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好文丨新文科、新外语、新导向——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与创新(文/何宁、王守仁)

何宁、王守仁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2-06-09

提 要随着新文科建设在高校全面推进,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再次引发思考和讨论。本文认为,面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局,外语专业的发展应该遵循新文科建设目标和路径,以建设“新外语”为思路,突出国际传播能力培养,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外语课程改革,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亟需的人才,让更多的外语人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关键词新文科;“新外语”;国际传播能力;外语专业教学改革


1. 引言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求我们积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外语教育肩负着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重要职责,因此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外语人才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把握新文科建设的重大契机,从专业发展的方向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


中国的外语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外语专业的发展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笔者在2021年年初就发表了《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外语运用能力的培养》一文,呼吁中国的外语教育应当调整发展方向,引入“传播”视角,重构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手段,增强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以适应中国外语教育从了解外国到传播中国的功能转变,更好地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何宁、王守仁 2021:1)。


回顾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的百年历史,外语学习帮助国人了解外国,睁眼看世界,走向国际舞台中央,中国外语教育始终与国家发展、时代进步同呼吸、共命运。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外语教育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培养了大批亟需的外语人才,促进了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助力改革开放,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作出了突出贡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外语教育和外语专业的建设上能够“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吴岩 2021a:6)。新时代的中国外语教育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突出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守正创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2. 立足新文科,建设新外语


教育部于2020年全面启动新文科建设,高校外语专业积极响应,不少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就如何在新文科背景下建设和发展外语专业进行思考讨论,发表见解。纵观新文科建设,其重点工作在于新专业或新方向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樊丽明 2020)。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指出,新文科建设路径是融合创新,即技术融合、交叉融合、集群融合,“以相近的专业集群融合”(吴岩 2021a:7)来发展。外语教育属于文科,在新文科建设中不能置身度外,而是要遵循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和路径,发展“新外语”。在此过程中,应鼓励广大教师进行研究探索,改革实践。从专业相近和目前的国家需求来看,外语专业与传播专业融合发展是一条值得重视的路径,或者说新时代外语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引进传播的理念,促使自身发生变革。传播作为专业,与外语专业相近,两者具备内在的关联和交叉融合的基础。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传播’(communication)更能体现外语专业的语言学科本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要以‘传播’理念来指导,优化外语教育过程各个环节。”(何宁、王守仁 2021:3)


作为现代传播理论的奠基人,McLuhan(1994:7)指出:“媒介即是讯息。”传播不等同于新闻,不仅仅是报道,更是言说,即讲故事,涉及话语和叙事。作为传播的媒介,语言不仅对传播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影响,决定传播的方式和效果,同时其本身也可以成为传播的内容,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中国外语教育在多年的发展中,一直以服务国家的人才培养为目标。从早期通过学习外语引进外部的技术和文化,到学习俄语以促进中苏交流,再到改革开放之后推广英语教育,中国外语教育目标随着国家的发展壮大而不断变化调整。在新媒体和新技术成为主要传播形式的当下,语言在传播中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语言作为传播的媒介,对人们的思维体系和生活方式都隐含塑造的功用。从“传播”的视角重新审视外语专业教学,可以让我们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回归外语学习的本质,明晰外语的传播功能,明确外语人才培养的目的。


外语专业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重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文学文化课程在其中具有关键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我们重新思考外语专业开设文学课程的必要性,会有不同的认识。从传播的视角看文学,文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文学是语言的精华。学生学习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接触语言大师的语言艺术;阅读当代文学作品,可以了解鲜活的语言,这些都会为他们进行交流和传播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但文学毕竟只是语言使用的一个领域,而语言本身具有跨学科特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因此,外语专业的学生要涉猎各种内容、各类文体和语体的外语材料,这是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


作为外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翻译是典型的传播行为。在中国外语教育开展之初,翻译就成为了教学手段和目的。大量的科学知识和文化通过翻译传播到中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在中国发展壮大的今天,同样需要通过翻译这种重要的传播方式,把中国的传统和当代文化展示给世界。近年来各类翻译软件的出现对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从笔译到口译,目前的各种翻译软件通过文字识别技术基本能够解决一些交流问题。在更高层面的翻译实践中,面向大众的翻译软件也在不断进步,翻译的准确性不断提升,而这些软件所具有的翻译即时性是人力翻译所不能及的。但是,在传播过程中,传播的对象,即受众是一个重要因素,受众对传播接受的效果是检验传播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准确地说,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模式,原语文本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产生的,字面意义上的翻译的准确性并不能保证其内容可以为不同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的受众所理解和接受。我们国家对外宣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过度依赖貌似准确的翻译,而忽视语境、话语方式及社会历史文化的互文对接,导致沟通产生障碍。引入传播视角,有助于调整和改进我们的翻译教学观念与实践,更加关注传播效果。新型翻译观也有助于我们从容地应对翻译技术发展给外语教学带来的挑战。


