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已意识到生物安全的必要性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2-03-22

中国有可能在军队中建立生物安全部队。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新冠病毒疫情表明了生物保护的重要性。专家们承认,中国对应对流行病之类的严峻挑战准备不足。而根据不同的估计,这类疫情有可能同真正的区域战争一样造成重大经济和社会损失。


《环球时报》援引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专家王鹏的话报道称,生物威胁可能由于突变而出现,也可能是人为的,被敌人用作杀伤手段。与传统武器不同,生物威胁的特点是,它们的传播不仅限于军事战场,军人和平民都会受到威胁。而生物威胁造成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损失不亚于一场真正的区域战争的后果。


专家王鹏认为,新冠疫情表明:中国需要制定一个保护国家生物安全的战略计划,例如,建立生物安全部队,将直接隶属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国军方在抗击当前疫情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有1万多名军医被派到新冠病毒开始传播的武汉。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当医院已经人满为患时,人民解放军帮助建立了临时医院,并用军用运输机运送病人和医务人员。


这些努力没有白费:在刚刚过去的一天,中国卫健委只报告了125个新感染病例——与几周前每天数以千计的新感染病例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未来疫情的传播,很可能将不仅通过严格的检疫措施,而且还会借助中国已经开发的新疫苗的帮助来遏制。据悉,曾积极参与抗击SARS和埃博拉病毒疫情的流行病学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陈薇,率先测试了新冠病毒一种新的疫苗。


正如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李俊雄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的,尽管中国目前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取得了成功,但同时疫情也暴露出中国在早期预警和打击生物威胁方面的一些缺陷。


李俊雄说:“从这次疫情中我们能够获得很多经验,比如在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及时封锁武汉和湖北,这对疫情向外输送起到了关键的遏制作用。那么至于说整个过程能否提早,是否可以出现预警,我想这也都是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其中也包括对生物安全重视度较低。另外,疫情防控、特别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领域,如果能够早日纳入法律法规,让‘重视、法制、措施’并行,也能尽最大可能地避免再次突发大规模疫情。”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没有直接谈到打算建立生物安全特种部队,但他承认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在这一领域建立国家管制制度的必要性。发言人吴谦表示,中国将很快制定一项关于生物安全的专门法律,并创建确保国家安全的法律体系。


专家李俊雄同时表示,生物安全只有通过综合措施才能保证;为此需要法律工具、军事战略,以及最重要的是民用卫生服务系统的正常运作。


李俊雄专家说:“就生物安全而言,虽然国防领域也需要,但是我个人认为,更重要的还是需要应用于民生领域。比如,我有关注俄罗斯此次应对疫情的动态,俄联邦卫生部1月31日便在网站公布了应对新冠疫情的防控防治措施,不仅出台速度快,条例也很清晰。那么我想这肯定不是所谓的生物国防军来落实的,主要还是由国家公共卫生体系负责。而且截止目前,俄罗斯的确诊病例都很少,可以看出措施的效果非常好。”


俄罗斯没有生物安全特种部队,这些职能由辐射、化学和生物保护部队承担。在这次新冠疫情爆发时,俄罗斯军方帮助俄罗斯公民撤离中国。


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以及卫生部承担了防疫工作的重担。后者及时公布了预防、诊断和治疗新冠病毒指南。今年1月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研究中心开发了一个用于诊断新冠病毒的测试系统。


地方政府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莫斯科首席国家卫生医生的指令,来自任何已发现大量新冠病毒病例的国家的游客必须在其居住地严格遵守隔离制度14天。执法机构监督检疫措施的遵守情况。俄罗斯新冠疫情暂时得到控制,恰恰应归功于这些综合措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