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好文 | 从认知语言学看外语教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文/刘正光 艾朝阳)(上)


作者简介
刘正光,教授、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语博士论坛理事会副会长、湖南省翻译协会副会长、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理事,湖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湖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湖南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艾朝阳,副教授、历任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湖南省心理学会会员,湖南省翻译协会会员。

*本文原载于《现代外语》(双月刊)2016年4月,第39卷,第2期。本文将分为上、下篇连载,原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并登陆中国知网(CNKI)查看。

提 要

本文在深入阐释“语义是核心,语法结构都有意义,语言基于使用”这三个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外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准确性、流利性和思辨能力不强”三个基本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深入认识认知语言学的这三个基本特征能够为教学实践中更好地逐步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准确性来源于对意义的深刻领会与把握;流利性必须掌握大量的固定表达式和表达方式,经过大量的语言使用达到知识和技能的自动化才能实现;语法结构的意义性在培养学习者思辨能力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还认为,这三个问题虽然表现为实践问题,但实则关涉语言的本质、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的理论问题。
关键词:准确性、流利性、思辨能力、认知语言学、三个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  H31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3⁃6105(2016)02⁃0257⁃10


1. 引 言

准确性、流利性和思辨能力被认为是外语教学中长期存在且难以同时解决好的三个基本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外语教学界的从业人员。历史辩证地看,这三个问题不仅仅是我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许还是外语学习中的普遍现象,可能只是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已。这三个问题折射出,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与时代的需求和发展、语言学理论的建设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或深受它们的影响。
语法翻译法的理论基础是机械主义语言学,注重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忽略了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的培养。听说法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其直接目的是为二战中的美国军事需要服务,因而强调口头表达的流利性,基本忽视概念层面的流利性和思辨能力的培养。认知法和自然法都是受生成语言学理论启发而产生的。前者运用演绎法讲授语法,允许使用本族语和翻译,适当纠错,反对机械性反复操练,其实质与语法翻译法没有多少区别,而后者认为语言学习者只要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有足够真实的语言输入就可以习得语言,基本不考虑准确性、流利性和思辨能力的培养问题。源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交际法过分注重意义与语言的工具性,认为语言的本质是“行事的潜能”,即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众所周知,交际的顺利完成不一定只依赖语言。上世纪80年代根据 Krashen的理论提出的自然法和80年代至90年代早期根据系统功能语法提出的交际法对外语教学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Pica 2000)。对中国的外语教学而言,更使得准确性、流利性和思辨能力凸显为外语教学的根本问题。虽然任务型教学法有些修修补补,但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本质的认识没有改变,因此这三个问题依然得不到有效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存在实则反映出理论建设落后于实践,给应用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认知语言学也许可以减轻这个负担(Langacker 2001)。认知语言学家们关于语言的一个基本共识是,语义是核心,语言符号或结构都有意义,语言基于使用。本文希望通过深入阐述这三个基本特征,为更好地解决以上三个基本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2. 语义是核心与准确性

