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药行业2023年度策略:新常态下,花开次第

(报告出品:山西证券)

1、医药板块行情回顾

1.1、年初至今医药指数下跌18.2%

年初至今医药板块指数下跌 19.5%,沪深 300 指数下跌 21.3%,医药板块跌幅小于沪深 300 指数 1.8 个 百分点。从各子板块情况来看,医药零售、流通、医疗服务全年分别上涨 12.8%、下跌 3.4%和下跌 11.2%, 为收益前三子板块。CXO 和生物制品、原料药板块全年分别下跌 34.3%、28.4%、21.5%,为表现最弱子板 块。

1.2、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水平

截至 12 月 30 日,申万医药指数整体估值(TTM)为 23.4 倍,相对沪深 300 溢价率为 106.8%,位居历 史十年分位数的 4.7%,历史十年医药板块绝对估值的中位数为 38.0,均值为 38.3,医药板块的估值、估值 溢价率、历史十年分位数均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从子板块的估值水平和历史十年分位数来看,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的估值水平最低。医疗 器械、医疗服务、生物制品的历史十年估值水平分位数在历史极低水平,主要与疫情相关的检测、耗材、ICL 等业务带来较高的利润水平,以及 CXO 板块新增订单带来的利润高增长有关。

1.3、涨幅居前个股与疫情防控关联度高

年初至12月30日,涨幅top15个股与疫情防控关联度高。其中新华制药、众生药业、上海谊众-U 涨 幅前三,分别达到171.1%、126.0%、111.5%,分别涉及新冠治疗小分子药物委托制造、新冠小分子药物在 研和创新药,中国医药、海辰药业、以岭药业也涉及新冠概念。

2、政策推动,产业持续跃迁升级

2.1、医药制造业数据:1~10月收入和利润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 年 1-10 月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23247.0 亿,同比下 降 2.1%,相比较于 2019 年 1-10 月累计营收总额增长 18.2%,三年营收 CAGR 5.7%。2012 年至 2019 年, 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 CAGR 为 11.9%,近三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显著下降。2022 年 1-10 月,医药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 3496.3 亿,相较于去年同期下降 29.3%,相较于 2019 年 1-10 月累计利润总额增长 34.6%,三年利润 CAGR 为 10.4%。2012 年至 2019 年,医药制造业利润 CAGR 为 21.7%, 近三年医药制造业利润增速显著下降。

2022 年 1-10 月医药制造业净利润率 15.0%,同比下降 5.9pp,但仍高于 17~19 年的常态水平(10%-13% 左右),我们认为是受抗原检测、新增大量海外订单的 CXO 等子行业高利润水平带动有关。1-10 月医药制造业管理费用率 6.0%,同比上涨 0.5pp,营业费用率 16.3%,下降 0.1pp,财务费用率-0.01%,同比下降 0.7pp, 行业整体财务费用率首现负值,可能与优质企业账面现金充裕、汇兑损益、政府减负及医药优惠信贷投放 等多重因素有关。1-10 月医药制造业累计出口交货值 2223.4 亿,接近于常态年份同期出口交货值的翻倍,但相较于去年 增速为负且逐月降低。医药制造业亏损企业数量为 2001 家,累计亏损金额为 341.6 亿,为历年同期亏损数 量和金额的最高值。

2.2、医保DRG/DIP付费试点城市全部进入实际付费阶段

今年 1~9 月,全国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下同)总收入 21491.2 亿,同比增长 5.5%;总支出 17285.9 亿,同比下降 0.5%,主要是去年同期支付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本期相关支出大幅减少。1~9 月当期收支 结余率 19.6%,高于 2011~2021 年当期收支结余率均值 15.9%。年度数据看,2021 年全国医保基金总收入 28727.6 亿,同比增长 15.6%;总支出 24043.1 亿,同比增长 14.3%;基金当期结存 4684.48 亿,当期结余率 (当期结余/总收入)16.3%,高于既往十年平均结余率 15.9%;累计结存 36156.3 亿,同比增加 14.8%。

