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抢鲜读】《认知语言学与二语教学》(精彩章节,七)

应用范畴化理论在同一情态动词的多种意义间建立联系

范畴化理论让我们从另一种视角来认识与解释情态意义。它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其基本观点是:意义是以范畴来表征的,人们通过认识范畴特征来理解意义,进而了解与认识这个世界。在人类的认知世界里,存在着一个个不同的范畴。范畴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通过范畴,可以把世界上的很多事物联系起来,进而更好地了解与认识它们。

下面我们以must为例,来简要分析如何利用范畴化理论进行情态动词教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用示意图(如图1)的方法来讲解情态意义之间的关系。图1中共有三种意义类型,即道义意义、认识意义以及二者兼有,也就是三种范畴。我们首先来看图1中道义范畴的例句(9)。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对于听话人来说,说话人Miss Cherry具有绝对的权威,话语中带有明显的命令口气。此外,根据社会法则,听话人从下周二开始需要每周支付五英镑,而且听话人是动作的实施者。也就是说,听完这句话以后,听话人就要按照说话人的要求去执行。因此,作为道义情态,这里的must表示听话人因为规定或法律有义务做某事,而且说话人的口气带有明显的指令性,这里must的意义等同于汉语中的必须……”。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道义情态的范畴特征(见图1左栏)。

我们再来看图1中表示认识范畴的例句(11)。显然句子(11)中的must与句子(9)的意义存在很大差别,这里表示听话人的推断,是一种认识意义,属于一种不同的范畴类型。它是说话人根据某些已知事实,对事情作出有把握的推测,相当于汉语的肯定是……”。这种推测对于说话人来说尽管有相当的把握,但也有错误的可能。通过对句子(11)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认识情态的范畴特征,比如要以说话人为中心,说话人可以对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情况进行推测,客观事实与推测结果有相悖的可能性等(见图1右栏)。

道义意义与认识意义是情态动词的两种基本意义范畴。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范畴,比如道义、认识二者兼有类型。这种意义类型与道义、认识范畴相比,只具备它们的部分范畴特征,是道义范畴向认识范畴过渡的中间范畴。请看图1中句子(10):

10I feel that teachers must be educated, if they want to educate us.

句子(10)中的must与句子(9)和(11)中的must在表达意义上具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一样。它兼具道义、认识两种意义的部分特征于一体。例如,这里的情态判断不仅仅是根据社会法则作出的,而且包含说话人的主观认识,即说话人自我感觉教师应该受过良好教育。在这项特征上,具有道义意义范畴的特点。此外,这里的情态是以说话人为中心的,且话题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与认识情态又有些相似。但是,与二者不同的是,这里的说话人既没有权威性,听话人也没有做某事的义务,有责任做事情的是话题中心(话题谈论的对象)而不是听话人。这些特征都是道义意义与认识意义所不具备的。所以,句子(10)中的must表达的意义构成了一种新的意义类型,与(9)和(11)中的must分属不同范畴。但从以上分析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出,三种不同意义类型之间在很多意义特征上都存在相似之处,他们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理解了must的一种意义范畴,则有助于理解其他范畴。

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意义范畴之间存在特征上的相似性。从一种意义类型过渡到另外一种意义类型,这是一种渐进的过程,而非突然转变。也就是说,情态动词的道义意义发展到认识意义不是一步完成的,也不是突然失去了道义意义的全部特征,从而成为了一种新的意义类型。准确地说,从道义意义到认识意义是一个连续体。处于连续体两个端点上的情态意义分别为道义意义和认识意义,处于两个端点正中间的为二者兼而有之的混合体,其余的都是过渡类型。我们可以根据情态意义在图1中的位置,判断其所表现出的范畴特征。有些具有较多的道义特征,而有些则具有较多的认识特征。英语中常见情态动词mustcanmayshouldwillshall等,其多义现象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进行解释。

输入“认知”即可查看往期精彩选读内容。

您最喜欢哪个栏目?还想看到哪些栏目?您可以直接回复微信,为我们提出意见或建议。iResearch微信平台意在使您足不出户①了解学界思想动态、②研究动态,③快读新书好文,④一览学界专家风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