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10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精读好书做好人,善良清白遗子孙——记恩师唐乐群的清澈人生

2017-09-29 新媒体中心 山东理工大学报


  9月28日下午,学校召开唐乐群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唐乐群生前为我校退休干部,原山东工程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于2008年8月17日不幸逝世。唐乐群的学生、山东省民政厅退休干部王守琨,以《精读好书做好人 善良清白遗子孙》为题,用真挚的感情和质朴的语言,讲述了恩师生前始终持守纯净社会的理想与追求,自觉践行“以百姓心为心”“俸薪之外无所取”“拿人一文自己一文不值”“乾坤别想扭转我”等做人原则的动人事迹。报告真挚感人,发人深省,在全校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为更好地学习宣传唐乐群同志的先进事迹及崇高精神,推进学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现将报告全文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唐乐群的学生们衷心感谢山东理工大学领导对我们宣传唐老师事迹及制作《清曜四韵》4集纪录片的大力支持与无私援助。今天有幸来山东理工大学向诸位领导汇报一下唐乐群恩师五十年如一日,始终持守纯净社会的理想与追求,自觉践行“以百姓心为心”“俸薪之外无所取”“拿人一文自己一文不值”“乾坤别想扭转我”的做人原则的动人事迹。我汇报的题目是《精读好书做好人 善良清白遗子孙》。弘扬社会正能量,这是每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由于我水平有限,还请各位领导及朋友们多提宝贵意见。


  唐乐群恩师是1986年7月从临沂行署副专员的岗位上调到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当副院长的。从调入学院至2008年农历7月17日逝世期间,他除干好本职工作之外,还挤出时间认真看书学习,结合个人的切身体会,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发表了650余篇杂文、随想之类的文章,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与唐老相识于1963年,在这45年间,我与唐老的感情可以说亦师亦父亦恩人。我从他身上吸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中学时代,他就经常教育我做人应当把根扎正扎深扎牢,这个根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要时刻牢记“人民至上,群众第一”的道理,魂系祖国、心记党恩,坚持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不断从社会实践的沃土中吸取营养,这才是“根”得其所。我以恩师为榜样,任何时候干任何事情都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作为标准,所以才能一帆风顺地成长。


  唐老还经常教育我要“把握住自己”,既要管住自己的心,又要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心就是要保持头脑清醒不为欲惑;管住自己的手就要心端身正,非礼之财莫取,非义之事莫为。只有管住自己的心身,不受制于外物,才能当思则思,当做则做,该出手时就出手,行止自如,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时刻牢记恩师的教诲,清清白白当官,老老实实做人,所以受益终身。


  恩师为什么能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高级干部,就是因为他把学习知识作为生存的第一需要,不管当老师还是当专员、副院长,他为自己定的每天学习读书不少于4小时的习惯从来都是雷打不动的。山东省原副省长张瑞凤在《唐乐群杂文集》序言中写道:1978年春节前夕因走访耽误了学习,他从早上5点钟起床开始读书,原计划回寿光老家过年,但8点了还不走。邻居善意地提醒他说,去益都的车每天只有三班,早班车已经走了,晚了回家让家人着急,他说了声谢谢。过了两个小时他仍继续读书,邻居又来提醒他,他心中有些不快。中午又来催他,唐老师说道:“你们担心什么?走不了就在这里过!”邻居说:“唐主任我多嘴了,您已经两年没回家了,这次再不回去,让家人挂念了,您如果真的不走,到我家过年,我们全家当然欢迎了。”唐老为何如此如饥似渴地认真读书学习,这是因为他懂得不读书无以立足,不读书不能明理做好人。他常说,至乐无如读书,善读书可以医愚,能养心健身。还对我说,一日不读书,心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读万卷书养十年气,善读书的人具有了书气,就能言能脱俗,行不合污。恩师由于博览群书,因而知识渊博。他在我心目中就是正义的化身,是当代活着的鲁迅!


