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为帝国的记忆》:花束淹没帝国,诗歌点燃战争

没有老茧的手指行走在行星轨道上

我却溺毙于

花朵的海洋中,紫色的泡沫中,战争的迷雾中

——《名为帝国的记忆》


《名为帝国的记忆》由科幻世界重磅推出。


作为2020年雨果奖最佳长篇的捧冠之作,它接连提名星云奖、轨迹奖、克拉克奖、非布克奖等一众知名大奖,一经出版便获得如潮好评,而它仅仅是作者阿卡迪·马丁的处女作长篇。


《名为帝国的记忆》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终于经科幻世界引进出版了,作为责编我的建议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手一本!


正如《纽约时报书评》所评价的,这是“一本迷人的、如刀锋般锐利的长篇处女作”,作者用极克制的锐利笔调,书写了一个如诗歌般华丽的帝国中暗中滋生的政治阴谋和未有变局。


随着故事发展的步步深入,读者都跟着主角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揭开帝国背面的阴影,侦破疑窦重重的凶案,迎接四面而来的明枪暗箭,挽救和平于大厦将倾之时。


它作为一本出色的太空歌剧的同时,也有着精彩的悬疑推理情节。故事起始于勒塞耳空间站驻帝国的大使意外之死,围绕这一凶案,继任大使也即是我们的女主角踏上了未知的旅程,一路遭遇爆炸袭击、下毒谋杀、叛变之乱,在故事中,我们能看到惊心动魄政治斡旋和探案推理,主角凭借蛛丝马迹和政治谋略,破解凶案背后的致命秘密,平定暗流涌动的危机。


随着故事逐步展现在我们眼前,《名为帝国的记忆》中迷人的技术设定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大使之死关联着的是帝国对空间站绝密技术的企图——在神经植入装置的作用下,勒塞耳空间站每一个人都能继承自身岗位前任的记忆和经验,仿佛在脑海中拥有一个指导者的人格,从而保证了空间站传承的保存和延续;而对帝国皇帝来说,这项技术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可能,这场关于技术的觊觎和权谋交易,牵涉着整个帝国的未来。


帝国首都城市作为一个独立思考能力的AI?帝国军团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集体意识?更多隐秘危险的技术在故事中不断被揭开神秘的面纱。

帝国与周边殖民地空间站的冲突,也映射着一种微妙的文化冲突,这一点与最近改编上映的经典科幻小说《沙丘》既有相似之处又有着其独特亮点。


小说中的帝国以诗歌文化而闻名,传遍星系,也引起了各附属空间站青年的追捧。派驻帝国的大使,正是这些空间站中对帝国语言文化和诗歌最了如指掌的人。


诗歌由此成为全书中最为中心的部分,它既是帝国文化的核心,也代表着帝国文化润物无声而又势不可挡地对殖民地的渗透。


大使作为最熟悉且迷恋帝国文化的人,同时又是自身地区利益的代言人,成为了作者这一问题的探讨的焦点。如作者本人在采访中所说,一个问题在她心中一直萦绕不去:


“如果你所钟爱的文化对你来说如同毒药,而你一直深知这一点,当如何自处?”


诗歌成为了文化冲突的载体,大使对帝国文化的喜爱与维护空间站利益的立场成为一种矛盾,也成为文化帝国主义在科幻层面的一种展演,将现实元素、历史元素和科幻完美结合在一起。

而作者本人,阿卡迪·马丁,作为科幻作家的同时也是一名历史学者和城市规划师,她本人的研究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小说之中。


处女作长篇《名为帝国的记忆》,更是拥有历史学博士学位的她以拜占庭历史中政治研究作为灵感创作而成的,小说中强盛丰饶的帝国和其复杂迷人的政治外交关系由此变得丰满立体。同时小说中关于“唯一市”细致而引人遐想的描述,也和她的城市规划背景息息相关,她将自身关于城市规划的绿色理念融入进故事中帝国唯一市的建筑景观,创造出众多壮美迷人的水培花园风景。一个美丽的理想化科幻都市,等待读者在书中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诗歌般的帝国,寒刃般的阴谋,织就出这部危险又迷人的史诗大作。


阅读这本书是一个与主角一起不断被卷入、不断感受失重和压抑的过程,层层推进的悬念和紧张氛围始终萦绕在读者心头,直至故事波澜壮阔的终幕揭开,让人大舒一口气的同时又怅然若失。相信任何读过这本小说的人都不会失望。

 2020年雨果奖长篇小说夺冠之作 

星云奖、轨迹奖、亚瑟•C.克拉克奖、非布克奖提名作品

《名为帝国的记忆》

重磅上市


/ 如何购书 /

(随书附赠书签哦)

【淘宝购书】


【京东购书】


【当当购书】


/ 滴!福利卡!/


说说你对《名为帝国的记忆》的期待吧!


在本文下方留言

我们将根据留言走心程度和点赞数

抽2人送出《名为帝国的记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名为帝国的记忆》:花束淹没帝国,诗歌点燃战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