新文科的建设目标是培养“时代新人”——中国声音的传播者,承担“时代使命”——提升国家形象,会讲、讲懂、讲好中国故事,建立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号召力、塑造力,进而提升国家软实力(吴岩 2021a),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理念与此高度契合。“新外语”建设必须守正创新,守正是守住外语专业是语言学科的属性,而语言是传播的工具,传播要考虑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从传播的角度重构教学内容、开展专业建设、进行人才培养,其结果是更加强化外语作为语言学科的专业性。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可以成为“新外语”创新发展的导向之一。事实上,已经有国内外院校在进行语言和传播两个专业的融合,开设了文化传播、国际传播和技术传播等交叉专业,为外语与传播的专业融合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3. 突出国际传播能力培养,让外语

学科有效服务国家发展


3.1 以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为重点的重要性

当前,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方面,我们还面临不少挑战,这其中有外部局势变化的影响,但目前人才培养中外语专业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当今世界发展脱节也是不容忽略的一个问题。外语专业教育未能完全跟上国家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培养出大批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一方面是中国虽然有数以千万计的学生学习外语,但是,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较弱;另一方面,中国在与西方的舆论战中经常处于下风,这有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但外语人的国际传播能力较弱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鉴于此,我们在建设“新外语”专业的过程中,要以国际传播能力为重点开展外语教学,让外语学科紧跟国际形势的发展,有效服务国家发展。


从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学生具备国际传播能力,掌握外语这一“人生斗争武器”,有助于扭转中国在国际舆论场的被动局面,有效反击西方国家媒体有关中国的谎言、偏见、敌意。目前,我们对西方国家关于中国的一些不实言论往往缺乏有效的回应途径,主要的问题之一在于我们国际传播的途径较为单一。国内的自媒体对这些不实言论可以用中文有理有据地加以反驳,但这些声音一般只局限于中文媒体,没有被世界其他语言的媒体获知并传播。


此外,我们在外语世界发声的通常是政府部门和官方媒体,他们的声音往往会被误解和曲解。从传播的角度而言,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自媒体需要人们的深度参与。要让我们的声音被听见,是目前国际传播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讲好中国故事,除了政府部门和官方媒体的努力之外,还需要由民众来发声支撑。在国际传播中,普通老百姓的真实故事在媒体中更有说服力。数十万外语专业学生掌握讲好中国故事的本领,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方式来讲述普通中国人的故事,从而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3.2 以国际传播能力为重点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

以国际传播能力为重点的“新外语”建设,对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外语专业在长期的发展中业已形成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人才。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国际形势的变化,外语专业需要突出国际传播能力培养,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以应对竞争态势,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立德树人的首要目标,外语专业应以提升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为重点改革培养模式。外语专业要通过整体的课程体系建设,将专业课与通识课、学科平台课融合,通过课堂内外教育教学的融通,来提升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同时以国际传播能力为重点,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从而解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问题(孙有中 2019)。


当下,外语专业的教育教学需要打破以往“重国外,轻国内”的定式,打造新的理解世界、传播中国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作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要求我们将以往对外国文学文化的批判吸收,转变为既要传播世界信息,也要讲好中国故事,从根本上促进中外交流,加强中外文明互鉴,培养学生中外沟通和传播的能力与素养,让学生理解世界和传播中国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实现有效的国际传播。由此,我们可以在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设计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推进改革,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王守仁(2010)十多年前曾建议就英语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实现“四个转变”,其中之一是教学内容从学习理解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的“单向接受”向分析比较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转变。就教育教学理念而言,我们要彻底实现从单向度能力到双向度能力培养的转变,将理解世界、传播中国这一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既要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和研究,也要注重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传播,更要加强对两者的深入理解,以理解世界文明和中国文化为出发点,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明为目标,将“传播”理念融入外语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中。


提升外语专业人才的国际传播能力,是要使学生能够将真实可信的中国展示给世界,因此必须重视培养模式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通过推进课程思政来落实学科育人目标。《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0)。外语教育的专业性体现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掌握对象国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但不能因为其专业性而忘记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个初心和使命。外语课程内容涉及外国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坚持国家和民族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在教学过程中举旗帜,育新人。我们在培养模式的改革中,要对专业课的思政元素加以挖掘,“紧紧抓住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吴岩 2021b:5)。突出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使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有了着力点,从而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


以国际传播能力为重点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融合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在专业课程和活动中加强对外语运用能力的综合提升,夯实外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对外交流时用地道的外语来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和中国立场。外语专业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将实习实践活动纳入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融入知识获取过程中,将多维能力的培养融入素质教育中,打破传统课堂内外学习各有偏重、界限分明的固化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果。


3.3 突出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的外语教学改革

高校外语专业具有不断推进和深化教学改革的优良传统,在多年的建设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改革经验。从早期引入电化教学到推广综合素质教育,再到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外语专业始终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在当下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整体设计中,我们可以围绕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在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设计更新等方面扎实地开展工作。


