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普】电脑或手机玩久了眼睛为什么不舒服?

什么每天使用电脑、手机的时间差不多,却老感觉眼干、眼涩、眼疼呢?LED背光及屏幕的出现,不仅仅为大家带来了更轻薄的电子产品,更将有害的短波蓝光代入了人们生活。能穿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的短波蓝光,足以对其造成光学损害,加速黄斑区细胞的氧化,产生大量自由基,导致白内障,黄斑区退化,严重的足以造成用户失明。


造成眼球永久性伤害的蓝光

为什么长时间观看电视、电脑、手机等,眼睛会出现疲劳、干涩、刺痛等症状呢?德国眼科专家李查德·冯克(R.H.W. Funk)教授的研究报告指出当“不合适的光”持续照射我们的眼睛,会引起功能失调,尤其是隐藏在LED灯光里的短波蓝光,会对视网膜造成光化学损害,直接或间接导致黄斑区细胞的损害。

黄斑区作为眼球视力最敏感区,负责视觉和色觉的视锥细胞就分布于该区域,因此任何累及黄斑部的病变都会引起中心视力的明显下降、视物色暗、变形等,而黄斑区的损伤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都是无法修复的!


短波蓝光会对黄斑区造成永久性伤害

短波蓝光将加重视网膜黄斑区疾病蓝光会使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严重威胁我们的眼底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吞噬作用后留下的脂褐质(细胞碎片)将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逐渐积累,将造成视网膜对慢性光线照射伤更为敏感。蓝光将加重由于遗传、营养、环境、健康习惯和老年相关性引起的黄斑问题。


黄斑区特别容易受到伤害

在长时间的曝光后,视网膜的毒性将随着波长的缩短而增加,从而加重黄斑区疾病。对于白内障手术后的病人而言,由于病人摘除了原本可保护视网膜的晶体屏障,让短波蓝光可直达视网膜,进而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严重影响眼底健康。

短波蓝光的真实面目

2014年6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神经科学家首次通过光基因学技术实现了对动物肌肉运动的控制。他们用蓝光照射清醒小鼠的脊髓,小鼠的两条后腿就都不能动了。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成果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帮人们研究复杂脊髓线路是如何协调运动与感受过程的。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

紫外线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但光线对人体的危害是否就已可见,或可不见作为识别界限呢?并非如此,大量调研数据表明:波长380~450nm的“蓝光”就足以对人体尤其是视力造成不可修复的可怕伤害。蓝光不同于紫外线,它不仅存在于太阳光中,还大量存在于电脑显示器(无论LED还是CCFL)、数码电子产品显示屏、手机、电视、甚至汽车车灯、霓虹灯中。


短波蓝光拥有较高的能量,会对人眼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短波蓝光隐藏在哪儿

这可不是爸爸去哪儿的节目,在了解短波蓝光对人眼的危害后,找出短波蓝光的所在地并想办法避免才是关键。

随着LED照明和背光技术的推广应用,短波蓝光可谓无处不在。重庆爱成眼视光中心试光师彭玲介绍,除了浴霸,平板显示器、LED霓虹灯、荧光灯、液晶显示器、ipad、大屏手机等都有背景光源,通过强大的电子流激发的光源中含有异常的高能短波蓝光,都会影响孩子的视网膜,应避免长期直视。

许多电子屏幕使用的LCD屏幕,由于LCD本身不能发光,所以需要LED作为背光源提供背光。LED 背光源分为很多种,如 RGB-LED, GB-LED, WLED等,其中WLED是目前的主流,包括目前市场绝大多数显示器、平板、手机等用的都是成本最低的WLED,甚至是苹果的所有产品的屏幕都是使用WLED作为背光源。WLED的优势之一是成本相对较低,但它的高能短波蓝光危害却让人忧虑。


WLED中隐藏的短波蓝光对人眼很容易造成伤害

哪些人最容易受到蓝光伤害

易受伤害三类人: 眼睛娇嫩的儿童、患糖尿病人员、服用药物后的人员

婴幼儿的眼睛最容易受到蓝光伤害。因为婴儿的晶状体相对比较清澈,难以过滤蓝光。0-2岁,大约70-80%的蓝光可以穿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2-10岁,大约60-70%的蓝光会照射到视网膜。所以,在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时,医生一定要用黑布遮住婴儿的眼睛,避免其受到伤害。

糖尿病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以后,都有视网膜的病变,视网膜承受光损伤的约值大大下降,还有药物,我们生活中很多药物是有光敏性的,我们吃了药以后,光的损伤可能更明显。记者采访医学专家,得知光敏性药物有不下二十种,其中强力霉素、环丙沙星、口服降糖药D-860都是比较常用的。病人服用这些药后,不仅用灯要谨慎,晒太阳也要格外当心。

关于蓝光的避免

对于如平板、手机这类电子产品,有人会买防蓝光膜,但是对于防蓝光膜究竟能防多少蓝光,还是个谜,因此不在这里做推荐。平板和手机已经有了对能够降低蓝光危害的显示器,同时,也有商家出了防蓝光软件,这些都是对于防蓝光比较好的方式。对于需要花费购买产品的方式,小狮子就不在这里做过多的推荐了,更多想和大家分享一些生活方式上的改变,从习惯角度着手改变或预防。

滤蓝光眼睛是最常见的防护设备

室内,色温要降下来。所谓色温,是衡量光源光色的尺度,低色温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暖色光,红色成分较多,蓝色成分较少。反之,偏蓝的冷色光,色温就比较高。我们常见的光源中,烛光的色温大约是2000K,白炽灯是3000K,清晨的阳光大约4400K,中午就上升到了5600K。高级工程师、上海照明学会理事长俞安琪说,人在一天里不同时段用光,顺应自然规律是最理想的,而现在市场上的LED灯,色温普遍偏高,对人体生物钟会产生干扰。

色温对蓝光影响较大

家里灯光设置各有侧重。家庭如何使用灯光最合适?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心理咨询门诊专家戴光明教授建议,家里的灯光宜柔和,不宜太亮或太暗,切忌使人眼花缭乱和反差太大;卧室中最好不要用刺激的灯光色彩,而且应避免色彩强烈对比,切忌红绿搭配。

一个房间里灯光颜色最好不要超过3种,各种颜色也应该协调统一。针对老人和儿童,对光源的选择也有所不同。老年人的房间最好不要挂大灯,因为老人习惯起夜,如果在半夜突然遇到特别刺眼的灯光,会影响到他们的睡眠。

生活中,可以发出蓝光的光源还有很多。重庆爱成眼视光中心试光师彭玲介绍,除了浴霸,平板显示器、LED霓虹灯、荧光灯、液晶显示器、ipad、大屏手机等都有背景光源,通过强大的电子流激发的光源中含有异常的高能短波蓝光,都会影响孩子的视网膜,应避免长期直视。

回复:QQ群,微信群,可加群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