  臧克家先生在《有的人》诗中写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恩师唐乐群就是这样的人。因为他是中国共产党最优秀的党员之一;是一位廉洁勤政、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好干部;是一位以“百姓心为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是一位以笔为枪、反腐倡廉、刺贪刺奸的当代鲁迅式的反腐英雄!


  唐乐群老师1958年参加工作,1964年在沂水县高桥中学被评为全省学习毛主席著作、学雷锋积极分子,1979年被省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1982年被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并当选为中共十二大代表,1983年当选为中共山东省委委员,同年被省政府、教育部分别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称号。


  自1978年至2008年,恩师先后在全国各类报刊上发表随想、杂文等650余篇(95%以上是1987年以后发表的)。唐老的文章,可以说篇篇都是奇文瑰句,段段都是词少理畅、锋发韵流。他的杂文丰筋多力似投枪匕首,刺向党内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撕去贪官污吏的面纱,揭露其贪赃枉法、害人害己的本质,是真正的“论时事不留面子,贬痼弊常取类型”。篇篇杂文不仅包含着对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憎恶、愤怒、藐视之情,而且处处显示出他的幽默、诙谐、正直和坦荡的个性。他的随笔类文章教人怎样成长、如何做事,他认为无论做人或做事,要细致不要粗疏,要深刻不要肤浅,要踏实不要浮泛。这就是他对社会实践和自己经验的深刻总结与洞见。他在镇定宁静中通晓世事变化,在清心淡薄中领悟人生真谛。尽管这些文章是前些年发表的,但是今天读来仍倍感亲切。


  山师大博士生导师曹明海教授在《唐乐群杂文集》述评中写道:如何来写唐老的人品和文品?我在读了他的作品之后陷入了颇为费神的苦苦沉思。经过数天的反复思考和再三斟酌,在十几个用词选项中,最后确定用“清澈人生”四个字来写唐老的一生,写他的平凡而超俗的品格,包括他的人格和人品。唐老的一生是清澈的一生,清澈地生活,清澈地做人与处世,清澈的心灵与品格,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清澈人生是他一生最真实、最恰如其分的写照。而且这四个字还有一层更深刻的含义,也就是清澈如镜的人生追求,能够照亮生活在世上的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主任丁韫2015年6月25日在《中国广播报》第四版《独家视点》栏目写的《“严”与“实”要“两翼齐飞”》评论中对恩师唐乐群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把恩师唐乐群与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并列,还写道:他的学生王守琨编辑,齐鲁书社出版的近50万字《唐乐群杂文集》,堪称“三严三实”教育的优秀教材。恩师九泉之下得知这些评价,定会欣慰一笑。


  恩师五十年如一日始终以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的先进事迹,是一座尚未完全开发的精神宝藏。恩师事迹既全面又感人,由于时间关系在这儿只能谈点最宝贵、最令人难忘、最值得人们学习、也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四点。


