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就业季:职场起航】院长与预毕业生交流会 | SKY·研会

生声不息 2022-08-13

预毕业生座谈会


座谈回顾




4月12日上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吴虹教授在线与2020届预毕业生进行座谈。党委书记刘德英和学工办全体老师参加。

会上,吴虹院长首先为同学介绍了学校和学院根据疫情调整作出的毕业安排,并梳理了时间表。本科生预计在6月下旬前完成课程考试、毕业论文(设计)审阅工作;研究生在7月3日和8月14日分两批次毕业,或选择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

随后,吴虹院长介绍了生科院往届校友就业地域和行业分布,公布了2020届预毕业生毕业去向意向及其进展摸底情况。与2019届毕业生截至19年10月份的就业情况相比,目前数据显示本科生国内升学的比例上升,出国留学的比例略有下降;研究生继续进行博士后深造的比例有所上升。

吴虹院长还对学院多措并举,提升同学就业力的相关工作展开了详细的介绍。她提醒同学们及时关注学院实习、就业信息群推送的招聘信息,积极了解学院组织的“生命科学职业发展交流会”等活动内容,与学工、教务、导师保持紧密联系,通过多种方式对接学院丰富的校友资源,或从学校就业中心的多项就业促进计划着手解决就业问题。

座谈会中,吴虹院长与同学们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问答交流,针对同学们提出的涵盖教育科研类、职业规划类和防疫期间的特别问题进行了详细、耐心、全面的解答。吴虹院长勉励同学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把学习收获应用到职业发展中去,提醒出国留学同学要正视各国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提升自我安全防范能力,并向同学们送上了真诚的祝福。




吴虹院长回答与会同学提出的问题



本次院长与毕业生交流会是疫情期间生命科学学院在线上开展“生命科学职业发展讲座”系列活动的第7场。自2月23日起,生科院学工办联合“北大生科学生职业发展基金”校友筹委会每周日邀请校友和老师与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在线交流,增长同学们未来在学术和产业界发展的见识和职业能力,超过500余人次在线参加了系列活动,往期活动总结在生声不息公众号推送阅读量超过3000次。


附:本期交流会问答精选




01

教育科研类

1.请问留学美国读PhD期间,应该如何做好规划,需注意哪些事项?

在美国读博士,首先要了解各个学校、具体的系和program对研究生的规定(选课、轮转等),这些信息入学时的Orientation会告知大家,同时也可以与graduate student Adviser保持沟通和联系。其次,要与教授、系里的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多接触交流,研究生时期所建立的友谊对以后的事业发展很有益。建议大家对于自己感兴趣领域的各位老师都要有一定的关注,这对于寻找rotation的实验室,研究课题的合作者和研究生指导委员会的成员都很重要。另外,由于受到目前中美关系恶化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美国存在对华人歧视和敌意的现象,因此同学们在美国学习期间要注意安全,有些危险的地方不要去,做实验做的晚不要自己回去,要坐校车、或者让校警送回家。现阶段,美国的失业人数较多并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同学们要充分了解这些社会问题,这也是促进成长的一个过程,不要鲁莽,避开是最好的选择。

2.现在找稳定的教职越来越困难,国内高校也在改革编制,在这种情况下,改革编制将对国内高校的就业产生什么影响?SCI评价体制的改革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我国高校的体制机制的改革是非常好的,是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和科研事业发展所必须的。压力和竞争是一个人成长中必然要经历的,而在适当的压力和竞争下自己才能不断提升。SCI评价体制的改革也是中国在科研改革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SCI是一个量化的指标,但单纯用SCI去评价科研成果和科研工作者是片面的,唯SCI的导向是不对的。对于北大来说,我们更看重的是原始创新性,是否对科研领域的长远影响。只要你做的工作有价值,内行人是会认同的。

3.高校有一类岗位以教学为主,这类岗位的发展是怎样的?