课程体系是指在特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设置课程门类并加以排列组合,使各门课程统一指向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系统。突出国际传播能力培养,首先要体现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相关课程设置一方面需要加强外语运用能力培养,为学生理解世界和传播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学生对中外文化的了解,在传统的外国文学文化课程之外,增加中国文学文化相关课程。在此基础上,外语专业还应融入一些与国际传播能力密切相关的课程,如传播学基础、大众传媒、数字媒体研究、新媒体写作、跨文化交际、中外交流简史、当代中国、国际新闻写作、国别研究等。南京大学目前在外语专业的平台课中,除了外国文化通论课程之外,还设有中外文学比较与文化交流课程,从专业学习的基础阶段就开始增强学生的国际传播意识;同时,在各专业的核心课和选修课中,通过中国思想经典、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中英文化比较研究、新闻写作等课程来综合培养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鉴于目前高校外语院系相关师资不足和课程缺乏的现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优质网络资源,精选相关在线开放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逐步开发适合外语专业教学使用的传播学课程,编写外语与传播融合的教材,让外语专业人才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双向交流融通,使其国际传播能力得到提升。


在课程教学改革中,要将以往课程的语言技能单一导向教学,转变为以培养国际传播能力为重点的多维度教学。传统外语教学注重语言技能训练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其局限性也比较明显,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形势发展的要求,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的深入把握,既无法发扬外语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也不能展现外语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丰富专业课的教学维度,不仅要有专业知识的引导,更要有对学生国际传播能力的训练。突出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要弱化对外语专业学生传统能力的培养,而是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以语言运用能力为基础,以思辨能力、学习能力、跨文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为重点,以研究能力为辅助,强化多维能力,实现从单一的语言技能训练到话语方式转换的提升。南京大学的演讲与辩论课程将传统的语言技能训练与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培养结合起来,通过对演讲名篇、辩论实录的研习,分析文化背景,探讨传播路径,要求学生在演讲辩论的情境下能够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以实战的方式强化学生用英语言说的能力。


以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为重点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进一步增强本土意识和批判意识,在对外国历史文化和当代社会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加强课程教学的价值引领。例如,通过比较的方法在讲授外国文学文化时,引入中国文学文化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意识,坚定中国文化立场。在国际新闻写作课程中,学生不仅要了解西方人文知识背景,掌握西方媒体的写作模式,还要在研读西方新闻报道的“反面教材”之后,能够学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进行有理有据有节的批评反驳,并阐明中国的立场观点。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以教师的科研为依托,倡导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教学,将教师的研究成果以合理的方式融入课程教学中,“鼓励高水平学术科研成果转化成本科生课程”(蒋洪新、杨安 2021:12),以深化学生对当代中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理解。外语专业的教学设计要有利于打造学生的全球视野,发掘和分析目标领域的关键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研究性、批判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推进外语专业的课程建设,实现新型外语人才服务国家的培养目标。


4. 结语


新文科建设的时代使命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到会讲中国故事、讲懂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外语专业遵循融合发展理念,突出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建设“新外语”,是时代的呼唤,现实的需求,契合新文科建设的目标使命。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逐渐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这需要我们的外语人才不仅能够理解世界文化,促进文明互鉴,还能够运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可信、可亲、可敬的中国形象。外语人才培养以国际传播能力为重点,可以落实课程思政,融通课堂内外,强化学生外语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的改革、教学设计的更新,实现对学生全球视野、国际传播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培育。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要防止弱化、消解外语专业的优势和特色,避免外语之“根”枯萎。外语专业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实现从传统外语到“新外语”的转变,可以在目前高等教育注重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各专业之间竞争激烈的态势中继续保持人才培养的优势,成为当前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接续奋斗,开拓创新,谱写新的篇章。


注:本文选自《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年第4期第3-8页。由于篇幅所限,参考文献及注释已省略。



作者简介

何宁,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英美文学、英语教育。


王守仁,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英美文学、英语教育。


往期回顾

期刊好文 | 我国高校在叙事中建构学习者的意义世界——新文科背景下的日语教学探究(文/黄均钧、欧丽贤)

期刊好文 | 我国高校德语专业本土化的内容—语言融合教学策略探究——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文/张晓玲)

期刊好文 | 基础教育阶段外语信息化教学现状研究——基于上海市中小学外语教师的一次规模性问卷调查(文/杨姗姗等)

期刊好文 | 中学英语新教师情绪劳动策略案例研究(文/古海波、许娅楠)

期刊好文 | 英语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情绪劳动变化轨迹的质性个案研究(文/高原、崔雅琼)

期刊好文 | 国内外英语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述评(文/丁晓蔚)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诚征投稿

刊讯 |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年第4期目录及提要

刊讯 |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年第3期目录及提要

刊讯 |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刊讯 |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年第1期目录及提要


【提示】在线阅读/下载:

1)点击“阅读原文”在期刊网页(http://www.celea.org.cn/class/25)阅读本期刊讯;


2)在CNKI下载论文全文: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Detail?pcode=CJFD&pykm=WYQY(复制网址,粘贴到浏览器打开)


【声明】感谢《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493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