一.淡泊名利


1996年,唐老在书房看书学习


  唐乐群受沂蒙精神的熏陶从一名普通中学教师成为一名高级干部,但从他身上根本感受不到一点“官味”,他的文章更没有一点“官腔”,他始终“以百姓心为心”。


  他生前跟我多次说过:“名利是浮云朝露,非分名利更是个很害人的东西,一旦黏身,休想摆脱。人生本该务实去华,不欺暗室。”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记得他刚从沂水一中校长提为行署副专员的时候,他脸上没有半点喜形于色的表情。我问他为什么高兴不起来?他说从政实非本人心愿,但组织安排又不能不服从。后来他跟我讲:这一生只在两件事上向党组织提过要求,一是省委领导跟他谈话,让他担任地委副书记,他说他是个教书匠当不了那么大的官,怕有负组织期望。老领导严肃地问他,是不是共产党员?党员是否应该服从组织决定?在他再三请求不愿离开教育的情况下才担任了分管文教卫生的副专员;二是当副专员之后,很不适应送往迎来、大轰大嗡的工作环境,多次给省委组织部、省长写信,要求本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能上能下的原则,批准他回教育一线发挥个人专长,他在信中写道:在用人方面有一种认识,认为对那些学有专长、成果卓越的知识分子只有提拔才算重用,继续做科研、做业务就不是重用,这是一种用人上的片面认识。根据需要提拔合乎条件的科技人员去充实党政干部队伍,当然是重用人才,但这不是“重用”的主要内涵,更非全部内涵。就大多数学有所长的专业人员来说,所谓重用人才,主要是重用其专业特长。离开这一点,重用便失去正确方向,陷入误区。在其再三要求下,组织批准他到山东农机学院当副院长。他不无遗憾地 40 38251 40 15288 0 0 3016 0 0:00:12 0:00:05 0:00:07 3016:“如果能回到沂蒙山区的学校工作就更好了。”可见他对沂蒙山区的感情至深。也正是因为他对沂蒙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沂蒙儿女未曾忘记他,在他逝世五周年之际,有数百人自发地组织了一个纪念唐老逝世五周年暨赠书活动,也是这次纪念活动感动了一些人才产生了为唐老制作一部纪录片的动意。(制作中理工大学党委资助10万元,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省委批准他去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工作时,原省委副书记陆懋增与他谈话,说他很有知识分子情操!1989年组织动员他出任农机化学院党委书记,又被他以年龄大为由婉言拒绝,唐老为什么两次拒官不做?2000年春节前夕,他给我们几位同学写过一封信,其中说“若有来生,我还选择教师职业”,从此信中我获得了答案!这足以证明唐老师把教师作为他终生的追求,他的理想就是在三尺讲台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难怪他会放弃优越的仕途道路甘当园丁,这是何等高尚的人格品德。我想:淡泊名利、不求闻达指的就是这种人吧。他没有对名利追逐的苦恼,倒是有一副宽广的胸怀和淡然的心境。他超凡脱俗的气量堪称矫矫不群。进而让我联想到当今形势下那些跑官、要官、甚至花钱买官的人,与唐老师相比,他们内心不知有何感想?


二.以清白遗子孙


唐老的办公、学习的地方


  唐乐群老师一生清贫,对吃穿从不讲究,生活极其简朴。他家永远不变的是家徒四壁、原汁原味,连地板也是原来的水泥地面,家中除一台21寸的彩电外再无任何现代化的家电,连个冰箱、手机都没有,一个厅级干部住了一套不足80平方米的小房子,就是这套房子在确权时,他也没打算要,是他的学生硬性主张让他填写了购房申请。几次有挑选更大房子的条件和机会,可是他都自愿舍弃了。当下社会,有人巧取华屋,争夺豪宅,有人对房产抱着该是自己的抓着不放,不该自己的手伸得老长的态度。人所共知,政策福利性住房,传给后代可以留下大笔财产,惠转亲朋可以获得大份情谊,上市交易可以赚取大额差价。无论转为何种形式,对他的后代及亲朋都有利,而且他的外孙女就在身边工作却无房住,然而他却自愿舍弃调房,这是很多人猜不透、看不懂和无法理解的!有时我在想,得到与他情况相同的同志同等的待遇,不是搞特殊化,不是享受不该享受的消费,不是获取不该获取的利益,因而他想有就有却走向想弃就弃和应无尽无,硬是没有半点动摇、顾虑和不舍。在思想上,他早已把有形的物质财富和无形的精神财富摆放得非常合情合理,又特别泾渭分明。像这种如此轻视和舍弃巨大利益的人能有多少?我的老师可算得上不折不扣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了。说至此,想起他在一中当校长时,学校为他一家三口安排了两间房,他说教毕业班的老师这么辛苦,两三个人住一间房,有房先照顾他们,我们住一间足够,儿子住学生宿舍。在一中三年,他一直住在那间既是办公室又是宿舍,又暗又潮湿的房子里,这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其相似!