从结构看,2021 年职工医保收入 19003.1 亿,同比增长 20.8%(2020 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阶段性 减征政策,基数较低)。基金支出 14746.7 亿,同比增长 14.6%。当年收支结余率 22.4%,高于常态年份 2011~2019 年平均收支结余率 19.4%。从 2011 ~2021 年,共 11 年的平均收支结余率为 19.6%,两者相差 0.2 个百分点,可以视作 19.5%左右为职工医保当期收支结余的标准比率。

居民医保 2021 年收入 9724.5 亿,支 出 9296.4 亿,分别同比增长 6.7%、13.9%。2021 年,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当期结存 428.1 亿,当期收支结余 率为 4.4%,累计结存 6716.6 亿。由于 2018 年进行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两保合一,从当期收支结余 数据看,两保合一的首年 2019 年为 4.5%,2020 年疫情下城乡居民就医人次减少 8.4%,使当期结余率达 10.4%, 数据可参考性不强。我们暂时认为,4.4%~4.5%为城乡居民医保当期收支结余率的标准比率。

2021 年参保人数 13.6 亿人,近 3 年基本持平。参保结构上,职工医保参保人数继续上升,居民医保参 保人数持续下降。截至 2021 年底,全国 30 个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和 71 个区域 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试点城市全部进入实际付费阶段。从未来趋势看,参保人数基本饱和,人数增长拉动效应消退,未来基金收入增长更多依靠单人缴费金 额(包括个人缴费、企业缴费和国家补贴)的提升。

其次是调整参保结构,推动参保总量从数量扩张向结 构优化转变,例如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职工医保企业缴费部分全部进入统筹账户,以此来实 现最大程度的统筹,同时个人账户家庭内共济已经开始实施,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以收定支的原 则下,收入增长有限,需求不断扩张,可以预期未来将长期紧支出,医保会持续注重支出结构的优化和效 率的提升,主要途径是支付方式的持续优化、集采的常态化、扩大化等。未来收支节余率总体可能有所下 降,主要是个人账户共济后支出的增加,以及企业缴费全部进入统筹账户后使用效率会有所提升。

2.3、防控优化,多措并举应对

疫情以来,国家一共发布了 9 版《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其中,第 9 版于今年 6 月 28 日发布,在 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方式、风险区域划定标准、疫情监测要求等方面,结合当前流行毒株特点,进行 了更新。今年 11 月 10 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新二十 条》强调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大力推进疫苗、药物研发,提高疫苗、药物有效性和针对性,强调必要的防 疫举措不能放松。

12 月 7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新十条”主要内容包括: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优化调整隔离方式;落 实高风险区“快封快解”,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强重点人群健康 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强化涉疫安全保障;进一步优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为了应对可能的流行,结合当前奥密克戎流行株的特点,国家多举措并举,包括增加紧急使用疫苗、 高风险人群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ICU 扩容等,把高危人群的保护和救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2.3.1、多款疫苗被纳入紧急使用

近期多款疫苗被纳入紧急使用,包括北京万泰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神州细胞的重组二价(阿尔 法/贝塔变异株)S 三聚体蛋白疫苗、三叶草生物的 SCB-2019(CpG1018/铝佐剂)疫苗、威斯克生物/四川 大学的重组新冠疫苗(Sf9 细胞)威克欣和丽珠集团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CHO 细胞)疫苗。

2.3.2、ICU建设加速

医疗保障能力建设上,基层地区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提升县级医院重症救治能力,发挥乡镇卫生院 和村卫生室健康监测作用。县域医共体牵头的县级医院要在 12 月底实现重症医疗资源建设和准备目标。根据卫健委发布的《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保障能力工作方案》,县级医院是三级 医院的,应当加快完成综合 ICU 监护单元建设和升级改造,确保用于感染新冠病毒的各类重症患者治疗的 综合 ICU 床位数量不少于本院实际开放床位总数的 4%,且各重症监护单元可随时使用。同时,立即启动除 综合 ICU 外其他专科重症监护床位扩容改造工作,参照综合 ICU 标准,对其供电、供氧系统进行改造,配 备呼吸机、监护仪等满足综合重症救治需要的监护与治疗设备,确保需要时随时可投入重症患者医疗救治。

