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内容播报】2021年第1期目录

点击关注 > 城市规划 2021-09-20






编者絮语


使命    石楠






学术季报告


面向创新需求的城市空间供给与治理创新

张京祥  唐  爽  何鹤鸣

【摘要】创新正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空间生长、利用的基本逻辑。面对创新型经济形态的新需求及城市空间发展的新逻辑,通过空间供给体系和治理方式的改革来促进创新活动与功能的蓬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创新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本文解析了创新企业、创新网络、创新人才三类创新要素对城市空间的新需求特征,进而结合近年来的典型地方实践探索,提出城市空间供给与治理创新的主要策略,包括探索适应创新不确定性的分层控规体系,鼓励促进功能混合的用地管控方式,完善吸引创新项目的土地精准供给方式,支持促进持续创新的存量空间盘活方式,建构促进创新交往的共享空间营建方式,为城市创新发展转型及创新空间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求是优秀科技论文


浅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三个传统”

孙诗萌

【摘要】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参与者众多,但影响城市规划实践的主要机制可概括为三:一为官方法令制度对地方城市规划的控制与引导,即“官方传统”;二为民间流行的规划理论、方法技艺对具体规划的支撑,即“民间传统”;三为士人群体对前述两种机制的协调、决策与补充,即“士人传统”。基于地方志文献和地方城市案例研究,分别阐述三个传统的内涵及特点;总结其分工与合作;最后略论其与当代城市规划的关联与传承。


空间资源配置视角下城市规划的转型策略研究——基于我国市场经济实践的思考

姜凯凯

【摘要】回顾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以及经济体制转型中的资源配置特征,将资源配置过程分解为“设计配置方案”和“实施配置方案”两个阶段,将实施空间配置方案的过程分解为两次转化(土地要素化、土地要素空间化)、两步配置(土地要素配置、空间要素配置)和两种循环(土地要素循环、空间要素循环)。基于此,分析了城市规划被动和滞后的原因,提出基于空间资源配置改进城市规划的方法论:实现空间资源配置主体、深度、模式、对象的转向,构建空间资源配置的全流程管控体系。


租隙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更新模式研究——基于深圳市的实证

阴  劼  司  南  张文佳

【摘要】从新马克思主义租隙理论出发,构建中国模式城市更新的分析框架。以深圳为例,发现土地性质和实施主体对租隙产生了差异化的影响。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正规用地和非国企主导的更新中租隙的变化规律更符合自由市场理论;在非正规用地和国企主导的更新中,政府的影响更显著。通过政府与国企之间的内部协调与外部平衡机制,国有企业可以承担在一定区位上的租隙损失,帮助政府实现所需要的城市更新目标。


新生与转型——中国近代早期城市规划知识的形成(1840—1911年)

高  幸

【摘要】以中国近代早期的城市规划知识及其形成为研究对象,根据《雅典宪章》定义的城市功能,对比晚清中国城市发展状况,选取马路、公园和商埠为关键词,分析近代早期的建设实践和历史文献,梳理城市规划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特征;利用爱如生申报数据库,进行关键词的词频统计与分析,验证近代早期各项城市规划知识的公众接受状况,以期揭示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源流与内涵。


社区治理解析框架及其规划路径——基于“制度-生活”分析范式

郭紫薇

【摘要】后疫情时代,常态化与创新工作的叠加、“秩序与活力”的平衡对基层治理与社区规划提出了巨大考验。面对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理论与规划路径相互背离的困境,本文立足于中微观层面,运用“制度-生活”分析范式,梳理了我国城市社区经历的“管制-管理-治理”三个发展阶段,并建立起“制度-生活”视野下社区治理的解析框架,指出在基层社区中,制度与生活的互动推动了社区中权力的再生产。只有建立起两者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才能实现多元参与、找到通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路径和方法。具体而言,制度应该顺应日常生活的行动逻辑,主动寻求合作;生活主体应通过合理扩大张力空间,推动制度的变迁。基于此,认为社区规划作为导向品质空间的社区治理工具,应当与社区治理的微观机制相结合:首先,在不同介入模式及工作阶段中,社区规划师的角色应当在制度主体、生活主体和第三方之间灵活转换;其次,社区规划路径应当围绕重构社区公共领域展开,通过搭建不同主体间对话协商的平台,促进异质群体的共识形成;最后,社区规划应当依靠“社会逻辑+商业逻辑”建立起社区活力的良性机制,使生活主体从旁观、享受到参与、行动。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良性演变机制