  他在物质财富方面“一贫如洗”,但在精神方面却非常富有,一生中个人自掏腰包购书近6万册,价值60余万元。这不包含送人的书籍数。唐老为高桥镇闫家宅村民办教师相兆华送书300余册,写书信近百封,在唐老精心培育指导下,相兆华勤学苦练,以恩师为榜样,在全国各类报刊上发表作品500余篇,被省文化厅评为省级农村优秀文化人才。我们的老师信奉的是“拿人一文自己一文不值”的信条,从未用公款购过一本书,更未从学校拿回家一本书!


  据我所知,他这一生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20多位有名有姓的贫困学生,我不知道的更是不计其数。有一个家庭姐妹三个都受到了唐老师的资助,她们也非常珍惜这份真情,姐妹仨都考取博士生,并将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月的工资寄给可敬的唐伯伯以表感激之情!而他自己的四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三个孩子因无文化都在家务农,只有最小的儿子唐东远在家庭生活好转后考了中专。


  对于三个兄妹未上学的事,我多次问过师母,但她总是避而不答,直至2006年秋天,师母在张店住院,我去看她,在病房里,我又问起此事,她才把事情原委告诉了我。那是1964年的秋天,我师母去生产队领谷子,可师母万万没想到堆积如小山头的谷子分给他这个五口之家的只有区区4斤!在按劳分配原则下,有一段时间生产队分细粮是按所挣工分多少分配的,恩师在外地工作,按规定可以交钱购买工分,但老师的工资入不敷出,根本没钱照顾家庭,一家五口只有师母一人可以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所挣工分也只能分到4斤谷子。师母为了不给恩师增加负担,只能忍痛让长子辍学帮她维持全家的生存。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儿子时,唐东义放声大哭,因为他喜欢读书,并立志做一个像父亲一样的有文化的人民教师。师母把东义拉在怀里,哭着告诉他,你是家里的长子,必须和娘一起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东义哭着问母亲,那我爸爸为什么不和你一起承担责任,他的工资都哪去了,为什么不拿回来给我们买工分。师母一时也无法给儿子解释清楚,她只是告诉儿子,你父亲在外面也不容易,那点工资不够他自己支配的。(说到此我想起1964年唐老师全年收入435元,用在学生及老贫农身上350元,他个人仅用了85元,所以连过年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纪录片中有个镜头,他去集市捡拾茄子柄煮食,这是真实情况,一点也不虚构。)大女儿二女儿一天校门未进,是因为师母只有姐妹三人,父亲去世得早,母亲瘫痪在床多年,姐妹三个轮流照顾母亲,师母家中离不开,只好让大女儿代劳照顾姥姥,东远年龄尚小,需人看护,这个任务就交给二女儿,师母才脱出身来去生产队挣工分。


  在唐东义的记忆中,那个年代饿肚子是最难受的一件事,他们三个大的经常饿得晚上睡不着,实在坚持不住了,起来吃大葱喝凉水,有时连大葱都没得吃,只能喝凉水充饥。老师清苦,家人也跟着清苦,我一想到这些就心里难过,是我们争夺了他们的父爱,是我们这些学生影响了他们的大好前程,所以我必须为他们做些善事,以弥补恩师对他们的过失。他奉献得太多,享受得太少,生活得太苦,家人也随之失去了很多应有利益,生活得很不容易。但他日久岁深养成的先人后己、艰苦朴素的作风,抗拒物质诱惑的意志和清正廉洁的襟怀,对此已习以为常。