县级医院是二级医院的,应当独立设置重症医学科,按照综合 ICU 标准建设和改造重症监护单元,确 保各重症监护单元随时可使用。县域医共体牵头的县级医院应当以综合 ICU 和其他专科 ICU 床位总数为基数,1 张 ICU 床位配备 1 名 医生和 2.5-3 名护士,每班次 8-12 小时。在常规配置医护人员的基础上,增加 20-30%医护人员做为后备力 量。对专科 ICU、内科、儿科、急诊科医务人员进行综合 ICU 专业技术培训,建立由重症医学专业医护人 员和其他专科经培训医护人员组成的混合编组工作模式。

卫健委要求,三级医院综合 ICU 要达到床位总数的 4%,各个专科 ICU,要按照综合 ICU 的标准来进 行扩容改造和建设。再按照床位总数 4%的比例改造可转换 ICU 床位,保证综合 ICU 和可转换 ICU 能够达 到医院床位总数的 8%。另外,还有专科 ICU 床位作为重要补充。除了综合 ICU 的医护外,其他专科 ICU 的医务人员,重点是内科、急诊科、儿科等相关专业医务人员,要进行综合 ICU 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和培 训。按照现在床医比和床护比,再额外扩充 20%到 30%的医疗力量作为重症力量的补充。所有这些扩容和 改造工作,要求务必在12月底之前完成。此外,新冠定点医院 ICU 病床要达到总床位数 10%的比例。

根据卫生统计年鉴,截至 2021 年底,国内三级、二级医院分别有 3,275 和 10,848 家,床位数分别为 323 万张和 274 万张;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新冠定点医院约 1700 家,其中三级医院约 750 家、二级医院约 950 家。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介绍,目前全国 ICU 床位总数 13.81 万张,其中三级医院 10.65 万张、 二级医院 3.16 万张。据此数据,不考虑可转换床位和二级医院,只考虑三级(包括三级定点)医院,目前 ICU 床位的需求数量为:【(3275-750)*4%+750*10%】*323/3275=17.36 万张。三级医院 ICU 床位数缺口约 在 7 万张。三级医院单张 ICU 床位相关设备配置每床一般在 50~100 万,按中位 75 万/床计算,ICU 建设所 需资金约为 500 亿。

2.3.3、新基建加快推进专项贷与贴息政策提供资金支持

在医疗新基建方面,卫健委明确提出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提出《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方案(2021-2025 年)》,即“千县工程”,到 2025 年全国至 1000 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发 挥县域医疗中心作用。目前“千县工程”涉及的县级医院名单已经公布。

资金方面,9 月国常会确定了专项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计划,涉及 1.7 万亿 贷款总额,对高校、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医院、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 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中央财政贴息 2.5 个百分点。卫健委明确项目即报即批,包括公立和非公立医院在内,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 2000 万,主要用于诊疗、 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各类医疗设备的配置。同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 2000 亿以上,利率 1.75%,期限 1 年, 可展期 2 次,每次展期期限 1 年。

报告下载:本报告完整版PDF已分享到报告研究所知识星球,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圈即可下载!


2.4、医疗机构诊疗活动有待恢复

从医疗机构就诊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医疗机构总的就诊人次(按月)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从病 床使用情况来看,2022 年好于 2020 年,但低于 2021 年,并且明显低于疫情前。医疗机构的诊疗活动并没有恢复如常。从手术人次数来看,2021 年恢复良好,与医疗机构出院和就诊 人次变化趋势比较符合。从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看,2022 年前 6 个月累计值与 2019 年同期相比减少了 24.18%, 从出院数据看,2022 年 6 月份累计值与 2019 年同期累计值相比减少了 4.8%,疫情仍然对医院总的诊疗活 动产生了影响,手术需求相对刚性,影响偏小。

