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经验分享 | 王伟芳:《广告理论与实务》

王伟芳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2-06-09

成果导向

“思政”育人目标立于整个教学过程

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中,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以学生通过课程教学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为衡量尺度,因此,在课程教学方案和课程大纲中,要鲜明而清晰地表述该课程“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要与课程教学内容、专业知识、能力目标相匹配。

依循成果导向教学范式,广告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过程,以价值引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人文素质养成“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归,切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把“思政”育人目标立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依循学生主体思想意识形态建构规律,将“思政”理念、理论的认知性学习与价值体验、个体感悟、实践效用有机结合起来。既在课堂显性教学中融入思想教育,突出广告的社会价值属性,又在实务训练中融入“思政”育人目标,从而使“课程思政”育人,实现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教学深度迁移,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实践学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益广告

由于公益广告是广告中的重要类型,学生未来的从业过程中,可能接受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委托,进行公益广告策划与实施活动,因此,在广告实务训练中融入“思政”育人目标,通过主题公益广告实务作业过程,形成“生成性”的育人成果:要求教学班学生按5-7人分组,每组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某一价值理念作为公益广告主题,按照独立广告活动(而非持续性广告运动)策划的流程进行工作,包括:

(1)目标受众调查:选择和确定本小组所选定的主题广告的受众群体,而不是像一般公益广告那样面向所有受众,使公益广告的创意、设计表现、媒体组合等符合目标受众的信息接受特点和媒体习惯,

(2)素材收集,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某一理念作为公益主题之后,结合目标受众分析,小组学生要到生活中收集可以作为广告创意和设计资源的现实故事、事迹、感受,搜集可供学习的同类优秀广告作品,共同讨论分析,激发创意和创作灵感。

烈焰忠骨小组学生在拍摄现场(上)

西红门消防支队官兵帮助扮演角色的学生布置场景,学生自己扮演广告中受消防官兵援助的角色,一会儿,他将陷入一片烟雾中------(中)

消防队员正进行消防演习(下)

“敬业——烈焰忠骨 ”小组同学在试拍现场


(3)反复交流创意简报和动态广告的拍摄脚本。小组同学形成创意思路后,与老师和其他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评价该创意的创新性、可表现性、可延展性,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住其思想价值倾向的正确性。

学生小组动态作品的创意简报 

“友善——只需要------” 


(4)作品汇报、同学老师评价。经过一学期的反复打磨,每个小组向同学和老师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通过学生相互间的汇报和点评活动,使不同组别的同学,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内容的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益广告实务训练,教学班(营16-1,营16-2,营 G18-1)70位学生分为13个小组,共完成3-5分钟动态广告13个,其中“友善——只需要------” “敬业——烈焰忠骨” “富强——凝聚中国力量”等作品,在汇报交流现场,引起同学和老师的强烈共鸣,许多同学在自己的课程学习感悟中写出了欣赏作品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对自身思想价值观升华的促进作用。

思想提升

经由亲身体验的深刻认同

学生作品汇报现场:学生观看其他小组作品后,发表感想

在进行公益主题广告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们自己扮演角色,一遍一遍修改文案、配音,不断从生活中捕捉创意灵感,着意从身边的普通人身上、普通场景中发现闪光点,开展头脑风暴、互相切磋交流,不但团队成员间合作,而且不同小组间也互相交流,形成了良好的课程教学班学习文化。

这种将课程学习所应当获得的专业能力与思政育人目标密切结合的教学探索,可以概括为“体验中生成”五个字。所谓“体验中生成”,就是让学生通过在学习实践中亲身体验即通过完成广告作品的生动、鲜活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逐步深化思想认识,既提高了学生们广告课程要求的专业能力,又通过亲身体验,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学生的“思政”知识架构因为“对象化”的实践过程而富有应用情境的创造性,正如营161班董浩宇同学所说:通过做——通过切身体验,我们对富强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深刻理解,也懂得了为什么我们国家要把富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内容来自:教务处

作者:经济管理学院 王伟芳

责任编辑:张帆  审核:李绪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