  唐老师对学生、对他人是如此慷慨大方,对家人乃至自己却几近苛刻,这并不是唐老师无情,而是他把党的事业、他人看得比什么都重!他心中满装的是党的事业和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在“以清白遗子孙”一文中写道:“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人活一世,谁都想给子孙留点什么。在这方面,古代有些仁人志士,他们留给子孙的不是家产、金钱之类,而是为官清白的无价之宝,表现出了可敬可鉴的崇高境界。”唐老师早在1981年9月20日给二儿子唐东远的信中写道:“我在物质方面不会给你什么财富,想在精神方面给你留下点‘薄产’。你如能继承这点东西,并予以发扬,那我即喜出望外、心满意足、死而无憾!”他50年来确实没给子孙留下金钱和财富,大儿子唐东义结婚他给了200元钱。二儿子结婚时,他已是农机学院的副院长,也是200元,还告诫儿子不要收礼金,不可铺张浪费。一个厅级干部儿子结婚只给200元,一般人难以理解和相信,可一个同学家里有困难他一次给了3600元!他对自己的孩子就是要求他们自强自立,他就要给孩子们留下清白二字!他临去世前家里所有积蓄仅几千元,这是他近年来考虑师母身体不好经常住院才积攒下来的。他的工资除保障基本生活外全部用于助人和购书,孩子基本没花到他的钱。可以说,唐老是一个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骑车搞调研


唐老发表的文稿


  唐乐群担任临沂行署分管文教卫生的副专员后,为摸清基层情况,他和一名工作人员骑自行车,走遍费县、苍山、平邑和蒙阴等县的30多个乡村小学。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不住宾馆也没下饭店,最好的住处就是乡镇简陋的招待所。更多的时候是在乡村小学和山村老乡家,吃饭大多和乡村教师一起搭伙,每顿饭都按照实际饭菜价格支付,每到一处都悉心听取老师们对农村教育现状的意见,仔细做好记录,并嘱咐陪同人员拍好照片留做资料。15天他记了整整三大本调查手记,摸清了全区农村中小学情况:危房占18%,黑屋子、土台子、石板凳占92%。回行署后他向中共临沂地委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并提出群策群力办学,完成农村中小学“六配套”的建议。地委通过讨论研究批准了这项计划,并把它列为四项重要工作之一。


  刚刚解决温饱的老区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像支援淮海战役一样支持全区农村中小学“六配套”,使中小学校舍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感慨地说:“旧社会,志士仁人建学堂,人们为之树碑,现在各级领导抓校改的事迹,不是刻在石碑上,而是深深地铭刻在人们心里。”


  唐老在深入调研中发现,全区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职责不清、赏罚不明、福利人人有、奖金平均分等不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他与教育局在全区进行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以苍山层山乡为典型,实行了“三改一包”,即改校长任命制为选举制,改教师分配制为招聘制,改奖金、补贴平均制为浮动制,一包是教学任务实行教师目标责任制,从而推动了全区教育的深入开展。《大众日报》以《“三改一包”值得提倡》为题,做了通讯报道。唐乐群分管文教卫生三年,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领导支持,调动全区教育战线广大员工教学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为沂蒙山区后来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智力保障。在地委领导下,他还出色地完成了临沂师专由费县搬迁到临沂、地区医院门诊楼建设、临沂四小校舍改造和冬季取暖等重大问题。此类善举永记群众心中!


四.以百姓心为心


  唐乐群在一生中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时时处处想老百姓所想,他常说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就应该以民为镜辨别是非。


  他在沂水一中当校长时,时任沂水县委书记高昌礼的孩子考一中分数不过线被挡在一中之外;他当副专员后,有位上级领导的孩子想进地区教育局也被拒绝。他说当官的孩子没这个位子也可以有饭吃,而老百姓的孩子没这个位子就没饭吃。他的小儿子商校毕业时,在地委组织部的同事与他商量想把他孩子安排到机关也受到他的批评,最后孩子被分到企业车间当了一名统计员。群众称赞他不畏权势,刚正不阿!