2.5、集采:从价格发现走向产业升级

今年年初的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指出,力争年内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总数达到 350 个以上,目前已 经进行了 7 批集采,共采购 294 个品种,涉及金额占公立医疗机构年采购金额的 35%。根据《中国医疗保险》的一份定量分析显示,过评仿制药加上专利过期原研药的市场份额从 2018 年的 65.6%增长到 2021 年的 84.3%,其中过评药从 33%增长到 53.7%,原研药从 32.6%降低到 30.5%,集采引导优质药品成为市场主流。

集采品种质量层次提升。高值耗材上,占据原市场超 30%的不锈钢支架全部被合 金支架替代;陶对聚膝关节普通聚乙烯垫片全部被高交联垫片替代。集采药品市场集中度明显优化,CR8 从 2018 年的 36.5%上升至 2021 年的 48.4%,CR4 从 23.9%提升至 32.2%,表明集采药品行业从充分竞争型 格局开始进入寡占型格局,形成了仿制药行业规模发展效应。非过评产品用量占比逐年下降,从 2018 年的 34.4%降至 2021 年的 15.7%。

集采大幅降价的现象正逐渐缓和。今年 11 月冠脉支架集采续标拟中选结果公示,有 10 家企业的 14 款 产品拟中选。2020 年集采的价格最低是蓝帆医疗 469 元/个,最高是万瑞飞鸿 798 元/个,本次只要价格低于 最高申报价 798 元/个即可中标,并且增加了伴随服务费 50 元/个,有 4 个产品都参考最高申报价 798 元/个 +50 元/个伴随服务,总计 848 元,续标价格较于 2020 年中标价普遍有所提升。

在药品集采上,截至今年已进行了七批,降价幅度趋于缓和,平均降幅由“4+7”扩围时的 59%下降到 了第六批和第七批的 48%。另一方面,非医保支付范围项目也可能纳入集采,例如自费项目种植牙、硬性 角膜塑形镜等,但在医疗服务相关价格上,医保持比较温和的态度,采用技、耗分离模式。今年在医保局 联合卫健委等部门进行的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中,将三级公立医院种植牙医疗服务 部分的指导价格确定为 4500 元,并允许符合标准的医院适度上浮价格。

总之,经过多轮探索,集采趋于常态化、机制趋于稳态化、规则不断优化、范围不断延伸,平均降幅 趋于稳定,促使企业在研发、品种、产能、供应链上合理规划,集采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渐出清,估值下限逐步确立,头部企业应对集采的两条路径包括:1)自我调适:通过规模化、精细化管理、成本控制、工艺 升级和产业链延伸等途径,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2)反身升级:开发升级换代新品种,规避价格竞争。殊 途同归,最终使其在集采时代进入规模化、高质量的新的发展阶段。

3、投资策略:新常态下,花开次第

3.1、既往不复追,看好疫后新常态下的医药板块行情

在不确定变成常态的 2022 年,医药板块持续调整,仅在部分子行业和部分阶段有结构性行情,个股上 看,机会更多体现在估值性价比上。2022 年医药板块主要的扰动因素在于疫情的波动、外部市场环境、国 际冲突、能源危机等因素的变化,对企业个体的冲击也比较明显。估值上,医药板块整体已经进入历史十 年的底部水平。2022 年,产业向上的确定性并没有发生改变,供、需、支付三方的政策具备延续性,部分措施趋向纠 偏从而更加合理化。供,主要表现在集采对仿制药尾部企业的淘汰已经充分体现,创新药在 2022 年经历了 一波去伪存真、大浪淘沙,CDE 出台多个《技术指导原则》或者《研发指导原则》,使得审批规则更加完善, 也使创新质量更高。

包括恒瑞、百奥泰等企业主动停止部分临床试验,更证实创新研发生态变得更优。需, 主要是深度老龄化带来求医用药刚需,部分因疫情延后的需求最终会释放以及消费医疗的持续升级,行业 巨大的总量增长并没有停滞,结构性的变化和改善并没有倒退。支付上,主要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深 入,不合理的支付限制会逐步解除,对临床治疗性品种和医疗服务的支持会持续,医保的总收入仍在增长。

