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点聚焦 | 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前沿

1.引言


翻译共性是翻译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至今为止,学界对翻译共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显化、简化(simplification)和范化(normalization)。其中对显化的研究是最多,也是最深入的。显化概念最早由Vinay和Darbelnet(1995)在进行英法双向对比研究时,作为一种文体特征的翻译技巧提出,主要指在译语中,把原语种的隐含信息给予明示。进行翻译显化研究的国外学者包括Blum-Kulka(1986)、Baker(1993;1996;2000)、Øverâs(1998)、Klaudy(1998)、Olohan(2004)、Kenny(2001)等。国内学者有贺显斌(2003)、王克非(2003)、柯飞(2005)、胡显耀( 2005;2006)、黄立波和王克非(2006)、黄立波(2007)、刘泽权和侯羽(2008),及我国台湾学者陈瑞清(2005)。


本文所研究的话题与其他学者相同,也是翻译中的显化问题,但所根据的理论指导是系统功能语言学(Halliday,1994),所分析的语料是《论语》的英语译本。


2.显化的定义和分类


Blum-Kulka(1986)提出了“显化假设(explicitation hypothesis)”,他认为,翻译过程使得译文相对于原文更加冗长,其表现形式为衔接方式的显化程度提高。Klaudy(1993;1996)对显化现象的研究分为两个时期:早期以匈-俄学术文本,文学文本双向翻译及匈英文学文本双向翻译为主,将翻译中的添加策略分为三类:强制性添加、非强制性添加和语用添加。后来,Klaudy(1998)对自己早期的观点进行了修正,将显化分为四类:强制性显化、非强制性显化、语用显化、翻译过程的内在显化(translation-inherent explicitation),并指出第四类才是显化研究的真正对象。


3.Erich Steiner的显化研究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对显化现象进行比较全面和深入研究的学者主要有两位:Julian House和Erich Steiner。House(转自Munday,2012:92-94)提出了以Halliday的语域理论为基础的译文评估分析模式。该模式采用Halliday语域分析中的三个概念:语场(field)、语式(mode)、和语旨(tenor)作为参数,将语言特征和语篇的语境相结合,运用词汇手段、句法手段和语篇手段作为维度,比较分析原文与译文的对等程度和偏离程度。根据分析结果,把译文划分为“显性翻译(overt translation)”和“隐性翻译(covert translation)”。关于House的有关研究,国内已经有学者进行介绍和评估(如司显柱,2005),这里主要介绍Steiner的研究。


Steiner(2005)的显化研究模式比House更为复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区分了显性(explicitness)和显化(explicitation);第二,将显化特征分为词汇语法(lexicogrammar)显化和语篇(textual)显化两个层面。第三,提出了显性分析的模块化(modularization of explicitation)观点。


Steiner在分析显化之前,首先区分了“显性”和“显化”。他认为,“显性(explicitness)”指的是词汇语法在语篇中解码后的一种特征或特性,而“显化(explicitation)”则是指译者在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时,使某种信息明确化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前者是静态的特征,后者是动态的过程。其次,Steiner(2005:11)将显化分两个层次:词汇语法层和语篇层。其中,词汇显化和语法结构的显化主要体现在小句层面,而语篇显化或衔接显化则体现在小句层面之上。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前期的显化特征的实证性研究(如Baker,1996;Olohan,2004)主要集中在语篇中的词汇层面,如文中的字词数量,每个句子中的词数,有多少连接词或副词在译文中实现了,或者是衔接关系的显化等。而Steiner(2005)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下的显化分析,不仅更重视区分显化特征和显化过程的理论差异,同时强调分析不同语言层面的显化特征。


4.显化研究的功能语篇分析模式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有两个核心理念:系统和功能。从功能的角度看,语言主要用来表达三种元功能(意义),即概念(经验、逻辑)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些元功能包含若干个语义系统,每个系统包括若干个表示特征作用的功能成分。例如,概念功能中的经验功能包括及物性系统、语态系统和归一度系统,人际功能包括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语调系统,语篇功能包括主位系统、信息系统和衔接系统。


