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么到处都有人在学呼麦?

公路商店 公路商店 2020-09-06


每一个大学住过校的人都知道,如果宿舍里有一个东北人,一个学期后将会孵化出一个刘老根大舞台。但如果这个东北人被放在内蒙大学的宿舍,再强势的东北话也会被淹没在此起彼伏的呼麦声里。 

 

不分时间的死亡呼麦才是在内蒙上大学的第一课。

图片来源:微博@知白默守黑


只要宿舍里那个蒙古族小伙醒着,他的呼麦声就是室友们不间断的BGM。你能感觉被一千只振翅的苍蝇围绕的同时,还仿佛听到防空警报在头顶拉响。


点开感受一下,就是这种声音。


但不超过三个月,你就发现这声音比任何洗脑神曲都上头。到了下个学期,民族团结气氛达到高潮,打热水的路上都能听到汉蒙联合的呼麦大合唱。


这是内蒙大学里的传说:如果你的室友呼麦,你无论一开始多烦,半年后都会跟着呼。



在上海,有一半的年轻人都在路边野餐,在内蒙,有一半的年轻人都在学呼麦。 


初入内蒙的ktv,你会听见好几个包厢里的客人,都在你熟悉的《敖包相会》甚至林肯公园的间奏掺入了一长段人声贝斯。


韦老板至今都记得,在一次穿越内蒙的自驾中,他随手调到一个电台,打电话进来的女人并没有抱怨家庭或爱情,而是上来就呼了一段。


 至于酒桌上,呼麦早成了日常聚餐的保留节目。

图片来源:快手@博其


而今天,呼麦已不仅是内蒙孩子们从小听到大的人生伴奏。它的病毒式传染力早已突破了自治区的边界。


在中国,各大视频网站的教学视频下都有蠢蠢欲动的人在围观。从大兴安岭到岭南地区的小年轻,都怯怯地表露出企图心。


“我一个山东人在学啥?”

“我一个小新疆在学什么。。”

“我,江西,女生,想学。”


其实他们早就脑补了自己学成后的威武模样。

图片来源:Khoomei Beat


比起摩拳擦掌的圈外人,下了决心要拜师的人早挤爆了快手上大神的信箱。


来自北京房山区的大哥@阿尔泰的声音,在快手上坚持呼麦多年,被被呼麦爱好者们捧为“头狼”。各种摸不着门路的门外汉,至今每天都搞得他哭笑不得。


“有的朋友让我听一段,我一听跟猪崽子叫似的。“


他的每一条呼麦视频留言区也都躲不过求教程求指导的焦渴呼唤。

图片来源:快手@阿尔泰的声音


这些深度呼麦迷不满足于向高人求教,还要常常和同好切磋。


呼麦吧友好的学习气氛,令它在杠精横行的百度贴吧界,俨然成了一股清流。


谦虚的吧友们每隔一阵就贴出自己的阶段性成果,等待安达(蒙语“好兄弟”)们批评指正,令呼麦吧成了语音贴最密集的贴吧。


只有在这里,才有人会耐心听完你一分钟的语音。

图片来源:百度呼麦吧


呼麦的魔性甚至冲出了欧亚大陆。疫情期间,越来越多太平洋彼岸的人拐上了学习这门神秘技法的不归路。


在推特搜索“Quarantine”(隔离期)和“Throat Singing”(喉腔),拉不到底的结果页显示,每一天都有网友宣布自己开始学呼麦了。


“呼麦“是”蒙古喉腔“中的一种,也可统称蒙古喉唱法。

图片来源:推特


而真正的资深玩家,已经在ins上用呼麦代替早上的咖啡和Morning Yoga。


“#Khoomei”这个tag下,满满一屏幕都是嘴巴嘟嘟的老外。

图片来源:Ins@Rudolf_cheng、nordchrischan


呼麦在赛博空间里被东西方年轻人争相模仿和追捧,但其实它是一种源自游牧民族的古老唱法,甚至比蒙古族本身还古老。


蒙古帝国是呼麦的全盛时期。成吉思汗率领的铁骑就曾在开战前把呼麦当作出征的号角震慑敌军。


超过千年后,这种逐渐没落的唱法又死灰复燃,甚至吸引了高智商人群的注意。


20世纪下半叶,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费曼由一枚图瓦国的三角形邮票上溯,发现了这种令他惊艳的唱法。在求知欲的驱使下,他不断申请去图瓦考察,却直到去世前都未能如愿。