2023 年,防控持续优化,疫情趋向尾声,风险逐步化解,我们终将恢复疫后常态的生活,但并不是重 复疫情前。既往不追,我们建议更多地从下往上,在新环境下的优质赛道中寻找确定性个股。一季度甚至 上半年,我们可能都还会在疫后新常态中寻找平衡,防控优化后重症的达峰、峰值持续、新变异毒株可能 引起的局部或阶段性流行,或在短期产生干扰,医院诊疗资源可能阶段性紧张,但疫后正常医疗秩序最终 会恢复,诊疗活动的疫后复苏将是确定性事件。2023 年,我们认为医药板块的复苏与增长将次第花开,每一个子板块都蕴藏机会。从微观来说,确定 性就是机会。

3.2、中药:药材价格快速上涨,中药创新药快速发展

2010 年以来,中药材价格总体呈现上涨趋势,尤其是最近两年,中药材通胀行情、自然灾害以及疫情导致的突发需求拉动,带动了价格指数的快速上涨。去年年初,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为 177,去年底价格指 数 207,涨幅 16.9%。当前价格指数为 233,年内涨幅 12.6%。

3.3、创新回归本源

创新在 2022 年遭遇估值回归,整体偏弱。一方面是资金现象使然,风险资产价格下行,另外国内创新 药的短期困境,特别是靶点拥挤和同质化,导致局部竞争格局恶化,并进而产生项目停滞、出清等现象。然而,尾部项目出清本身就是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创新经历估值高企、遇冷、回归“更好地满足临床 需求”初心之后,我们认为 2023 年的创新将迎来新的阶段。一方面商业化环境更好,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不止。前者主要体现在医保层面,7 月北京医保局发布《关 于印发 CHS-DRG 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试行)》,提出满足相关条件的创新性药、械、 诊疗项目可通过申报获得除外支付。

广东佛山、江苏无锡等地陆续对医保谈判药品费用单独计算,不受 DRG 支付改革的限制。同时,医保谈判的续约规则也呈现边际利好,今年医保局将新增适应证纳入简易续约考 虑范围,按照简易续约程序,降幅最多可能为 25%。去年百济神州 PD-1 替雷利珠单抗新增适应症谈判后, 降价幅度达到 34%。再次医保目录常态化调整中,本土创新药有多款入选,医保正是创新药商业化放量的 有效途径之一,创新药的简易续约原则明确,有利于稳定长期预期。其中,恒瑞医药的品种包括羟乙磺酸 达尔西利片、辅氨酸恒格列净片、瑞维鲁胺片等,康方生物的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双抗卡度尼利单抗,荣 昌生物的首个国产 ADC 产品维迪西妥单抗,罗欣药业的替戈拉生片等。

另一方面,CDE 陆续发布多部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引导企业调整研发管线,聚焦更优项目,一些创新 药陆续进入关键进展期,例如康方生物的 PD-1/VEGF 双抗药物 AK112、恒瑞医药的 SHRA1811 等。

3.4、生命科学上游的国产替代正在进行中

生命科学创新的上游主要包括仪器、试剂、耗材等支持体系,生命科学试剂主要包括免疫学试剂(如 抗体、抗体相关试剂)、分子生物学试剂(如基因编辑调控试剂、基因测序试剂)、细胞生物学试剂(如细 胞培养、各类细胞系)、生化试剂(如小分子化合物、荧光染料和各种缓冲液)等。