  当下社会,在经济和物质利益“关口”前,倒下了不少人,挡住了不少人,而唐老师却胜似闲庭信步,把握好自己的欲望和情绪,理性地面对和处理好碰到的各种利益关系,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者”了!在我的记忆中,他语不惊人,鲜有慷慨陈词,他的事迹并不惊天动地也不那么壮烈,但他做了许多人没有做到、也做不到的平凡事。


  他向来公私分明,如在他办公桌上放着两种信笺和邮票,写寄稿件时都是自己掏腰包买稿纸和邮票,组织给他配了车,他从不公车私用。唐东远与爱人每年春节一家三口去淄博陪老人过年,那年春节下了大雪,他儿子多么希望老爸安排个车送送他们,因孩子还不满周岁,不送回临沂送到火车站也好啊!可我的恩师就没能满足他们的愿望。那时孩子还小,夫妇俩天不亮就抱着孩子去车站坐车。他在临沂当副专员时,自己拉着地排车去排队买煤球,去电影院请同事看电影自己掏钱买电影票成为美谈!在公费医疗一人公费全家公费的年代,师母由于常年劳累积劳成疾,但他从未用自己的公费医疗为师母买过药,甚至连自己买药能报销的也不报销,他曾托我买过药,我给他发票时他随手扔了。工程学院领导每年一万元招待费,他一分不花。我请恩师几次吃饭,他都老早就买了单。就连去了客人,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亲力亲为,自己动手烧水,洗茶杯倒水,弄得我们都不好意思。后来家里请了保姆,这类活也不指使保姆干,他每次增加工资收入也会主动给保姆增加工资。许多人与他的差别,就体现在这些日常生活中。师母卧床不能起床的时候,端大小便这样的事他从不让保姆干,每天早早就悄悄地端走了,这也许是他对师母亏欠的一种补偿吧。


  唐老师对家庭看似无情,其实不然。1968年春节,唐老回家过年,因途中车辆出故障,从益都步行回家时已是凌晨3点,他怕影响家人休息,独自在冰天雪地等到黎明,进屋时,全身哆嗦,手脚麻木,说话语言不清,一般人对家人有这样的深情吗?唐老不止一次对我说,你师母大半辈子苦得很,我过去对家里照顾得很不好,她代我上养老,下育小,在我心里你师母一半是我的妻子,一半是我的母亲,她的恩情我一辈子也报答不了。2007年10月,唐老在齐鲁医院动了个小手术,我在医院照顾恩师,10日下午4点我的手机响了,是师母打来的,让老师听电话。她说:“老头子你好好养病,病好了回来照顾我,儿女千好万好不如老伴周到实在,等什么时候我想死了,你再跟我一块走,要不我不答应。”恩师接听着电话,眼角留下两行眼泪,他苦笑着说:“我听你的,赶紧把病治好回去伺候你。但马克思万一让我先你一步走了,你也不要难过,就当我去那面收拾屋子等着你了。”师母长他8岁,一生不离不弃,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啊!那些把升官、发财、死老婆作为人生三大快事的败类们不值得好好学习吗?


  恩师就连逢年过节打电话,也总跑在我们前头给我们拜年问安,弄得我们做学生的无地自容。他却说我工资比你们高,待要好大敬小嘛。他是从不愿沾别人一分钱的便宜!像这样的事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许多人与他的差别,就体现在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之处,这让他的事迹非常真实、非常突出、非常持久和非常感人!他的先进事迹证明:中国共产党对广大党员的教育、产生的号召力是非常巨大的,产生的自觉约束力是异常牢固的,产生的影响是十分良好的。我们的恩师已经把生命归还世界,但他的精神不死!敬仰他的人们会记住他,也会时刻呼唤同一句话:唐老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25日视察临沂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如何落实好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我个人认为,应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大力宣传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涌现出的无私奉献的好党员、好干部、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的好公仆的动人事迹,尤其是那些扎根沂蒙的外籍人的感人事迹。这是因为,我们党需要这样的好干部,我们的国家需要这样的好公仆,我觉得做人都像唐老师这样,多把爱奉献给他人,多把温暖送给别人,这个社会才会越来越美好。无论是做人还是当官,唐老师永远都是我们的榜样。诚如原山东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现山东理工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福信所说:我们今天回忆唐乐群同志的往事,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下一代,做一个忠忠实实、兢兢业业的好党员、好干部、好老师。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撰稿:王守琨

美编:刘一赫

编辑:仝 杰

初审:陈 莹

审核:崔文斐

总审:穆冠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