在及物性系统中,每一个“情形(Situation;也称“图形”,Figure)”有“过程(Process)”和与其搭配的“参与者角色”(如“动作者”、“目标”等)和“环境成分”,它们在词汇语法层面体现为动词词组、名词词组、形容词词组和介词短语等。例如:

表1


就层次而言,分析语言使用时我们可以从“语境”和“语言”(语法)两个方面进行。语境包括“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语言包括“语义”、“词汇语法”和“音系/文字”。按照Hasan(1995:222)的观点,情景语境中的三个变量(语场、语式、语旨)与三个元功能构成了“耦合”关系,即“语境和元功能的耦合假设(the context metafunction hook-up hypothesis)”(见图1)。


情景语境中的语场指所发生的事,语旨指参加者的社会角色和关系,语式指交际渠道。语义是语言使用时产生的意义,作为语言和情景语境的接口,语义与语境的三个变量有关,分为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概念意义体现语场,人际意义体现语旨,语篇意义体现语式;功能语篇分析(黄国文,2002;2006)就是要揭示语法与语义和语境的关系。我们(黄国文 2002;黄国文 葛达西,2006)曾指出,在功能语篇分析模式中,语篇、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者的关系是体现和被体现的关系。语言层次的语义实现主要是通过词汇语法层,语义系统体现语境。


通过分析语篇中的词汇语法形式层面,我们可以发现语篇的意义(功能)是如何形成的。在进行语篇的功能分析时,可以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由下而上的方法。所谓自上而下是指从文化语境开始分析语篇,而自下而上的分析则是从语言结构开始,即从最基本的词汇语法特征开始入手。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两个假定。假定一:显化特征是译文中出现的独特的文本性质,我们希望通过功能语篇分析来揭示译文的显化特征。假定二:显化特征并不是仅仅只存在于语言某一层面,而是存在于语义系统的各个层面,我们希望通过自下而上的功能分析模式,探索显化特征是如何在语篇的各个不同层次实现的。根据这两个假定,我们建立了一个以语篇功能为核心的语义显化分析框架(见图1) :


图1的显化分析框架可以用于译文的显化研究,限于篇幅,本文只谈一个方面。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以“语义显化:经验系统显化”中的“及物性系统”为例,对功能语篇分析模式中的翻译显化研究进行举例说明。


5.分析与讨论


就及物性而言,一个情形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过程,因为过程决定了参与者的类型和参与者的数量。例如,就“给(予)”这个过程而言,通常要求有三个参与者角色:发出动作的人、所给予的物体(东西)和接受物体(东西)的人。试比较:


(1a) The boy gave the girl a book.(三个参与者)


(1b) The boy gave a book to the girl.(三个参与者)


(1c) The boy gave the girl.(两个参与者)


(1d) The boy gave a book.(两个参与者)


(1e) The boy gave to the girl.(两个参与者)


(1f) Gave the girl a book.(两个参与者)


上面的(1a)中有三个参与者:the boy(发出“给予”动作的人)、the girl(接受物体的人)a book(所给予的物体)。尽管(1b)的语法结构与(1a)的有些差异,但它也有相同的三个参与者。例(1c)、(1d)、(1e)和( 1f)都不是符合语法的句子,原因是它们都缺少了一个参与者。


5.1 参与者的显化


就语言类型所表现的差异而言,汉语与英语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论语》是用古汉语写成的,与现代英语的差异更大。我们比较《论语》与其英译过程中,发现译文中的参与者的显化现象非常普遍。下面先看一个例子,《论语•乡党篇第十》中的第9-12节(杨伯峻,1958:118 -119):


(2)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3) 食不语,寝不言。


(4)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5) 席不正,不坐。


限于篇幅,这里主要分析例(3)和例(5),把例(2)和例(4)同时列在这里,原因主要是给例(3)和例(5)提供上下文。下面是Legge(1861:233)的英译文:


(2a) When he had been assisting at the prince’s sacrifice,he did not keep the flesh which he received overnight. The flesh of his family sacrifice he did not keep over three days.If kept over three days,people could not eat it.