目前而言,我国的外语教学由于工具性动机太强,过分注重形式层面的准确性,而忽略了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很少关注概念的组织与表达方式的教学。久而久之,产生的恶性循环是教学语法规则基本实现不了准确性。即使实现了形式上的准确,概念的组织与表达方式的准确性也难以实现。这能部分说明中国英语学习者产出的英文是中国式英文的理由了。教学语法规则为何实现不了准确性。这涉及到对语法规则和准确性的本质与关系的认识。语法规则数量有限、作用有限(Langacker 2001)。准确性既意味着语言表达形式层面,即语法形式的正确,更意味着概念的组织与表达方式、概念表达的内在逻辑和连贯性、文化适切性。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词库与语法构成一个连续体,由符号结构组合而成。符号结构是语义结构和音系结构的结合(pairing)。这就意味着,任何结构,包括语法结构,都是有意义的。语义是核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义性:语词项形成多重彼此关联的语义网络 (Hudson 2008),各种变体或变化也包含其中;2)词的意义包含了文化、百科和看待世界的方式; 3)意义是由识解方式确定的,具有主观性。我们重点讨论第三个方面,因为其他两个方面都可以从中得到体现。识解指人们看待或理解事物的不同方式。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下面我们以 Langacker(2008)的经典例句来说明说话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语言表达的互动作用:
(1) a. The road winds through the mountain.          b. The road is winding through the mountain.
按照以前所学的语言知识,一般认为(1a)才是正确的,但事实上,(1b)也是很地道的英语。差别在于说话人的视角不同。(1a)是客观地描述一个情形,是整体视角,而(1b)是说话人所在位置的视角,是局部视角。我们设想一下在大街上问路的情形,就很容易理解(1b)的意义了。它们的译文应该如(1‘):
(1‘)a. 这条路弯弯曲曲地穿过这座山。          b. 这条路从这儿开始弯弯曲曲地穿过这座山。
本例表明,时体的使用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表达说话人最佳视角(vantage point)的问题。另外,路和山都是静止的,可谓语动词是wind through,本质上说,这是不可能的。正是由于说话人最佳视角的选择,说话人在心理扫描过程中,想象着路在动。下面我们再看一些非常熟悉的例子:
(2) a. The company’s president keeps getting younger.          b. Your car is always different.(3) a. The mushroom omelet left without paying his bill. He jumped into a taxi.          b. *The mushroom omelet appealed to itself.(4) a. Shakespeare is on the top shelf. You’ll find that he is a very interesting writer.          b. Shakespeare is on the top shelf. It is bound in leather.          c. *Shakespeare is on the top shelf. It is a very interesting author.(5) a. He killed his wife.          b. Smoking kills.
(2a)中的the president,根据语法,按照字面的理解应该为一个现实存在的确定的“总裁”。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么它与keeps getting younger在逻辑语义上相互矛盾冲突,因为它违反了生物学原理。据相应理解,某个实际的总裁年龄不可能年龄越活越小。那么,the president不是表达该公司实际的某个总裁,而是在这个位置履行过总裁职责的所有的总裁 。表达的是the president的“身份”(role),履行这个身份或位置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体现这个身份不同的年龄值(values)。(2b)的理解类同于(2a),表示每次开一部不同的车。(3a-b)典型地体现了转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语言运行的基本方式的重要作用。The mushroom omelet本是食客所点的食物,但在转喻作用下转指食客。因此,随后的回指代词与后面的内容采用了语义一致原则。(4a-b)类同(3a-b),但(4a)更值得仔细回味,因为前句指作品,后句指作者。这种语言使用皆因转喻思维的想象性所创造的心理(虚拟)空间使然,语言使用者可以在心理空间中不断进行认知构建活动。动词表达“过程”,具有时间轴上的动态性。事实上,语言使用中,动态动词往往可以表示静态意义。这其中的关键之处就在于现实与虚拟的转换。终止性(telic)及物动词要带宾语,这是常识。但是,很多情况下这类及物动词的宾语可以隐形,整个句子表示主语的特征或状态。(5a)表示“杀死”的事件实际发生了,而(5b)中的“杀死”行为并没有实际发生,只存在于人们的认识里,表达的是吸烟的性质。类似的用法如:
(6)a. The book sells well.         b. This side of the road drives slow.(7)a. Beavers build dams.         b. *Dams are built by beavers.
(6a)是我们常说的中动句,传统教学中,常被说成是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事实上,这样的理解只能解释(6a),不能解释(6b)。虽然这两个动词均为动态动词,但都不是表示实际发生的行为事件,而是表示主语的特征或状态,即主语自身的属性促进或阻碍某种状态的出现。如此一来,可以进入该构式的就不仅仅是及物动词了,不及物动词也可大量进入这个构式,只要满足表示主语的特征或状态即可。传统语法教学中,一般认为SVO主动语态可以转换成被动语态。其实,这里有个语义条件,即主动句必须表示动态的行为事件。很明显,(7a)中虽然动词是动态的行为动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主语的静态特征,即水獭具有筑坝的能力或习性,因此,这样的特征句不能转换成被动语态。总结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1)多义性意味着形式与意义不是一一对应的,可以是一对多,也可以是多对一。那么,掌握词语意义的丰富性和灵活性是实现准确性的基本前提;2)词语的意义是一个包含了各种变体的语义网络,围绕原型组织起来。掌握网络中各种意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与差异是实现准确性的基础;3)语义是核心意味着概念的组织与表达方式(当然包括结构形式)都是有理据的,是可以得到解释的。那么,外语教学过程中,掌握形式与意义、表达方式中所蕴含的文化与认知理据是实现形式层面的准确性和概念层面准确性的基本保证;4)意义产生于语言使用者的识解方式,产生于语言使用者的主观能动性,即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联具有可变性,或者说规则具有可变性。那么,掌握语言表达式中所蕴含的认知方式是实现准确性基本目标;5)隐喻能力的培养对于实现表达的地道性(或概念流利性)至关重要。概念流利性指学习者能够用目标语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来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这是最高层次的准确性; 6)多义性、动态性、扩展性、文化性、百科知识性,这些语义的基本特征表明语义是一个个的范畴,语言学习的本质就是掌握这样的范畴。那么,意象图式、联系起不同范畴的隐喻和转喻是学习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Holme 2011: 21)。


【声明】感谢《现代外语》编辑部授权iResearch进行本次转载。本文版权归《现代外语》编辑部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