根据优宁维招股书信息,Meticulous Market Research Pvt. Ltd.发布的《Research Antibodies And Reagents Market - Global Opportunity Analysis And Industry Forecast(2018-2023)》报告,预计到 2023 年全球科研抗体 及试剂(生命科学试剂)市场将达到 132.8 亿美元,2018 年~2023 年的 CAGR 达到 6.5%。国家科技基础条 件平台中心资助项目“高校院所实验试剂需求分析与管理研究”(2016DDG1ZZ16)通过调研发现,我国科研 试剂支出约占科研机构 R&D 经费支出的 20%-25%。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 年科研机构 R&D 经费支出 占全国 R&D 经费支出约为 23%,假设该比例未发生变化,2019 年全国 R&D 经费支出为 21,737.0 亿元,则 我国 2019 年科研机构研发经费支出约 5,000 亿元,科研试剂市场规模约为 1,000~1,250 亿元。

考虑到其余 R&D 经费支出占比 77%的企业对科研试剂的巨大需求,国内科研试剂市场规模将远超千亿元规模。在仪器耗材领域,根据 Markets and Markets 发布的《Laboratory Equipment Services Market by Type、 Contract、Equipment、Service Provider(OEM)and End User-Global Forecast to 2024》报告,全球科研仪器 市场容量预计将从 2019 年的 95 亿美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177 亿美元,CAGR 达 13.4%,其中亚太区份额占 比持续提升。根据《生命科学实验耗材市场及关键制造技术的现状、挑战与对策》,2018 年我国一次性科学 耗材的市场容量为 231.26 亿元人民币,预测未来年增长率为 20%。生命科学上游的产品,例如培养基、耗 材、反应器等,国内市场的预测增速均在 20%以上,但国产市占率在 20%~35%不等,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从供应端来看,由于疫情的原因,上游产业链海外供应紧张、物流延迟,给国产企业带来进口替代的 机遇,国产产品质量逐步改善为下游客户提供了更多选择的空间。国内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也是国内生 命科学上游产业链快速发展的基础。政策层面的支持一直存在。从需求端看,国内企业从集采成本压力、 供应链稳定性的考量上,也具备了使用国产产品的动力。质量不断提升、品类持续丰富、产品持续迭代的 生命科学上游供应链龙头会迎来长期发展的机会。我们建议关注优宁维等。

3.5、医疗器械:新基建下需求的增长及国产替代机遇

如前所述,ICU 建设加快,医疗新基建加快推进,专项贷与贴息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千县工程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整体抬升了医疗、诊疗水平,并因此产生巨大的医疗设备、器械、耗材的需求。与此同 时,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国产替代正在加速推进。国内医疗器械龙头的技术积淀已经使部分产品性能达到 甚至超越进口水平,具备性价比优势。政策对国产医疗设备的创新支持和国产替代的支持一如既往。《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高端 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发制造,《十四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 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主流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有效供给,高端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初步形成对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撑能力。到 2035 年,医疗装备的研发、制造、应用提升至世 界先进水平。

《十四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设置了 5 个分目标:一是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二是技术水平不 断提升。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腔镜手术机器人、7T 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质子重离子一体治疗 系统等一批高端产品实现应用。三是企业活力显著增强。医疗装备龙头企业的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大 幅提升;四是产业生态逐步完善。医学+工业、医院+工厂、医生+工程师等多维度医工协同创新模式初步建 立,新业态全面创新发展。五是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大幅提高,6-8 家 企业跻身全球医疗器械行业 50 强。在《中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明确提出,在政府采购中,科技创新产品 及服务应当优先采购国产产品。以内镜为例,中国软镜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目前中国内镜,特别是软镜领域,奥林巴斯、富士胶 片、宾得医疗三家日本企业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 85%。国内企业中,开立医疗和澳华内镜的市占率靠前, 均约 5%左右。国内软镜技术持续突破,传感器方面,国产厂家采用 CMOS,实现了对 CCD 的弯道超车, 图像处理技术上,澳华内镜推出了自主研发光学染色的 CBI 分光染色技术,开立医疗推出了光电复合染色 成像 VIST 技术。同样在电生理领域,跨国厂商占据垄断地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0 年国产电生理医疗器 械市场份额仅为 9.6%,进口厂商具备明显优势。强生占据主导地位,2020 年心脏电生理销售额达约 30.30 亿元,市场占比为 58.8%,排名第一;其次是雅培和美敦力,分别占比 21.4%和 6.7%,三者合计市场份额 超过 85%。