(3a) When eating,he did not converse.When in bed,he did not speak.


(4a) Although his food might be coarse rice and vegetable soup,he would offer a little of it in sacrifice with a grave,respectful air.


(5a) If his mat was not straight,he did not sit on it.


在原文中,例(3)中四个过程“食”、“语”、“寝”和“言”的参与者并没有表现出来。译者Legge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断定这个参与者是孔子,因此就译为“he”。例(3a)中出现了省略,完整的结构应该是:“When he was eating,he did not converse. When he was in bed,he did not speak.”例(3a)中“he”是代词,与《论语•乡党篇第十》中第一节译文( Legge,1861:233)中出现的“Confucius”形成“回指”关系(Halliday&Hasan,1976)。在例(5)中,“坐”这个过程的参与者没有出现,“席”是特指还是泛指也不清楚。在Legge的译文中,“坐”的参与者被确定为孔子,因此译文中用了表示“回指”关系的“he”;“席”也被作为特指处理,因此译文中用了“his mat”,而不是“a mat”。这里的分析表明,译者采用显化的手法,在译文中填补了参与者。


如果我们看看其他译者的译文,就会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Legge(1861:233)处理英译的方法。下面是Waley(1938:149)的英译文:


(2b) After a sacrifice in the ducal palace,the flesh must not be kept overnight. No sacrificial flesh may be kept beyond the third day. If it is kept beyond the third day,it may no longer be eaten.


(3b) While it is being eaten,there must be no conversation,nor any word spoken while lying down after the repast.


(4b) Any article of food,whether coarse rice,vegetables,broth or melon,that has been used as an offering must be handled with due solemnity.


(5b) He must not sit on a mat that is not straight.


从译文(3b)看,原语例(3)中四个过程“食”、“语”、“寝”和“言”的参与者并没有明确的参与者。从译文看,我们不知道是谁“食”、“语”、“寝”和“言”。另外,译文(3b)的主语“it”与前面例(2b)中的“flesh”构成了“回指”关系;从Waley的译文中,我们看到原文的“食”被理解为要求两个参与者的过程:“肉”和“吃肉的人”,而在上面Legge的译文中,“食”被理解为只要求一个参与者(“吃的人”)的过程,至于吃什么,没有明确说明。Legge的译文表明,例(2)和例(3)只是碰巧放在一起,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因此从词汇语法角度看,也没有衔接的纽带。而在Waley的译文中,例(3)是紧跟着例(2),不依靠例(2)就不知道例(3)中被吃的是什么,当然也就不知道“it”的指代对象了。


从Legge和Waley的不同译文中,我们一方面看到不同译文的不同显化现象,另一方面,我们还看到了不同译者对原文意义的不同诠释和表达。


下面我们回头看例(5)的译文。对于这一句,Legge和Waley都通过显化手段把“坐”这个过程的参与者表现出来,而且都认为是孔子。但是,在(5a)中,由于“席”被处理为特指,因此译文中用了“his mat”。(5a)回译过来就是“如果他的席子不正,他就不坐”。Waley把“席”看做是泛指,因此他采用了“a mat”,(5b)回译过来就是“他不能坐在任何不正的席子上”。


有趣的是,在处理动词的时态时,Legge采用的是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的行为和过去的情况,而Waley采用一般现在时,把过去孔子个人受时空限制的体验变为普遍的、恒常的经验。这点与黄国文(2006:154)所讲的唐代诗人王建的《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一诗翻译的情况是一致的。原诗讲的是一次体验,但却可以用动词的一般现在时,把个人的、一时一地的体验变成了普遍的经验,创造另一种意境。此外,Legge用的是“did not sit”,而Waley则是用“must not sit”,前者表示过去的状况,而后者则表示将来的行为,而且带有情态意义。


5.2 环境成分的显化


原文(3)和(5)中的环境情况(时间、条件)是隐性的,但在Legge和Waley的译文中都变成了显性的。如果把两个译文回译过来,就能看得更加清楚:


(3aa)当吃的时候,他不对话。当躺在床上时,他不说话。


(3ba)在它(东西、肉)被吃的时候,必须没有会话;餐后躺下了也不要说话。


这里显化出来的成分包括上一节所讨论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从上面两个回译可以看出,无论是Legge还是Waley的译文,都添加了表示环境意义的成分。译文(3a)中的“when”和“when”,译文(3b)中的“while”、“while”和“after the repast”。


译文(3b)中的“after the repast”是译者为了衔接前后两句添加上去的,译文中“nor”的使用也是起到前后两句衔接的作用。比较一下译文(3a)和译文(3b),便可看出,前者把“食不语/ 寝不言”译为独立的两句话,讲的是两个有相关但联系不紧密的事件,而后者则把“食不语/寝不言”当作是有顺序先后的两个行为,通过添加“nor”和“after the repast”来表示这种紧密的关系。


在译文(5a)和译文(5b)中,同样出现环境意义显化的语言表达。先看译文:


(5a) If his mat was not straight,he did not sit on it.


(5b) He must not sit on a mat that is not straight.


译文(5a)与上面的(3a)和(3b)一样,通过添加表示环境意义的语言成分,突出两个过程(“正”和“坐”)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在(3a)和(3b)中,显化的是“时间”关系,在(5a)中,显化的是“条件”关系。此外,(5a)和(5b)中的表示“位置”意义的“on it”和“on a mat”也是显化环境成分的表现。在译文(5a)中,“席不正”被当作是表达“条件”意义,与表示“时间”意义的结构相近,因此可以把“if”换成“when”。但是,在译文(5b)中,“席不正”被翻译为修饰第二个过程(“坐”)所涉及的位置的后置修饰成分。因此,如果把(5b)回译过来,它的意义与原文要比译文(5a) 偏离更远。试比较:


原文:(5)席不正,不坐。


译文:(5a)如果他的席不正,他( 就) 不坐。


译文:(5b)他不能坐在任何不正的席子上。


上面已经说了译文(5a)和(5b)的一些特别之处,包括“席子”的特指意义和泛指意义,译文中动词的时态形式。就词汇语法结构而言,译文( 5a)是小句复合体,两个小句之间存在着“扩展:加强”的逻辑语义关系,而译文(5b)则是一个简单小句,“that is not straight”是一个嵌入小句,不与小句的核心成分形成任何逻辑语义关系。


就译文的显化现象而言,辜鸿铭的译文(Ku,1898:79)比Legge和Waley都突出。下面是辜译中例(3)和例(5)的对应译文:


(3c) At table,while eating,he would not speak. When in bed he would not talk.


(5c) In ordinary life,unless the mat used as a cushion was properly and squarely laid,he would not sit on it.


在辜译(3c)和(5c)中,显化的现象更加突出。除了类似于译文(3a)、(5a)、(3b)、(5b)中所出现的参与者显化和环境成分显化外,译文(3c)中的“at table”和译文(5c) 中的“in ordinary life”都是环境成分的显化表现。此外,译文(5c)中添加了“used as a cushion”对“席”进行说明,“正”也被显化翻译为“properly and squarely laid”。译文(5c)的句式变化比译文(5a)和(5b) 更大,这点从回译可以明显看出来:“在日常生活中,除非用作坐垫的席子被正确地成直角地放置,否则他不会坐上去。”(王京涛,2013:218)


5.3 过程的显化


例(2)中的“祭于公/ 不宿肉”在译文(2a)中是这样表述的:“When he had been assisting at the prince’s sacrifice,he did not keep the flesh which he received overnight.”这个译文除了显化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外,还出现了一个说明“肉”( the flesh ) 的定语从句“which he received”。这个定语小句虽然含有一个过程“received”,但它不是过程显化的例子,因为它是用来说明“肉”的来源的。


下面我们引用《论语•乡党篇第十》中的第7 节(杨伯峻,1958:116) :


(6)齐,必有明衣,布。


在Legge(1861)的译文(6a)中,添加了一个表示过程的动词(“thought”),这样也就要添加其它与之搭配的成分。在辜鸿铭(Ku,1898)的译文(6b)中,原文的过程“齐”被显化为“fasts and gives himself up to prayer”,因此把译文(6b)回译过来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显化的现象,见(6c):