北大现在的教职人员分为三类:教学科研系列,教学系列和研究技术系列。教学系列的晋升与教学科研系列相似,但因教学系列是专职教学,所以课时数的要求比较高,评价也是以对教学的贡献为主。教师是一个非常崇高的职业,但你必须喜欢和能够胜任这个工作,必须对教育有更深刻的思考,需要有创新性。



02

职业规划类

1.请问如何在职业岗位中发挥自己生物专业的优势 ?

纵观全球发展,目前已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支柱包括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医学。所以生命科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在今后就业方面都是很抢手的。如果不想从事科研领域,生物医药是很重要的一个领域,也是最新兴的产业,在今后也可能是最有前景的产业。比如说在这次疫情中,关于病毒的传播途径、受体、潜伏期、为何基础疾病会增加感染死亡率、为何不同血型人感染率不同等系列问题都是生命科学的问题,都需要懂得生命科学和医学的人去研究;又比如说新冠病毒抗体的研制对于今后的群体获得免疫非常重要,这也是生物医学和生物医药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总之,生物医学相关专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具有很强的优势。

2.博士毕业后,直接去工作或者选择做博士后的优势和劣势?

对于喜欢科研的同学继续深造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确定是否喜欢科研的同学,若想尝试自己其他的能力,工作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从学校到社会,对自己的认知也会提升,也会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这都是今后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能力。

3.以后想从事的研究或者工作,与研究生期间专业跨度比较大(例如从基础研究 转到偏应用的方向),对以后的发展可能有什么影响?

大家现在都很年轻,有无限的可能和无限的机遇。其实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都是基础训练的过程,这种基础训练不在于背了多少书、做了多少实验。你在这期间培养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最重要。从基础转向应用,你不会丢失任何东西,因为任何好的应用都需要很强的基础。

4.在择业期有点迷茫,请问如何判断自己还适不适合科研,选择哪一个学术方向,要不要继续读博后,要不要放弃这些年的积累转行,希望能听一些老师的经验 。

不是放弃自己的积累,而是把多年的积累和经验用在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不管这个方向是学术、生物医药或者教育等等。对问题的看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的习惯、对社会的判断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最喜欢的关于教育的一句话是爱因斯坦说的: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after one has forgotten everything he learned in school.(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

5.如果选择了毕业之后的方向,却发现职业发展方向不合适,应如何调整?

需要给自己一个适应的过程,不要眼高手低,轻易跳槽。是金子总会发光,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是对自己、对用人单位负责。如果你认真尝试了,但还是认为不合适,可以还工作。但是想提醒同学们,频繁换工作对你今后的事业发展不一定有利。

6.请问生物医药产业相关的实习怎么找?如何分配实习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允许研究生出去实习么?疫情期间是否可以利用这段时期进行实习锻炼?

实习信息大家可以通过校友或者学工办老师了解情况。研究生期间是否可以实习,要与自己导师探讨。疫情期间我们是就地工作,不能离开自己所在城市,如果当地有实习的公司,也要以当地政府规定为准。




03

防疫期间特别问题

1.本科毕业打算出国,由于疫情需要defer,吴院长有什么建议?

多与对方院校联系,也可以与我们联系。如果暂时去不了的话,可以先在本科毕业论文实验室继续做一段时间的研究。

2.疫情期间申请国外的博后会有多大的影响?有什么建议么?

我认为影响比较大,不确定因素包括什么时侯能出国,博后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什么时间能恢复,是否有充足的经费等等。事实上,现在国内的科研在硬件和软件上不比国外的条件差,所以在国内做博后也很好。如果一定要出国,可以考虑在国内,尤其是在自己所在的实验室先读个短期的博士后,同时留意国外实验室申请情况。

3.学校什么时间开学?

这个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但现在具体时间是不确定的。请大家相信学院和老师,我们都期望你们早日回学校,学院也为保障大家回校后尽快开展科研工作做了一切可能的准备。



撰稿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会

排版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会

审核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