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是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革命性技术之一, 代表了心脏电生理医 疗器械的最高技术水平。近几年惠泰医疗和微电生理的新一代的三维电生理设备与耗材推出,国产产品正 在迎头赶上。在医疗新基建上,医院新建、改扩建项目将对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产生巨 大的增量需求,此外,对监护、影像以及疫后诊疗恢复带来的对常规 IVD 业务需求,也将有助于迈瑞医疗、 联影医疗等国内医学影像以及医疗综合性器械龙头的发展。

3.6、医药零售:正迎来恢复

由于疫情期间进店人数的减少、感冒等四类药的限售等因素,医药零售的客流量和客单价均受到影响。从各大连锁门店日均平效可以看到,2020~2022H1 日均平效整体有所下降。疫后时期,四类药销售放开、 抗原口罩等防疫物资成为药店的引流品种和增长点,客流将逐步回升,单店效益有望回升,新开门店达到 盈亏平衡的时间也将缩短。与此同时,连锁龙头一直保持较快的拓店速度,包括加盟、并购、自建等。疫情激发的 O2O 业务上, 我们认为 O2O 延伸了门店的可及半径,使得门店竞争力得到强化,门店背后连锁的选品能力、商品结构、 供应链水平等综合实力更加凸显,有利于龙头低位的巩固。可以预期,2023 年,在平效恢复、盈亏平衡时 点提前、门店持续扩张等诸多因素叠加之下,医药零售板块将有显著的恢复。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分享国内外各类行业研究报告/专题热点行业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年度报告等各类优质研究报告分享平台。所有报告来源于国内外数百家机构,包含传统行业、金融娱乐、互联网+、新兴行业、医疗大健康等专题研究.....目前已累积收集近80000+份行业报告,涉及众多大板块,多个细分领域。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意见,也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2022年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机械设备行业2023年度策略:需求提振,持续关注结构性成长机会

  2. 机床行业深度报告:多因素共振,国产机床有望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

  3. 机床行业深度报告:国产化替代步伐稳步迈进,制造业望恢复上行周期

  4. 机床行业分析:中高端机床、核心部件国产化空间大

  5. 机械设备行业专题研究:工业低碳转型关键期,关注工业节能

  6. 2022年机械装备制造行业研究报告

  7. 2022年机械行业研究报告

  8. 工程机械出口专题研究:供需共振,驱动工程机械海外市场增长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琳资讯》

提供每日最新财经资讯,判断经济形势,做有价值的传播者。欢迎关注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凌晨突发!四川泸定发生5.6级地震,成都市区有明显震感
  2. 49位专家预测:2023最火的科技趋势
  3. 三体再引巨大争议,刘慈欣:我们社会的真正灾难是科学精神严重缺失
  4. 中疾控最新通报,信息量大!
  5. 刺激!31个省市正陆续下场撕逼
  6. 韩国,想要一颗核弹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大年初五,破五:说“破”谈“五”!

  2. 2023年,全国仅此一副对联,堪称“神联”,写尽了人生!

  3. 一位博士的返乡笔记:春节回家究竟是为了什么?

  4. 《满江红》的历史真相

  5. 电影《永恒的女儿》

  6. 音乐欣赏:唯美大提琴演奏《Time to Say Goodbye》

  7. 如何在家煎出一块好牛排

  8. 今日宜迎财神,“恭喜发财”用英语怎么说?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
点击下方可看
  1. 年轻人春节搞钱:上门做饭一单上千,做手机壳月入2万

  2. 为什么儒商精神如此重要?

  3. 21亿不用赔了?苹果最新专利案"落锤",三星多款产品也被指侵权…这一排行榜巨变,"专利王"易主

  4. 恒大重组方案首次曝光,最长12年还清!

  5. 日本人最守规矩?贩卖机惯偷、居酒屋暴锤店员…店主:“顾客不是上帝是流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