(6a) When fasting,he thought it necessary to have his clothes brightly clean and made of linen cloth. ( Legge,1861:232)


(6b) On days when he fasts and gives himself up to prayer,he should always put on a bright clean suit of plain cloth. ( Ku,1898:78)


(6c) 在斋戒与专心祈祷的日子里,他应该穿一套由简朴的布料制成的鲜亮干净的衣服。


(王京涛,2013:214)


从(6c)的回译可以看出,原文的“齐”在辜鸿铭的译文中被显化的程度很高,意思被阐释为“斋戒与专心祈祷”。译文(6b)中还添加了“on days when”(环境成分) 和“he”(参与者) 。


5.4 添加、说明、重构


在图1中,第一个分析维度是“语义显化:经验系统显化(元功能显化)→及物性系统(语言功能系统)→过程、参与者、环境成分(功能特征)→显化方式(添加、说明、重构)”。我们在上面的三节中,讨论了参与者显化、环境成分显化和过程显化现象,在这一节,我们来分析显化的三种方式:添加、说明、重构。其实,这三种方式是相对独立但又有关联的。


在译文(3a)和(3b)中,“when”和“while”这类连接成分就属于“添加”成分;在译文(2a)中,“which he received”就属于“说明”成分,而把例(5)“席不正/ 不坐”翻译为例(5b) “He must not sit on a mat that is not straight.”就是句子“重构”的例子。


同样,把例(6)“齐/ 必有明衣/ 布”中的“齐”翻译成(6b)中的“On days when he fasts and gives himself up to prayer”,就既有“添加”(“On days when he”),又有“说明”(“and gives himself up to prayer”),把“必有明衣/ 布”翻译为(6a)中的“he thought it necessary to have his clothes brightly clean and made of linen cloth”就是句式重构。


6 结语


本文讨论的是翻译中的显化问题,所使用的语料是《论语》的英语译文,我们的理论基础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功能语篇分析。我们设计了一个功能语篇分析模式的显化分析框架(图1),并以该图中的第一个维度作为例子,对《论语》的英语译文中的几个例子进行显化现象分析。我们的讨论有三点值得特别注意:


(1)有些显化现象是语言类型所带来的。比如说,从语言表达层面上看,例(3)的“食不语”没有动作者的描述(虽然从语义上看是存在的),要把这个小句复合体翻译成英语,那就必须添加上去,如译文(3a)中把这个动作者确定为“他”(孔子) (尽管这里出现省略)。译文(3b)没有确定“食”的动作者,但也不得不把句式变成被动语态,并把“目标”(the flesh)用作从句的主语。这是因为在汉语中,“主语”在语法层面是常常可以省略不出现的,而在英语中是不能随意省去的(除非是衔接手段中的“省略”,见Halliday & Hasan,1976)。


(2)在不是语言类型限制的情况下,显化现象是对原文(内容)阐释的一种手段,比如说,把例(6)中的“齐”翻译成“On days when he fasts and gives himself up to prayer”,就是对齐”这一过程的释义和注解。同样在例(3b)的译文中,添加了原文没有的“after the repast”就是为了表明“食不语”和“寝不言”的逻辑语义关系。


(3)由于本文讨论的重点是翻译中的显化问题,所以没有涉及与之相对的“隐化”现象。我们在上面的讨论中多次说到例(6)中“齐”的显化翻译问题,这个字所表达的过程可以译成一个很长的小句(Ku,1898:78:On days when he fasts and gives himself up to prayer)。但是,也有一些译者把“齐”这个通常体现为小句的过程(动词)当作一个短语来处理。例如,在Watson(2007:67)的译本中,“齐/必有明衣/布”被译成“In periods of ritual purification,he always wore a clean robe made of hemp.”。采用这种处理方法的还有许渊冲(2012:66 ):“Before sacrifice,he must wear bathrobe made of linen cloth.”。限于篇幅,我们将另文讨论翻译中的隐化现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