为感谢费曼对传播图瓦文化的贡献,这枚纪念邮票上印上了“费曼好老哥”字样。

图片来源:Feyman.com


自费曼之后,三十年来,一个喉咙如何能同时发多个声部,一直是科学家眼中的谜团。


直到最近,亚利桑那州大学的学者才声称破解了这个谜。


图片来源:亚利桑那州大学网


科学家的挑战方式是解释,普通人的挑战方式是学唱。当登顶珠峰都可以雇人抬你上去,呼麦为人们征服极限的野心保留了一方处女地,哪怕征服的路上惨案连连。


大部分初学者都会面临身边人的不解。一半呼麦爱好者还没成为北方的狼,女友就让他们当了单身狗。



爱情相较于健康,都算小的牺牲。错误的发声方法会给喉咙太大压力,所以每个呼麦上瘾的朋友,都有风险成为耳鼻喉科的常驻患者。 


更别提这个时节咳痰喘格外引人误解。


然而这样的代价也不能阻碍当代社畜忘我练习,因为他们在其中找到了灵魂的救赎。


民族音乐学者考察发现,游牧民族发明呼麦,是出于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想模仿自然的声响,所以听起来才像是风过石棱、瀑布飞溅。今天,模仿这种“模仿”帮都市社畜弥补了不能生活在别处的遗憾:


这让Youtube教学视频下的初学者感受到久违的天人合一:


“学着学着,我重新统一了蒙古帝国。”

“我宛如在Windows XP桌面里策马奔腾。”


图片来源:wowhead.com


社畜的肉身囚禁在钢筋水泥里,疲软的灵魂也需要一壶精神的马奶酒。


在短视频时代,快手则为他们撕开了一个窥探草原的缝隙。


相比B站、油管上的专业大师、知名乐队,快手上聚集了更多呼麦的野生高手。


他们的视频里没有纽约卡耐基音乐厅的立体混响,取而代之的是草原上的风声和远处马群的嘶鸣。


图片来源:快手@呼伦贝尔 呼麦 苏德


你甚至可以看牧民趁兴起舞,隔着屏幕都闻到烤肉味。


没有这个视频,你可能不会在互联网世界看见这群牧民。

视频来源:快手@江湖 狼部落 毛哥


相比长篇解说,短视频教程也可以帮你一窥呼麦的精髓。

 

蒙古读研的女呼麦手乌云,每天都会把自己的教程拆分成不到一分钟的练习小视频,填补了上班族的碎片时间。

 

在她开设的快手群里,你甚至可以听出每个早晚打卡的同好的微小进步。


如果你在厕所听到隔壁间传来呼麦声,

那他可能是打开了乌云的小视频。

图片来源:快手@呼麦乌云


练习遇到瓶颈,怎么呼都像猪哼,“灵魂之声”提供了各种突破瓶颈的小贴士。


“想象下羊叫或者呕吐……或是想象下在抬一个很重的东西,用嗓子的方法都一样。”


每天的碎片时间连起来,也许有天你也能呼出草原的动静。


图片来源:快手@【灵魂之声】


澳洲小伙Marco来北京工作之前,是在牧场上长大的。在工位练习被同事投诉后,他就只和快手粉丝们分享自己的呼麦了,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像在草原上一样放肆呼喊。


“只有呼麦的时候,我才感觉回到了躺在草原上看云的日子。”


图片来源:快手@阳光 头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