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博讲坛|精美的青铜器是怎样铸造的?来看看古人的智慧→

乐梦融 新演艺 2023-12-29


上海博物馆与新民晚报联合打造的公益文化品牌“上博讲坛”第四季第一讲昨天晚上于线上开播,主题是“模范成器——沿袭四千年的传统铸造技艺”。


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谭德睿和丁忠明从文物科技的视角,为观众揭秘青铜时代巧夺天工的铸造技艺。

“模范”一词现在是指学习、工作、生活中值得效仿的人与事,同类中的榜样,而它的由来,就是青铜器铸造技艺中的一项步骤。


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纤细峻深、器形复杂、器壁或匀薄或厚重,铸就中国青铜时代的辉煌成就,在世界文明古国中独具技术特色。

青铜器经制模、配制范料、练泥、陈腐、制范、干燥、焙烧、熔炼、浇注、铸后清理等一系列工序铸成。铸造精美青铜器的核心技术是陶范铸造,这项技术诞生于四千年前的中国夏朝。


安阳殷墟出土的

商代晚期青铜簋陶范



文博爱好者步入博物馆的时候,往往被青铜器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具有考古价值的铭文等所震撼,至于精美的青铜器如何铸造而成,此前一直是一个千古之谜。


素以对青铜器作系列研究闻名于世的上海博物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谭德睿为首的研究团队历经文献检索、传统工艺考察、系统的科学检测和比较研究,耗时10年,终于在1996年揭开古陶范何以能铸造高水平青铜器的原因及其科学性,挖掘出古陶范配方及其制作工艺,古陶范透气性不良却充型性能良好,关键是加入了植物灰所致

以上二图的前排是当地原生土加植物灰制范,铸成的青铜器表面光洁、纹饰清晰,后排只因不加植物灰而无一件完整,不见纹饰

陶范泥料中是否加植物灰的对比


这项称为《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研究》的研究成果被我国著名冶铸史学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华觉明教授评为 “从学理上,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次,最终阐明了商周陶范铸造所以能获得高度成就的机理与实质”。


按研究所得古方,研究团队成功复原出商周时期的青铜爵、觯、提梁卣和鼎耳等。

戈鸮卣(商晚期)

戈鸮卣器身的复原过程



在短短2个小时的讲座中,两位上博专家联手解读,资深文博爱好者得以初步了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上博讲坛现场


主讲人谭德睿主要从事古代青铜技术、艺术铸造、中国传统工艺研究,是中国艺术铸造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说:

我们的老祖宗在小小的陶范上,刻出了神奇的花纹,刻制出来,浇铸出来,且精度薄如刀口,在越王勾践剑等文物上反映得淋漓尽致,一是科学的范料配方,二是巧夺天工的铸造技艺,成就了辉煌的中华青铜文化。


先人发明的古陶范配料以及铸造全程,都遵循着科学原理。

我们的祖先智慧让世界叹为观止,也让今天的观众骄傲不已,在开播短短几分钟后,这场讲座的观看量已经突破1万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乐梦融

编辑:吴旭颖

图片:主办方提供

©新民晚报文化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