代全人工繁育。农业农村部长江办提供的数据显示,人工保种中华鲟原种、子一代亲本3200多尾,长江鲟原种、子一代亲本1500多尾,建立了5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群体和3个全人工保种群体,总数超过150头,年均出生幼豚超过10头。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对白鲟进行人工繁育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在遇见最后一条白鲟时,专家们没有保存其细胞材料,失去了采用克隆等新技术来保护白鲟的机会。危起伟解释,从生物技术上讲,可以通过保存冷冻细胞,将体细胞变为生殖细胞实现人工繁育,但是一些技术在鱼类上还没有突破。“我们一直在做技术储备,期盼哪一天它回来了、出来了,我们能帮助恢复种群。”

“2022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约23万尾不同规格的子二代中华鲟在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被放归长江。 (新华社/图)


 ◆ ◆

水生物种灭绝风险高


白鲟的悲剧或许不是最后一个。全球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级别为极危、濒危和易危的14778种动物中,6009种物种生活在内陆淡水系统,占比超过四成。


显然,在全球范围内,水生物种是灭绝风险最高的群体之一。以鲟鱼为例,IUCN的报告这样描述其面临的主要威胁:野生鱼子酱和鱼肉的非法贸易带来了非法捕捞,水坝阻断了它们的迁移路线,不可持续的砂石开采破坏了它们的产卵场,以及栖息地丧失。


危起伟团队在1997年发表的论文发现,白鲟的产卵活动在1981年葛洲坝竣工后,受到严重限制。自1988年以来,每年仅在大坝下发现3-10条成年白鲟,大坝上方仍然存在有限的产卵。


白鲟是洄游鱼类,在长江中犹如山中的老虎,需要大片领地。它们在长江下游和入海口度过生命的多数时间,3、4月份就会逆流而上到上游产卵。水坝却让白鲟分隔成两个群体。坝下的白鲟无法到位于金沙江下游的产卵场自然繁殖,坝上的白鲟繁殖效能明显下降,活动领地也大大缩减。


此外,水库蓄水让长江水文、水温和节律(季节性规律)等产生变化,对白鲟的性腺发育以及与产卵有关的体征等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多年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岸坡硬化、挖砂采石等人类活动影响,长江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水生生物保护形势严峻,水域生态修复任务艰巨。”国务院办公厅在2018年9月发布的《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直截了当地指出。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自2020年1月1日0时起,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最迟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危起伟认为,在长江中保护动物比在陆地上困难得多,需要既保护产卵场、索饵场,又要保护通道,“一段段地保护”“我们为了保护大熊猫,可以把一座山脉甚至一座县城都划为保护区,但长江还是一条功能性的河流,我们不可能全部划为保护区”。

2017年2月28日,江苏镇江,长江镇江段金江村的渔民晾晒生产网具支持禁渔制度。(视觉中国/图)


 ◆ ◆

不以单一物种论英雄


多个迹象表明,禁捕一年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状况逐步好转,长江禁捕效果初步显现。农业农村部长江办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率先全面禁捕的赤水河,资源量达到禁捕前的1.95倍,特有鱼类种数由32种上升至37种。


监测发现,作为长江生态环境“指标生物”的长江江豚群体在鄱阳湖、洞庭湖、湖北宜昌和中下游江段频频现身,20年未见的珍稀鱼类鳤在洞庭湖和长江中游再次出现。


但是,对于长江中仅存的白鲟兄弟——中华鲟和长江鲟而言,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们对产卵场水文条件要求高,特别是中华鲟作为江海长距离洄游性鱼类,原来的21个产卵场广泛分布在葛洲坝以上600公里江段,葛洲坝截流后,仅在坝下不到4公里的范围内形成唯一一个不稳定产卵场,已连续5年未发生自然繁殖。


农业农村部长江办表示,短期内,水利工程和水文条件的影响难以改变,需要多部门联动加大人工保种和野外种群重建力度,完善中华鲟陆—海—陆全生活史保护体系,探索实施新建中华鲟洄游通道和产卵场等栖息地修复工程,“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农业农村部长江办有关负责人此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虽然禁渔初见成效,一些地区鱼虾数量增多,但评判禁渔效果“不能以个别物种的数量论英雄”。“禁渔是个长期的过程”,之前长江每年有好多捕捞的渔民,现在没有了,鱼多了很正常,存量还在江中,“我们关注的是生物多样性”。


IUCN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禁渔必定会对长江的水生物种产生积极影响,但过度捕捞只是其中的一种威胁,水生生物需要完整、少受侵扰的栖息地和生境,因而维护长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才是最重要的。


四川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所长杜军此前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便建议,应尽快在长江、黄河流域建立一些水生生物保护区,尤其是在尚未建坝的河流。“减少重点水域的水利开发,把栖息地还给水生生物。同时,评估已建水电工程的环保措施是否认真落实,是否符合现在的环保要求,在此基础上加以优化、完善。”


危起伟等人2022年7月在《大自然》杂志撰文指出,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对于当前产卵活动已经停止(如中华鲟和长江鲟等)或关键栖息地受到严重影响的鱼类(如圆口铜鱼等),亟须抓住物种自然种群灭绝的时间窗口,采取紧急抢救性的保护措施。“未来各地可以将珍稀濒危鱼类作为重点专项进行保护,不要重演白鲟悲剧。”危起伟说。


未来,在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的同时,农业农村部长江办表示,还要加强水生生物资源监测网络建设和发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强化栖息地修复,推动实施江河湖连通,开展基于鱼类自然繁殖需求的生态调度,进一步改善水生生物生存环境。


编辑|曹海东 视觉|赵萱

记得加小千为星标,不遗失彼此。本文首发于2022年7月28日《南方周末》,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请与后台联系。更多阅读↓↓↓


未寻到白鲟的那次长江调查,还有140种鱼类也未发现,白鲟悲剧不是最后一个

长江禁渔,鱼多了,但勿以单个物种数量论英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