陈  阳

【摘要】我国已进入高品质存量更新阶段,如何在动态更新过程中持续提升土地混合利用水平成为重要议题。本文基于现代规划思想诞生以来的西方实践总体历程,明确了土地混合利用良性演变路径的存在,辨析了其背后演变动力机制体系的总体特征,诠释了传统三角动力“社会-市场-政府”在演变机制体系中的差异化作用以及动力体系的“偏差”机制与“纠偏”过程,进而结合我国既有路径问题尝试提出未来改革的重点方向。






继承与创新  [主持]王树声


迹之所存  德之所寓:圣贤名士遗迹的保护传承观念

王树声  严少飞  李小龙  韩卫然






 遗珠拾粹 [主持]阮仪三  彩页


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留坝老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张宏臣 于东飞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缘起、演进及新时代的嬗变——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
高  捷  赵  民
【摘要】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视角,将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置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场景之中加以考察,以期深刻理解控规的作用、制度环境及运作特征。首先介绍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概念,探讨其对规划研究的启示;然后回溯我国控规的缘起和演进历程,鉴于控规从雏形到成型再到成熟和新的变革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因而对控规发展及其制度等背景的阐释也分为三个阶段,即探索与初创阶段(1978—1989年)、改革与成型阶段(1990—2007年)、成熟与重构阶段(2008—2018年)。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最后对新时代的控规创新发展趋势作若干探讨,希冀为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和实现治理目标提供思路。





规划历史研究


画圆以正方——中国古代都邑规画图式与规画术研究

武廷海
【摘要】定量复原《考工记》记载的匠人营国图,揭示其中规中矩的空间特征,以及作为方圆相割图的一个特例的属性。方圆相割图源自井田格网,蕴含十二方位体系,体现早期宇宙观,影响着古代都邑的规画。中国古代都邑规画通过画圆以正方,具有立极、为规、正方等程序性特征,讲究形数结合,富有哲学与文化蕴涵。“立极—为规—正方”与从“地”到“城”的“规画六法”,共同构成中国古代规画术的丰富内容。





研究综述


西方绅士化研究进展

陈培阳
【摘要】从绅士化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入手,回顾了西方绅士化现象的阶段特征与趋势、西方绅士化研究的四个重要阶段,从绅士化的类型衍化、绅士化概念工具的再发展、绅士化效应与抵抗、新自由城市主义与绅士化、尺度转向与星球绅士化等方面分析当代西方绅士化研究的新特点。在展望西方绅士化实证研究、理论建构、后效应对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认为中国绅士化的研究应当重点关注本体论与认识论、前置条件、结构动力与制度条件的独特性。


近20年国内城乡遗产保护公众参与研究评述

祁润钊  周铁军  董文静  潘  崟  秦媛媛
【摘要】以城乡遗产保护公众参与的概念定义为出发点,从“国际经验的总结与借鉴”、“为什么需要公众参与”、“需要谁来参与”、“公众参与如何实现”四个方面评述了国内对于城乡遗产保护公众参与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总结出现阶段针对城乡遗产保护公众参与的研究应从“公众参与适宜性”、“参与客体差异性”以及“参与主体关联性”三个方面展开更深入的论证。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微博:http://weibo.com/cityplanningreview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电子期刊:App Store搜索“城市规划”(支持iPad下载)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





关注、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